窝边草-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林妙不干了,把香蕉皮扔进垃圾桶,顺手抓起一把茶瓜子嗑着说:“哪有这样说自己女儿的,再说我条件哪里差了嘛。”
林妈妈笑眯眯地安抚着女儿:“不是说你本身的条件差,我女儿又美又有学历,还有什么可挑的?可问题是,你是学生啊,你现在是,未来三年还是,你以兼职身份,找全职工作,这摆明是人家吃亏的事情,他能同意,不是因为看上了你,还有什么别的解释?”
见女儿不吭声,林妈抱住她问:“告诉妈妈,面试的时候,他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面试嘛,都是公事公办,能说什么。”
“还害羞呢,我是你妈,你怕什么?你都说出来,妈帮你分析分析。”
伸手推开那张贴得过近的脸,林妙用求饶的语气说:“真的没什么。妈,你想女婿想疯了吧,什么人都能让你发挥联想,不过是面试而已,统共坐了不到一个小时,能说什么?”
林妈又激动起来,眼睛里火花飞溅:“天那,他很你谈了一个小时?还说对你没意思,哪有面试要那么久的?面试嘛,不就是几个例行问题一问,就喊‘下一个’了。”
“你说的那是初试,我初试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但今天是复试,是经理亲自接待,肯定要详细询问了。即使我去的是别的大公司,复试也不可能像你说的那样。”林妙叹着气给妈妈解释。
可是林妈还是对这事有无穷的兴趣:“那你当时感觉怎样?一个男人对你有了兴趣,眼睛会比平时亮,书上说,当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时,眼睛会焕发出欲望的光芒。”
“妈,你都看些乱七八糟的书嘛。”
“妈为了你的婚事,决定放弃老古板思想,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
林妙决定自己受够了,再在客厅待下去,别说躺下休息,坐着她都让你不得安生。
呜呜,剩女之苦,谁能体会?
(p:多大才算剩女?鄙人认为,剩女的年龄要根据父母的急迫程度而定。不幸如林妙,似乎从十七起就在妈妈的殷切期待中迈入了剩女的行列)
()
//
………【第二十七章 林爸的理想和现实】………
林妙还没回房,家里的铁门开了,回头一看,是林爸回来了。
林妙给爸爸倒上一杯凉开水,坐到他身边问:“爸,怎么今天回得这么早,还不到11点呢,就下班了,你不敬业哦。”
林爸叹了一口气:“唉,眼不见心不烦,还不如回来看看电视。”
林妈斜了他一眼:“早叫你都抛了的,你非要死揣着,这就叫,‘不听老婆言,吃亏在眼前’。”
林妙噗哧一笑:“妈,人家明明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林妈很有气势地一挥手:“那是老黄历了,你看现在还有哪个肯听老人言的?”
“哈”,林妙鼓起掌来:“妈妈这话正合我意,放心,我决不会翻老黄历的。”
母女俩打趣了一番,看林爸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一起围过去劝他:“算了,统共才一万多块钱,你玩了五六年了。如果拿去打麻将,只怕早就玩光了,现在你那些股票不是都还在吗?说不定哪天就涨起来了的。”
话说今天是星期六,林爸并没有去单位上班,而是去股票交易所“上班”了。这几年来他总是这样,正常上班时间也总溜去看,双休就索性泡在股市里。
可惜,连上了几年的“班”,最初投进去的一万多还是一万多,有时候涨点,有时候缩点水,总没大起落。这次可能是缩水最严重的一次,据他说,如果现在硬要抛的话,顶多只能拿回三四千元。
林爸今年50岁,离退休还早,但在单位已经属于二线员工。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待到二十年以上,即使没有混上一官半职,也多少有点特权了。中国人是最聪明的,“资历”这东西,如果不能用来谋权,也就是谋钱;那起码也要谋点清闲。林爸就属于谋不到权就转而谋清闲的那一类。
他现在所在的科室,是钢厂下面一个分厂的宣传部,一共只有五个人:一正科长俩副科长仨科员。要开会啥的,正科长上;要写材料啥的,科员上。作为副科长之一的林爸,就这样被“架空”了,他每日的工作就是喝喝茶看看报纸,还美其名曰,及时掌握信息,提高业务水平。
男人混到他这个程度,成功自然谈不上,但也不算很失败。比起那些下岗拿低保,或连低保都没有*到处打零工赚生活费的人,他又算幸福的了。身在国企,工作清闲,工资有保障,其他社保医保这保那保的都很齐全,家里也早在房价大涨之前就买好了房子。
总之,他属于那种很多人羡慕的,没有后顾之忧的人。
可是太平淡的生活,太平稳的人生,对一个有野心的男人来说,不见得真的就是幸福,也不见得真的就满足了。
虽然从表面上看,林爸很平和,很淡泊。在家里,对一家之主的宝座毫无觊觎之心;在单位,对科长的宝座亦毫无抢夺之意。但只要是男人,就是跟公鸡一个品种的,好强好斗那是雄性本能。
尤其像林爸这种勤学苦读从农村考出来的娃,那更是如此。他要不是个好强的人,当初也根本考不出来。
这里要说明一下,林爸和林妈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大学生。那时候的大学生可不比现在,一百个人考有七十人能上。那时候,一百人考有十人能上就不错了,校长要戴上大红花接受上级表扬接受家长吹捧。
林爸读的又是农村的普通中学,地处偏僻,教学质量差,高考的时候经常“剃光头”,也就是,那一届参加高考的毕业生一个都考不上,升学率为零蛋。
也就可以想见,林爸当年是怎样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映雪苦学囊萤照读三更灯火五更鸡……最后才完成了鲤鱼跳农门的伟大壮举。进了城里的大学,然后又进了城市的工厂,娶了城里的媳妇——虽然跟他一样是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当上了地道的城里人。
当了城里人,可是在城里始终没混出个人样来,林爸心里那个憋屈啊。当初毕业的时候被分配到工厂,还闹过一阵子脾气,最后用这样的理由才说服了自己:中央领导人也不是一毕业就分配到政治局,他们也是从基层做起,慢慢上去滴。
这个远景宏图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还很清晰,三十五岁逐渐模糊,到四十五岁,已经是偶尔才会在梦里闪现的隔世之境。
仕途无望,那就奔钱途吧。于是,他咬牙狠心提出了一万元投入股市,开始了股民生涯。
您也许会说,一万元炒个什么股啊,只有拎着菜篮子的家庭主妇才会拿区区一万元私房钱去炒股。林爸好歹是个大型钢厂的副科长,每月薪水不低,怎么着也该拿个十万去炒才有派头,也才有赚头。
可是在林爸看来,拿一万元去炒股已经很冒险了。他原本的打算是,投入一万,每天拣涨幅大的买,当天买,当天卖;一般涨势良好的股票,不会只涨半天就跌吧,他就买这样的,然后当天就卖出去。这样,他的股票就每天都在涨,每天都有钱赚。等赚到一万,就把本钱退出来,只用赚的钱去炒,那时候就完全没有心理压力了,想怎么炒怎么炒。
理论听起来无懈可击,林妈当初也是听了他这一套才以壮士断腕的狠心加决心提了一万给他的。
林爸贯彻这套理论倒也真没亏多少钱,五六年了,一万还是一万,也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没凑齐纯得利的那一万,所以本钱一直没退出来。几个月前,在股市一片凯歌声中,林爸终于放弃他坚守了几年的炒股理论,只买不卖,把股票锁进自己没有钥匙的柜子里。
结果,股市一夜风云色变,他的股票被彻底套死了。
他通过股市赚钱的美梦也被彻底击碎了。
但希望是永在的,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会为你开一扇窗。
林爸今天这么早回来,并不是因为沮丧,而恰恰是相反的理由,只是他不想让那对母女看出来,尤其不能让女儿看出来。
唉声叹气了一会儿后,他看了看钟说:“也快12点了,反正也还没开始做饭,不如咱们出去吃吧。”
“出去吃?”母女俩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林妈才问:“你的股票是不是涨了?你故意装成那样子逗我们的。”
“没,怎么会涨?但跌得再狠也得吃饭,我们一家很久没出去吃了,今天就带你们出去吃一顿。”
见林妈还在犹疑,忙会意地补充了一句:“放心,不要你付帐,用我攒的零用钱啦。”
林妈这才笑着挽起女儿的胳膊:“阿妙,等会要吃什么尽管点,难得敲到你爸竹杠的。”
林妙说:“妈,我比较想敲你的竹杠耶,你才是我们家的富婆,我和爸都是贫下中农。”
林爸感动地说:“还是我女儿疼我啊,有女万事足!那几只烂股票让它去球,我以后也懒得管了。”
()
//
………【第二十八章 有谁知道相亲的苦(一)】………
走出小区的时候,林妈和林妙问去哪里吃饭,林爸一直含糊作答。末了,竟招手叫了一个出租车。
林妈迟迟疑疑地上车后,在后座悄悄对林妙说:“你爸的股票肯定涨了,不然,他舍得打的?我告诉你,他这辈子打的的次数绝对不会超过一个手掌。”
出租车司机是个小年轻,耳朵尖,也耐不住寂寞,当下接过林妈的话头说:“要都像您这样,我们只好喝西北风去了。”
要在平时,爱面子的林爸准得回头瞪老婆,但今天他心情出奇的好,舒服地*在椅背上笑眯眯地说:“咱前半辈子节省了,买了房子,养大了女儿,还供她读上了博士。后半辈子,可就等着享女儿的福了,以后女儿给我买辆小车,我还打什么的呀。”
林妙只当老爸在外人面前瞎吹吹,也没想到其他的,更没当面驳他:“我哪有钱给您买车呀。”
多嘴的小司机又接话了:“哟,还真看不出来,您女儿都已经读到博士了,我还以为年纪跟我差不多的,不过呢”,他遗憾地摇了摇头说:“要早几年读就好了,我一个表哥,前年进民大时还得了10万块的安家费,据说去年降到5万,从今年起,一分都没了,还要打破头还进得去。”
林爸虽然很为女儿自豪,但也不得不承认就业形势今非昔比,当下感概地说:“以前博士少,是学校争着抢博士,开出的条件自然好,不然怎么吸纳人才?现在博士多了,是博士争着进学校,学校领导又不傻,能省为什么不省?”
的士司机连连点头:“听说现在还有博士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的呢。其实照我说,女孩子根本没必要读那么多书,文凭太高,男人不敢娶。年龄也拖大了,可选择的范围也小了。”
林爸林妈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的士司机敢情是在教训他们一家人?林妈首先发难:“小伙子,你自己小学毕业没有?一般没文化的人,最恨别人有文化;就像没钱的穷人最恨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