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燃烧的岁月-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自己真下贱,简直像被人豢养的狗一样,被主人打了,不厌恶主人,而是双眼主人紧紧盯着的却是主人手里的骨头。我真没出息。
做奴才的“红人”对我使用了“酷刑”,我就没有对自己使用“酷刑”吗?恐怕我和“红人”已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
我的生活,放荡!我的生活,放荡!
2003年1月20日 星期一 阴
这几天来我对文百嘴下的“集体”有了一种新的思考,因为在一个人跑操场的时候,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放逐感和孤立感。
我对琐屑、世俗的集体生活已经厌倦至极,集体是一块到处掣肘、少有隐私、缺乏自由、尊严贬值的地方。他们都把集体当作武器来把他们的敌人丑化为异端,然后又煽动人们去挞伐异端。在人人都唱“集体主义”的高调时,我便又成了一个另类。“团结”是我厌恶的。因为“团结”只会导致独裁、导致不自由,“多数人的暴政”局面就形成了。“团结”是用道德和法权的力量强加在人们头上的一种东西,是“非常时期”的产物,他现在只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存在,而在中国的学校却把“团结”包装标榜为“先进”。我们的“团结”不尊重人的自由,它是集体(大多数是“某个人或某个小集团的集体”)对个人的摧残和剥夺。但是我却喜欢另一种与人合作的方式——团队精神式的合作。它是人们或基于个人利益、或基于对集体热忱的爱,而自愿参与的,它的参与者是自由的。它不要求有一个权威式的领袖或者虚拟的领袖,却重视个人的自由与身份的平等。而我们的人群是倾向“团结”的,但我们从来都不懂得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我们的集体只要求个体的服从与被服从。我不屑于加入这“团结的集体”。所以有很多人骂我超越集体之外时,他们却没有看到根本就没有尊重我、又值得我参与的“集体”存在!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可谓至极,古今博大真人哉。
我将独行于这满是毒焰和孽风的人间地狱。我是“奴才”但也疯狂啊。
2003年1月23日 星期四 阴
又是一个忙碌的日子,又是一个难眠的夜晚。
我发现像狗一样生活,并不我所愿意的,我完全有充足的理由证明:我是被逼迫的。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会因此原谅自己的。从而慢慢地淡忘这一段做狗的人生岁月。
原来,被迫参与的罪恶就不会被认为是罪恶。那我们要先学会遗忘,遗忘那些不快的,屈辱的,龌龊的,黑暗的,我们要对它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炼就一颗麻木的心灵。
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第十一章 往哪里去
2003年1月25日 星期六 阴
今明两天期末考试,考完后就放寒假。半年了,屈辱、压抑、痛苦、禁锢、麻木、残酷、劳累、空虚全都要告一段落了。这半年是非人性的,我感觉像是在“非人间”。对于这短暂的告别,我是欢欣不已的。
可是回到家后,又能怎样?春节依旧是“蠢节”。它的条条框框最多了(尤其是对暴富的农村,小富即安的人群来说),它的虚情假意也最多了,它也最能粉饰太平了(央视的名嘴们这时更肆意地粉墨登场了,来宣传我们的社会多么美好,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华夏神州,一片大好,13亿神州尽尧舜!)。当你发现热闹的背后仍然是冰冻的冷漠,冰冻的麻木,冰冻的虚假后,你会觉得中国是一个多么虚假委琐的地方!所以春节期间我很少出门“拜年”,对种种“热闹”也保持着别人所不能理解的冷漠与不屑。去年的春节,我陪母亲在家看电视节目“世界旅游”,我觉得那是最温馨,最像春节的一个春节。在川流般的走亲访友队伍中,绝对找不到这种温馨与安宁。
中国人重形式的怪癖在春节时是一次大爆发。像磕头、放炮、暴饮这些陋习依然存在。长辈们在春节时最威风了,大耍“长辈”的淫威!春节估计的世界上最滑稽是节日了,丑态百出的虚假宣传和沐猴而冠的作秀之民们一齐登场,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独特风景。乡土中国的“土”与“陋”,奴才国度的“孝”与“敬”,传统之邦的“丑”与“恶”纷纷露出羊皮下的狼样,固然滑稽,却也令人恐惧、恶心。
冷眼、嘲笑、不屑下的我,也许比别人更会冷眼、嘲笑、不屑。我觉得我都有些变态的味道了。哎!这又有什么办法?孤独的我,孤独的笑,孤独的愤……
2003年1月27日 星期一 阴有小雪
昨天下午,假期降临了( with a lot of homework)。那时天正阴得厉害且又迫近黄昏,显示出冬日特有的阴沉,是那种会使人无端的惆怅起来的阴沉。于是便在学校多留宿了一晚,今早才动身回家。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巧,我竟在15分钟一班的公交车上遇见了亦培,我们一起上车,她就又像在教室里那样,坐到我了我的左手边。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看上去,她今天很开心。此刻,公路边凋黄的枯草,施工队成堆的石子,华北平原广阔的田野都被正在飘洒着的小雪盖上了,但仿佛还留有一些可辨认的痕迹。车因此一直开得很慢,很慢,从而给我和亦培的谈话延长了很多时间。
实在记不起我们谈话的内容了,只记得好久以后,她要下车时对我回眸一笑的那一刹那,我发现她简直美极了。也许美丽只存在于瞬间,除了这瞬间外,我们是无法把握那突袭而至的美的。那一刻,她的样子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脑海:头发很直很直,且打成了一绺一绺的,直垂着;眼睛大而黑白分明,且黑眼球占了大部分,显出一种明亮的天真;瘦小的脸庞,红扑扑的脸蛋;娇小的身材,美丽的线条……一句话,她极像日本漫画中那些漂亮又清纯的小女生们。她活活像出漫画书里走出来的,根本就不像真实的人。
这一切,是我现在才发现。而她坐我身边已经四个多月了!繁重的生活让我们遗失了太多的美好,这是我们生活的无奈。对生活来说,我们永远只能做它的奴仆。我们真有主宰生活的能力吗?没有,我们只是奴仆而已。生活让我们得到美,我们就得到美,让我们快乐,我们就快乐。生活想虐待我们,我们也没办法。我们只是奴仆。
2003年1月28日 星期二 阴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然而这与我无关。我只是在屋子里学习——早上起来后就看书,下午就复习功课。我又重翻旧书,就是福柯那本《规训与惩罚》。经过这半年的最极端的监禁,我更加觉得这本书简直精彩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福柯对“合法的暴虐”存在的地方做了深入的剖析,这些地方包括诊所、医院、监狱、学校、军营、工厂、精神病院等。他揭示出这些暴虐是如何与“文明”合谋来压迫人类的肉体和灵魂的。福柯哪里是在分析西方的历史和现实啊?分明是在分析我的学校!
通过“圆形监狱”的自我监督形成一种“权力效应”, “权力效应”表现为对被监禁者的肉体和灵魂的“矫正过程”。有一个细节是这样写的:
为了持续不断地监视,学生的隔离房间也需要有孔眼。学院的建筑应成为一个监视机构。各个房间沿着一个走廊排开,宛如一系列小囚室。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官员宿舍,“每十名学生两边各有一个官员”。晚上,学生只许待在自己的小屋里。每个房间靠走廊的墙上从齐胸高的位置到距天花板一、二英尺的位置开一个窗户,有了这种窗户不仅令人心旷神怕,而且可以说,除了决定这种安排的规训原因外,它还有若干方面的实际用途。在各餐厅里有一个设置教官桌子的稍高的平台,使他们能够看到所有分组用餐的学生餐桌。
正是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关注,监禁方实展了有效的监督策略——即把人推进被彻底监视的深渊。人的习惯和运动彻底被改写了,同时人在这里也被彻底异化了。我们的模范高中不正是一个“准巴黎军事学校”吗?我们在“教育”的名义下,彻底牺牲了自己。个人行为不断被对象化,良苦用心的监视体现在无数细小机制中。我们不是早就听说了吗:开学以后,学校将把“摄象头”的魔爪从校门、宿舍门扩展到每一个教室吗?
2003年1月29日 星期三 阴
今天继续看《规训与惩罚》,发现昨天的日记是有“断章取义”的嫌疑,看来要研究一门东西也不是很容易的。我这个寒假要好好看这本书,以后用来分析一下我们的高中监狱。
* * *
晚上,刘亦培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我的期末成绩是班级第三名。然后,她又恭维我说,我成绩一直这么稳定,她真羡慕我。她还说让我开了学多指导她一下,她这次只考了二十七名,她很着急。
最后,她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用电话进一步加强与她联系,做好同桌与同桌之间应有的交流工作,加强合作,发展和巩固同桌之间的统一战线,维护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我看她这么会模仿,也是够调皮的,于是我就说:我马上动员自己立即落实您的重要指示和这次“谈话精神”,我一定深入有效地配合您的工作,绝不辜负您的重托。
2003年1月31日 星期五 阴
明天就是农历的新年了。
听说现在流行什么“网络小说”,就找了一本网络小说,本来是用来消遣的,可是我发现这本小说写得还蛮有现实意义的。书的名字叫《悟空传》。书中有两种精神是我比较向往的——对权威的叛逆精神和对爱情的执着精神。而故事的底色竟是佛道的虚无、清净。我完完全全被这本书感动了,我渴望心灵的释放,渴望灵魂的自由。可是人生对个体来说确实有一种无奈——“我穿行在人海中,人们从我身边涌过,让我又一次感到一滴水在大海的无奈。”我身上的一切矛盾可以归结为书中的一首诗歌: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从何而来?同生世上;齐乐而歌,行遍大道。
万里千里,总找不到;不如与我,相逢一笑。
芒鞋竹仗千年走,万古长空一朝游。
踏歌而行者,物我两忘间。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至乐,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旷达,一种什么样的逍遥自在!人活着就应该自由,应该快乐,应该骄傲,否则不如死去!这样的人真想得开!
也许它的意义只限于小说文本里吧?可是至少在虚拟的语境里,我体会到了作者为我制造出来的两种意义“意义”——怎样去对待压迫,怎么去监守爱情。然而,我始终是“套子里的人”——“诱惑围困千万层,我自岿然不动”(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