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金菊 >

第3章

金菊-第3章

小说: 金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严肃地说:“不好好学习,罢什么课?反帝、反军阀,就不上课,不学习了?”
  金廉:“学生们群情激奋,控制不住。再说了,我们学校不也是有外国帝国主义的成分吗?”
  父亲:“糊涂!胡美医生是帝国主义吗?教你们的外国医生、教授是帝国主义吗?你出生那年胡美医生就来到了我们湖南,他一心要传播西医;奋斗了二十年,‘湘雅’才有今天。你们反对谭延凯、反对赵恒惕?知道吗?如果没有他们的积极努力争取和维护,会有湘雅大学吗?别人反对他们,你们‘湘雅’的学生怎么也跟着瞎胡闹!”
  金廉:“我明白,我也不愿意闹罢课。但是,我是学生评议会委员,能不参加吗。”
  父亲:“你,我还是放心的。小菊我就不放心。听说在学校里你什么事都落不下;一个女孩子,读好书也就罢了,不要争强好胜,抛头露面。”
  金菊看了看哥哥,没吱声,大口吃了两口饭。
  二姐:“女孩子怎么了!女人也要自立。她们‘周南’校长朱剑凡先生就说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为社会改造和建设服务。我看妹妹真是‘周南’的好学生。”
  父亲:“不管怎么说,现在社会动荡不安,时局复杂,不可轻举妄动。”
  4。湘雅医科大学会议室(日/内)
  【字幕:湘雅医科大学】。
  罢课第二天上午。会议室。校长颜福庆、教务长胡美等学校领导与学生评议会代表谈判复课。金廉也在座。
  颜福庆校长讲话:“各位同学,你们声援上海、青岛工人惨遭帝国主义杀害,我非常支持,在坐的老师也同样是支持的,包括胡美先生。”
  胡美站起来说:“是的,我反对英国人、日本人野蛮屠杀中国工人。”
  校长继续讲:“各位同学,我们是学校,我们的任务是学习。罢课应该停止,希望在坐的同学动员学生们复课。”
  学生委员们互相看看。评议会主席说:“我们要看一看校外的动态,我们评议会要开会研究研究再说。”
  颜校长:“各位同学,我们的校风还没忘吧?那位同学说一说?”金廉:“‘严谨治学,求真求确,必邃必专’”。
  颜校长:“好。爱国靠什么?靠本领!怎么样才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不能靠游行示威,不能靠罢课。为了筹建医科大学我和胡美先生奔波八年,多亏当初的总督谭延凯和当前的赵主席的鼎力相助,才得以建成和发展。他们为什么会支持我们办医科学校?”
  胡美:“就是因为颜校长和我治好了谭总督老母亲的病。高年级学生都会知道,他妈得的是大叶肺炎,只要用上消炎药,多喝开水,就会痊愈。这类病,对于西医来说,药到病除;而中医,则久治不愈。”
  颜校长:“医生怎样爱国?就是治病救人,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没有高超的医术,没有高尚的医德,能治病救人,能拯救国家吗?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你们的学习任务那么重,不上课,如何完成学业?就是按部就班地学习,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被淘汰,不上课,就更不行了。”
  一个校董事站起来,说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大家一定要珍惜宝贵时光。”
  颜校长:“我们现在有如此优越的医疗、试验设备和学习条件;有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和世界各地的医学博士、优秀教师;还有政府的经费支持。目前,在我们中国,中外联合兴办的医科大学‘北有协和,南有湘雅’,这是国内、外的医学界公认的医学教育的典范。同学们,要珍惜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胡美:“各位同学,颜校长语重心长,请你们三思。学校让你们复课,是为广大学生着想,老师不会害你们。大家要把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伐的热情用在学习上,要以学好医术的实际行动来爱国。大家有什么意见?”
  评议会主席:“我们还要再研究之后,回答校方。”
  颜校长:“如果你们明天不能复课,学校就要执行纪律。”
  5。医科大学校园(日/外)
  当日中午,告示板上张贴了学校的布告。要求全体学生复课。并称对带头罢课的学生要按校规处理。
  6。医科大学教室(日/内)
  当日下午,学生评议会成员在教室开会。
  主席:“上午的会各位都参加了,有什么意见,尽管发表。”
  评议员甲:“现在全国、全省反帝斗争如火如荼,我们怎能停止罢课,站到斗争之外!我不同意停止罢课。”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主席站起来挥舞着双手,喊着:“别乱吵!一个一个说。”
  金廉:“我看颜校长、胡美博士讲得很有道理。还是复课为好。”
  评议员乙:“反对!不能复课。听人说,胡美是传教士,是美国特务。”
  金廉:“胡说!他是美国约翰·霍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全家都在印度行医。是雅礼会邀请才来到中国行医和办学的。谁看见他传教了?他有什么样的特务活动?不能没根据的瞎说。”
  评议员丙:“谁能保证其他外国教授不是特务?”
  评议员丁:“没抓出来,就不能毫无根据地说我们的老师是特务、是传教士。”
  评议员甲:“不管怎么说,工人罢工不停止,外校罢课还在继续,我们就不能复课。”
  两派意见争执不下,主席喊道:“行了!行了!不要争论了。现在举手表决。同意继续罢课的举手。”主席查了一下,说:“主张罢课的占多数,少数服从多数,继续罢课。”
  7。医科大学校园(晨/外)
  第二天早晨,大多数学生看了学校的布告,都纷纷走向教室去上课。
  8。医科大学校园(日/外)
  翌日。告示栏又贴出学校布告:学校董事会决定,由于部分学生不听学校劝告,带头罢课,违反校规,予以开除。其中包括全体学生评议会成员,和一些没来上课的学生。布告开除的学生名单上有金廉的名字。
  9。伙房(傍晚/内)
  金菊全家吃晚饭时,都为金廉被开除惋惜。
  母亲:“他爸,你去找一找颜校长说一说,能不能对孩子原谅一次,让金廉继续读书。”
  父亲表情严肃,也有想去学校试一试的意思。
  二姐问:“金廉,你的预科是不是快念完了?”
  金廉:“是,下学期就升本科了。”
  金菊对学校的强硬举措,感到茫然。
  10。大房屋里(夜/内)
  妈妈和父亲谈话。
  父亲说:“我去了学校,颜校长说,开除学生是董事会开会一致决定的,个人无法更改。一点面子都不给。”
  母亲:“听说有些学生写了悔过书,学校又收了。”
  父亲:“你儿子是学生评议会的委员,是骨干分子,协从不问,首恶必办。”
  母亲:“这可咋办呐?”
  11。湘江边(日/外)
  金廉和另外两个被开除的同学王仙山、张强,靠着大树,面向大江,坐着。失魂落魄,仰天长叹。
  金廉:“眼看预科就结业了,学医是学不成了。”
  王仙山:“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张强:“天无绝人之路!”
  金廉:“路在何方?”
  三个人望着桔子州头,江水在脚下缓缓流过……。
  王仙山突然说,“考大学吧,怎么样?”
  张强:“好啊!我说天无绝人之路吗!”
  三个人立刻兴奋起来。
  张强:“考什么学校?”
  金廉:“考医是不行了。”
  王仙山:“考工,考商,还是考岳麓书院?”
  张强:“去上海,怎么样?”
  金廉:“好!好!”
  王仙山:“什么时候走?”
  张强:“准备一下,后天就动身。”
  金廉:“行,谁也不许反悔。”
  12。上海南洋公学校园(日/外)
  【字幕:上海。南洋公学。】
  金廉三个同学在学校公布的学生录取榜前看了两三遍,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
  一个当地的爱说话的年轻人看了看他们三个人,说道:“是外地人吧?晓得不晓得,没有后台,没有背景,一个平头百姓是考不取的。”
  三个人如梦初醒。
  张强:“再报考别的学校。”
  王仙山:“考哪个?”
  金廉:“复旦。”
  13。上海复旦大学考场(日/内)
  【字幕:复旦大学】。
  考场,三个人奋笔疾书,认真答卷。
  14。长江江面(日/外)
  金廉、王仙山、张强三个人在回长沙的客船甲板上。脸上绽放着胜利者的笑容。金廉手持洞箫,吹起《苏武牧羊》的曲子。
  15。大房屋里(日/内)
  金廉回到家里。
  金廉:“妈妈!我考上上海复旦大学了!”
  妈妈:“好样的!”
  二姐、金菊都很高兴,纷纷祝贺。
  16。二房屋里(夜/内)
  二房抱着儿子,和父亲谈话。
  二房问:“金廉考上了复旦大学?”
  父亲:“是。这孩子真行,我真高兴。”
  二房:“到上海去念书,能供得起吗?”
  父亲:“差不多吧。”
  二房:“差不多?就靠你那点儿给人家打官司的薪水,能够吗!”
  父亲:“还有房地产呢,供他念书不成问题。”
  二房:“不成问题?”她把抱着的孩子举到他的鼻子底下,“你看看,他才三岁。就那么点儿家产,都折腾完了,将来他怎么办?”
  父亲看看她手中的孩子,左手下意识地摸着下颏,不经意地说:“怎么办!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说。”
  二房:“那不行!你今年多大岁数啦,有那么一天,谁管我们?”她掉下了几滴眼泪。
  父亲:“那怎么办?”
  二房:“别让他去上海念书,在长沙考一个专科学校就行了。”
  父亲:“我跟他妈、跟金廉商量商量再说。”
  她撒起娇来,“商量什么,就这么定了算了。啊?”
  17。大房屋里(日/内)
  妈妈正为金廉收拾行李、衣物,准备上学。
  妈妈问:“凉席带不带?”
  金廉:“带。”
  父亲走了进来。
  父亲:“能不能不去上海念书?”
  父亲这一问,令母子二人十分意外。几乎同时喊出:“什么?”
  父亲:“就在长沙考一个专科,读一读算了。”
  “不行!”金廉说出“不行”两个字儿之后,看也没看父母一眼,旁若无人地走出妈妈的房间,径直回到自己的屋里。
  母亲:“你疯了!孩子能考上复旦,他容易吗,凭什么不让去念了?”
  父亲:“你看看现在咱们家的境况:自从老爷子过世后,就靠我这么点儿收入养活全家,到上海去,真有些困难。”
  母亲:“胡说八道!老爷子留下的家产供一个大学生上学,那不是富富有余吗!他是你的大儿子!他考上复旦这是你们金家的荣耀,有一个复旦毕业的大学生为你们老金家传宗接代,不好吗?不好吗?”
  父亲:“不是……还有……”吞吞吐吐,欲说又止。
  妈妈有所觉悟:“明白了,给二儿子留着呢!你……是个父亲吗?我们娘几个哪点儿对不起你,你竟然如此绝情。气死我了。”
  父亲:“还是在长沙考个专科吧。”
  18。庭院(晨/外)
  【画外音:金廉自从说了“不行”两个字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