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青春炼狱 >

第3章

青春炼狱-第3章

小说: 青春炼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予,物质上给予很多。没错,我说的就是叶大伯和叶姐姐。在这里穿插介绍一下,

  叶姐姐有一个十分美丽而又淡雅的名字:叶清桐(依然那是木字辈)。比叶沐雨大五岁,基本上是同龄人,所以叶沐雨和叶姐姐也就有说不完的话了……叶姐姐是大伯的女儿(再次废话),说起这件事,叶沐雨就不信,因为他犯了很根本的错误,以相貌取人。

  叶大伯是矮壮类的,身高没统计,反正叶沐雨到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基本把他超越了。五官及其不搭配,一张“方”字脸却配上小眼睛大鼻梁,还有那堪比八戒哥哥的嘴,真是猥琐之至!叶沐雨也纳闷过,为啥爷爷的相貌身材就一点没遗传大爷呢。但是,有一句话很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还有一句话也很对:上帝欠你的,会在别处补给你。叶大伯虽说相貌不佳、身材臃肿,但他却十分精明,头脑也灵活。虽然没上过学,但却是一把做生意的好手(似乎对买卖的理解根本就不用教,也没人会教)。混迹商海十余年,也算小有成就。“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这句话不实用于叶大伯,为什么?因为叶沐雨压根就没见过婶婶(叶大伯的妻子),据说婶婶在叶沐雨降临人世之前就病死了。

  还有一点,叶沐雨很疑惑为什么叶大伯不再找一个,但肯定不可能是因为相貌丑陋,这个年代,只要你有钱,管你是猴儿还是狗儿。或许是大伯对婶婶的感情很深,亦或是想好好照顾姐姐,不想为她找个继母,反正这个叶沐雨是不知道的。

  叶沐雨知道的是姐姐和大伯的外貌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常拿这个取笑姐姐:“嘿嘿,这真是基因变异的最佳体现。”前文以述大伯之貌,再说姐姐,从叶沐雨记事起,姐姐就是个标准意义上的美女(虽然现在美女如雨后春笋般泛滥,但以叶沐雨的审美观而言,姐姐对于“美女”二字是毫无愧色的),皮肤白皙,脸蛋微圆,下巴尖尖的,小嘴也十分可爱,再附上那大大的眼睛和泾渭分明的巧眉,不是美女就是仙女。

  美丽,有钱,有势,这是很多人对幸福的判断吧。可事实上,幸福远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

  比如说亲情的缺失。自幼丧母,叶大伯又忙生意抽身不得,虽然叶沐雨一家人将姐姐接到了自己的家中,可是,比起真正纯厚的浓浓亲情而言,这点还是有些淡了。

  但是——有了姐姐在,就不愁自己没有东西买。叶沐雨很败家……

  “姐姐,我喜欢XX的玩具……妈妈不给我买。”

  “叶小子不用担心哟,姐姐送你一个就是了。”

  “姐姐,我想要那本小人书……”

  “嗯,姐姐给你买。”

  “姐姐,我的铅笔坏掉了,我想再要一个。”

  “好,没问题,姐姐给你买最好的。”

  “姐姐……”

  “想要什么?我给你买。”

  …………

  省略若干次对话动机相同的言语。

  叶沐雨同志对于屡试不爽这个词藻还挺有造诣,基本上他想得到的物件和器具没有得不到,还好,这小子有点良心,不喜欢买高级玩具等等的奢侈品,也就是偶尔看点闲书(小人书)娱乐娱乐。

  厚——关于父母的教育

  以下是叶沐雨同学的告白一段:

  父亲:他是一名义正言辞的法官,对于世间的黑暗都愤愤不平。他不希望我做什么名人骚客,他想让我凡事坚持原则,堂堂正正的做人。我做到了,可是你呢?

  妈妈:我想如果没有爸爸散发出的光芒的遮蔽,妈妈一定会是一个女强人,很能干的人,泼辣利索,表面上看所有的事情都梳理的井井有条,或许,还有很多事情是隐匿在背后无法观测到的。

  继续我们的故事。如叶沐雨所言,爸爸妈妈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关于叶爸,坚持原则性和正义性的法官,古董球迷一个,学问墨水不少。  

  一日,叶沐雨与叶爸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恰逢一名球员恶意蹬踏被红牌罚下,叶沐雨和叶爸聊起了这件事。

  “爸爸,你看,那个帅气的哥哥踢了地下的大叔一脚。”

  “唉……可惜了,宝儿,你要记住,凡事不能逞强,退一步海阔天空啊!”叶爸长叹一声,转而用这个事例教育了年轻的叶沐雨。

  叶沐雨天真的眨眨眼睛:“那不是掉进海里了吗?”  

  “……反正你记住就是了。”叶爸语重心长的说。

  “哦。”看到爸爸这样认真叶沐雨便答应了。

  还有一次……

  叶爸好不容易在家一趟,叶沐雨天真的对他说:“爸爸,你们抓坏人的时候用手铐快不快啊?”

  叶爸瞥了叶沐雨一眼说:“我不是抓坏蛋的……”还未等叶爸说完叶沐雨便抢答道,“哦,那就是开警车的啦。”

  “呵呵,我也不是开警车的,我是宣判坏人的。”

  “什么是宣判啊?哦……我知道了,爸爸很厉害就是了。”

  “以后向爸爸学习好吗?也做一个审判坏人的。”

  “嗯,我要向爸爸学习。”

  很无意的一句言语,随口一说而已,理想这东西是会变的。

  关于叶妈的教育——

  “好好学习,你才幸福,我们也高兴。”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不好好学习,有妖怪来吃你。”反面例子。

  “别哭,哭得不是好孩子。”男儿有泪不轻弹……

  “你要是出去玩走远了,就会有大灰狼来抓你。”玩闹出游篇。

  “出去玩要告诉我。”警告篇。

  “上学要带好书,不要迟到。”关于“上学”的八大纪律之一。

  “放学了要赶快回家,等待天黑了就会有小鬼来闹你。”同上。

  “要有礼貌,见了男的叫叔叔,见了女的叫阿姨。”文明礼仪不可少,要从少时培养。

  “不要在外面吃些不干不净的东西,小心肠子坏了。”饮食卫生要注意。

  “饭前饭后要洗手。”勤洗手,多通风……

  “你这样不行。”这一句是必杀,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涉及范围很广威力也很强大。

  虽然叶妈很唠叨很古板很严厉,但是,她绝对是一个很慈爱很关心儿女的妈妈。仅此而已。

  望——很偶像的叔叔

  三叔,也就是爸爸的弟弟。叶沐雨儿时崇拜模仿推崇的偶像。

  之所以崇拜肯定是有原因的,原因很简单,他做事不同于常人,再简单点,就是他是一个有个性的艺术青年(算是吧)。

  不急,慢慢剖析其艺术性。

  首先,爱情与写诗,这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两个词,不是为你写诗吗?呵呵,自称为“情圣”的叶叔喜欢独自一个人呆呆的看着微张泛黄的照片,嘴里吟诵着原创的诗句,挺帅挺写意。

  关于照片,叶沐雨从来没有近距离观察过,只是隐约的瞧见照片是两个人,一个是三叔,另外一个是一抹绿色,挺般配的,要知道,叶子最美是绿。

  关于诗句,叶叔的诗基于对爱情的理解,基本情调也好懂:基本都是“缠缠绵绵”、“你浓我浓”到最后却“离 情别绪”,总而言之,叶叔的诗不会是铿锵有力的,只会是婉转情意的。叶叔叔的诗虽不及柳永,但在打油诗界也是自成一体了。

  其次,叶叔喜欢历史和小说,这依然是可以划等号的两个词语,历史小说,是这样的。

  关于历史,叶叔不仅喜欢看还喜欢讲,讲给谁听呢?自然是叶沐雨了,在他的熏陶下,叶沐雨对历史小说有一种独特的亲密感,更对历史本身平添一抹痴心。(用通俗历史代替奥特曼果然比较有用,)

  关于小说,涉及类型很宽广,啥都不挑,是字就能看(就我这破书估计摆他面前也能读下去)。叶沐雨闲着无聊也喜欢翻翻,反正字都认得,故事情节慢慢思考消化也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赌博,很坏的习惯,注定会影响叶叔一声的习惯,不管是爱是恨也好,都藏在这两个字背后。

  在叶沐雨看来三叔的赌牌水平相当高,叶沐雨对其崇拜如滔滔江水流。有一事例可证:

  通过叶沐雨的自述回到场景中——

  赌博正在兴头,叔叔说内急要去厕所,众人无异也就答应了,我便悄悄尾随在后。你猜我看到什么了?叔叔从口袋中掏出了几张牌(这个的雅称叫做藏牌)。我 十分好奇,便问道:“咦?叔叔,你为什么带着牌上厕所呢?”“哼哼,傻小子,你不知道了吧,我这叫技术,这样我才能赢牌。然后呢,得来的票子给你买好玩 的。”“哦,叔叔真厉害,那其他叔叔不会看到吗?”“都这么多次了,他们哪看到了呢?”“呐……叔叔也教给我吧。”“小子,这路子终归不好,你也就当玩玩 千万不要当真。”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知道:这一招也只能骗骗老实人。

  最后,也是很迷人很有魅力的一点,三叔狂放孤傲清高虽然无所事事但绝不与没劲之人结交。喜欢独来独往,为人轻狂桀骜。其实叶沐雨对这个还挺推崇的,为什么自己一个人方便利落,又因为自己与周围同龄人的志趣风格迥异,所以说,独自一人挺好的。(这是因为懒……)

  还有一件事,挺好玩的,也算是叶叔的另一个缩影。

  暑假游玩。

  “叔叔,我们吃点什么啊?”走在街道上,叶沐雨好奇的问道。

  “等会你就知道了。”

  走了一会,来到了一个小吃摊前,叶沐雨看到那个小吃车上写着三大字:林辣串。

  原来这家主人姓林啊!走近一看,是个妇女推着车叫卖。

  “吆,来了啊,今天吃什么?”林老板主动搭讪。那林老板满手粗茧,头发没点黑色,脸上也是皱纹满布,佝偻着身体,站在小吃车边。

  “嗯……看看,来,小子,你吃什么?”

  “还没看到,原来还带个小子啊!”

  “这是我侄儿,快叫人。”

  “阿姨好!”说完后叶叔奇怪的看着叶沐雨,意思大概是:这么老的人你叫阿姨?她都快赶上你奶奶了。我回了他一个眼神:叔叔啊,是妈妈教我的,见了女的叫阿 姨,见了男的叫叔叔;爷爷也教了我一个,见了老头叫爷爷。我没错啊!

  “哎哎哎,真乖真乖。”

  “把这些什么火腿什么烧饼都要一套全的。”叶叔说。

  “今天发财了还是怎么着了?这么大方,往常你不是只要个火腿嘛。”

  “嘿嘿,发财了发财了。”

  望,看到了小园香径中的美好,所以潜移默化的走了进去。

  寄予厚望,一纸空谈,要想成才,还靠专一,家教严禁,不若无聊,放任自流,反倒挺好。(本节完)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节 童年——有志向瞎胡闹神经兮兮的成熟
第三节 童年——有志向瞎胡闹神经兮兮的成熟

  注:本节所叙“童年”的范围为:出生——小学毕业。

  当我苦思冥想纠结于怎么开头时,突然脑海中蹦出了三位名人的童年时光。

  朱元璋,不,那时候应该叫朱重八,放牛要饭没书读;

  司马光,书读的不少,偶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