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荡青春-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6年9月1日…2007年1月5日初稿
2007年6月定稿
编后记
青春史记之可贵
一个十八岁的男孩,曾经在小学同学中脱颖而出获得〃小博士〃称号,为什么后来却厌倦学校教育?他在昆明和上海之间往返,经历了怎样的徘徊不前?网络怎样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如何看待友情、恋情?他能否走出〃心魔〃,让人生的小船驶上正确的航道?……
答案,就在《晃荡青春》中。
《晃荡青春》作为一部青春史记,有其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价值。它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个案,为我们了解今日之青少年打开了一扇窗。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正是在这一点上,《晃荡青春》远胜于那些矫揉造作的青春小说。那些小说纵然词采华美,内里却虚弱不堪。一部《晃荡青春》,就作品的真实性而言,可能超过一千部惺惺作态的小说的总和。那些快乐与苦痛交织而成的〃晃荡〃生活,是〃严宝暄们〃的真实人生,不容忽视。编辑加工过程中尽可能保留了作品的原貌,就是希望大家最大程度地接近〃严宝暄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严宝暄所做的既是彻底地倾诉,我们当然要先认真倾听。
每个过来人或正处在青春期的年轻人对青春期的疼痛、迷惘和叛逆都不陌生。青春期里,有些年轻人是在内心里自我挣扎,行为还在所谓规范之中,而另一些年轻人则将叛逆完全表现出来。这些叛逆行为让青春期教育问题得到更多关注。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们期望获得的理解和关怀与大人所努力给予的往往难以契合,矛盾由此产生。这些矛盾需要矛盾的双方……孩子和大人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大人给孩子的爱要宽严相济,恰到好处,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要有不墨守成规的精神,也要学会分清是非,少走弯路。在愿望和愿望实现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同样要学会倾听。没有清醒的认识,坚定的信念,空有豪情壮志,注定只能左右摇摆,贻害终生。
教育也是千古事,时移世易,问题常新,探讨总是必要。作为出版工作者,我们理应给青少年教育问题以应有的关注。诚如孙云晓老师在序言中谈到的,《晃荡青春》是〃青春富贵病〃的生动样本。到底何为〃青春富贵病〃,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的时候,如何避免年轻一代患上〃青春富贵病〃,希望这本书问世后能引起孩子、父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引发一场大讨论。让我们一起为解决包括〃青春富贵病〃在内的青少年教育问题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