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当我们走过 >

第4章

当我们走过-第4章

小说: 当我们走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超在那等我呢。祝你成功!”

  “大道通天,咱各走一边!”李琦笑呵呵的走了。

  “再见!”  赵逸拜拜手,两人分开了。他知道李琦天生豁达乐观,不知道烦恼为何物,可这次恐怕没这麽幸运了,他隐约觉得叶莉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孩,不会轻易动感情;这仅仅是李琦烦恼的开始。爱情也许注定是大学的一部分,赵逸想。

  这是一座在全国略有名头的大学,和清华北大自然不能比,可能在这里读书,仍能让人引以为豪,而它优美的环境更使它声名远播。它坐落在省会,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搜罗了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四年以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又把他们散落到四面八方。它是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当地政府对它爱护有加,——新建的体育场、一排排崭新的是宿舍楼便是最好的例证。

  校园从流经市区的干流里引出一支支流,支流在校园里弯弯折折的盘绕了一圈,又流回了母流。细流两岸遍植草木。此时正是春光繁盛的五月,“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已经过去,绿油油的青草在春风里得意的摇摆着,像在庆祝再一次的苏醒。杨柳郁郁葱葱,鲜亮的叶子不时哗啦啦的响,光滑湿润的青色树皮上斜斜的长出了不少枝桠。弓着背的老园丁,举着一把大剪刀,“咔嚓”几下,枝条纷纷落下,他满意的看着自己的工作,没有了斜枝歪桠,笔直的枝干刺向苍穹。他拍拍树干,自言自语:“别长些枝枝桠桠,好好长!”风一吹,叶子哗啦啦一阵响,不知是对他的感谢还是哭诉,他听不懂,拖着剪刀走向下一棵树。

  赵逸走在岸边,草木蒸腾的水汽溶散在空气里,带着特有的清香。阳光从叶隙里流落下来,闪烁着,跳动着。成群的鸟雀藏在密密的枝叶里,叽叽喳喳的叫不停,人一到,立即安静下来,待人远去,又恢复了喧闹。明亮的光线照照在脸上,暖暖的,看着满眼的绿色,赵逸满心欢喜,他感到勃勃的生命力,舒适、自信慢慢在身体力膨胀开来。他不觉放缓了脚步,慢慢体味春天的味道。

  浅浅的水流里,三五成群的小鱼不时游到眼前,赵逸愉快的看着它们。两尾遍体通红的鲤鱼,慢慢游过来。他一阵惊喜,站住脚步,看着它们。可能是水里的倒影惊扰了它们,尾巴打个旋,激起一串浪花,匆忙游走了。赵逸忽然想到了李琦,微微一笑。

  “赵逸,”迎面传来石老师亲切的叫声,赵逸忙抬起头,走过去问“石老师好”。石老师留学归来后留在母校任教不到两年的时间,为人亲和谦逊,知识广博通达,很受同事和学生的喜欢,是学校小有名气的青年才俊,更兼相貌儒雅,文质彬彬, 深受女学生喜欢,只是他已经有了女朋友,据说近期就要结婚,只好把这份喜欢埋在心里。

  “没课?”石老师愉快的笑问。

  赵逸点点头,说:”“老师是从图书馆来吧?”

  “是啊。我借了几本尼采的书,你喜欢他的书吗?”

  赵逸摇摇头,说:“我对哲学不感兴趣,我去借几本参考书。”

  石老师笑着说:“为甚麽不感兴趣?觉得它没用?”

  赵逸点点,有些不好意思。

  “多读点书吧,不管哪方面,毕竟是大学生。也许以后你会喜欢上的。有问题可以找老师同学讨论,别偷懒啊。”

  赵逸笑着说:“不会。我就是参考一下。老师,听说你快要结婚啦,是真的吗?”

  石老师哈哈一笑,说:“消息很灵通啊,是真的。到时候请你们喝喜酒,一定要来啊。刚才在图书馆遇见郭子超了,好像在等你。”

  “我们约好在图书馆见面。”

  “你去找他吧,再见。”

  “再见!”赵逸说完,一溜烟跑了。走出林子,外面是亮灿灿的阳光,赵逸觉得身体里萌动着力量,真想大喊一声:“春天到了!”

  赵逸在图书馆里转了一圈,并没有看见郭子超的影子,只看见临窗的一张桌子上摊放着他的笔记,这里是他习惯的位子,赵逸一直奇怪,他为甚麽坐在这里,好像只认识这一张桌子。在他的位子上等了一会儿,随手翻看了几页笔记,是关于经营管理的,赵逸有些纳闷,这学期没有开这门课啊,不过,郭子超喜欢读书,色色样样的书都读。他看了几眼,觉得没意思,便丢开,百无聊赖的等了一刻钟,心想本来事情不急,以后再说也行,便站起身,在图书馆里搜寻自己喜欢的书。

  第二天,李琦睡醒的时候,天已大亮,四周一看,宿舍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上午一二节还有课,李琦一骨碌爬起来,套上衣服,匆匆洗了几把脸,往教室跑去。

  李琦气喘吁吁的来到教室时,里面乌压压坐满了人,扫视一眼,幸好老师不在,在门口喘了几口,走进去。一进门便看见王文文正和几个女生咬着耳朵嘀咕,见他来,相互使个眼色,不再出声。李琦狠狠的瞪了她们一眼,王文文翻翻白眼,没有理他,见赵逸回头招呼自己过去,李琦快步走过去。

  赵逸替李琦占了座,李琦不客气的坐了。

  赵逸见他满脸的不悦,小声的问:“怎麽啦?来这麽晚?”

  李琦恼怒的说:“刚进们就看见王文文几个女生嘀咕,看见我突然不说话,肯定在议论我,议论我倒是无所谓,可是别扯上叶莉。如果传到她耳朵里,她又要生气了。你说,她们几个整天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真烦人!”李琦发了顿脾气,看看了说,“子超怎麽没来,不会比我来的还晚吧?”

  “他生病了,在医院打点滴呢。”赵逸解释。

  “重吗?”李琦关切的问。

  “没事。休息两天就好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1)
两人说话的时候,上课铃响了。一位头发花白的教授夹着课本端着茶水走了进来。班长喊了声“起立!”顿时,椅子哗啦啦一片响,一百六十多人先后站了起来,教授往下看了看,点点头,椅子哗啦啦又一片响,学生坐下。

  教授喝了口水,说:“同学生,今天咱们上第三章第二节,”他转身往黑板上写题目。李琦趁这个空,低声对赵逸说:“昨晚没睡好,今天起晚了,早饭没顾得吃,真有点饿了。子超胆子不小啊,万一让老头子查出来,取消他考试资格怎麽办?”

  “大不了我替他答到。”

  李琦听了赵逸回答吐了吐舌头。

  教授看着黑板上刚写的几个字说:“同学们,这节课咱们上‘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在垄断的资本条件下,价值规律、剩余价值和利润平均化规律,以及竞争机制等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翻到102页,第三段又几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一片翻书的声音,他等了一会说道:“垄断价格的特征主要在于,下面一共三点,同学们读一下书,自己找一下。”下面发出饿一阵轻轻的读书声,其中还夹杂着小声的谈笑。一名男生大声的朗读了几句,但没有附和的人,旁边的几个像看外星人似的看了他一眼,顿时气馁,索性闭了嘴。后排的几名学生借着前面同学的遮挡趴在桌上兴高采烈的谈论起昨晚的球赛来。教授看了看表,说:“读完了吧?哪位同学站起来说一下?”他扫视了一遍,没有人举手,他提高了嗓音,又说了一遍,还加了一句,“大胆些,说错了没关系的。”满怀期望的看一遍,下面还是静悄悄的,没有人回答。教授用饱含鼓励的眼光又看了一遍,学生一见他的目光连忙低下头。静默,难堪的静默,彼此僵持着,压抑着。这样的场面教授已经经历了多次,难道是问题太难吗?教授知道不是,答案非常明显,这里的任何一个学生都能轻松的回答出来,可是,他们为甚麽不主动呢?他不知道。总不能一直这麽僵持下去,只好提问了:“前排穿红色上衣的女同学回答一下吧。”学生齐齐的向她张望,她怯生生的站起来,教室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女孩嘴唇动了几下,没有人听清。

  “同学,大点声。”教授鼓励她。女孩的脸顿时红红的,提高了声音读起来:“垄断价格的特征在于:第一,垄断价格通常是一种高价格,第二,垄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垄断价格具有刚性。”

  “很好。同学们为她鼓掌。”教授提议道。下面稀稀疏疏的响了几下。女孩羞怯的坐下。教授接着说道:“这个问题很重要,希望同学们好好领会一下。据以往的经验,每次期末考试都会考察这个知识点。”下面立刻起了骚动,没听课的学生连忙问身边的人,照着他的书画下来,又添了注释“必考”两字。教授转身在黑板上下一小节的标题。李琦用手支着下巴,笑眯眯的看着老师的背影。左面的男生趁机从桌洞里取出一块面包,迅速的咬着几口,连忙缩回手放进去。李琦突然感到肚子饿得难受,羡慕的看了他一眼。

  “没吃饭吧,哥们。”那个男生转过头,低声问李琦。李琦点点头。他从桌洞里掏出两根火腿肠,让李琦看了看,又放了回去,小声说:“一块五一根,买吗?”李琦知道明明是一块一根,他这是趁火打劫,可实在饿的难受,掏出三块钱递给他。那男生偷眼看了老师一眼,见他没有转身的意思,把两根火腿肠递给李琦,低声笑着说:“我知道贵点,可我也没吃饭,同学嘛,相互体谅一下。”李琦快速的接过火腿肠,说了声“谢”,在桌洞里撕掉包装纸,低着头咬了几口,身心舒泰,凑到赵逸耳边说:“幸福是什麽?幸福就是肚子饿得时候有香肠吃!——你吃吗?”赵逸笑着摇摇头。李琦抬头偷眼看了看教授,又吃了几口。后面教授讲的内容,李琦一句没有听进去,他一直牵挂着桌洞里香肠,可教授一直没给他机会,他咬着牙忍耐着。

  终于下课铃响了,教授拿起茶杯走下讲台,走向门口。角落里的一名男生急忙推行正在熟睡的邻伴,被叫醒的男生睁着惺忪的睡眼,模模糊糊的看着教授目不斜视地走过去。教授走出教室的一刹那,教室里迅速变了一副模样,沉闷的教室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们充分利用这难得的十分钟凑到熟识的人面前天南海北的聊起来。

  上课铃响的时候,教授准时到迈进了教室,喧哗的教室渐渐安静下来,又恢复了上课的安静。教授看着下面乌压压的学生,一个个恹恹欲睡,无精打采,哪里是上课的样子,心里不禁感慨:一届不如一届啊。他问过其他的同事,他们也有同样的感触。这种场面见的多了,心里慢慢平衡了,自己只要做好分内的工作也就是了,幸好还能有考试资格挟制他们,否则不会有几个学生来上课。他翻开书,回忆着教学大纲里的内容,找到了自己该说的话。教了二十多年了,教学大纲里的内容早就刻在脑子里,教授觉得自己演讲的技巧越来越好,可学生却越来越散漫,越来越没精神。他不明白,只能像别的老师一样感叹:一届不如一届! 

  赵逸专心致志的听课,在教授繁杂的话里搜寻自己需要的知识,他觉得这门课程除了考试应该还有别的用途,他试图用里面的知识解释生活的实例,看他没有做到。教授讲的例子都是课本上的,他的任务是按照教学大纲讲课本,他照着做了。赵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