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危险青春 >

第2章

危险青春-第2章

小说: 危险青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是中学生,除了搞好学习,将来争取考上名牌大学以外,别的都不可以想。
  就在我很想忘掉那个男生又舍不得放下他的时候,圣诞节到了。那个男生邀请我和别的同学一起到他家去聚会。为了这个难得的接近他的机会,我特意让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了。那天我们玩到很晚,他的父母好像都在外面没有回来。当同学们还在客厅喧闹的时候,他说要带我参观他的房间。我高兴地跟他去了楼上他的卧室,可没想到他把门一关就说让我跟他单独待一会儿。
  我当时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转身离开,可他用热烈的眼神看着我。我告诉他:“不行,我不是那种随便的女孩。”没想到他很无所谓地打开了门,说:“没关系,我是因为喜欢你、爱你才给你这个机会的,楼下的那些女生里有的是想跟我单独在一起的,你要是不想跟我在一起,现在就可以走。”
  我知道他说的是实话,因为他在我们班里算得上是一个偶像,不知有多少女生在暗恋他,而我的确也很喜欢他。在他让我走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自己会从此永远失去他,而他失去我以后还会有更多更好的女生围着他转。就在一刹那间我没了主意,那扇被打开的门是让我给轻轻关上的。
  那天晚上我很晚才回到家,想到刚才的经历我偷偷地哭了。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坏很坏的女孩,奇怪的是我一点儿也没觉得那个男生不好,反而认为他是因为真的爱我才这么做的,那时的我以为相爱的人都会这么做,一点儿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那个男生后来又邀请我去他家,不过我都借口要参加钢琴考级而婉言拒绝了,这样一来他就对我冷淡起来。我觉得很委屈,可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高二上半学期刚刚开学不久,我闹开了胃病,三天两头吃不下饭,妈妈带着我到处求医问药,都没弄明白是什么病。可有一天,我学习到深夜时,突然肚子痛得昏了过去,而且还有流血的征兆。妈妈把我送到医院,又通知在外地出差的爸爸赶快回来,他们都以为我得了什么危险的绝症。当医生告诉妈妈我是因为宫外孕而导致大出血和感染,不得不切除一侧的卵巢时,妈妈昏倒在爸爸的怀里,爸爸则跟大夫大吵了起来,认为他们都在胡说八道。

个案一:16岁,凋谢在花季(2)
直到今天我也没告诉父母那个拿走了我的第一次,让我如此悲惨的男孩是谁,尽管他们在我病愈以后一次次拷问我,甚至毒打我,想让我说出是谁把我伤害成了这样。我不想说,不是因为他没有错,主要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这是我的错,是我的无知和冲动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医生告诉我和妈妈,将来我长大后很可能会失去生育能力,这时,妈妈哭了,我也哭了。看着妈妈伤心的样子,我很想对她说:“妈妈,你为什么在女儿想要对你说说心里话的时候,从来不肯给她一点儿时间?你为什么不在女儿快要长大的时候,告诉她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你为什么从来没有对女儿说,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珍惜自己?当伤害已经成为事实的时候,你的眼泪还能改变女儿未来的生活吗?”
  16岁的少女安晴因为一次无知的冲动而酿成了她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那就是她将来很可能做不了妈妈,无法幸福地拥有自己的孩子,这将是她终生难以治愈的创伤。而在其中,她的父母、老师,以及所有围绕她的成长而忙碌的人们又该担负什么样的责任?
  少女安晴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在美国学习时碰到的一件事。那是我在洛杉矶的房东史密斯太太的女儿安娜的16岁生日晚会上,在女儿邀请的客人(大多是她的中学同学和好朋友)到来之前,史密斯太太拿出一个精致的粉红色小盒子送给女儿,并认真地对女儿说:“从现在开始,你有权利处置你的身体,也可以跟你心爱的男孩在一起,但应该记住一点:不要让他伤害你,也不允许你给别人带来伤害。作为一个让人尊重的女孩,你不要认为某个男孩只要吻了你就可以占有你的身体。你的身体是自由的,但你的心应该只属于那个真爱你的男孩,在这种感觉没有降临之前,你的身体只属于你自己。你不可以随随便便地让哪个男孩拥有她,那样是不会有人对你负责任的。”
  我至今记得平时对女儿温柔和善的史密斯太太那一脸的冷静,而作为安娜的父亲,史密斯先生在一旁虽然保持沉默,却频频点头。妈妈的话说完以后,16岁的安娜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那个粉红色的小盒子,只见里面装着一只避孕套,还散发着淡淡的柠檬香味。安娜高兴极了,冲上去吻了妈妈,又吻了爸爸,一脸的兴奋与激动,好像她从此真的长大了一样。
  举行完这样一个“仪式”以后,我跟史密斯夫妇去了一家意大利餐馆消磨时间,直到次日凌晨5点钟才回家,而这时孩子们的聚会也结束了,家里一片寂静。令人安心的是,安娜的同学们分成了两个阵营,男孩子都挤在客厅的地板上,呼呼大睡,而安娜的房间里几个女孩子踡在一起睡梦正香。看到这样的场面,安娜的妈妈好像并不在意,她跟丈夫轻手轻脚地回到自己房间,就一点声音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我无意中与史密斯太太聊起这件事。她一脸轻松地对我说:“你瞧,我已经跟女儿谈过这些事了,关于怎么应付那些男孩子,我想她已经知道得够多了。”
  实际上据我调查,美国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非常高,由于西方的孩子普遍发育得比较早,也由于西方比较开放的文化氛围,男生女生甚至在上初中或小学时就已经有过性的尝试。这一点都不是什么令人惊讶的事,也是这些年怀孕少女越来越低龄化、少女妈妈越来越多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在美国的许多州堕胎是违法的,所以,有些还在上中学的女孩一旦怀孕就只能选择把孩子生下来,这些尚未成年、行为上却过于超前的未婚少女妈妈已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她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低收入低知识水平的移民家庭。究其背后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过于欠缺性知识的教育和性问题的引导。
  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那里的环境相对宽松和包容。青少年的性行为虽然也是日益困扰着社会与许多家庭的问题,但它毕竟不受主流文化的排斥,有时候可能仅仅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在美国这样高度重视个人自由的国度里,许多人,包括孩子的父母也会把性归为一种选择的权利。

个案一:16岁,凋谢在花季(3)
但在中国目前的环境里,性绝对不仅仅是一个选择。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性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早已上升为一种道德问题,一种品质问题,甚至一种做人的原则问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性问题,更加被上升到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的高度。
  令人不安的是中国的父母在这样一个几乎关系到孩子一生的问题上的态度。在我的调查中,有超过60%的父母认为性教育问题对孩子来说不重要,无所谓,是孩子长大以后就自然会明白的问题;有20%左右的父母态度暧昧,认为无法跟孩子开口谈这个问题;还有近10%的父母说,不跟孩子谈这些问题还好,一谈反而让孩子什么都知道了,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另有6%的父母认为性教育对孩子来说固然重要,但苦于没有方法,不知该如何跟孩子交流,也不知在什么时候、什么阶段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比较合适;只有大约4%左右的父母会在孩子面临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时,对孩子进行比较科学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而普遍的场景是妈妈对女儿、父亲对儿子,那种父母双方都经常坐下来跟孩子交流讨论性问题的家庭几乎没有。正是这样比较低的性教育水平,导致了目前中国的少男少女在性问题上的茫然与无知,也因此引发了一幕幕悲剧与家庭的“灾难”。我想,16岁的少女安晴的经历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种不可弥补的伤害,对安晴的父母则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对少女安晴更将是人生的一大创伤,这种创伤可能会影响她一生的幸福。
  在我看来,既然“性”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要经历的东西,那么,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就不应当把它当做一件“禁忌”或者一种讳莫如深的秘密,敬而远之,或逃避推托。对于健康的人来讲,性不仅是一种需求,更是一种权利,一种责任,而对于孩子来说,性更是一种来自成长中的教育,它应该伴随孩子的终生,而不只是存在于他生命的某个阶段。
  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经历生理上的各种变化时,对孩子进行科学而健康的性教育和性引导就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许多父母都会在这个时候感到头疼和茫然,道理他们都懂,可具体该如何去做,如何去跟孩子交流这些事情,令他们感到困难。
  实际上跟孩子谈“性”,对于父母们来说,首先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也就是说解决了观念上的问题,父母需要的是方法和手段。
  在我对孩子的性经历的个案调查中,我也采访了一些能够用开放的观念来应对孩子的性问题的父母。从他们那儿我也看到了,由于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及时的给予了孩子所需要
  的教育与引导,让孩子成长得更加健康和安全,我认为他们有很多方法可以做为今天许多父母的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父母们重视在孩子性问题上自己所承担的责任,能够用科学的态度来应对孩子成长中的需求,很多伤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个案二:无知无畏之后,是无尽追悔(1)
我至今都恨那个第一次带我去酒吧的男孩,如果不是那一次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我不会越走越远。
  阿兰是个漂亮娇小的女孩,她只有15岁,却已辍学。当她告诉我她13岁就有了第一次性行为,并且现在已堕胎三次的时候,我惊讶地望着她小小巧巧的脸,不知该说些什么。看来她对这一切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她对我说,她从一个很优秀的女生走到这一步,只用了半年的时间。我们来听听她的自述吧。
  我生活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爸爸是军人,他教育我的唯一手段就是手中的皮带,妈妈在超市收银,每天早出晚归。我身体发育得比较早,刚上初一的时候就已经像个大女孩了。我在家里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待着,很无聊,也很闷。
  由于害怕爸爸的暴力,我表面上一直装得很乖,成绩也不错,可我心里恨死了爸爸,也一点儿都不喜欢妈妈,她成天唠叨的没有别的,只有我的学习、学习,仿佛我如果学习不好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家里缺少温暖,所以我很渴望在同学那里获得一些爱护。我比较早熟,不喜欢跟同龄的孩子玩儿,特别愿意跟比我大的同学交往,尤其是男孩子。实际上我的性格也挺男性化的,跟他们在一起感觉就是哥们儿,凡是男孩子做的事我都想尝试一下,譬如说脏话、喝酒、抽烟。跟他们在一起我特别高兴,常常忘了爸爸的皮带和妈妈的唠叨。
  上了初中以后,我开始住校,这让我远离了父母的视线。我经常偷偷地从学校的围墙爬出去,跟那些高年级的男生一起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