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自由与飞翔 >

第25章

自由与飞翔-第25章

小说: 自由与飞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鹰,用不了多久我们将不再孤单。   
信念依在   
  ——关于《东邪西毒》 
  我原本想为此文取一个好听的题目,以便让更多的人来重温那段记忆深处的唯美,但我发现自己要说的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它或许让我们感到沉重,就像影片中每一个沉重的人一样,就那样静静地静静地震撼着我们的视觉,然后将一切凄美的故事都印在人们心上,一直到桃花谢了,人也醉了,刺痛的往事缓缓流走,最后我们无奈地长叹一口气,电影终于结束。王家卫实在奸诈,这位个性放肆的导演着实把观众和影评人大玩了一把,时至八年后,《东邪西毒》的影评依然多如牛毛,似乎还没有人能够透过那架墨镜看清背后掩藏的深沉思索。当然经典永远不败,至今仍有许多人能够清晰地记得这部电影,甚至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翻出来看。不管怎样,那些将镜头晃来晃去的武打特技,西毒在沙漠中远望时的冰冷眼神,以及传神的人物独白都曾经将我们感动,尽管有时候这只是一种莫名的,不知来自何处,又会消失于何处的感动。有很多朋友告诉我说看不懂《东邪西毒》,其实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才九岁。那时我们家刚买回全院子的第一台录像机,我还记得自己将一大摞的录像带抱回家时的幸福样,而那些片子中就有这部电影。影片倒是没看懂,更不会明白什么醉生梦死后的痴话,花开花落时的情话;不过片中几个经典Pose我倒是学得神似,乃至今后总给别人有种冷傲的感觉,还有就是对林青霞摸张国荣那段颇感兴趣。岁月成长,实际上有很多难忘的东西并非时时出现在你日常的思绪中,而是被深埋在记忆的某一个角落,一旦多年后被与之相关的事物再次点燃擦亮,它便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向你生命的光点,然后我们再次被感动。不久前我在网上偶然地拜读了《东邪西毒》的剧本,兴奋的是从纯文学的角度来欣赏,它带给我以往看影片时许多不同的感受。这不仅仅是因为思想的成熟加深了我对故事的理解,更主要的是在我渐渐成长中,我感到自己已经不可避免地融进了那个虚构的江湖世界,我那样个性四射,那样独来独往。我想,现在自己或许能够读懂王家卫了。我曾经把《东邪西毒》的剧本给一个没看过影片的女生看,那人看后说单看剧本就已经很感动了。她说这种电影应该算一种超意识流的手法,然后还写了一篇颇有感触的读后感,其中几句话是这样的:我觉得这种意识流的东西总是很容易地就敲碎了我那颗坚强背后脆弱的心,有时我觉得电影中的东西似乎比现实要真实得多,记得欧阳峰说:“一个人受到挫折,或多或少会找个借口掩饰自己。其实慕容燕、慕容嫣,只不过是同一个人的两个身份,在这两个身份后面,躲藏着一个受了伤的人。”我发现自己真的很像她!她将写下的感受给我看后,我只是笑笑,告诉她应该去看一看这部电影。实际上我的意思是看完这部电影后,她一定还会有不同的感受。我想这个女生是发现自己的经历与电影中的故事产生了共鸣,这恰恰就是王家卫善于玩弄的心理游戏。他总是借用电影艺术这种独特的攻击手法,挖掘出掩埋于观众心灵深处的潜意识,无论是真实还是虚幻,总之它可以带动你、牵引你,甚至于我们自己都没有发现为什么看完电影后会如此百感交集。其实那个女生错了,很多观众、影评人也错了,王家卫的电影是不能这样看的,特别是《东邪西毒》。很多时候我们都中了这个聪明人设下的陷阱,一部个性化的电影就应该让有个性的人来品读,然而很多人却抱着共性的观点来欣赏,恰恰落入了俗套,进入了误区,以至于很多人都只是跟着电影情节感动了一遍,或者将自己和某个人物类比了一下而自感满足了。很难说王家卫的电影不含蓄,事实上对于影片我们感动的大多是表面,而真正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需要你自己去演绎的。也就是说我们看他的电影,是不需要去读王家卫,也不需要去读演员,甚至连剧情都不需要,需要的仅仅是我们每一个人再去当一回影片的编剧,然后将自己的理念输送于影片中,即将电影再度创作,让片中的人为自己感动。我就是这样欣赏王家卫电影的。从《重庆森林》到《花样年华》,一如既往。现在就来看看我是怎样再度创作《东邪西毒》的。《东邪西毒》中的台词可以说是极为精彩,现在的电影免不了说废话,但它没有。用极精练的语言就能将人物的不同性格鲜明刻画出来(当然也有演员的表演贡献),可见王家卫十年编剧生涯打下的扎实文学功底。影片中导演用了倒叙、插叙和话外音等多种创新手法,很自然地叙述了一个或多个江湖故事:几段纠缠的爱恨情仇,几个多情又痴情的人,几场血腥杀戮,几滴无情泪水…… 
  我见过的很多影评都说王家卫在《东邪西毒》中讲述了一串的爱情故事,而且个个唯美华丽、动人心扉。我现在要彻底纠正一下,其实这种看法算得上是对影片的最大误解,影片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它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的“信念”二字。是的,信念!前面我用了大量篇幅解释怎样理解王家卫的影片,实际上也就是要告诉观众如何从《东邪西毒》中读懂这个词,它不仅仅存在于影片,也包括导演、编剧、演员、观众、影评家以及王家卫剧组的所有工作人员。我想每个人在看完这部片子后都该为自己的血液注入一点信念的东西,而且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东西。《东邪西毒》的故事其实够简单,就是一些人为了他们心中的目标而做了一些事。虽然这些事有人看来会将他们奉为英雄或是救命恩人,有人则会视其为白痴或是另类,但是似乎别人怎么想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他们最终还是做了,不管结果是怎样。欧阳峰因得不到自己心爱的女人而离家出走,他需要的是用浩浩黄沙来掩盖那颗孤寂的心;黄药师武功盖世,最终却为情所困;盲剑士只为在失明前见妻子最后一面,可惜命丧中途;慕容燕(慕容嫣)为心爱之人的食言痛苦一生;村姑为弟弟报仇日夜守候;洪七为一只鸡蛋失掉手指;桃花看到丈夫的汗巾痛苦却无奈;而欧阳峰的大嫂在离开人世之前也只是对着镜子平静地说:我一直以为是我自己赢了,直到有一天看着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 
  人生就是如此无奈,不论你是一介村民还是一域霸主。但是很多人往往是不服输的,就像欧阳峰一开始就说:“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忌妒;我不会介意他人怎样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是的,他是不会介意别人怎样看他的,包括他爱着的女人。然后欧阳峰又说了:“每个人都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在别人来看是浪费时间,她却觉得很重要。”我想很多人就是为这个重要而做事的,以至于会失去感情和生命。然后是坚持,记得洪七问过欧阳峰沙漠后面是什么后,欧阳峰有一段话:“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去山后面,你会发觉没有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但是他不会相信,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试试是不会甘心。”——这便是坚持。曾经我和一帮人也探讨过究竟是山的这边好还是那边好如此的问题。结果是那边的好。因为只有那边才有着人的梦想和憧憬。但要知道,没有人能够到达那边,因为当你翻越了重重阻挠终于到达了你想要到达的那座山时,而此时站在你脚下的永远都是这边。我想也许人都是这样,只不过每一个人选择的那边不同罢了。我不想去解析影片中的人物,他们表露的性格和发生的故事其实都已很明显了,大家都看得到;我要告诉你们一些不同的观点,但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 
  无论爱情、事业还是仅仅的一个信仰,人为了自己的梦想,总是要失去些什么或者说是必然失去些什么,所谓有得必有失,有付出才有收获;可是还有一些人努力了一辈子,什么都失去了、付出了,该得到的却仍没得到,《东邪西毒》里的许多人便是这样——这似乎是个悲剧?!但是,我们痛快! 
  洪七失掉手指后面对欧阳峰说:“不值得!但是我觉得痛快,这才是我自己。”这一席话相信一定将所有的观众都打动过。对!不值得,有遗憾,但,不后悔! 
  从来没有人后悔过!当我看到西毒孤立在大漠的土坳上,迎着黄沙烈风,看着日升月落冷静而又平静地向我们讲述这些故事时,我就知道了那是一颗凝聚在锋芒之后的冰坚之石,他生来没有后悔。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回忆的时候都应该用平静的口气来叙述自己的经历,但这或许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东邪西毒》的结局是很多人讨论的话题:所有的人,在付出、奋斗、努力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有人说结果很无奈,连悲苍都说不上。因为这些似乎都是每个人自作自受的下场,可不明白的是,明知会有如此的结局他们为何还那样固执并义无反顾,包括那些女人们。实际上结果是每个人都输了,有的人输给了感情,有的人输给了自己的肚子,有的人输给了钱……输得彻底,输得惨烈,这是必然的输。但每个人都赢了,偶然地赢了,赢的不是别人,也不是自己,而是赢了“必然的输”。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该放弃这样的偶然,哪怕付出再多!影片结束时,西毒的一句话让我感慨万千:“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或许吧,要知道,有时候记住就等于坚持。于是我仿佛又听见一个戴着墨镜的人在我耳边冷静而平静地说着:如果你想要得到什么,那你就必须得舍去些什么,付出些什么;很多时候付出了也不一定能够得到,那你还得学会承担,学会更大地付出。其实什么都不重要,有信念在,并一直坚持下去就好!郭敬明现象:一场后现代的“革命” 
  首先解释一下我眼中的后现代。个人认为,所谓的“解构”只是构成“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后现代严格来说应该是“颠覆、叛逆、解构”三元鼎立的产物,并且颠覆、叛逆、解构所指涉的对象是那些人们坚守不变的“传统、真理以及理性主义”。但仅仅对“传统、真理以及理性主义”进行重塑并不能成为“后现代主义产物”,真正的后现代产物还应该真真实实、清清楚楚地存在于当下的生存之中,并被当今社会中的广大民众所接受,所推崇。就此而言,周星星同学的无厘头,将那些低俗、庸俗甚至恶俗的市井文化通过电影这个高雅艺术的粉饰,大摇大摆登堂入室,将其展示于银幕之上,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和传笑,自然是典型的“后现代现象”。现在该来说小郭老友了。终审下来一个月了,法院表了态、庄羽表了态、媒体表了态、反郭的网民和忠贞的四迷也表了态,最后,小四同学高举着“为了维护他身后庞大的FANS团”的旗帜,也表了态。我们来看一个比例,反对郭的是前面的法院、被告、媒体以及在传统的优良道德和正义感驱使下发出理性之声的众网民,支持郭的是一批年少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