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新唐遗玉 下 >

第332章

新唐遗玉 下-第332章

小说: 新唐遗玉 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吮艏鹄吹母髦殖<囊┎荩ㄐ牡卦谧郎习谂鹄础

  “我只给你三天,后天日落前,必须出兵攻城。”

  为大事者,不得只顾眼前,目光要更远。

  “嗯。”遗玉没有说什么漂亮话,更没有立军令状,她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在后天日落前,找出克制这唛草的方法,减免我军将士的死伤。

  “嘶——”一下子从那细小伤口传来的刺痛,让萧汉疼地倒吸起气来。

  “萧大哥忍一忍,”遗玉一面安抚萧汉,一面飞快地将调好的几种药汁分别涂在他手臂上的伤口处。

  “感觉如何?”

  “疼。”

  “这样呢?”

  “又麻又疼。”

  “这个怎么样?”

  “嘶,又麻又痒还疼。”

  不过是半寸长短的划伤,沾上一些唛草汁,情况就比普通的伤口要严重上几倍,也难怪战场上受了伤的士兵们会力有不逮。

  遗玉皱着眉头,用干净的布条擦拭去萧汉手背上的药汁,又挖了指甲盖大点的金疮药涂在他伤口处。

  “唉,我看还是别找什么解药,干脆多派些人去放火,把辽阳城后的唛草地都烧光算了。”萧汉熟练地在手臂上缠着布条。

  “辽阳城中肯定存有大量唛草,烧了那一块地也无济于事。”

  “那小哥你说怎么办,这么短时间,要找出来克制这唛草的方法,实在是不容易,太子爷不是只给了你三天时间吗?明天黄昏后就要动兵,咱们想不出来办法,不是白耽误时间吗?”

  “你不觉得这东西很古怪么?”遗玉拿了一根草叶在手指里捏了捏,“凭我对药理的了解,这样厉害的毒物,不应该是大量生长的,天地万物讲究的便是一个平衡,既它能存在,那克制它的方法,相对的就应该很简单才对。”

  说着话,遗玉站起来,就往外走。

  “小哥去哪?”

  “我请示过殿下查问敌军俘虏,去看看有没有所获。”

  遗玉回到帅营,李泰也刚刚进门。

  “如何,可是问到了什么?”

  李泰摇头,被抓来的俘虏嘴巴都很硬,根本半点有用的话都逼问不出。

  “可有好好检查他们身上?”

  李泰还是摇头,“并未见有解药。”

  天快要黑,眼看这一天又要过去,遗玉也有些着急了,“能不能带我去看看?”

  李泰想了想,走到床边捡起了遗玉的短斗篷递给她:

  “跟我来。”

  遗玉听话地将斗篷套上,把自己裹的厚实了些,跟上李泰脚步。

  临时搭建的刑房,外面稀散地守卫着一些士兵,并非是唐军松懈,而是关在里头的俘虏,大多都被打断了腿脚,想要行凶逃跑并无可能。

  李泰先进了一座营帐,让人把里面不好让遗玉瞧见的污秽收拾干净,才让她进去。

  遗玉进到里头,先是捂了下口鼻,四处打量,目光只在那些一身血迹的俘虏身上稍微停顿,便转到了一张破桌上零散摆放的物品。

  “这是从他们身上搜下来的。”李泰道,跟着遗玉走了过去。

  匕首,小刀,腰牌,钱袋,绳子,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还有几根装水的竹筒——

  咦?

  遗玉拿了一根竹筒起来,拔开塞子,却发现里面的水早已漏光。

  李泰开了口:“抓来的俘虏,有少许身上带着这种竹筒,只是里面的水都已流光,无从判断是何物。”

  遗玉若有所思地伸出手指在里头挖了挖,放到嘴里尝了尝味道,李泰并未阻拦,因他事先就让人试过,并没见有异状。

  “就是普通的水,没什么特别的。”遗玉失望地对李泰摇摇头,然而并没有放下对这些竹筒的怀疑。

  在俘虏处一无所获,两人有些沉默地回到帅营。

  阴沉的夜空被乌云笼罩,预示着一场风雨将要来临。

  第三六七章 攻占辽阳城

  遗玉从梦中醒来,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她摸了摸额头上的冷汗,扭过头,就看见不远处摇曳的烛瓕光下,李泰还在看那份辽东地图,穿着一件单衣,高束的头发说明他不曾休息。

  帐外沙沙作响,空气潮瓕湿,北方干旱,这是她在定州遇上的第二场雨。

  “怎么还不睡。”遗玉披了件衣裳走下榻去倒茶喝,她记得自己正在配药方,应该是爬在桌上睡着后,李泰把她抱到床上的。

  “不累。”李泰抬头看了她一眼,便又将目光移到地图上。

  “是担心的睡不着吗?无错手打”遗玉端着喝了一半的凉茶走到他面前,一手抱着臂膀,心疼地望着他眉间的拢起。

  她都从阿生那里听说了,李泰要延缓三日进攻辽阳城,而李世绩却执意要在辽阳城的援军到来之前尽快攻城,为此两人昨日在营中当着众多将士的面起了争执,大闹了一场,场面十分难堪。

  她可以想象,如果这三天时间最终白费,李泰会失掉一部分军心不说,更会让日后的战场指挥变得艰难。

  “我又让你为难了。”

  “与你无关,”李泰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淡声道:“若无扭转局势之利,我一日都不会给你。”

  遗玉笑了笑,不觉得他这样说显得无情,反倒是喜欢他公事公办的样子。

  “去睡吧,天亮我再叫你。”李泰道。

  “你都不睡,我又怎么睡得着,”遗玉摇摇头,心中亦是沉重,一开始她只是一心想为李泰分忧,可在亲眼目睹了伤亡的将士后,她打从心里不愿意让他们的士兵有更多的损伤,不愿见那一张张被战争折磨的麻瓕木瓕不瓕仁的脸。

  她开始有些能够体瓕味多年前李泰对她说过的一句话:

  既为我物,当为我护。

  李泰固然还没有坐在那个位置上,可他已具有一颗帝王之心,他看的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目的,而作为要与他并肩的自己,早该向前踏一步,同他拥有一样的视野。

  遗玉扯了扯肩上的外衫,走到营帐门口,心事重重地剥开了布帘,微凉的夜风钻进她脖子里,雨点落在泥土上,试图净化这里弥漫的死气。

  几滴雨被风卷到她脸上,她抬手去拂这冰冰凉凉的雨水,动作到了一半,脑中却突然闪过一道灵光,遗玉飞快地转身,去睡榻便取了茶碗,又跑到门口。

  “怎么了?”李泰察觉到她异样。

  遗玉没有时间应声,将茶碗伸到雨里,接了小半碗的雨水,进到帐中取了木桩上的药匣打开,占据了帐中另一张桌子。

  先是取出了药匣里的小银刀,在刀尖涂上处理过的唛草汁,撩起袖子,刀尖在手臂上轻轻划过,血冒出来,她皱眉忍着这异乎寻常的疼痛,将碗里的雨水滴了一些在伤口上。

  “这是做什么!”

  李泰已经起身走到她身后,看见她动作,低斥出声,伸手便要制止。

  “别动!”遗玉低吼一声,挣开李泰,固执地观察着伤口的变化,直到确认那异常的疼痛消失无踪,就连血珠都不再往外冒,又将一些唛草汁掺进碗里剩下的雨水中,重新倒在伤口上,再三确认其毒性消失后,她才扯了干净的布条按在手臂的伤口上,转过头盯着李泰,兴奋的声音都有些发哑:

  “是雨,他们随身携带的竹筒里装的是雨水,能克制唛草毒性的正是雨水,殿下,速去调兵,趁着这场雨要下大,一举攻进辽阳城!”

  李泰双目陡然亮起,伸手在她肩上按了按,转身去衣架上穿衣,同时口中洪声道:

  “来人!”

  深夜,李泰亲自率领两万兵马,携带着攻城的巨木和云梯,在一场大雨中突袭了辽阳城。

  黎明时候,辽阳城被攻破的消息传回营地,全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胜了!太子殿下带人将辽阳攻下来了!”

  “胜了胜了!咱们胜了!”

  遗玉坐在营帐里,都能听到从外面传来的欢呼声和吵闹声,她高兴地站起来又坐下,走到门前又退回到床边,笑了又笑,这一刻她所感到的喜悦,是不曾体验过的另一种欢腾。

  半个时辰后,李世绩大军迅速进驻辽阳,清点战俘,镇瓕压城中百姓。

  天明,遗玉在阿生的护送下,跟同兵马来到了被唐军占据的辽阳城,按下先去城主府见李泰的冲动,让阿生先带她到伤兵聚合处。

  是战争就必有伤亡,看到这些在战争中伤痕累累的士兵们,遗玉才从战胜的喜悦中冷静下来,在人堆里找到萧汉。

  萧大夫一见她便是笑哈哈一记巴掌拍过来,还没挨着她肩膀,就被阿生挡了回去。

  萧汉尴尬地收回了手,依旧热情地对遗玉道:

  “小哥,你就是比我人精,我一听说太子爷三更半夜冒雨带兵去攻城,就知道是你想出法子来了!多亏你机灵,才没错过这场雨,唉,真是没想到,能克那唛草的竟然是雨水,这贼老天,早不下雨,活活憋了一个月,才撒出一泡尿来,害的营里那么多兄弟都没了命。”

  随军的大夫不同于那些安安稳稳坐诊医馆的,萧汉常年同士兵们打交道,说话难免粗瓕鲁,遗玉到不介意,反欣赏对方这样坦率的性格。

  遗玉见他想起死者,面色灰败,便打岔道:“咱们不说这个,我又写了两张药方,都是营中存有的普通药材,比起那些止血膏要好用的多,见效也快,你来给我看看,可以的话就拿去让他们舂药。”

  萧汉点头:“走,咱们上那边儿说去。”

  阿生看遗玉又要留在伤兵营地,知道她一时半会儿不会离开,便找了个士兵,到城主府去给李泰送话,自己则留在她身边看护。

  城主府中,李泰和李世绩,还有几名大将在堂中议事。

  “。。。清点完人数,下午便将捷报送回京城,我们在辽阳休养两日,等候虏人援军,将其歼灭,再转往白岩城,大督军以为如何?”

  李世绩扭头去请示李泰意见,面上的恭敬比起前几日要显得真诚许多。

  见李泰点头,下面才想起一片附和声。

  商量完了正事,李世绩忽将盔甲一卸,夹在腋下,当着众人的面单膝对李泰跪下。

  “末将前日在营中对大督军出言不敬,执意要提早出兵,险误军机,请督军降罪。”

  “将军!”

  “将军您——”

  堂上起了骚瓕动,几乎是所有人都离了席,单膝跪在李世绩身后,无声地替他求情。

  前天上午李世绩和李泰因为暂缓出兵一事大闹了一场,若非是李泰持军令强行压制了李世绩,就不会有昨晚那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李世绩跪在地上,心情多少有些忐忑,他并非是太子一派的人,虽有皇上重任,可现在握有任豁大权的却是太子,他之所以先低头认错,一是自觉有愧,二是怕太子揪住他这一点过错重罚,剥了他的兵权,委派给太子的亲信,要知道太子的内兄卢念安也在军中,前不久才助大总管张瓕亮拿下了鲜卑城。

  李世绩正在担心之际,手肘却被人一掌托起,听到头顶上一句话,方因自己先前的想法既羞又愧。

  “下不为例。”

  并没有什么虚情假意的说辞,这样简单直接的方式,更容易让这些武将接受,李世绩当即便对李泰好感大增,顺着他的力道站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