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 >

第49章

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第49章

小说: 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啊,没事。”鲍信听到董卓问他话,处于失去弟弟的悲伤状态中的鲍信也是愣了片刻,之后才反应过来,连忙做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你们,说一说是怎么回事吧。”指着帐中的马腾和韩遂,董卓问答。只是这话中可没有什么询问之意,全似一个上级在问下属的问题一般。其实,在董卓看来,整个西凉,谁能与他争锋?



  马腾听董卓问起,倒也没注意到董卓的语气,只是老老实实的将汜水关前发生的那一幕幕说了出来。



  而董卓坐在的议事帐中的主位上,听到马腾提起叶家,自然脸色有点不善。只是马腾只顾着给董卓说着汜水关发生的事情,却是没有注意到董卓脸色的变化。



  “你是说,在汜水关,你碰见了叶家之人?”董卓语气中满是阴沉,仿似是在很努力的压制着什么怒火一般。



  “正是,叶真在阵前先是一招身擒成宜,再之后和我手下第一大将庞德战个平手,导致我军的士气大跌。”马腾自然不会将今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董卓,那样的话,不是平白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的人么。



  “叶家,可恶!可恶!又是叶家之人,怎么哪都有叶家之人?叶家到底在哪?我呀跑去杀光他们!”董卓听马腾确认消息之后,便随手将自己手边的东西一把掷在地上,歇斯底里地喊道。



  在董卓印象中,自从他来到洛阳之后,凡是碰到了叶家之人,那肯定是要倒大霉的。



  帐中众人看着董卓这般癫狂,顿时都被董卓这个样子被吓得不敢说话了,一个个的斗将头低到了桌子之下。



  “文优,仲道,你二人可知这叶家来源。”看着帐中的诸侯被自己的样子给吓到了,顿时压制下了自己的火气,朝着身边的李儒和卫仲道问道。



  李儒早早在陪贾诩离开那个无名小山之后便分道扬镳了,而在之后李儒便听说了董卓“假诏伐叶”之事,更是不敢在西凉过久的停留,直接便是朝自己家赶回来。



  此时听董卓问起,虽然李儒派人早就去调查叶家,但是还是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叶家八成是在河套平原那一块。”这个时候,原本并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卫仲道确实说道。卫家之前在叶家手中损失了一直商队。因此,卫仲道倒也大概猜出了叶家就处于河套平原那一块的事实。



  “河套平原?”董卓嘴中念叨着这个地方,突然,又冲着其他诸侯们问道:“各位以前可听说过有那个大家族叫做叶家?”



  议事帐中的诸位面面相觑,却又纷纷摇头,表示没有听说过有呢个家族是姓“叶”。



  “莫非叶家乃是先秦遗民?”之前卫仲道说的话她们呢也都听清了。这时,董卓问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叶家,却没有人听说过。登时,刘岱站了出来,猜测道。



  听到刘岱的猜测,其他的人也是相互对视了几眼,纷纷表示赞同。



  一个家族,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却不为人所知,再加上居住的地方居然是在南匈奴的地盘上,这就更让人怀疑了。



  而所谓的先秦遗民,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称呼他们——老秦人。所谓的老秦人指的就是曾经在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秦国统治下的那一批百姓的称呼。



  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使得秦国的百姓相较与六国的百姓更加的好战善战,这也使得天下之人将这一批人和其他汉人分开来,称呼他们为老秦人。



  “老秦人?”董卓听完刘岱的解释,仿佛也是觉得很有道理。若非如此,有哪一个家族会不为这在坐的诸侯所知晓的呢?



  “将军,属下在从西凉过来的时候,听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不知将军想不想听?”就在这个时候,李儒像是想到了什么,对着董卓说道。



  董卓在认定叶家乃是老秦人之后,心情顿时晴朗了很多,便冲着李儒说道:“文优听到了什么有趣的说法,还不说来听听?”



  “属下听说,叶家的祖先乃是五帝之一的瑞琐,叶家真是五帝瑞琐叶子高所传下来的古老家族。将军,您说这个消息是不是很有趣呢?”说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儒满脸笑容。



  董卓在刚刚听李儒将这个消息的时候,顿时觉得李儒是在耍他,但是仔细想了一想,却发现,这个传言还真是一个好消息。



  “文优啊,你派人,去将叶家乃是老秦人的消息和这个叶家乃是叶子高后人的消息都好好的宣传出去。不能让一个这么重要的消息流通这么慢呀,毕竟这个消息可是非常有趣的!”董卓说完之后,哈哈大笑。



  卫仲道最初还不知道李儒说那个消息的用意,但是在董卓发完命令之后,他顿时明白了。这可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计呀,只此一计,便能让朝廷后院起火,无暇他顾。



  原本卫仲道还以为李儒不过如此,但是此时,他发现自己终究是托大了,小视了天下英豪。想到这,卫仲道的眼中的瞳孔微微收缩一阵。
第七十二章:后院起火
  在之前,关于叶家的由来的消息虽然在西凉地区开始传播开来,但是流传的速度并不快,范围也说不上广。



  但是,在董卓的示意下,十四镇诸侯所管辖的地方都开始流传叶家乃是老秦人以及是外地颛琐(前一章出现错误,十二道歉,不过还好不影响阅读。)后代的流言。而在司隶地区,有卫仲道和李儒这两名天下顶尖智者的指挥下,这个流言的传播速度更是迅速。



  洛阳城内,一家客栈内。好吧,还是那家和叶墨很有缘的客栈,以后就叫这家客栈有缘客栈好了。



  “你听说了吗?当朝司徒叶缺大人竟然是老秦人啊。”一名食客神秘兮兮的冲着旁边一个人说道。



  “什么呀,你的消息早就过时了。”这名食客看了看四周的情况,靠到之前的那名食客耳边,说道:“我听说呀,叶家乃是颛琐的后代。颛顼那可是皇帝的孙子,真正的神族后裔呀。”



  “有你说的那么神吗?”第一名食客听第二个食客这么说,显得很是怀疑。神族后裔,那不就是神仙吗?



  看第一个食客说话声音大了,第二名食客连忙用手往下压了压,示意那人声音不要太大。左右看看,见没有人注意到他这边之后,这名食客才说道:“当年汉高祖乃是赤帝化身,斩白帝而建立大汉朝。如今叶家乃是颛顼后裔,据说这颛顼是黄帝之孙,又曾辅佐水神少昊。这大汉朝啊,怕是……”



  说道这里,第二名食客摇了摇头,满脸的叹息之色。



  “照你这么说,拿着大汉朝岂不是……”第一名食客听第二名食客这么说,顿时满脸诧异的问道。



  “慎言!”第二名食客听第一名食客这么说,顿时打断了他的问话。“上面的事情,咱们还是慎言,听一听就算了。”



  “两位兄台,在向刚听你们讨论叶家的事情,能不能细细给在下讲一讲?”突然,有一名书生打扮的人走到两人面前,行礼问道。



  第二名食客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过来,连忙还礼,说道:“兄台可能听错了,在下刚才只是和朋友讨论了一下《周礼》而已,并未谈论叶家。”



  “那打扰了。”书生见这人不原和他说起,便说了一声,直接离去了。



  “为什么不能和他说?”第一名食客见第二名食客将那书生赶走了,便开口问道。



  第二名食客白了第一名食客一眼,然后夹起一筷子的菜,边吃便说道:“慎言!刚和你说,你就不记得。”没理会第一名食客接下去的反应,第二名食客直接便大口吃了起来。



  在第二楼的雅间,有人正在里面交谈。而交谈的内容不是别的,正是关于叶家流言的这件事。



  “奉孝,你说这个传言会不是真的?”房间内的其中一人问道。



  郭嘉喝了一口酒,然后才看着问问题的那人,笑着说道:“不管是不是真的,总之肯定是针对叶家的一出阴谋。呃……”说到这,郭嘉美美的打了一个酒嗝,然后继续说道:“果然是好酒啊!”



  另一名稍长一些的人看着郭嘉如此放荡,简直将读书人的面子都给丢尽了,微皱眉头,此人说道:“奉孝,你就不能不要在我们讨论事情的时候喝酒?”



  “酒,乃是世间美味,提升醒脑,不喝酒,怎么和你们聊天?”郭嘉看着那人一脸的郁郁之色,全然不在意,继续打着哈哈说道。



  “唉。”叹了一口气,每次说郭嘉郭嘉都会这么说,真是死性不改。不再理会郭嘉,这人就流言之事说道:“叶家此次难免会被汉室打压,此次叶家怕是躲不过去了。”



  “仲德言之有理,叶家此次怕是在劫难逃。这事恐怕背后有高人在推动啊。”原来,之前那呵斥郭嘉之人竟是程昱。



  “我说元直,你就不能有点自己的见解么?怎么仲德说什么你就觉得什么是对的?”郭嘉听徐庶这么说,有些不满了,顿时开口说道。



  徐庶听郭嘉这么讽刺自己,也不生气,只是笑着说道:“仲德说的有力,我赞他的观点,怎么就说没有自己的见解?”俨然,徐庶是早就习惯郭嘉的嘲讽。



  “我说奉孝,你说元直没有自己的见解,那就将你的见解拿出来,让大家看一看如何?”这个时候,又一人说话了,说话的这人却是姓荀名彧字文若。



  看着荀彧,郭嘉先是笑了一笑,然后才说道:“此时说不定会让叶家因祸得福也不一定。”说完之后,也不理会其他人的错愕与不解,再次拿起酒壶,又是大灌了一口。



  “陛下,关于城中的流言,不知到陛下有没有听说过?”朝会上,老臣杨彪站了出来,对着刘协说道。



  刘协一听杨彪这么说,顿时眼睛朝着叶缺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才说道:“爱卿说的是关于叶家的流言吧,此时朕已知晓。”



  杨彪见刘协没有生气,而叶缺也是没有反应,便大着胆子继续说道:“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处理这条流言?”



  “无非是一些市井之民的闲谈而已,何须关注?”刘协自然是不在意这些东西。



  “陛下,须知无风不起浪啊!”这时候,又一人站了出来,却是王允。见刘协不打算处理这件事,王允这个汉室忠臣自然要出来提醒刘协。



  刘协看着王允,也知道此人乃是朝廷忠臣,所以也就没有发作,依旧是平心静气的说道:“市井流言而已,爱卿何须担心?”



  “陛下可曾听过‘流言止于智者’之说?”又是一人站了出来,乃是太医吉平之子吉邈。



  “此话出自《荀子·大略》,朕自然听过。”刘协想要看看吉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也就笑了笑,回答道。



  “既然陛下知道流言止于智者,但如今这个消息在洛阳城中是愈演愈烈,期间不知经历过多少智者之耳,却依旧没有丝毫要停止的意思。陛下,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什么吗?”吉邈虽然也是一名忠君之臣,只可惜以他的智商还看不透这个局。



  吉邈声泪俱下要求刘协处理这个流言,而吉穆身为吉邈的弟弟,自然挺身而出,要支援吉邈。至于其他的大臣,虽也有人看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