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娇女 >

第122章

娇女-第122章

小说: 娇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还有话同小妞妞说。”
    蒋大勇瞄了一眼顾三少,见他嘴角上扬,拽住了王芷瑶,“你随我去前厅。”
    “……好。”
    王芷瑶光顾着害羞,自然没发觉蒋大勇的‘用意’。
    蒋大勇把六郎。七郎打发到练武场去。抬了抬手臂:“顾大人。请。”
    他在前面引路,顾天泽和王芷瑶一左一右宛若金童玉女一般跟在他后面……蒋大勇不用回头,也能感觉到那对小冤家彼此偷看着……
    蒋大勇摸了摸下颚稀松胡须。真不错,小妞妞的眼光不错。当世的英才谁能比得过顾三少?
    有能力,有本事,有身份,长得还英俊,顾三少是最好的人选。
    蒋大勇起于微末,长于民风彪悍的西北,对京城贵胄们某些死板的规矩嗤之以鼻,他根本不把顾天泽和王芷瑶相见当作错事看。
    不相处,彼此不了解,又怎么能过一辈子?
    “当年,我同外祖母就是……就是彼此钟情才订下来的。”
    “……外公?”
    王芷瑶很费解的问道:“您怎么了?”
    “没事,没事。”蒋大勇道:“突然想到了,能有什么事儿?当年吃都吃不饱,不过你外祖母夏天给我准备果子,冬天帮我做棉衣,好不容易得块熟肉她也不舍得吃,都给了我。”
    顾天泽似有所动,对蒋大勇笑道:“莫怪蒋侯爷对尊夫人一往情深。”
    “那是自然,我和我夫人是打出来的感情。”
    “打?”
    “你外祖母能把我打趴下,这事虽然有些丢人,可确是事实。”
    蒋大勇走进前厅,声音洪亮:“贵客到了,上茶,把皇上赏我的茶泡上。”
    顾天泽抢先一步堵在前厅门口,眸子亮晶晶的,低声问道:“我们呢?是打?还是骗?”
    “讨厌!”王芷瑶狠狠的腕了他一眼,又忍不住巧笑嫣然:“你很喜欢被我骗么?”
    顾天泽拉住了王芷瑶的手。
    “放开。”
    “纸鸢好丑。”
    “嗯?”
    王芷瑶没再甩开他的手,“好丑?”
    太过分了有没有?
    那可是她好不容易做得能飞起来的纸鸢。
    “和你一样……”顾天泽耳根子发红,“不过,我喜欢。”
    嗖得一下,顾天泽从他手中抽走了纸鸢,王芷瑶眼见着纸鸢消失了,纸鸢去哪了?
    还有他说纸鸢和自己一样,是说自己也很丑?
    王芷瑶忽略了顾三少那句喜欢,可那三个字却深深的印在心上。
    亏着蒋家规矩不多,仆从不多,也没小丫鬟打帘,因此在他们四周空无一人。
    “你外公……知道啦。”
    “嗯?”
    王芷瑶感觉手中多了一个硬物,低头一看,又是一个漂亮小巧的木头盒子,只听到顾天泽浑厚的声音:“送你的。”
    “又是皇上赏的?”
    “……我就不能去街市?”
    “街上买来的物什配得上这个盒子?”
    巴掌大的盒子表面雕琢着精巧的花纹,木盒本身是一件难得的工艺品,在后世能卖出大价钱。
    “回去再看,我得进去了。”
    “谁拦着你?”王芷瑶跺了他脚面一下,面对顾三少的调笑。小脸涨得通红,“笑什么,你笑!”
    他的笑容堪比骄阳一般,再看下去……不行。王芷瑶一把推开了他,率先进门。
    顾天泽摸了摸鼻子,发辫上的那么艳红似火焰般跳动,她这是害羞了?
    小七也有害羞的时候?
    真可爱呐。
    顾天泽挑起帘栊。迈步走了进去。
    蒋大勇道:“坐,顾大人请坐。”
    王芷瑶站在蒋大勇身后,忍不住又瞪了他一眼,顾天泽视若无睹,一本正经的坐姿不似方才那般‘无赖’,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难言的尊贵气息,不愧是被乾元帝养大的。
    哪怕国朝只经历过两代帝王,皇族的血统也不怎么纯粹,但天下供养帝王一家。帝王尊贵的享受自然和普通人不同。
    顾天泽说明来意后。西宁侯点头:“皇上想得周全。只有上过疆场的人才能叫将士。”
    “他们拜托给蒋侯爷了。”
    顾天泽对蒋大勇拱手,“我希望他们不仅能平安,还能为蒋侯爷出力。为陛下平定潮州匪患。”
    西宁侯若是为了他面子好看,把人带出去却不用。顾天泽可不会看在他是小七外公份上而客气。
    他麾下容不得贪生怕死,只做表面文章的人。
    蒋大勇道:“我见过顾大人练兵,该怎么用他们,我心里自有分寸。”
    “不知蒋侯爷打算从何处入手?”
    “……”蒋大勇侧头,王芷瑶听得入迷,一双眸子不由自主的盯着气宇轩昂的顾三少看,“小妞妞去书房把地图取来,再让人把沙盘搬到前厅。”
    “哦。”
    王芷瑶点头,平顺了一会,学着蒋大勇手下的将士,朗声道:“谨遵将军之命。”
    她一改方才腼腆,大步出门,颇有几分将门女子的爽利风采。
    顾天泽很好,她也不能差!
    蒋大勇眼底蕴含着欣慰,宠溺,“这丫头被我惯坏了……”
    顾天泽久久不愿收回目光,端起茶盏分散那分想要拥她入怀的冲动,“她像蒋侯爷。”
    “我的外孙女嘛,不像我像谁?”蒋大勇卡巴卡巴眼睛,直接问道:“你怎么想得?什么时候求皇上赐婚?”
    “……”
    顾天泽勉强把含在口中的茶水吞咽进去,“蒋侯爷?”
    “怎么?你是耍我家小妞妞?”
    “不是。”
    顾天泽忙解释道:“我怎么会耍她?”
    蒋大勇瞪着眼睛问道:“你确定是小妞妞?”
    “蒋侯爷经常伴驾,也该晓得我在宫里的日子。”顾天泽慢慢的放下茶盏,扬起脸庞,“我想娶她,明媒正娶。”
    蒋大勇道:“你是怕皇上不赞同?”
    “以王家眼下的状况,陛下很赞同她给我做妾。”
    顾天泽除了让王译信忙起来没空阻止自己外,也想让王译信借着首辅次辅暗斗的时机提升官职……要不然他方才也不会请皇上召王译信念书,在明知道皇上就在凌云阁外而不提醒王译信。
    他对王四爷怎么回答皇上没有把握,可他也在当场,总不会让皇上怪罪王译信。
    小七对生父有些‘轻视’,顾天泽晓得小七一直希望王四爷疼爱她,宠她。
    蒋大勇叹气:“小妞妞若是姓蒋就好了。”
    他的官职,爵位,战功,圣宠足够保证王芷瑶做顾天泽的妻子。
    “她尚未及笄。”顾天泽会一步步把王四爷推上去,推到足够他迎娶小七的官职上。
    原本他想让蒋夫人同王译信和离的,后来他发现王四爷顿悟后‘挺有趣’,再加上小七对王译信的‘在意’,和离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因此他才改变了主意。
    “侯爷,长信侯府又给小小姐送礼物了,奴才赶都赶不走。”
    “这……”
    蒋大勇斜着眼睛瞄着顾三少,“不知长信侯到底要怎样?想娶小妞妞?礼物一份比一份贵。”
    顾天泽缓缓的说道:“伯父只想收她为义女,不过方法错了。”
    长信侯一惯随性,极少有顾及的人。
    他几次三番的给小七送礼,只会让小七的名声有损……顾天泽从怀里摸出一块白玉的牌子,扔给来报信的蒋家仆从,“让送礼的人抬着礼物滚!并把玉牌转交给长信侯。”
    “侯爷。”
    “按顾大人说得办。”
    “是。”
    仆从捧着牌子跑了。
    蒋大勇道:“不是因为定国公,我早把人打回去了。”
    “以后,他不敢再派人来烦蒋侯爷。”
    顾天泽知晓详情,同顾皇后说过,皇上也答应在宫里设宴招待将门闺秀。
    他嘴上说不管,但凡定国公让他做得事儿,他都尽力的做了,当然定国公不希望他做得事儿,他做得更多。
    ……
    王家,王芷璇听了消息后,突然站起身:“在哪?他在哪?”
    “奴才听四爷嘟囔了一句。”回话的墨香想了好半晌,低声道:“好像在京郊的庄子上……五小姐让奴才注意的事,奴才只能打听到这些。”
    王芷璇兴奋得眼睛亮晶晶的,合掌道:“阿弥陀佛,大事可成。”
    她等得就是此人,至关重要的人证!
 

  ☆、第一百章 条件(加更求粉红)

春风吹皱一池湖水,杨柳抽出新芽,芳草茵茵,迎春花开。
    皇宫大内,一处面临湖水开放式花厅,乾元帝手扶窗眺望湖水,以及低头掠过湖面的飞鸟。
    在他身后不远处,几名内阁阁老们互相较劲。
    首辅和次辅不至于亲自披挂上阵,他们的拥趸向乾元帝进言,争论谁更有资格接任三辅的位置。
    首辅因得了消息,显得不紧不慢,成足在胸,次辅也力求冷静,本来他监掌翰林院,谁知尹薄意回京后不求入阁反倒去了翰林院做掌院,致使次辅的权利大幅度缩水。
    “陛下,臣以为尹掌院功在社稷,足以入阁。”
    次辅见打不开局面,迫不得主动站出来推荐尹薄意。
    乾元帝道:“首辅推荐礼部尚书,你推荐尹薄意,你们两个意见不一样,让朕实在为难。”
    如果首辅和次辅铁板一块,乾元帝就不仅是为难了。
    “兼听则明。”乾元帝回头问道:“何贵,你赞同谁入阁?”
    任谁也没想到,这么重要的事,乾元帝会询问何贵的意见,何贵算什么?连乡试都没过……乾元帝问何贵,还不如问顾三少,起码顾三少不会在这上谏言。
    次辅眼珠乱转,顾三少去了哪?
    怎么没看到?
    首辅摸了摸胡须,眼底的信心十足,何贵已经私底下透过消息,乾元帝极有可能听从自己的建议。
    何贵站在门口,听见皇上的话。上前一步道:“臣认为礼部尚书可入阁。”
    “为何?”乾元帝嘴角勾起。
    “尹大人是有功劳,可年初才迁翰林院掌院,不足两月便入阁,当初他归京为何不直接入阁。只因为当时的大学士排名靠后?如此尹大人有沽名钓誉之嫌。”
    “说得也是,尹卿还是应该再稳稳,翰林院也需要朕信得过的人掌握,省得翰林们词臣整日吟诗作画……不务正业。”
    乾元帝说着说着。想到了谪仙王译信,他那笔字的确有风骨,又飘逸,很好,很出色。
    练字最需要得便是恒心,王译信如果政务繁忙的话,乾元帝不信他还能把字练好。
    翰林院清贵,乾元帝不介意养着这群清贵之臣,可这群清贵之臣大多是科举的佼佼者。他用科举选官为百姓造福。可不是让他们整日‘无病呻吟’
    尹薄意不仅是状元。还很务实,几年封疆大吏的为官生涯让他比清贵之臣更懂得如何报效朝廷。
    乾元帝希望翰林院的清贵们少些自傲,清高。多用心做官。
    因此他将翰林院交给尹薄意很放心,况且尹薄意正值当年。乾元帝把他看作是接班首辅的人选之一,着重培养的人才,此时一旦入阁,尹薄意太显眼了,内阁这几位阁老会再起争执。
    “传旨,命礼部尚书入阁,尚书之位由侍郎接任,侍郎的位置……”
    乾元帝对首辅吩咐,“内阁的意思呢?”
    “臣建议吏部的齐大人接替礼部侍郎,他如今是正四品,往日他在吏部推官任上兢兢业业,为人刚正不阿,得多方好评。”
    “成,就他吧。”
    乾元帝摆手道:“就这么定了,念在三辅往日的功劳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