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泽正色说道:“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我现在思考的角度并不是全军总参谋长,我现在所考虑问题所处的角度乃是带领五千人的军长!”
阮希浩本来被韦泽给弄糊涂了,听韦泽的接下来的话,仿佛是在责备阮希浩无能到听不懂韦泽话里面的意思。这下阮希浩十分不高兴,即便是韦泽努力在解释,阮希浩也觉得很有些听不下去的感觉。他闭上嘴不吭声,也不去看韦泽。
韦泽却接着说道:“咱们这两万人撒出去了,那一万五千人的部队我们根本控制不了。如果想让原先围歼和春的战略能够持续下去,那么我们自己首先就必须完成任务。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我们的任务是把和春先撵到六安城下,接着把和春往西边继续撵!最后在咱们预先设定的包围地点,把和春一举歼灭!所以现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没必要知道和春怎么想,我们要把和春打回去!”
说完这些之后,韦泽看向阮希浩。却见阮希浩还是低着头,不吭声,也不看向韦泽。韦泽心里面大为失望,他知道阮希浩现在有情绪,是个人都会有情绪。不过阮希浩一个人有的情绪,并不能作为影响全军战斗的理由。“阮参谋长,这样,我命令你下去休息一天,睡个觉,好好吃一顿。等你精神恢复过来,咱们再说打仗的事情。”
“为什么?”阮希浩一愣。
韦泽正色说道:“因为你个人的情绪已经凌驾在工作之上了,工作带给你的更多是情绪上的烦恼。说的更明白,就是你现在扛不住压力了!所以我现在要你通过睡觉,吃饭等活动来减压。直到你精神上积累的压力降低到能够继续工作为止!”
阮希浩瞪大了眼睛,“总参谋长,你这是要撵我走么?”
韦泽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说道:“我不是要撵你走,而是让你赶紧去休息。休息完之后赶紧回来工作。”
“我还能继续工作!我不累!”阮希浩梗着脖子答道。
韦泽笑了,“呵呵。阮参谋长,你就当上我一次当,被我骗一次。你下去吃顿饭,睡一觉。一定要吃饱,一定要睡好。等你吃饱睡好之后再回来工作。我这么说,你总是能办到吧!”
不等阮希浩再说什么,韦泽对外面的警卫员喊道:“警卫员!来送参谋长下去吃饱睡好。若是他没吃饭,或者装睡,你们就不许放他回来工作!听到了么?”
在警卫员的“护送”下,阮希浩终于被带走休息了。副参谋长居峻峰说道:“总参谋长,这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总不能下令把他关禁闭吧?”韦泽答道。
“可是这时候让参谋长下去休息,大伙会怎么看呢?”雷虎插嘴问道。
韦泽皱着眉毛说道:“他现在若是不下去休息,大伙又会怎么看呢?”
“这个……”雷虎也不知道该怎么讲。
韦泽正色对参谋部里面的众人说道:“阮参谋长现在满脑子都是要打胜仗,要完成围歼和春的战略。这么想问题,我们能理解,但是这么想问题是有害的。孙武,大军事家。几千年前人家就讲,胜可知,而不可为。打完仗之后,我们是赢还是输自然就知道了。但是仗还没打呢,就要向着必然打胜仗的路子上走,我觉得这就是上了邪路。胜败是评价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的事情是无法评价的。”
雷虎也是学过《孙子兵法》的,学习的时候每一个学员都努力想学到怎么打胜仗,听韦泽这么一说,他忍不住反驳道:“孙武的书不就是教人怎么打胜仗的么?”
韦泽答道:“孙武的书教给大家的是什么是打仗,怎么打仗。人家可真的没教给怎么打胜仗。”
“那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雷虎答道。
没等雷虎说完,韦泽就打断了雷虎的话,“《孙子兵法》里面讲,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个殆的意思是败,孙武是告诉咱们,怎么能不打败仗。”
第61章 破军之将(八)
5月13日是阴历初八,太阳还没落,半轮上弦月就挂在天空中了。。xstxt逃窜中的清军游击克隆多只求天色赶紧黑下来,只要天色一黑,他彻底摆脱追兵的可能性就会大起来。可是这天色越来越暗,太阳越来越偏西,可怎么都不下山。倒是天空中的那半轮月亮越来越显得明亮起来。
“和春提督,这计策果然能行么?”几个时辰前,科隆多有些战战兢兢的询问着和春。和春要求科隆多充当诱饵,引诱束发粤匪的前锋。不管兵力是束发粤匪的两倍之多,和春却没有小看对手的意思。不仅如此,和春倒想充分利用束发粤匪人数少的劣势,把束发粤匪的先锋引诱出来,予以歼灭。和春担心有人泄密,这计策只是与他颇为信赖的科隆多商量。
如果是在雍正朝之前,科隆多不能称呼和春为“提督”,而是应该称呼和春为“主子”。按照旗籍,和春的祖上是科隆多祖上的主子。不过自打雍正朝之后,官员们之间已经不用讲这个“礼数”。科隆多是京城里头出来的,对此自然是非常了解。在满清官场上,这种上下尊卑的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要败就得败退的像个样子。”和春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你与束发粤匪摆开阵列之后,立刻撤军。那些束发粤匪定然会派骑兵追赶,我派出部队跟在你部之后,等束发粤匪的骑兵追赶过来,我们就伏击他们。”
“要败就得败退的像个样子,这是何意?”科隆多对这个关键点非常在意。
“你只能告诉几个亲信后面有埋伏,对那些士卒们什么都不要说。那些束发粤匪行事狡诈,引诱他们追击的话,定然会有我军士卒被俘。那时候只要粤匪一审问,他们定然是什么都招了。”和春答道。
“原来如此!”科隆多对和春的看法深以为然。至少在科隆多看来,如果对面的敌人不战而溃,只要放出部队出去就能轻松的衔尾追杀。追击部队里头有骑兵的话,胜利就更是轻松了。当然,如果不告诉清军官兵,在后面有埋伏,这些逃窜的清军总是会有些损失。不过与声名赫赫的束发粤匪交战,想没有点损失就歼灭束发粤匪的骑兵,那也不现实的。
得到了和春的指示,科隆多在双方距离还有一里地的时候,就调整好了自己部队的队列,双方距离在三百多米的时候,科隆多一声令下,各队知道安排的清军军官带着部队就开始跑路。
尽管军官知道事情来龙去脉,但是士卒却不清楚。这一开始跑路,最初的时候还好些,跑出去一两里地之后,这帮清军的队伍就散开来。
“这也弄得太不像样了吧?”指挥十四军四个旅部队的乃是副军帅蔡玉斌,清军就这么一崩溃,气的蔡玉滨开始指责起清军对待战争的态度不够端正。
即便清军队列不整,数量不多,体力不支,蔡玉斌也没有太过于小看清军的指挥官。原先蔡玉斌以为对面清军跑来之后会真的打一仗。他指挥着四个旅的太平军能够整队向前,从80步到30步,充分利用自己部队的兵力、火炮、火枪的优势,先击溃敌军,然后用骑兵将逃窜的清军歼灭。
看到清军这极为不正常的“崩溃”,蔡玉斌先指责了一句,立刻下达了命令,“各部队先不要追!”
如果是别的部队,这种说法只怕就会遭到反抗。可第十四军的传统就是比较保守,自打在长沙城下遭到清军骑兵冲击,吃了个不小的亏之后,十四军上下都很认同孙武的一段话,“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眼瞅敌军败退的如此突然,跟来观战的作战副参谋长居俊峰说道:“追上去应该能遇到清军的援军吧?”
“关键是能不能打得过敌人的援军。”蔡玉斌苦恼的是此事。
“若是光在这里等,根本没有和清军援军动手的可能?”居俊峰当然还是希望能够和清军作战。
两位比较有发言权的指挥官大眼瞪小眼的看了片刻,又把视线投向北窜的清军。追还是不追必须当机立断。清军选择逃窜的时候距离太平军步兵前锋有两三百米,即便是太平军步兵的训练水平,只怕也得追出去五六里地才能追上。若是此时再停顿下来,双方的距离拉开超过一里地,那只怕得追出去七八里地才能追上。战场距离和春的大营最多不超过十五里地,追击的危险性随着与清军的距离变大而增加。
“打打看?”居俊峰煽动着。
“你在后面负责骑兵与炮兵,我带步兵最多追出去四里地。”蔡玉斌边说边翻身上了旁边的马匹。
“那就一定要小心!”煽动者居俊峰立马就换上了持重的话。
蔡玉斌带着警卫部队赶上了步兵的进攻速度,扭头一看,后面的炮兵在步兵以及骑兵的护卫下也向前追赶。
追击战的副军帅蔡玉斌勒住马匹,掏出了怀表。此时表针指在晚上五点四十五分,如果怀表比较准确的话,再过四十五分钟天大概就要黑了。收起怀表,蔡玉斌继续向前追赶。部队已经追出了两里多地,前面的清军中已经有人因为崴了脚,被赶上的太平军俘虏。
两里多地没有花太久的时间,不过追击部队也累的呼呼直喘。跟在蔡玉斌身边的第一旅旅帅气喘吁吁的说道。“副军帅!咱们……咱们这么追是追不上了。要不咱们上到山头上,从……从上头往下打,能打死多少清妖就打死多少清妖?”
“好!”蔡玉斌答道。前面的道路也越来越不适合追击,两边的丘陵,山头密布,可以埋藏伏兵的地方是越来越多。
命令传达的很快,部队随即放弃了尾随清军的方向,而是直奔正前方的一个小高地。清军奔逃的道路在这个小高地的南边之后向右拐,绕过小高地之后再次向北延伸。太平军的部队此时追到距离清军300米左右的距离,看那高地的高度,冲上之后或许能把双方的直线距离缩短到100米以内。
蔡玉斌放弃追上清军,歼灭清军的打算。只要能够缩短直线距离,就用能够最快越过直线距离的子弹来解决敌人吧。
一登上山头,视野立刻就开阔了。高地靠北的一面是个小断崖,坡度很陡。居高临下,只见清军的队伍跌跌撞撞的在落日余晖中向着清军大营方向败退。
“打!”蔡玉斌命道。这番奔跑之后太平军的部队也出现了不小混乱,低级指挥官们也管不了自己身边的是不是自己的兵,伍长们只要拽起了四个士兵就开始排队,两司马将五个五人队排起,就开始列队对着清军射击。卒长们则组织起三个两,就开始搞三段击,以提高射击密度。
虽然高地上乱糟糟的,但是射击很快就开始了。火帽枪居高临下的射程能达到两百步,也就是300米。清军的部队完全处于太平军的射程之内。头几轮射击能看得出成果斐然,清军纷纷倒地。
而几轮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