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62章

1852铁血中华-第62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王!属下现在是冬官正丞相,属下这一路想,只有立下大功才能位列天官丞相之列,所以鬼迷心窍的开始打南京。那时候属下觉得,若是属下的功立的多,东王想提拔属下的官,也容易得多。”韦泽这可就是彻头彻尾的瞎话,别说什么天官正丞相,就算是封王,对韦泽也没什么感觉。

    不过这理由在太平军中倒是颇为正常,杨秀清听完韦泽的理由,脸色倒是稍微缓和了一些,“然后呢?”

    韦泽就把自己在南京城下所做所为都给简单介绍了一遍,当然,其中一些内容倒是给隐去了。总的来说,韦泽对自己的评价是,“不懂攻城,所以没能攻下!”

    杨秀清相当的不高兴,他呵斥道:“不懂攻城就不要乱打!留下个烂摊子你准备怎么收拾?”

    被如此呵斥,韦泽心中倒是放下心来。杨秀清的反应说明韦泽的判断是正确的,攻取南京的大功,杨秀清看来并不想让别人染指。

    “属下知错了!”韦泽低下头答道。

    见韦泽还算是懂事,杨秀清余怒未消的又骂了几句,接着开始询问林凤祥与李开芳的情况。韦泽当时把自己所有缴获的物资都留给了林凤祥与李开芳。他就把这些对杨秀清说了,而且把他走的时候林凤祥与李开芳的一些布置也向杨秀清禀告。

    听完这些,杨秀清闭上眼想了片刻。韦泽赶紧把自己绘制的地图呈上去。杨秀清看到了比较详细的南京地图,倒是出了口长气,开始询问韦泽更详细的情况。

    等全问完了,杨秀清才算是松了口气,“幸好你还知道撤下来。若不是先锋走得快,你再猛攻几日,南京外面的清妖围上来,你想走都走不了。”

    韦泽心中其实很不服气,若是清军玩野战,韦泽一点都不害怕。但是清军只怕没这个胆量。不过此时可不是打别的时候,韦泽连忙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既然韦泽态度端正,杨秀清倒也没有穷追到底的打算,他说道:“你从南京一路跑回来,也算是知道进退。还没忘你是打先锋的。你就跟这我的大队一起往南京去吧。”

    “东王,属下不想去打南京了。属下想守安庆。”韦泽答道。

    “为何?”这下杨秀清皱起眉头,很明显不理解韦泽的想法。

    韦泽连忙说道:“东王,有东王主持,攻下南京不过是举手之劳。等打下南京,我们还得再夺取武昌和长沙。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要放弃安庆。若是此时放弃,再想夺取安庆可就难了。属下这次顺流而下,觉得安庆的确是个必守的地方。”

    这个建议颇为正经,杨秀清看着地图,安庆的地理位置的确极具战略价值,它位于南京与武昌之间,扼守住长江。拥有了安庆,无论是向长江上游发展,还是干脆北上河南,或者是进军江西,都有重大军事价值。

    韦泽现在赌的是杨秀清的战略眼光,历史上太平军与湘军在武昌、长沙连番大战,定然不会不守住安庆。而现在太平军放弃武昌,也会选择放弃安庆。在所有人都想着如何在太平天国建都金陵时候封官加爵的好机会,主动申请留在安庆,这是最好的机会了。此时根本没人和韦泽抢这个“苦差事”。

    看杨秀清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韦泽接着说道:“东王,属下在南京城下犯了那么大的错,让属下再去南京。属下也觉得脸面上挂不住。而且属下从南京跑回安庆来,兄弟们都累的够呛,再去南京,也派不上用场。还不如让属下守安庆,属下愿意让东王打南京的时候,再无后顾之忧!若是能守住安庆,这也是属下的功劳!”

    “哦?”杨秀清皱了皱眉头,“春官正丞相就不行么?夏官正丞相就不行么?你这还非得当天官正丞相不成?”

    韦泽一看杨秀清终于被引到韦泽准备好的轨道上,韦泽立刻顺杆爬,他带着羞愧的神色有点结结巴巴的说道:“东王!属下……属下,属下是觉得自己差点坏了东王的事,所以忍不住想找个好听的借口不去南京而已。其实属下真心所想,是守住安庆,戴罪立功。所以还请东王不要生属下的气。”

    果然,杨秀清听完这话之后,神色恢复了正常。毕竟韦泽是明确表示只效忠杨秀清的将领,虽然这次攻打金陵差点坏了杨秀清的安排。好在韦泽知错能改,杨秀清也不是个小肚鸡肠之辈,他笑道:“韦兄弟,你就是小孩子气!按你方才所说,你以为这丞相是我随便说几句,就谁都能当了么?”

    “属下不敢再求官职,只要东王不生属下的气,让属下继续给东王效力,属下就觉得放心了。”韦泽认认真真的说道。

    杨秀清思忖一阵之后,见韦泽也是真的明白了道理,又觉得不能这么轻易放弃安庆。他说道:“韦兄弟,你这一路奔波,从武昌一路打到南京,却是辛苦你了。”

    “愿为东王效力!”韦泽斩钉截铁的答道。

    杨秀清想了片刻,又盯着地图看了好一阵,终于才下定了决心,“韦兄弟,让你守安庆,你就把安庆给我好好守好,可别再弄出什么别的事端来。你若是再跟打南京一样给我胡来,我定不饶你!”

    “遵命!”韦泽低头答道。

    接了命令,韦泽如释重负的送杨秀清上了船队。看着杨秀清乘坐的大船顺流而下,韦泽只觉得此时的心情感觉如同被放飞了的鸟儿一样清爽。好不容易把自己犯下的错误给了解,还得到了自由发展的机会,韦泽真心赶到高兴。

    无论是在洪秀全这等混蛋手下混,或者是在杨秀清这等雄主手下混,都不好混。经过了这一年多来的时间,韦泽知道了自己的性子,无论再苦,他实在是没办法心甘情愿的屈居在过去时代的人之下。既然如此,那就不如想方设法的在外面单干。

    回到部队,韦泽向部队传达了固守安庆的消息。这下军官们可就折腾起来,不少兄弟原本就对为何要突然离开金陵城颇为不理解。胡成和问道:“丞相,难道是有人要赶我们走么?”

    这个问题引发了不少兄弟的共鸣,大伙目光灼灼的盯着韦泽,等他说道。而柯贡禹干脆嚷嚷起来,“咱们千辛万苦打下金陵,谁敢撵我们走,想独占了这大功,我绝对不答应。”

    兄弟们都是第一次到金陵这等无比繁华的大城市中来,还没能在这里享受一阵子就要走,看来大伙的抵触情绪很大。

    听了这些话,韦泽心中一阵后怕。他的部下们已经打到了南京城下,尚且对不能打下南京立大功都如此在乎。若是韦泽真的打下南京,其他部队的将领会怎么看?东王杨秀清会怎么看?集众人之怨望,那真的是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可有些事情偏偏是不能说清楚的,韦泽若是告诉兄弟们,我打南京打错了。只怕这帮兄弟不仅不会理解,还会觉得是别的人嫉妒,千方百计的阻止。

    韦泽笑道:“这南京的确是个花花之地,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了。兄弟们跟了我这么久,知道我的性子。若是有兄弟想去打南京,我可以安排,让他跟着队伍一起去。可有人愿意去?”

    这话一出,原本吵吵着要留在南京的兄弟们都不吭了。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伙抱怨归抱怨,真的让他们脱离队伍,他们也是决计不肯。

    韦泽当然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他说道:“若是没人愿意离开咱们的队伍,那就别说没用的话。安庆是安徽的省会,也是个大城。这里以后就是咱们说了算,好好想想怎么在安庆扎下根吧!”
 第7章 根据地政策(一)
    3月10日,北京,养心殿。

    “又是束发粤匪!”咸丰看着南京失守的奏章,气的都有些发抖了。

    两天前,南京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咸丰皇帝和群臣只能相视而泣。经过一年多对太平天国围剿,太平天国越战越强,满清连南京这重镇都丢失了。诸将接连败在太平天国手中,不少提督、总兵甚至命丧太平军手中,脑袋被太平军砍下彰显威风。现在这支如狼似虎的军队据有南京,对满清的威胁越来越大。

    在这支太平军中,令咸丰印象尤为深刻的莫过于那支束发粤匪。年轻的咸丰还有些印象,大概也是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有关束发粤匪的消息第一次摆在了他的御案上。在那个时候,束发粤匪们吸引这位皇帝注意力的,莫过于他们的发型。

    从那之后,有关束发粤匪的消息越来越多。在诸多奏章中,这支粤匪的精锐攻必克,战必胜。清军根本无法与之相抗。太平军从长沙撤走的时候,有人弹劾提督和春收了断后的束发粤匪贿赂,所以坐视粤匪离开,不肯纵兵追赶。和春自辩的奏章上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写到:“寇不畏官军,安肯贿之?”

    三个月前太平军离开长沙的时候,咸丰就看出了太平军攻打金陵的必然性。下令开始防御,没等满清朝廷完成对金陵的防御的军事调动,束发粤匪就为先锋,从武昌一路打到了金陵。为了推脱责任,各级官员的奏章更是把束发粤匪形容的如同神兵天将一般。

    现在,束发粤匪不仅占据了安徽的省城安庆,并且在安庆各城门外悬挂了条幅,上面写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作为满清皇帝,咸丰比谁都清楚这话里头的意思。鞑虏指的自然是旗人,中华自然是指粤匪了。除了咸丰的高祖父雍正敢直面这个问题,并且自信的宣称“我就是中国皇帝”之外,这两句话其实是历代满清皇帝们心中的梦魇。当一群留着汉人发型的汉人以中华自居,没有满清皇帝会不感到害怕。

    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城为天京城,宣布建立小天国。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清军伤亡惨重,湖南、湖北、江苏等地的军队经过频繁调动,江淮之间的大片地区已经是无兵可用。金陵与安庆之间互为支援,对满清至关重要的两湖以及江浙都在他们攻击范围之内。而且太平军还有挥军北上,直逼北京的可能。看着地图,咸丰皇帝觉得一阵阵的头痛。

    咸丰已经命令清军在金陵南北各建一座大营,围困住在金陵的太平军。可这样就让咸丰最头痛的束发粤匪们得到了相当宽松的行动空间。根据最新的战报,他们已经攻下桐城,大有兵锋直指庐州的迹象。难道粤匪的真正目的是北伐么?咸丰越想越是心惊。

    在咸丰在养心殿上考虑着太平军北上可能性的同时,韦泽也坐在安庆城内的安徽巡抚衙门的书房里头,考虑着未来的战略局面。

    太平军不剃发,所以也不太刮胡子。韦泽倒是偶尔用剪子剪剪上嘴唇上的胡子,却懒得管下巴上的胡子,韦泽不是什么美髯公,下巴上有一把快两寸长的山羊胡。此时他一面考虑着战略,一面慢悠悠的用手捻着自己的山羊胡。

    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未来战略是很容易的事情,对于韦泽来说更容易。21世纪中国的强大国力就是一副很好像想的蓝图。做到的话,对韦泽就足够了。不过想把蓝图有步骤有条理的完成,这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购买了一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