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367章

1852铁血中华-第367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言的对抗持续了好一阵,张宗禹突然冷笑一声,“你这是一定要我们在你们手下效力喽?”

    黑成刚平静的答道:“你们愿意不愿加入光复军那是你们的选择,新政府有新政府的规矩,要想打仗有的是打仗的地方,打完了国内的坏人,我们还有外国人可以打。但是在新政府里面杀人是政府管的事情,谁也不能从政府手中把这个权力夺走。谁夺走,我们就不会放过谁!现在立规矩的是我们新政府!”

    “你们这是一定要对付我们捻军么?”任柱接过话头。

    “我们光复军不会看人下菜碟,现在怎么做是你们捻军的兄弟自己做选择。”黑成刚立刻就把话给顶回去了。捻军里面肯定有人不服气,光复军也没有任何理由非得向捻军做什么特别对待。如果这么一一对待下来,谁受得了啊!当年光复军内部清除山头主义的时候说清的可不是一个两个,韦泽就是顶住了压力把那帮刺头给削的干干净净。凡是觉得该听组织安排的,那就能留下来。凡是觉得自己有理由不该听组织命令的,那就滚蛋。对内部整肃尚且如此,捻军这种刺头就更没有网开一面的必要了。

    任柱却没有纠缠,他板着脸说道:“让我们再商量一下!”

    等黑成刚离开之后,张宗禹愤然说道:“光复军果然是要让咱们低头!”

    江湖好汉们最厌恶的就是被套上这等枷锁,他们从来都是靠自己,对于完全服从别人的号令极为厌恶。而光复军却也明明白白的告诉捻军的好汉,除了听话之外别无选择。张宗禹等人并不想与光复军讲道理,江湖上的道理就是谁拳头大。光复军的拳头远比捻军大得多,战争已经证明了这点。

    任柱说道:“要不咱们就先认了吧。”

    前来毫州拦住捻军的光复军派了一个骑兵团,人数没有捻军多,那些高头大马,那些精良的装备都让捻军看到了光复军的实力。更重要的是,捻军已经准备投奔光复军,他们此时只是想办法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待遇。从这个角度来说,光复军开出的条件也没有超出捻军的底线。不让捻军跑涡阳到处杀人泄愤,哪怕是在江湖上也是基本规矩。涡阳现在可不是捻军的地盘,而是光复军的地盘。自家地盘上怎么可能允许别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呢。

    其他与会的首领也没意见,第二天捻军就与光复军达成了协议,他们愿意听从光复军的号令。

    光复军随即做出了安排,首先就是整顿捻军,凡是愿意回家种地的捻军,就在光复军在涡阳的军队农场安置。剩下的部队里面派遣了政委,对整个部队进行整编。

    雷虎那边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觉得是不是把捻军派到前线作战。光复军现在骑兵比较匮乏,捻军好歹也有近万骑兵,上万马匹,投入到前线之后肯定有极大的作用。

    雷虎当时就给否决了,“这帮人立点功劳之后立刻就不是他们了,现在让他们老实是第一要务。”

    广西的例子就是如此,在当地征集的部队中土家也有客家也有,光复军镇压地方豪强的时候却是土家也镇压,客家也镇压。这下就引发了部队内部的一定混乱,镇压土家的时候土家战士不爽,镇压客家的时候客家战士不爽,当时甚至出现过军队内部的小规模叛乱。

    除了政治教育之外,一视同仁的执行了政府的管理权好几年,部队内部才算是达成了共识。谁都得听军委的话,谁都得听政府的话。有功劳只能在为党和政府效力的时候得到提拔,谁认为有功之后就有资本与党和政府讨价还价,这种人必须清除掉。政治权力只有在为党和政府效力的时候才会存在,这是光复党与光复军的铁律。

    雷虎态度强硬,其他同志也不敢去触碰这个政治问题,但是这个议题既然被提出来了,大家也没办法避开这个问题。

    参谋长试探着问道:“以前都督说过,登基的大典会等我们拿下北京之后进行。眼下北京马上就能拿下,都督会不会把这件事给忘了?”

    这个问题一提出,北伐司令部里面人人都来了精神。韦泽当了皇帝与正式登基是两码事,韦泽当皇帝只是新政府的一个姿态,正式登基会确立国家的制度,所有的有功之臣们都会有一个全新的定位。他们的权力,他们的封赏,他们在国家中的地位。

    在继往而开来的关键点上,没有任何人会视若无睹。r1058
正文 第193章 继往开来 二
    readx;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传统中国的精华地区大概有关内十八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甘肃、宁夏。台湾、琼州都不被认为是省,新疆、西藏、蒙古,这都是比较蛮荒的地区。

    陕西、甘肃、宁夏在太平天国控制之下,剩下十五省中光复军暂时没进军山西。剩下十四省基本可以认定由光复军控制。十几年里面夺取了这么大的地盘,最后还被翻盘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韦泽当然也不想开这个首例。

    雷虎发电报询问韦泽何时正式称帝的事情,韦泽最初还不太清楚自己青睐有价的政委到底想说什么。至少在韦泽看来所谓正式称帝完全是小事,有那个闲淡功夫还不如老老实实把人大建起来。

    人大建设速度实在是够呛,倒不是有人想从中作梗,而是掌权的这帮没人愿意去人大。人大理论上是个权力机构,可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权力机构是行政机构,现官现管的事情。一个只有立法的机构怎么看都与权力之间相差十万八千里。更不用说人大的立法权现在也由光复党中全国会议执行,除了选出一群地方上比较有号召力的同志负责了政策宣传的工作,实在是看不出人大还有个毛用。

    韦泽转念一想,就觉得雷虎实在非常含蓄提醒,大家想评功了。

    这种希望在光复党里面不是没有,而是越来越明显。封建制度就这样,没有特权就没有封建制度。大家辛辛苦苦跟着韦泽打天下,若是说真的打下天下后一点特权没有,一点好处不见,这完全不能让大家接受。当然,如果真的封王封爵,最后闹出一群封建贵族出来,韦泽也完全不能接受。

    工业国家的政治固然是阶级统治,但是政治永远都是一个利益妥协的过程。连太祖都说过,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韦泽在这个阶段恍然大悟一件事,为何任何开过时代都会大杀一番,很大原因就是要用文官制度逐步取消功臣体系。这个进程或早或晚,或快或慢,却没有任何一朝能够绕过这个问题。

    所以韦泽最后决定还是暂时妥协一下,先把军队内部的问题搞定。虽然光复军理论上是人民的军队,而且内部的政委制度也搞的不错,不过军衔体制若是没有最终建成,军队里面的问题就大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雷虎已经不太适合继续领导北伐工作。这就如韦泽在1853年曾经杀到南京城下,但是他调头就跑,不敢夺了攻入南京的第一功。事实证明1853年的这个行动是正确的,韦泽获得在安徽行动的自主权,若是杨秀清完全不放心韦泽,韦泽就得老老实实待在南京城里头。以韦泽的个性,天知道在南京能遇到什么破事。

    果然,在军委谈起换北伐司令的时候,一众将领们都眼巴巴的瞅着韦泽。海军司令还好些,在南海的战争中海军立下大功,还是未来荷属东印度战争的主角。除非陆军能开发出让陆军在水上步行的技术,不然的话未来的功劳跑不了。

    现在陆地上立功的机会都在北边,雷虎从淮河以南打到黄河以北,这个功劳已经足够大了。也该让其他兄弟们有立功晋升的机会才行。

    韦泽不矫情,清楚明白的问道:“我现在有个问题想问大家,我的军衔该怎么定。”

    这个问题算是问到点上了,大家先是一愣,接着脸上都有喜色。韦泽的军衔确定之后就该轮到下面的众将,

    “都督自然是大都督!”

    “切,你就听过三国演义吧,大都督算什么。我觉得征夷大元帅好。”

    “我觉得大元帅比较好。”

    “这乱世里面自称大帅的人多了,叫这个是不是掉了咱们的身份?”

    “同志们,咱们现有军阶里面已经有元帅军阶了。”

    “你让都督当元帅?你是何居心?”

    ……

    友好的,不友好的,别出心材的,按部就班的,各种意见纷纷出笼。韦泽把这个总结了一下,军委的看法大概是这样,韦泽必须有一个无人能及的军阶。而这个称号最好是能够响亮,威风,震慑人心。

    单从韦泽心里面讲,他在这方面没那么新潮。既然光复军已经有元帅军阶,那么韦泽也就完全能够满足于大元帅的军阶。他知道的现代大国里面美国是总统当三军总司令,所以美国只有个五星上jiang。中国是太祖不愿意军人当政,所以拒绝了大元帅的称号。剩下的斯大林就是大元帅。

    至于韦泽,现在的体制根本没有那么负责,他是皇帝,至尊的称号配上大元帅的军衔,实在是恰如其分。

    “我个人想用大元帅这个军衔,大家知道元帅军阶的肩章是什么?”韦泽说道。

    现在光复军军区司令是中将,一众中将们的帽徽是军徽,肩章是松柏叶配直杠和星星。听韦泽一问,众将都摇头不知。

    韦泽慢慢讲道:“元帅军阶的肩章上是国徽,这意味着身为元帅的人肩负着国家的责任。大元帅的肩章也是如此,不过大元帅的帽徽也是国徽。身为大元帅可以统御元帅,而这样的一个人本身就是国家的象征。”

    身为一个不是特别矫情的家伙,韦泽其实不爱装神弄鬼。但是对于现在的新中国,韦泽必须拿出一种态度出来。

    据说汉初的时候,那帮功臣们一个个桀骜不驯,毫无人臣之相。于是刘邦就弄出了一套礼数出来,据《史记?叔孙通列传》记载,汉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在刚刚建成的长乐宫首次举行岁首朝仪大典时,看着那帮功臣们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行礼,再也没有丝毫不敬的模样,刘邦忍不住说出了“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之语。

    韦泽正在做的内容与汉高祖刘邦大不相同,但是采取的方式其实也差不多。在每时每刻,在每一个细节上,韦泽都只能努力的将国家的意义,将地位要承担的责任宣传出去。即便是这种宣传的效果到底如何尚可讨论,但是若连这等宣传都没有,那就根本不用考虑让这帮功臣们能够自发的生出我对国家有责任的想法。功臣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国家是我打下来的,在这个国家里面我说了算。

    “都督,用大元帅称号的人是不是有点太多。”还是有同志对这个比较在意。

    韦泽对这种毫无自觉自信的态度颇为失望,他也没有嘲讽,而是笑道:“咱们有人民币作为流通货币,那么有人弄张纸写上人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