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311章

1852铁血中华-第311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安是个瓜子脸,眼睛虽然不大,却很是秀气。而此时的慈安面色凝重,眼睛也瞪得大起来,秀气中竟然显出些英气来,她沉稳的说道:“捻匪在直隶肆虐,八旗若是连直隶都护不住,其他地方更会离心离德。山东的苗沛霖竟然要朝廷封他为齐王,在山东列土封疆。这其实已经是反了。若不是朝廷一味的用汉军,怎么会出如此之事?”

    提起苗沛霖,恭亲王奕訢脸色就变得非常难看。他万万没想到这厮竟然如此大胆,若是打不过光复军之后投降,那也罢了。苗沛霖要求朝廷给他封王,还指明是齐王。这比投降更可怕。朝廷若是答应了,那就是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先例,尚且属于大清的各地官员肯定会跟风。河南的可以要求朝廷封他为豫王,山西的自然可以要求朝廷封他晋王。不用光复军打过来,各地心怀叵测的军队自己就先把大清分光了。

    “恭亲王,我还是前面所说的话,若是八旗不能打仗,就不用真正指望汉人。朝廷亡了,八旗的旗人难道就能摇身一变成了汉人不成?早死也是死,晚死也是死。那又何必等别人杀到门上来?”慈安坦然叙说着自己的意见,虽然那种女性的柔和很难说出那种令人热血沸腾的感觉,但是恭亲王奕訢依旧能感觉到一种决绝。

    明白了慈安的态度之后,恭亲王奕訢跪伏在地,“奴才遵太后旨意!”

    八旗要打仗了!这个消息在8月的京城彻底引爆了旗人们的情绪。对旗人来说,虽然也有赶车之类只能在京城干的差事,可那也是少数就业机会。铁杆庄稼是大部分旗人唯一的收入模式。旗人也不傻,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与大清紧密捆在一起的。从各地来的消息中,太平军、捻军、光复军,抓到旗人就杀,那是从不放过的。大清江山若是真的覆灭了,旗人也就完了。

    从淮河以南各地尽数丢失的时候开始,八旗的训练也开始严格起来。当捻军开始在直隶肆虐的时候,旗人也很清楚,八旗出兵打仗不可避免。额图海副总兵就是对此有着深刻认知的人之一,他之所以敢以一个副总兵对曾国藩说三道四,很大原因就是知道自己必然要上战场打仗。

    额图海副总兵晚上和几个旗人军官喝酒,几杯酒下肚,血液流动更快,额图海副总兵脸上油光更盛。他大声说道:“诸位兄弟,打仗还得靠咱们老满人,这天下谁真的忠于主子?可不是那些汉人,而是咱们老满人!”

    旗人与汉人之间本来就有着制度性的等级差距,即便是在旗人中,等级差距依旧存在。所谓八旗也不都是满人,八旗中也有汉军旗,这些都是满清起家的时候投奔了满清的汉人组成的。所以“真正的八旗”是看不起非满人的其他旗人。

    一起来饮酒的都是“老满人”,这帮人听了额图海副总兵的豪言壮语,也纷纷应和,“没错,这天下真正效忠朝廷的只有老满人!”

    大吹了一通老满人的忠心,额图海副总兵嚷嚷道:“当年咱们八旗入关,哪个没杀过几百上千的汉人,满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现在咱们八旗二十万人,定然能杀光那些造反的汉人,就我说,留着汉人有何用处,我觉得把汉人统统杀了,咱们大清的天下,就只该是八旗的天下!”

    反正喝多了酒,兴致上来什么都能说,额图海副总兵和“老满人”的兄弟意气风发,阐述着对未来的期待。说到兴致来了的时候,有人忍不住热泪盈眶。觉得此时肩负起了天下的重任。

    不过兴致虽然高,酒很快就喝完了,自打丢失了南方,南方的粮食再也进不到京城,粮价就开始飞涨。酿酒需要粮食,酒的价格更是翻番。即便是额图海副总兵,也没办法弄到让大家喝道烂醉如泥的酒。

    被酒精刺激起来的情绪就这么不上不下的吊着,大家的激情也慢慢的变成了另外一种情绪。有一名当了把总的小八旗旗主突然说道:“我死了倒也不怕,我只怕我死了之后我娘谁来养?”

    这个问题是如此的现实,酒桌上的其他人听了之后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若是光想着杀敌建功也不是不行,可上了战场就可能会被杀。打仗毕竟不是操练,操练完不管输赢就可以各回各家。上了战场之后,若是输了那就连命都保不住。这些旗人也有父母妻儿,他们若是死了,父母妻儿怎么办?更何况,他们如果是在死亡与升官发财中间选一个,他们可一点都不想死。r1058
第111章 吸血 2
    |…>;第111章吸血二?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皇帝同志,你说要在北方制造钱荒,满清虽然积弱,但百余年的积累,只怕还不缺这点钱。”左宗棠用深刻怀疑的神色看着韦泽,身为一个本性好动之人,左宗棠最终还是决定到南京会一会韦泽。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左宗棠的部下们也不想再打仗,准备回家种地。左宗棠已经不太担心光复军搞出杀俘的名堂,但是左宗棠也想承担起责任,看着部下们安全回到家乡。

    光复军的大批船只就捎上了楚君沿着运河回到长江流域,这个人情其实可是够大。以前的时代,把上万人从淮河以北运到长江以南,光是耗费就够大。光复军能够为俘虏们专门提供运输,这可不是一般的仁爱。

    左宗棠与韦泽见面之后,当然也诚心诚意的表示了感谢。韦泽倒也会就坡下驴,他要求左宗棠给他当两年秘书,以偿还这份人情。左宗棠刚出来的是在张亮基手下干幕僚。现在给韦泽当秘书,在左宗棠看来这也是个与幕僚一样的职务。但是干了几天,左宗棠就发现自己不得不时时请教起韦泽来。例如这次的钱荒作战,左宗棠就完全不能理解。

    左宗棠看韦泽认真的听,他就继续问道:“光复军就算是卖给满清粮食,却也没办法让整个国家都陷入危机吧。”

    韦泽淡然说道:“那就得看你如何看待国家这个组织了。人家说国家有气运,我对这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认同。所以我就用信心来做这个解释用的名词。钱荒不是我把所有钱都给挖到我这里来。而是让交易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减少而已。”

    左宗棠听过韦泽讲“货币是等价交换物”,仅仅听了韦泽的说法,又看了光复党的内部教程,左宗棠就真心服了韦泽。左宗棠知道财政是一门大学问,他在湖南也有过经营,感觉那真的是无比艰难的事情。在光复党这边,对于经济的理论构建只高深,超出了左宗棠最大的想象力之外。让他不服都不行。

    “满清的问题在于不重视交通建设,更没有这方面的理念。所以他们的钱就是囤积在几个要点而已,这也是传统王朝爱讲的本末。所谓强本弱末,就是指大量的钱财和资源集中在几个要点,例如北京。一旦这几个要点出了问题,整个经济就会出问题,就会让大家失去信心。这种信心,大概就是所谓的气运。”韦泽对聪明的左宗棠很欣赏,不管左宗棠三观是不是有问题,但是左宗棠本人的聪明好学却是实打实的能耐。

    “京城缺钱,满清就会从各地调钱?”左宗棠有点明白过味道来了。

    “没错,满清从各地调拨钱财,就会让各地有种印象,这已经是全面缺钱。在全面缺钱的感觉中,你觉得各地会如何处置?”韦泽接着左宗棠的看法继续推导下去。

    “这……”左宗棠皱起了眉头,“若是大家都觉得缺钱,自然不会花钱了。”

    韦泽淡然笑道:“对啊。如果大家都死死攥住钱袋子,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只会越来越少。货币流通的越少,大家越不敢花钱,越不敢花钱,继续让通货紧缩,哦,就是让市面上的钱越少。满清除了强行从大家口袋里头抢钱之外,他的财政收入就会越少。可满清还有旗人这么一个大包袱,他们觉得旗人是满清的根本,作为满清的根本,旗人也得吃喝。他们自己不种地,不谋生,没有钱了,都饿死吧。”

    左宗棠眉心拧起了一个大疙瘩,想理解这个逻辑链并不算太难。但是出于尚存的满清官员的本能,左宗棠第一感觉是如何想办法化解这个经济手段。但是想来想去,他发现除非满清能够维持自给自足的手段,否则完全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可旗人的包袱只能让满清越来越辛苦,他们没有能力不从全国吸血,只靠自己来养活自己。

    “好一个毒计啊!”左宗棠半是不自觉,半是故意的说道。

    韦泽对这种评价根本不在乎,他笑道:“我对满清有诸多厌恶,不过抛开感情的角度,我认为满清政治上的最大罪恶就是无能二字。这么简单的手段就能让满清崩溃,他满清就没有理由继续存在下去。左先生,把国家建设好不是政府的仁政,而是政府的责任。”

    看韦泽如何宽容,左宗棠反倒不好意思起来,他笑道:“市面上没钱就是百业萧条,国家的确就撑不下去。”

    “现在是整个北方战乱,流通完全中断之后,谁都撑不下去。不可光是满清一家。但是战乱时代大家的底线又特别的低,得先吃饱,得活下去。那这样的结果继续导致进入流通领域的物资更少。整个经济营运的效率非常低……”韦泽继续解释道。

    “大家珍视物资,应该是营运效率高才对啊?”左宗棠插话问。

    韦泽耐心的解释着,“这得把劳动力计算在内。劳动力的价格随着营运规模的降低而变得几乎是一文不值。这可是巨大的营运浪费。是的,为了几斤米,几斤面,大家绞尽脑汁的想榨取出来最大利益。可花费的力气若是用在别的地方,能产生的经济效益高得多。你就看解放区,大家已经不再为几斤米面操心,跑去进工厂,搞建筑,搞运输。干点什么都能挣钱,这不比苦心活下去更有效率么?”

    作为经世派的人物之一,左宗棠也是真心想经世济国。仔细一想韦泽的话,归根结底还是讲了几千年的太平盛世的追求。这方面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可韦泽提出的法子实在是惊世骇俗,而且道理清楚,过程直白。这哪里是百色那穷山僻壤出来的人,这是星宿下凡,这是天命所归的真命圣上啊!

    “皇帝……陛下!”左宗棠本来不情不愿的跟了韦泽,还干了个秘书的幕僚,他其实并不服气。左宗棠最初顶多服气韦泽敢用左宗棠这种人,而完全不在乎左宗棠有刺杀韦泽的可能。当然,左宗棠自己觉得自己还是要脸的,韦泽饶了他一条性命,对楚军也很仁义,左宗棠无论如何都干不出刺杀韦泽的事情。但是心里面那个芥蒂让他在称呼上找点心理平衡,而现在左宗棠不得不改换了称呼,再对韦泽不够尊敬,左宗棠自己都觉得有些说不过去。

    “陛下,那满清若是不买粮食,只用抢掠的话。岂不是也能支撑?”左宗棠问。

    “能支撑,但是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能支撑多久?而且京城这花花世界带了上百年,你指望旗人真的能够吃苦耐劳的跑回东北不成?这种抢掠所引发的反弹只会强化人民与满清的对立,人民越是与满清对立,满清就越要强调自己旗人的身份。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