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197章

1852铁血中华-第197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凤祥不想让这次的会议变成对石达开的谩骂会,九江城内有近两万太平军的战士。守将林启荣更是太平军中的悍将,能够在清军围攻之下坚守九江一年多,这些人可都是非常宝贵的战士。即便是九江失守,若是能想办法把人接出来,林凤祥都觉得很值得。

    “现在从哪里弄来比湘军更厉害的火炮呢?”林凤祥明知故问的向张应宸提出了问题。

    张应宸听了之后苦笑一声,“林大哥,若是说能弄到好火炮的,现在除了洋人那里之外,只怕就剩下齐王那里了。我的部下原本也有些十二磅山地榴弹炮,可这些火炮有那么几门用在天京城的防守上,剩下的则是齐王带走了。你若是让我去要那些火炮,还不如林大哥你出面呢。”

    林凤祥知道张应宸说的是实情,他犹豫了片刻,正色说道:“张兄弟,哥哥我本来不能这么说,可哥哥我现在是真的想救九江的兄弟。我等不用击破清妖,只要能打开一条通道,救出九江的兄弟也行啊。可打这等硬仗,也只有张兄弟你能办到……”

    而张应宸只听到一半,就打断了林凤祥的话,“林大哥,我现在手中的兵却不是当年的兵,都是些后来的新兵,打打江南大营的大烟鬼还能胜任。可现在这些人比起当年的确是差的太多。若是齐王没出走,当年的老兵都在,火器齐全,有齐王统兵。让兄弟我冲阵,兄弟我眉头都不眨一下。莫说打通到九江的通道,就是把清妖全部杀光,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兄弟我现在真的办不到。”

    听张应宸拒绝的如此干脆,不仅林凤祥,其他将领脸上都露出失望的神色。可张应宸拒绝了,大家也没办法。其实张应宸就算不拒绝,只怕天王洪秀全也未必肯让张应宸把手下的精锐都消耗在九江。

    看着众人的表情,张应宸起身说道:“若是没有别的事情,我就先告辞了。”

    林凤祥亲自送张应宸出门,在前院,他拉住张应宸低声说道:“张兄弟,你觉得韦兄弟会卖好炮给我们么?”

    张应宸看左右无人,他叹口气,“林大哥,你与齐王也不是没打过交道。你觉得以齐王的性情,会看着兄弟们这么白白送死么?不过齐王的事情我什么都不能说,更不能招惹。所以林大哥你自己看着办吧。”

    林凤祥知道张应宸的难处,他再也不问什么,只是送张应宸出去。

    等林凤祥回来,李秀成就问道:“林大哥,我们可否向齐王买些大炮。若是赶的急,或许出兵九江的时候还能用上。”

    “只能如此了!”林凤祥答道。先派了人带了银两去广东招韦泽,林凤祥开始就五方主将的事情和众人商量。

    九江虽然重要,可清军此时五个方向上都在进攻。大家分了分职责,林凤祥自然是负责上游方向,李开芳守寿州,吉文元坐镇庐州,与从凤阳南下的淮军作战。曾立昌还是进入皖南作战。虽然石达开此时在江西,可天知道下一步他会去哪里。而李秀成则调到常州一带对付江南江北大营的清军。

    确定了各军负责的方向之后,其他四军主将都向林凤祥告辞。林凤祥知道他们那边的确军情比较紧急。不过林凤祥也知道,大家知道九江难救,所以干脆就把挑子撂给林凤祥担着。早点离开的话,也能少些麻烦。

    等众将离开之后,林凤祥命人取出地图来看。看着九江的位置,再想想其他地区的局面,林凤祥越来越郁闷,他气恼的一巴掌排在地图上。因为震动过大,桌子上的茶杯被震翻了,杯子里面的茶水倾斜而出。林凤祥赶紧抓起地图,把泼在上面的水甩掉,然后找了布把地图仔细的擦干。这是非常精致的地图,是韦泽脱离太平天国的时候送给林凤祥的那一批地图中的一张。对于林凤祥来说,这是比几十上百杆火qiang都更加珍贵的资源。

    看着地图,林凤祥忍不住就想起了韦泽。同样是脱离天国,林凤祥对韦泽就毫无愤怒或者怨怼。韦泽若是不走,就只能火并太平天国其他各路兄弟。但是石达开的出走,却是要踩在天国兄弟身上实现他个人的目的。

    想到这里,林凤祥突然想起天王洪秀全提出的那个问题,“石达开是要学韦泽么?”

    若是石达开真的要学韦泽,那就是占据一片地盘之后彻底与太平天国决裂。可现在看,石达开完全不是要学韦泽。

    太平军现在最强大的集团军莫过于江西的西征军,其次则是安徽三丞相的部属。这次就林凤祥调查,估计石达开能够从西政军里头拉走最少十万人。国宗杨辅清前一段攻打过福建,被清军击退后就在赣东一带休整。据说杨辅清正在联络石达开,准备和石达开一起东进攻打江浙。

    若是事情真的走到这一步,那么江西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战略缺口。调扬州的曾立昌去皖南,也有让曾立昌协助林凤祥应对这个严重局面的打算。

    林凤祥本以为天京之变引的混乱到现在也该结束了,可没想到他努力维持,也只维持了一年。真正的决裂此时才全部出现。石达开这是铁了心要另立乾坤,对于石达开这样的聪明人来说,另立乾坤的要条件莫过于让太平天国吸引住清军的猛攻,他自己寻找周边的薄弱之处,尽快打下一片稳固的地盘,而浙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石达开并不是要学韦泽啊!林凤祥苦笑着叹口气,此时他对天王洪秀全又有了些新的认识。
 第82章 天国分崩(四)
    未来光复军北伐有两条6路通道,一条自然是太平军出广西的道路,走道州、郴州,另外一条就是韦泽南下的这条大道。赣州是江西大城,处在广东进出江西的要道之上。派兵驻扎赣州,一来是距离广东太远,消耗太大,二来战略局面不好把握。经过总参谋部商讨,选择不驻扎赣州。

    不驻扎赣州与放弃赣州又是两码事。光复军不能接受清军以赣州为基地对广东实施进攻。所以光复军对赣州采取了打而不占的策略。到现在为止,光复军已经三次攻打赣州。

    第一次是因为赣州清军狗胆包天,居然敢向广东方面动了试探性进攻。光复军立刻北上赣州,以八死十八重伤的代价轻松攻克赣州。光复军的口号是“不伤害好人,也不放过坏蛋!”

    对于赣州百姓,光复军秋毫无犯,甚至还帮着治疗在战斗中受伤的普通民众。至于赣州的满清势力,自然属于“坏人”行列。破城之后,赣州的文武官员统统砍了脑袋挂在城门之上,光复军在赣州贴了告示,告知未来的赣州清军文武,若是再敢对光复军有任何攻击行动,这帮人就是下场。这个攻击行动不仅仅指清军以赣州为基地攻打广东,光复军在告示上写的清楚,赣州清军敢在赣州攻击在赣州的光复军人员,同样是死路一条。

    光复军撤退之后,再次占领赣州的清军还是贼性不改,居然敢沿途盘查,“防备光复军贼人通过”。不得已,光复军只能再次出动,这次光复军以四死十一重伤的代价攻下赣州。对于屡教不改的清军,光复军这次不仅杀光了赣州的清军文武,连俘虏的清军也给杀了个干干净净。

    遭到了两次痛打的清军总算是消停了一点,双方在将近半年中相安无事,对于光复军在赣州一带的活动,清军就跟没看到一样。不成想曾国藩吃错了药,竟然派了八百湘军驻扎在赣州,并且吆喝着会给光复军点颜色看看。

    面对湘军这么嚣张的气焰,光复军只好第三次出动。湘军的确比其他清军能打一些,洋枪洋炮买了不少,训练与指挥也不差。与英国人打过仗之后,光复军也与以往大大不同。新的三寸锻铸野战炮装备到了部队,成为了新的炮兵主力武器。付出了九死二十二重伤的代价攻下赣州后,被俘湘军的武将嘴还挺硬,对着光复军大骂不止。说不得,只能把这帮家伙剥皮楦草,部下统统杀光。

    灯笼般的前湘军军官们在城门外挂了一排,脖子上挂了牌子,牌子上书写了“对抗光复军的下场”的字样。城内也贴了告示,“赣州文武官员再敢在赣州地界对光复军有任何对抗,杀无赦!”

    雷虎对韦泽谈起这件事的时候,忍不住叹气:“都说事不过三,也不知道清军能不能涨点记性。”

    韦泽对这个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如果按照满清的那个操行,只要光复军没有大规模进攻赣州,普通的官军和文武应该早就按照官场的规矩,对于在赣州从事非军事活动的光复军人员睁只眼闭只眼。可现在牵扯到曾国藩,这个老家伙非常死硬,不知道他的手下得挨多少次打才能长记性。

    另外,湘军是客军。即便是弃城而逃,也不可能被追究“失地”的责任,他们大可在赣州干些触怒光复军的事情,在光复军出兵前就拍屁股走人。那时候也挺麻烦。

    这些都不是什么特别紧要的事情,韦泽此次派兵的目的之一是想看看湘军的战斗力,他对此很是关心。他问雷虎,“湘军好打么?”

    雷虎也是满肚子的话,他立刻说道:“都督,湘军的排枪打得相当不错。时间久,层次感强,面对炮击的时候也非常能忍。若不是我们和英国人交手吃了亏,部队经过演习之后模拟了这样的敌人。还是用原先的训练水平打湘军把守的赣州,只怕伤亡还会上三位数。”

    自打野战炮用上了开火弹,光复军就不愿意采取十分密集的队列作战。葡萄弹得靠近才起效,开花弹射程比葡萄弹远的多,密集队列里头挨上几炮就会出现阵列崩溃的局面。上次打英国人,二团添油般派上去了四列步兵,就是出于这种担心。事实证明这种担心不多余,英军将近一半的伤亡都是炮兵造成的。只是光复军炮兵水平比较差,对付人员密集,行动缓慢的清军很有效。对付行动敏捷,基层指挥灵活,能够在快行进中主动调整步兵战列线的英军就差了太多。

    “这次我军采用了纵队快进军,突然横队展开的战术,效果不错。这样的战术让炮兵也能更好的挥威力。只要进攻位置选好,敌人火力再猛,都只能被动挨打。”雷虎兴冲冲的介绍着,“不过对付英军,还得让战场再扩大一些。这样部队才能挥机动能力。而且都督你说的利用地形来转移部队,这个我们也用了。湘军战术很死板,只知道一个劲放枪,所以我们暂时还看不出效果来。”

    雷虎是光复军里面少有的谨慎之人,在光复军中五百人规模的战斗中出现不利局面,雷虎算是开了先河。1852年,在长沙城下,左宗棠曾经试图用三倍兵力围歼光复军,雷虎负责的方向遭到清军马队冲击,一时出现了些挫折。

    那次的挫折并没有让雷虎一蹶不振,更没有让韦泽对雷虎有什么小看。雷虎之后战功卓著,现在出任骑兵师师长,在光复军中也是排名前二十位的人物。骑兵师师长与炮兵师师长一样,属于军种单位。比普通的步兵师师长高出半级。

    正因为吃过亏,雷虎明显比其他军官更加谨慎,也更从容些。雷虎自己的说法是,都丢过那么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