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韦昌辉负责天京城防御之时修建的建筑,从这座瞭望台上可以清楚看到各个城墙上的信号,一旦敌军攻城,韦昌辉就亲自登上高楼指挥,白天以吹角摇旗为号,夜里则以悬灯为令,将士们就以号令出击,力战清军。那时候韦昌辉指挥着数以万计的太平军战士为保卫天京城而日夜努力。可现在就在韦昌辉家里面,他只剩了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站在自家的花园里面。
张应宸的部队并没有等下去,十几个人如狼似虎的扑上来把韦昌辉摁到在地,绳捆索绑的同时又把韦昌辉的嘴给堵了上。
“关好门,我等今天就在这里驻扎。”张应宸命道。等大门都已经关上,张应宸的部队也把韦昌辉的部下给控制住。张应宸才命道:“这帮人杀了太多天国兄弟,把他们统统杀了!”
第19章 走江西(一)
无论天京城与城外的天国势力如何动作,至少他们在对待韦泽方面是一致的,那就是置之不理。韦泽干什么他们都不拦着,对于这个太平天国最大的军团的撤退行动,特别是人员撤退行动,大家都没有增加麻烦。
“看来咱们天国的兄弟完全看不起文官呢。”韦泽在总参谋部里面笑道。
胡成和也笑道:“管他们看得起看不起呢,让咱们把人带走就行。倒是总参谋长你是否准备开始带兵南下?”
韦泽的大部队已经开始向宣城集结,留在镇江的已经是一些负责接收的人员,常州虽然还有部队,但是只有两个军一万人而已。剩余的部队相当一部分都在宣称,或者在宣城与常州之间。
手下有了些文人,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起这帮文人,韦泽现还是挺有趣的。例如南下的道路,从江西到广州有一条大路,但是这条大路的历史韦泽并不清楚。满清时代因为在政治评论上采取了高压政策,所以兴起了所谓金石学,大概就是对文物进行考证的一系。这帮人倒是想韦泽提供了这条道路的理由。唐代之前,去广东基本走湖南,通过灵渠进入湖南。
随着南方的开,在经济上逐渐成了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撑,到广州的道路就成了走江西。随着千百年的通行,开,现在有一条大道通过崇山峻岭,穿过江西直抵广州城下。韦泽选择的就是这条道路。
总参谋部确定了南下广州的战略之后,剩下的就是具体执行。在具体执行中也有多个方案,其中一个就是部队如何行军的问题。如果是大集团行军,虽然能够有安全上的保证,但是大集团行军把部队的行动效率降到了最低。如果是分开行动,那又不得不担心各个部队的行动能力,以及万一出现的各种危险。
分开行动的激进派是韦昌荣,他建议部队分为五队,最前面的部队只负责攻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沿途的城镇,第二阵与第三阵的部队负责占领固守。因为有官道,根据算出的情况,韦泽手下最精锐的部队能够一个多月就从宣城赶到广州城下。如果按照韦昌荣的个计划来干的话,估计前锋都打到广州城下了,尾部只怕还没有全部进入江西境内呢。
不过总参谋部整体上都不支持全军编成大集团行动的办法,若不是有这条大路,数万人行军其实应该像太平军从郴州直奔长沙那样,分多路行动。基本上现在的主流观点是部队先分路行动,到赣州实施一次总集结,对部队进行休整。等到从赣州出之后,部队就以夺取广州城为唯一目的了。
现在的问题主要是粮食,令包括韦泽在内的总参谋部都十分惊讶的是,韦昌荣等人在苏州和无锡大肆搜刮,钱搜刮出了几百万两。按照韦泽的习惯,这些钱财都给这帮人打了借条,而且部队里头也留下了存根。粮食却只搜刮出了五万石。苏州和无锡一带可是极为富裕所在,却没想到粮食如此匮乏。这些粮食紧紧张张的顶多吃半年,总参谋部即便是对战争充满信心,却也不敢过于托大。如果真的弄到没吃的导致部队崩溃,那也太玩笑了。
“我们要不要去清军控制的地区购买些粮食?”胡成和问道,“这样也算是对清军示威,他们若是敢有什么反抗,我们就好好的教训他们一番。”
这建议听着实在是不靠谱,但是韦泽反倒觉得在这个不靠谱的时期,这等不靠谱的建议反倒是靠谱的选择。此时需要做的只是迷惑敌人,只要敌人最终没弄明白到底生了什么,那就是韦泽的胜利。想到这里,韦泽说道:“那就是小心为上,别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任何朝代的时候,大部分皇帝其实都不糊涂,至少咸丰不是个糊涂虫。天京事变到了现在,虽然天京城外满清的军队都被远远的驱逐离开。但是清军的探子还是能够看到大量从天京城扔出来的尸体在江面上随处可见。
这当然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太平天国的都天京出了问题。消息很快就送到了咸丰皇帝的案头,看完了分析之后,咸丰先询问的就是太平军各路军队的所在位置,特别是太平天国齐王韦泽的部队所在的位置。
看完了太平军各军控制的地方,咸丰没有露出一丝一毫高兴的模样。到现在为止,太平军依旧把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占据了淮河的太平军北方部队有力的屏蔽着来自北方清军的压力,西边的曾国藩刚打了打败仗,自己差点自杀。咸丰已经不指望现在有什么部队能够抵抗韦泽的兵锋,哪怕是得知了张国梁“收复”了苏州,咸丰皇帝也没有丝毫的欢乐。韦泽那奇怪的动向无疑是有什么全新的阴谋。
不过很快,新消息就传回了京城,韦泽部队的旗帜从黄旗变成了红旗,军服也从太平天国的军服,变成了一种青灰色或者蓝灰色的军服。让咸丰更加讶异的是韦泽军队的布局,他们明显放弃了继续从常州出直奔苏杭的计划,而是开始以宣城为中心开始集结兵力。放着一路开阔的太湖以东不走,集结兵力在宣城这个山区,无疑是要进攻江西了。
其他大臣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都是一种庆幸的模样。韦泽这样的悍匪如果杀进了苏杭,根本就无人可敌。那时候江南糜烂,局面不可收拾。他转而进入江西,倒是件大好事。江西那穷地方,根本不是苏杭可比的。
可咸丰却不这么想,他立刻就写了三道诏书,把最新情况告知了江忠源、曾国藩、左宗棠,要求他们三人拿出思路来。
江忠源距离京城最近,他的奏章是最快抵达的。在奏章中,江忠源用非常惊恐的态度谈及一件事,韦泽进入江西的目的定然不是夺取江西,只怕是要进军广东。江忠源非常担忧的表示,如果韦泽夺取了广东,那就可以趁势进军广西,广西原本就是太平军的老家,韦泽对那里熟门熟路,拿下是非常容易的。如果韦泽占据了两广,太平军还据有当下的地盘,那整个局面可就完全糟糕了。
江忠源的预测正好是咸丰皇帝的担忧,他最怕的就是韦泽进军广东。既然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已经回信,并且说中了咸丰的心思,咸丰对另外两人的信格外期待起来。r1o58
第21章 走江西(三)
天京事变对太平天国的打击并不是杀了近两万人,虽然这些人被杀导致了中央行政机构被摧毁,不过距离历史上党遭受的损失,这根本不算什么。
韦泽带领部队脱离太平天国之后,天京城即便是遭到了大屠杀,城内依旧还有过两万的军队。淮南的北伐军加上新征集的部队,总数接近七万。扬州有上万经历过一年多守城经历的精锐部队。西征军的部队有过十万人之多。几支军队加起来过二十万。这还不包括被纳入军事化管理体系内的二三十万人。太平天国控制的地盘上,有数千万的人民。
天京事变真正摧毁的是建立起来的拜上帝教的神权体系。“天王一家人”是永安建制时候封王的那批人,太平天国的军民认为他们或许能被清妖杀死,但是他们好歹是一家人,是团结成一股绳的太平天国领军人物。中国的小农体系让百姓格外信任这种家族关系,那些身居高位的王爷们是领导核心,是领着大家不断获取胜利的大人物。
当天兄韦昌辉杀了天父杨秀清之后,这个神权体系就轰然倒下了。一个家族内部先自相残杀起来,只会让底层的军民觉得他们是靠不住的。“天王一家”既然是神仙下凡,那他们死后上了天堂,肯定还会为了凡间的事情互相杀戮。指望靠天上这批分崩离析互相残杀的神族保佑?任何思维正常的百姓都不会觉得这会靠谱。
至于太平天国的上层体系,原本就不怎么信这玩意。他们所看到的是残酷的政zhi斗争,为了争夺权力,任何人都不再是安全的。这种不安感直接导致的就是离心离德。所以韦泽在召开此次会议之前并没有立刻到宣城,他也需要时间来决断未来展的道路。
旅帅和旅帅以上的军官,以及总参谋部里面少校以上军衔的军官们共有三百余人。这批人是韦泽军队中的真正核心,给他们开会意味着决定未来的方向,而且这批人也在不同程度上有着各种担心。不能安抚住他们,韦泽的部队战斗力自然会大打折扣。
韦泽先把天京城内生的事情详细向高级军官们讲了,讲完之后韦泽喊道:“大家有什么问题,就赶紧问。你们是咱们部队里头的主心骨,你们自己不能传谣信谣!”
“听说天王被杀了?”立刻有人提出问题来。
韦泽立刻答道:“天王还在天京城内活的好好的,现在他刚派人出去追逃出天京城外的翼王石达开!”
“可是大伙都这么传!”提问的旅帅犹豫的继续说道。
韦泽皱起了眉头,厉声说道:“你们到底是信我,还是信别人。如果天王被杀了,我会不告诉大伙么?咱们的部队里面什么时候故意向兄弟们说过瞎话?我们的情报机构一直在努力收集情报,他们在天京城里面有各种耳目,最新消息都能及时得到并且给我们。你们是相信情报部门,还是相信那些一拍脑袋就说出消息的人?你好好想想,那种跳大神的家伙可信么?”
韦泽的态度很是严厉,而且所说的都是真正的道理,虽然那位旅帅还是有些犹豫,却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
有这么一个开头,下面的问题就显得理智多了。关于xx被杀的问题极少出现,倒是关于各种面对的现实情况的问题越来越多。韦泽把这些问题分为两类,关于太平天国的问题,他就进行回答。对于现在部队的问题,韦泽就让提问者先坐下,等到专门讲述的时候再说。
看着韦泽从容的回答问题,虽然他也会批驳大家的看法,不过这种信息的流通让高层里面的浮躁情绪降低了不少。尤其在韦泽尽力批驳了那种太平天国立刻崩溃的说法之后,虽然大伙都知道自己已经脱离了天国体制,但是心中却意外的感到安定起来。
暂时回答完问题,韦泽喝了口水润润喉咙。这么不停歇的回答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实在是让韦泽感到疲惫。他已经决定建立定期通报体系,上学时候每周的例行通报曾经让韦泽感觉实在是太多余,现在看,那种措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