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104章

1852铁血中华-第104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泽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所以他只能泛泛的答道:“属下早就说过,属下是东王的属下。为东王效力乃是属下的本份。东王对属下也不薄,升属下的官,封了属下做齐王。属下实在是感恩戴德!”

    听了韦泽的话,杨秀清笑道:“封你做齐王,那也是天王做的主!”

    韦泽微微摇摇头,“东王,别人是不是那么想的,属下不知道。不过在属下看来,封属下的乃是东王!这是没错的。”

    杨秀清只是对韦泽挥挥手,意思是韦泽不要再提这件事了。他说道:“韦兄弟,天京城没什么兵马,攻打江北大营只能让韦兄弟你自己来办。”

    “却不知道天京城到底有多少兵马?”韦泽忍不住问道。他对天京城的情况了解的非常有限,特别是杨秀清手中在天京城的兵力。

    “非得说的话有十万人,”杨秀清答道。

    韦泽没敢接腔,这么说话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要在后面抖包袱的。果然,杨秀清接着说道:“只是这十万人中老弱妇女有七八万。”

    不要一秒钟,韦泽就根据杨秀清所说数字算出了一个结果,天京城内的精锐部队有两三万人之多。即便是只有两三万人,韦泽也不太能理解为何杨秀清解决不了江南江北大营的清军。难道是这些清军都奸猾如同在瓦窑铺的熊启,让太平军找不到战机么?

    韦泽与杨秀清的商谈没有进行太久,杨秀清也是个非常务实的人。既然他决定让韦泽来全面负责战斗,对韦泽的战斗实施直接指挥就很没有意义。而韦泽眼下既然没有攻克江北大营,在这时候讨论韦泽未来打了胜仗之后怎么做,那未免更加可笑。所以杨秀清就让韦泽先去看看杨秀清给韦泽在天京城安排的宅子如何。

    韦泽知道自己早晚得在天京城有宅子。理论上他这个齐王乃是有封地的王爷,可这是天王洪秀全制定的规矩。杨秀清到底会不会支持这个制度,韦泽很是没有信心。如果杨秀清真的要搞中央集权的传统模式,分封制定然是不会实现,韦泽本人就只能在京城安家了。

    这年头的房子没电,没自来水,没天然气和暖气。不管看着多大,都距离韦泽的希望太远。这宅子距离老满人城挺近,天京城内的满人被杀了个干干净净,所以空房子很多。韦泽对自己的宅子没兴趣,对这宅子以前的主人是谁也没兴趣。在得到了行动上的一定自由之后,韦泽已经派人去联络祁玉昌。

    到了晚上,祁玉昌果然前来了韦泽的宅子。两人这次见面就没有官场上的那上下级的区别,祁玉昌虽然以前没当过官,不过为了保住他家的藏书,祁玉昌也算是颇为精通人际关系。只是说了几句,他就明确表示自己愿意向韦泽提供东王府内的情报。

    “我会在天京城里头安排人和你接头。”韦泽说道。既然是情报网,那就自然得以隐蔽为主,不管祁玉昌是不是真心与韦泽合作,韦泽都不能完全相信祁玉昌。

    大概确定了如何联络之后,韦泽笑道:“祁先生,我今天见到东王的时候,东王对你颇为称赞呢!”

    祁玉昌连忙摆摆手,“那是东王谬赞!我只是稍微多读过几本书罢了。有些人对东王提出的奏章里头用了不少典故,东王让我帮着解释而已。没接触东王之前,我以为齐王你就是太平军中的无双豪杰,见到了东王之后我才知道,这天下竟然有不亚于齐王的人杰。”

    挺祁玉昌如此称赞杨秀清,韦泽来了兴趣,“我其实一直在外头打仗,与东王接触并不多,却不知祁先生怎么到了东王麾下。更不知道祁先生怎么看待东王的。若是祁先生不在意的话,可否向我说说。”

    祁玉昌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的展。他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选秀女,向韦泽求助。韦泽给东王杨秀清写了封信。没想到东王对此非常重视,竟然亲自把祁玉昌叫去东王府。两人交谈之后,杨秀清得知祁玉昌乃是藏书家,就表示想让祁玉昌到东王府给杨秀清当当幕僚。祁玉昌知道在此时已经没他拒绝的机会,不得已,他答应了杨秀清的要求。

    这虽然是个被迫的故事,可祁玉昌谈到给杨秀清当幕僚的时候,忍不住激动起来,“东王实在是天纵奇才。遇到有人引经据典的时候,他就让我找到相应的典故来。我只是知道那些典故出自何处,而东王虽然读书不多,我把那些典故用白话讲述之后,东王不仅能弄懂了这些典故,更是能明白这些典故背后的道理。与东王这样的人杰相比,我的书简直是白读了!”

    韦泽轻笑两声,历史上的人杰们未必读书很多,然而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拥有强的理解能力。韦泽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乃是他有着比1854年的中国优越无数倍的成长环境。而杨秀清本人却只能依靠他自己的天份与才情了。

    祁玉昌这么热情的称赞了一番杨秀清之后,就开始向韦泽透露一些消息了,“齐王,是你对东王提的守江必守淮吧。”

    “是。”韦泽颇感意外的答道,他并不相信杨秀清会把关于太平天国大战略的事情向祁玉昌这种新幕僚说。

    祁玉昌解释道:“东王让我查些典故,我查了好些书,又反复思忖这些书里头的关联。后来偶然听他们提了一句。这才恍然大悟。东王府里头的人我也见到了不少,能有这等见识的只怕只有齐王你一个了。东王最近一直在想这件事,还找出不少南朝北朝的书……”

    “祁先生,这等事你自己想想就行了,可不要出去乱说。”韦泽连忙劝道。

    祁玉昌自然知道韦泽这么说是为他好,他立刻答道:“这个是自然,我是不敢乱说这等大事。”

    两人又交谈了几句,祁玉昌毕竟是刚进东王府,知道的消息还很少。所以很快就没了能告诉韦泽的消息。而韦泽反复交代祁玉昌,“你要以保住自己为要之事。若是你没能向我立刻传递消息,我只是早些和晚些得到消息而已。若是让别人知道你私下向我传递消息,那我们两人可都是犯下了大罪!这点你可知道了么?”

    “这个我自然是晓得!”祁玉昌带着些感激之情,相当郑重的答道。
 第81章 东进序曲(十三)
    看着部下把五花大绑的清军将领德兴阿扔上开往南京的船之后,韦泽并没有直接回总参谋部。此时总参谋部里头正在疯狂做着军事计划,韦泽怕自己回去的话会打乱众人的步点。所以他干脆到城内巡视,看看这时代的扬州城到底是什么模样。

    此时正是战争时期,而且拜了洪秀全洪天王那异乎寻常的“禁欲主义”的态度,秦淮河是逛不成了。由于在男女之事上采取了极度高压,太平军中下层和自己老婆相会都会被当成“行淫”,更不用谈其他的行为。那扬州剩下的也就只是街头风景。

    韦泽一开始倒也逛的比较开心,不过他毕竟是齐王,有一众警卫们前呼后拥,韦泽走了一阵之后引了不少扬州市民的围观。韦泽一来觉得自己有点扰民,感觉不太好意思。二来被这么多市民围观,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不得已,韦泽只能向自己在扬州城内的“齐王府”去了。

    这是城南一处宅子,就与总参谋部紧挨着。刚回到门口,就见韦昌荣在这边等着韦泽,“四叔,大家确定了些初步计划,等着你盖印呢!”

    盖章是件大事,把大印交出去,意味着韦泽放弃了手中的权力。即便是韦泽督促总参谋部自行制定作战计划,急切的期待总参谋部能够提高在战略上的视野,也不等于韦泽要把手中的权力交出去。最后盖章的权力依旧在韦泽手中。没有韦泽盖章,总参谋长职权范围内的所有命令都不能布。

    “好!我去看看。”韦泽答道。

    “四叔!等等!”韦昌荣连忙拦住了准备立刻行动的韦泽,“四叔,这次的计划你准备怎么定?”

    韦泽有点不高兴了,他答道:“只要你们提出的不是太离谱,我就会同意。让大伙吃亏的事情,我还是不会通过的。”

    韦昌荣看韦泽好像错误理解了他的意思,于是连忙解释道:“我知道四叔你这是要考我们,不过你何不让大家各自拿出自己的一套方案,让后挑出制定的比较好的……”

    “让后你们再为了谁的计划能够通过争得头破血流?”韦泽冷笑道。

    “这……”韦昌荣被韦泽的回答堵得够呛,停了好一阵他才思忖出新话题,“四叔,那你以后总不能把所有制定作战计划的事情都给撂倒一边吧。”

    韦泽最终决定向韦昌荣说些实话,“昌荣,未来的事情我也不好说。我们现在离天京城越来越近,我能够定下的事情只怕会越来越少。所以你们得给我顶上。我不能直接指挥你们的时候,你们都得能独当一面。”

    韦昌荣一愣,“四叔,谁还敢夺了你的权不成?”

    听了韦昌荣的问题,韦泽现自己很难回答,他其实并不确定一定会生什么,所以韦泽也只能敷衍道:“有些事情只是我在瞎猜,希望我想错了才好。对了,你们商量出什么结果,先说说。”

    计划中,韦泽的部队对江北大营实施牵制性攻击。同时调动在滁州待命的张应宸所部近万人东进,直抵清军江北大营西边。韦泽与张应宸的部队对江北大营实施包围,最终以强有力的攻击一举击溃江北大营。

    看了这个计划之后,韦泽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个所谓的商量结果还是在洪泽讨论整体战略时候提出的几个大概思路中的一个,而且还是非常保守非常笼统的一个。

    然而韦泽心中即便是非常恼火,他还想等等看。这个行动计划的前半部其实不错,即便是很粗糙保守,如果是以歼灭战为目的的话,后半截也不能说是糟糕。只是真的想围歼清军的话,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封锁江北的渡口。清军见到太平军封锁江岸,他们被堵在了江北无法难逃,这帮人除了拼命之外就别无他途。而太平军最需要的莫过于清军主动上来拼命。

    即便这样想了,韦泽也憋住不吭声。进了总参谋部,他只是把后半截的内容上用毛笔划了个叉,然后把前半截给批示,用印。

    众将见到韦泽的做法,也都恍然大悟。总参谋部的军事会议立刻召开,商讨的内容成了现阶段韦泽部队如何直接打击清军江北大营。

    第三天,张应宸终于接到了他等待已久的进军命令。张应宸自从被韦泽丢来当师帅,后来又晋升军帅之后,每天都很努力。训练部队,组建参谋部,整顿后勤。他是一个个的环节尝试着做。原本上头有韦泽管,下面有柯贡禹撑着,张应宸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完全悬空……张应宸的见识不算差,差的完全是亲自操作的能力。

    被扔到这普通部队来了之后,张应宸知道自己若是干的不好,定然前途没戏。在担心之下,他倒是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能夹着尾巴做人的人,办起事来就比较靠谱了。部队训练的成效马马虎虎。很多地方的确没有能够干好,同样,很多地方干的还算是不错。

    对于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