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槿花开-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宁郡主双眸之中闪烁着期冀和喜悦的光芒,她感激地说道:
“妹妹的见地果然不凡,让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好受多了!”
石槿柔嫣然一笑,接着说道:“太后那里,郡主不要过于急躁,如果惹得太后生气了,反而于事无补,不如慢慢说服太后,让她老人家同意您和狄公子交往。另外,我在这里也做做太夫人的工作,让太夫人也劝劝太后。”
安宁郡主紧紧拉住石槿柔的手,连连点头说道:“妹妹的好处,姐姐将来一定报答!”
石槿柔笑道:“不用将来,姐姐回宫之后,在太后面前替我父亲美言几句,妹妹就感激不尽了!”
安宁郡主笑道:“这不算什么,两次来义安,我已经感受到了。就算妹妹不说,我也会在太后面前好好儿夸夸石大人的!”
说到石原海,郡主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所以立刻又问道:
“对了,我听说石大人要嫁女,我正奇怪呢!这怎么可能?莫非你还有个姐姐?”
石槿柔点头说道:“我的确还有个姐姐,是父亲收的义女,名字叫石秀荷。”
安宁郡主恍然说道:“我说呢,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吓了一跳,我还琢磨呢,石小姐不是喜欢阿成吗?难道也被‘和亲’了不成?”
石槿柔被郡主的“和亲”一词,逗得呵呵笑了起来,边笑边说:
“若阿成负了我,我就去‘和亲’!”
安宁也开心地笑了,说道:“他敢?他若负了妹妹,我第一个就不答应!对了,妹妹稍等!”
还没等石槿柔反应过来,安宁便走进了里屋,不一会儿便又出来,将手里的一只金镯交给石槿柔,说道:
“接我回京的人已到了侯府,明日我便走了,不能去给石大人贺喜,还望妹妹替我道个歉。”
石槿柔连忙推辞,说道:“这怎么可以?姐姐如此贵重的礼物让我们如何承受得起?”
安宁郡主呵呵一笑,将镯子强行塞到石槿柔手里,说道:
“这镯子谈不上贵重,是我离京之时匆忙拿的,本打算窘迫的时候可以将它化了换些银两,如今用不到了,就权当送给妹妹的贺礼吧!”
石槿柔不好推辞,接过镯子后连忙谢恩。
…………
侯府太夫人居所,苏嬷嬷看着太夫人咳声叹气的样子,小心地说道:
“石大人说与侯爷以前定好了,明日会如约来府里拜望您,奴婢也不敢阻拦,您看……”
太夫人苦笑着说道:“见还是要见的,石大人好心好意,我又怎能失了礼数?”
“那世子的事您告诉他吗?”苏嬷嬷问得异常谨慎,因为她怕再惹太夫人烦心。
太夫人说道:“还是不说为好,一则事情还没确定,二则沈氏和弘儿明天就回来了,我倒要看看沈氏会给侯爷和我怎么个交待!”
苏嬷嬷默然无语,太夫人忽然开口问道:“石小姐在安宁那里吗?”
苏嬷嬷答道:“嗯,正和郡主说话呢,刚才奴婢带石小姐进去的时候,奴婢见安宁郡主挺高兴的,对石小姐也特别亲切,一把就拉住了石小姐的手。”
太夫人脸上终于有了丝笑容,感慨地说道:“这个石小姐啊,当真是聪明伶俐,和什么人都能打交道,还不惹人反感,看事情也透彻。弘儿若娶了她,以后的日子也就不用愁了。”
苏嬷嬷也陪着笑说道:“还不是您老有眼光,看得长远。石小姐虽然出身寒门,可那脑子里竟有用不完的见识和聪慧。”
太夫人皱眉思索了一会儿,最后似乎下了狠心一般,果断地说道:
“不行,等弘儿明天回来了,我一定要告诉他,他眼中的石公子其实是女儿身!”
…………
石槿柔自郡主那里出来后,在一个丫鬟的引领下又来到了太夫人的院子。
等丫鬟通报之后,石槿柔整理下衣服,脸上现出甜甜的笑容,轻抬脚步,款款走进了太夫人的房间。
120、沈氏的打算
石原海一直在府里焦灼地等候着石槿柔回来,因为在苏嬷嬷的语气和神情之中,他察觉到太夫人对于自己明天去侯府拜会似乎并不是很欢迎。
“到底怎么回事?太夫人是真的病了还是有其他原因?难道我有什么事处理得不当,惹太夫人不高兴了?”石原海的一颗心没着没落的,惴惴不安。
直到傍晚,石槿柔终于从侯府回来。
石原海见到女儿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见到太夫人?”
石槿柔点点头说道:“见到了,与安宁郡主道别后我就去看太夫人了。”
“太夫人病了吗?”
石槿柔疑惑地说道:“没有啊,父亲为何这么问?”
“是这样的,苏嬷嬷来接你,你回房换衣服的时候,为父对她说起明日去侯府拜会的事,我看苏嬷嬷神情闪烁,好像不愿意让咱们去似的,还说太夫人身体不好。”
石槿柔想了想刚才在侯府与太夫人在一起的情景,不由困惑说道:“没有啊!太夫人好好儿的,没什么不妥。而且还当着我的面特意吩咐了苏嬷嬷,让苏嬷嬷嘱咐厨房,明日晚上要宴请爹爹和我呢。”
石原海狐疑地小声嘀咕道:“这可真是怪了,苏嬷嬷的表现到底是什么意思'无''错'小说 m。qulEDu。COm呢?”
“爹爹就不要想了,反正明天下午我们是要去的。也说不准侯府里出了些争争吵吵的事,与我们无关呢。”
石原海点头称是,随即又问道:“郡主和你说什么了?”
石槿柔拿出那个金镯子交给石原海,并将与安宁郡主见面所说的内容向父亲简单转述了一番。
石原海听罢,沉吟着说道:“现在,所有的事情总算都有了眉目,等咱们明日去了侯府回来,就可以安心准备过年,筹办秀荷的婚礼了。”
…………
正如石槿柔劝解父亲没必要费心猜测的那样,第二天,送走安宁郡主之后,在石原海父女还未来侯府以前,侯府之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下人们都已被轰到了院子里,屋子里除了太夫人的心腹苏嬷嬷外,只剩下了太夫人、侯爷和刚刚从京城赶回来的沈氏。
太夫人定定地看着沈氏,沉声说道:“真不愧是侯府的当家主母,好大的本事,居然不跟侯爷和我商量,跑到京里去给弘儿相亲。我说你何曾变得如此孝顺,闹着要回京看望你爹娘呢?原来是早有打算!”
沈氏“扑通”一声跪在了太夫人面前,委屈地说道:“母亲息怒!儿媳冤枉,儿媳不知母亲为何这么说,我没有给弘儿相亲啊!”
侯爷把手中的茶杯重重顿在了桌子上,斥责道:“还想抵赖,我们若无确切消息,难道还会诬陷你不成?”
太夫人微微皱了皱眉,对沈氏道:“你还是起来说话吧,你这样跪着,我这老婆子也受不起。”
“母亲!”沈氏已经开始哽咽。
太夫人呼了口气,从桌上拿起封信,递给了身边的苏嬷嬷。
苏嬷嬷会意,立刻将信递给了沈氏。
太夫人道:“你先看看这封信,然后想好了再和我们说!”
沈氏擦了擦眼角若有若无的泪水,将信打开。
信是太后写给太夫人的。
太后在信中说,和亲的事暂时搁置,安宁可以回京。为防止日后和亲一事再提,所以太后打算在年后将石孝弘与安宁的婚事办了。随后,太后笔锋一转,又说到了沈氏在京里的活动,说发现沈氏在京里不停地到勋贵重臣家做客,甚至通过福灵郡主——冉轶成的母亲求到了吴贵妃处,想让石孝弘与吴贵妃的兄长吴阁老的嫡孙女定亲。
太后在信中表达了对此事的不满,并埋怨太夫人事先不与她商量。
沈氏看罢,脸色有些发白,无言以对。
太夫人看着沈氏那苦涩的神情,轻轻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提醒过你多少次了,既然咱们侯府不在朝为官,那就不要参与朝廷里的事,与那些皇亲国戚更要离得远一些。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那些封将拜相、风光无限的达官贵人,你知道他们以后会怎么样?想当初的隐王、平王,哪一个不是人中显贵,权势熏天的人物?可结果又如何呢?”
侯爷在一旁也斥道:“母亲的话你总是当做耳旁风!以后弘儿的事你若再敢擅自做主,小心我休妻!”
太夫人瞪了侯爷一眼,不满地说道:“少胡说!事情还没那么严重。”然后太夫人放缓了语气,对沈氏道:
“咱们侯府之所以能屹立百年不倒,就是有赖于祖宗立下的规矩,万不可到了你们这一代,坏了规矩,出了岔子。不然,等你们百年之后又如何去见列祖列宗?”
沈氏有些颓败,哭哭啼啼地点头应着,再不敢为自己辩解。
太夫人长出一口气,又道:“好了,别再哭了。一会儿石大人和石公子要来府里做客了。你下去梳洗一下,否则让人看到你双眼通红地见客,那就不好了。”
沈氏答应着,站起身低着头走出了房间。
等沈氏出了房间,太夫人又对侯爷说道:“回头问问你媳妇和咱们京里的人,弘儿与吴阁老孙女的事到底到了何种地步?若还来得及,你就想想办法将此事挽回!记住,万万不可得罪了吴阁老。”
侯爷躬身说道:“母亲放心,儿子知道怎么做的。”
太夫人摆摆手,有些疲倦地说道:“你去吧,我有些累了,想打个盹儿,晚上还要接待石大人父女呢。”
侯爷答应着,正欲出屋,忽然又被太夫人叫住,对他吩咐道:“对了,你让弘儿来一趟,我有几句话要对他说。”
侯爷应了声是,转身走了。
过了一会儿,水青进来禀报:“世子爷本来要给太夫人请安的,但因为刚才见长辈们在说话,便知会了一声他院里的小丫鬟,独自去找石公子了。”
121、情谊的见证
因为要去侯府拜年,石槿柔翻箱倒柜地寻找着合适的衣服,小怜一旁无奈地将她翻出来不穿的衣服又一一叠好,放回柜子里。
忽然,石槿柔一声欢呼,因为她终于找到了一套华美的公子装,也就是狩猎过后石孝弘送给她的那套衣服。
石槿柔换好以后,对着铜镜照了一下,衣服虽然略大了些,但肥瘦还算合体。
小怜一旁连连点头,将石槿柔连人带衣服地猛夸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