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投资人生 >

第97章

[重生]投资人生-第97章

小说: [重生]投资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云正听得起劲,冷不防被这么一问,有点纳闷的回答道,“当然是记住号码啊?还能怎么办,手机和小灵通里又没有办法存……”

    “那如果是比较冷门,不太常联系的号码呢?”陈远鸣又追问了一句。

    “呃……你是想说电话本吧?”这时已经有点明白了过来,肖云伸手往兜里一掏,还真摸出了一个小小的电话本,“现在电话用惯了,还真离不开这玩意,不带着本子出门心里都不踏实。”

    看到那个电话本,陈远鸣笑了,“嚯,够旧啊,看来肖大哥也是经常打电话的人啊。”说着他转头又看向肖君毅,只见对方有些自得的晃了晃手里的一个小本子,看起来崭新锃亮,很是有几分气派。

    “看来大家的习惯差不太多。”陈远鸣笑着摇了摇头,“没错,有了电话就该有电话本,就该有黄页或者名片之类的东西。谁都有忘事的时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是这种事关社交的大事,现在能用起手机的那是普通人吗?丢一个号码,可能丢掉的就是一条联系方式,一笔天大的买卖。只是之前我们的思路倾向于,怎样把这些写在电话本里的东西统统塞进手机里面,而现在,却未必要这么复杂了。”

    看着带着几分好奇的肖云,以及略有所悟的肖君毅,陈远鸣稍稍停顿了一下,摊开了自己的谜底。“其实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并不是笔尖那样高科技的产品,也不是违反常识的推进手机的研发,而是要取其中间值,作出一款简单实用的电子产品。说白了,就是一个更高科技的记事本,一个小型的掌上电话薄。笔尖对于我们而言,并非不够用,而是太先进了。”

    这就是陈远鸣在索尼ps1的提示下想起的另一件产品,pda(persona1 digita1 assistant)个人数字处理器,当然,也有不少人称呼它为“掌上电脑”。

    (防抽分割线,本章完)

 100第一百章

    陈远鸣自己并没有用过pda;上辈子在家乡时,别说pda,就连手机他都没接触过;后来到北京打工干得又是底层的体力劳动,等到终于在中关村立足时;已经是2oo2年前后的事情了,手机的储存功能不再像9o年代那么不堪,自然也不会考虑pda这样昂贵的奢侈品。

    但是没用过;不代表他不知道pda曾经的辉煌。在那个移动设备贫瘠的年代,作为过渡产品;pda可以算是后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类数码产品的先驱。记得2oo3年左右美剧在中国兴起时,那部Fox电视台播放的《24小时》可让pda大大出了一把风头;男主角杰克…鲍尔几乎每季都会换一套高科技通讯设备,pda、手机、蓝牙耳机、笔记本电脑等等,其先进的功能让大多数从未接触过此类产品的国人大开了眼界,也让奔迈成为了国内最流行的pda品牌之一。

    如今,奔迈在美国还没有知名度,真正适用的pda产品也未问世,相反go公司生产的笔尖电脑曾经引来整个硅谷的目光,虽然最后功败垂成,但是go在平板电脑以及触屏系统内的技术,是现今大多数公司都无法匹敌的,有了这样一个强援,不向pda进军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更重要的是pda可以成为一种有力的产品补充,尽快上市销售,回收一些科研成本,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只有进入市场流通的商品,才有挖掘潜力的价值。go的失败也正在于此,它的技术含量超过了当时科技的平均水准,但是商业价值却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就导致了研发费用太高,无法投入销售的惨剧,让一个很有潜力的公司最终覆灭。

    而安信虽然比go要财大气粗很多,也有着整个小灵通产业的支撑,但是研发方向依旧不能草率,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在投入的时候逐步回收成本,才是科研转化为生产的唯一途径。

    这番话说的干脆明晰,肖云却沉吟了片刻,“可是如果只是一个具备简单功能,能够代替电话薄的东西,会有人买账吗?这玩意的价格恐怕也不会便宜……”

    “应该会的。”一旁的肖君毅相当自信的接口道,“只是看要怎么销售,采用何等方法推广。就像我们的小灵通,它目前的价位只有大哥大的1/5,在基站建设上也不逊于如今的移动通讯网,北方大部分城市都可以通用。但是这样的一件产品,依旧没能挤垮手机的销量。”

    “我看不但没有挤垮手机,反而让手机的身家地位更高了啊。”肖云也苦笑着摇了摇头,“那些大老板们还是倾向于购买摩托罗拉或者爱立信,哪怕这些手机供不应求、根本买不到现货,哪怕它们的信号在短途通话上并不比小灵通强。小灵通这种东西,虽然物美价廉,但是正式场合拿不出手啊……”

    是啊,这就是真正的国情所在。对于中国目前新富起来的一代而言,刚刚摆脱泥腿子、小市民的身份,他们还在寻求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重新定位,还在为“如何花钱”发愁苦恼。对于这些人,好的,不一定是对的。而大哥大、高档电子产品,无疑是展现身价的一个标志,花上几倍的价格去消费那些高档货,才是他们的客观需求所在。就像在华尔街的上流社会,你可以去买那些物美价廉的国际知名品牌,但是在满眼定制西装的酒会上,你就必然是个异类。

    “因此,只要操作恰当,那个电子记事本的点子很有可能掀起潮流。”双眼变得更加闪亮,肖君毅看向坐在身边的青年,“把产品的身价提高,让这个电子记事本成为一种风尚。当一圈老板都用着高科技产品时,我小叔手里这种破本子就拿不出手了。哎呦,小叔,我就是打个比方。”

    看着打闹起来的叔侄俩,陈远鸣笑着放松了肩背,靠在了椅子上。跟聪明人说话,永远都更省力。轻轻咳了一声,他打断了两人的笑闹,“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让这个电子记事本和真正的电脑联动起来,让那些空有金钱,却无甚科技理念的人慢慢接触电脑、习惯用电脑,也习惯于这种功能简单的电子科技。当这种理念慢慢在人群里流行开的时候,推广我们的后续产品,不论是电子记事本的升级版,还是更先进的手机,都会产生很大的便利。”

    “那手写板方面呢?”肖君毅一挑眉,“是不是也按这样的思路进行,刨除那些复杂的功能,把用途锁定在文字输入和简单绘图上。”

    “没错。”陈远鸣赞赏的点了点头,“而且手写板还可以往更深的方向研究,现在它只能代替键盘,将来总会代替鼠标,代替扫描机,代替一切外界设备,成为手和电脑真正沟通的媒介。这是个大趋势,不能有半点松懈。”

    “这算是一份为三了吧。”肖云叹了口气,“电子记事本、手写板、手机,一口气就要多出了好几个部门呢……”

    “也许还有更多的衍生产品。”陈远鸣笃定的答道,“在美国,我刚刚整合了自己手下的几家公司,让他们朝着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努力跟上世界的潮流。但是在中国,却未必要这么赶,我们的发展还很落后,这种落后不仅是国情上的,也是心态上的。所以替代性产品不但有研发的价值,甚至还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市场。而领先占据了这个次级市场,等到我们推出更高端的产品时,市场份额和消费习惯也会站在我们身边。”

    这其实也是在中国发展高科技的关键难点所在。需求没那么高,研发力度自然就会松懈,抄袭国外产品就已经足够应付国人的需求。但是当走出国门时,这些产品就成了毫无竞争力的废品,或者被专利权死死卡住脖子,缺乏核心竞争力。电子市场并非只有中国一隅,国际才是各家公司厮杀的战场,而中国站上这个市场,成为和日美一样的电子产品消费大国,估计还需要十几、二十年之久。

    这种复杂的局势就要求那些科技公司们有着双重的目光,有着割裂的布局。研发永远不能停,必须努力跟上国际潮流的趋势,想尽一切办法来接近或者占领国际市场。但是同时,国内的布局也不能松懈,就像Vcd这样的过度产品,欧美根本就没有上市,但是中国,六七年内估计都还是主流播放器,这在电子时代是一段无法想象的漫长时光,也是一个庞大到让人无法放弃的市场。

    因此,保持竞争力和尽快占据国内市场一样关键,创新才是一切的根本。那些简单易行的山寨模式只是在饮鸩止渴,当这种模仿成为潮流,研发能力被彻底剥夺后,中国想要重新崛起,就需要花上更大的代价、更长的时间。

    而现在,他们有了反盗版联盟的存在,有了慢慢建立起来的专利权保护系统,有了让那些天才们一展身手的天使投资,也有了飞燕、安信这样成功的先例。中国人在创造力上从来不输给任何人,就像硅谷未来的两大显卡品牌,aTI和nVIdIa的两位创始人恰恰都是华裔,如果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孰胜孰负还难说的很呢。

    “哦?飞燕已经改变了战略模式了。”敏锐的听出了陈远鸣话中隐藏的含义,肖君毅微微一笑,“那看来以后我们向你取经的机会就更多了,我们是不是最好也在硅谷建立一个工作室呢?”

    “这个挺难说……”陈远鸣微微思考了一下,无奈的摇了摇头,“安信的背景太敏感,美国方面的态度还很难预测。不过和飞燕的技术交流却没有大碍,有封锁线,就该有同样的突破点。只是目前还是先把目光放在新产品研制上吧……”

    “电子记事本这种名字是不是有点落伍呢?”肖云摸了摸下巴,“既然针对的消费群体是那些大老板,就该有个更上档次的名字嘛。”

    “产品大类就叫掌上电脑吧,当然这也是它未来发展的方向。至于品牌名称嘛……”陈远鸣笑了笑,“最好取个商务通之类的名字,突显它的商务价值。还有笔输入功能,这玩意现在国内能模仿的厂家都不多,回头再出个英文、日文系统,远销海外也不是问题。”

    三人越说越起劲,最终围绕着这个掌上电脑的功能做出了一个大体规划,加载计算器、通讯录、跟日历合成的日程管理、通过笔输入操作的笔记本,以及录音设备。终端可以连接电脑,尽量拓展储存空间,基本就能满足商务上的大多数应用。至于游戏和其他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由于讨论的内容颇为繁琐,又折腾了大半个小时,才商议好掌上电脑的前期规划,肖云刚想再说点什么,肖君毅剑眉一挑,“小叔,生意是一天能谈完的吗,先歇歇吧,下面养那么大一票人,也不是让他们放牛吃草的。”

    肖云一愣,旋即笑了出来,“怎么,累着三少爷你了?行啊,反正一天也搞不定,回头再慢慢谈,咱们先去吃个饭。今天我请,远鸣这次你可不能再推了啊!”

    陈远鸣刚想说什么,肖君毅先一撇嘴,“就您那种吃法,今天还是别折腾了吧,估计远鸣到现在还没睡呢吧……”

    “什么?”肖云惊讶的看了眼会议室墙上的挂钟,“这都下午四点多了,怎么会……”

    “国际航班就那几趟,猜能也能猜得出。”肖君毅站起身,拿起桌上几分文件装进了公文袋中,冲陈远鸣笑了笑,“刚才我跟小宋说了,让他去下面小厨安排份下午茶,你先垫垫肚子,回家睡觉也踏实。这几份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