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摄政大明 >

第264章

摄政大明-第264章

小说: 摄政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突啊。”



  经过之前的仔细考量,赵俊臣如今已是理清了思绪,却不像是李立德这般担心,笑着说道:“周尚景虽然心机手段皆是可怖,但我也不怕他,既然是注定要有冲突,那么见招拆招就是,其实,这般情况总要比双方似敌似友、暧昧不清要好得多,至少清晰了双方的立场,不至于敌友不明,至于周尚景安插在户部与工部的那两颗钉子,我已经有办法去对付,而你接下来又要到地方上任职,就不必操心了。”



  说到这里,赵俊臣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如今我却需要你在另一件事情上出力。”



  “不知何事?还请赵大人吩咐就是。”



  “等你出任山东布政使之后,你原本在刑部的那些经营,不免会被周尚景和沈常茂他们瓜分干净,这却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打算将新任的刑部右侍郎秦怀远收为己用,这样你在刑部的那些经营也能保持下去,咱们这一派在三法司的影响力也不至于大幅衰减,但若是想要这秦怀远甘心投靠咱们,却还需要李大人你在旁说项。”



  李立德恍然,心中不由赞叹赵俊臣的心思谨密,连忙应声道:“赵大人说的是,下官必然全力为大人说项,却不知大人您对此有何计划与安排?咱们何时与那位秦大人见面?”



  赵俊臣抬头,看了看客堂门外的天色,却见已是夕阳西落,笑道:“我已是约他今晚在尚贤楼见面,时间差不多了,咱们这就去吧。”



  ~~~~~~~~~~~~~~~~~~~~~~~~~~~~~~~~~~~~~~



  路上,赵俊臣与李立德二人舍弃了坐轿,同乘一辆马车,趁机在车厢中商量事情。



  在车厢中,赵俊臣认真吩咐了李立德在赴任山东之后所需要的注意事项、以及这些事情对赵俊臣一派积累人脉与底蕴的重要性,对于赵俊臣的叮嘱,李立德自然是不敢怠慢,全都认真的记在心中。



  等到诸事议毕之后,马车也正好赶到了尚贤楼门外。



  因为提前定下了包间与宴席的缘故。尚贤楼的掌柜与伙计们已是在尚贤楼下恭候多时了,见到赵俊臣与李立德出现后,皆是满脸讨好的迎了上来。



  赵俊臣常来尚贤楼,与尚贤楼的掌柜也是熟人了。下了马车之后也不多说废话,只是问道:“大理寺少卿秦怀远秦大人可到了?”



  那掌柜连连点头,说道:“回赵大人的话,秦大人他刚刚已是到了,如今正在楼上包间内等候。”



  说话间,掌柜心中不由奇怪。



  秦怀远升任刑部侍郎的消息,还要等明天早朝上会宣布,如今除了少数人之外,朝野间都还没有得到消息,在掌柜眼里。秦怀远也依然只是一个四品的大理寺少卿,无论赵俊臣还是李立德,官阶都要比他更高。



  如今赵俊臣与李立德出现了,秦怀远至少也应该候在楼下迎接才对,但秦怀远却只是在包间内恭候。这不免会失了恭敬与礼节,难道就不怕赵俊臣与李立德二人心中不快、并暗中报复?



  尚贤楼的掌柜虽然心中奇怪,但赵俊臣与李立德却能够理解秦怀远的心思——秦怀远担心太多人看到他与赵俊臣在一起,误认为他当真已是投靠了赵俊臣,这是在避嫌呢——所以也不见怪,只是相互对视一眼,齐齐一笑。然后一同向着尚贤楼内走去。



  …………



  被掌柜引着来到尚贤楼的二楼后,赵俊臣抬头一看,却见秦怀远正在雅间外垂首恭候着。



  秦怀远也知道自己在这里等候实在是有失恭敬,所以见到赵俊臣与李立德之后,就连忙请罪道:“下官才知道赵尚书与李侍郎的到来,有失远迎。还望两位大人见谅、见谅。”



  听到秦怀远的话后,尚贤楼的掌柜张口欲言,但最终还是垂头不语——实际上他远远的看到赵俊臣的马车出现在街头后,就派伙计通知了秦怀远,而秦怀远的这句话明显是在推卸责任了。但尚贤楼掌柜却也不敢得罪秦怀远,所以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赵俊臣挥手笑道:“没关系,你我朝中同僚,情谊深厚,如今又只是私下相聚,就不必在意这些礼节了。”



  李立德亦是在一旁点头笑道:“是啊,大家都是自己人,秦大人就不必客套了。”



  听到李立德口中的“自己人”三字,秦怀远面色微变,却不接话,只是伸手一引,请赵俊臣与李立德二人进入雅间说话。



  三人进入雅间落座后,最开始并没有谈论正题,而是相互客套着,直等到菜肴上齐、尚贤楼的掌柜伙计们全都离去后,赵俊臣才端起酒杯,笑道:“我今天邀秦大人来尚贤楼聚宴,却是有三个原因。”



  秦怀远连忙说道:“还请尚书大人赐教。”



  赵俊臣将手中酒杯向着秦怀远一敬,说道:“第一个原因嘛,是为了答谢秦大人你今天在早朝上的仗义执言,若不是秦大人你说出了那闫鹏飞与刘诠安二人在审案期间的胁迫言论,恐怕我今日就要被人给诬陷了,如此,秦大人你对我实是有大恩,如此自然要答谢一番。”



  今天早朝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其他人不知道内情,但秦怀远却能猜到一些,又如何敢接受赵俊臣的“答谢”?连忙摆手道:“尚书大人您言重了!正所谓清者自清,大人您即使没有我,想来那些宵小之辈也绝对无法陷害大人丝毫,更何况下官也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又如何真敢居功?大人您实在是言重了。”



  赵俊臣却笑眯眯的没有反驳,只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见赵俊臣如此,秦怀远不敢怠慢,连忙也跟着饮酒。



  一旁的李立德,却是帮着两人又把酒杯满上了。



  然后,赵俊臣再次端起酒杯,又说道:“至于这第二个原因嘛,则是李立德李大人承蒙陛下信任,又得到了本官推荐,如今已是升任了山东布政使,所以趁着这个机会,也是为李大人道喜。”



  秦怀远身为中间派。在朝堂中没有朋党、没有靠山,自然消息也不灵通,并不知道今天下午诸阁老与六部尚书在养心殿内聚议的事情,更不知道李立德升任山东布政使的消息。如今听赵俊臣这么说后,不由一惊。



  然后,带着些许羡慕,秦怀远也连忙举起酒杯,学赵俊臣那样向着李立德一敬,说道:“恭喜李大人了,这三品与从二品之间,虽然只是差着一级,但许多官员即使经营十数年也迟迟无法晋升一步,如今李大人晋升山东布政使。却也不知会羡煞多少人,想来日后重返朝廷中枢担任六部尚书之位,也是指日可待了。”



  李立德举起酒杯回敬,却又看了赵俊臣一眼,似笑非笑间。暗示道:“哈哈,我在朝中有赵大人的庇护与扶持,这点事情,却不算什么、不算什么。”



  三人再饮一杯之后,赵俊臣却并没有说第三个原因,只是笑吟吟的看着秦怀远。



  反倒是李立德,突然话锋一转。向秦怀远问道:“说起来,秦大人如今年岁多大了?”



  秦怀远微微一愣,但还是答道:“下官蹉跎岁月,浪费光阴,今年已是四是有三,比李大人您还要痴长两岁。可惜成就却远不如李大人,当然,与赵大人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李立德一副为秦怀远惋惜的模样,叹息道:“以秦大人的才干,如今这般年纪。却还只是区区一个大理寺少卿,实在是有些屈才了。不过,依我看来,这也有秦大人你的原因啊,你这些年来朝中为官,总是落落寡人,没有人能扶持一把,这升迁自然也就慢了许多。”



  秦怀远自然能听明白李立德的暗示,却没有答话,只是沉默不语。



  实际上,秦怀远并非不知道“有靠山好升官”的道理,然而秦怀远却一向不愿意参与到党争之中,没有靠山固然升迁慢些,但至少活的安稳。



  见秦怀远只是沉默不语,李立德眼中闪过一丝不快,但神色间依然温和客套:“不过嘛,虽然秦大人你的性子孤僻了一些,这些年来一直没人扶一把,但赵大人他却是一向欣赏秦大人你的才干,曾不止一次在我面前说过,今后只要有机会,就绝不能委屈了秦大人,赵大人他是爱才之人,更是说话算话,今天咱们在这里相聚,第三个原因,就是为了恭贺秦大人你的升迁了。”



  “升迁?我?”秦怀远不由一愣。



  赵俊臣笑着点头,并第三次举起酒杯,道:“今日你我三人在此相聚,第三个原因,正是为了恭贺秦大人你的高升了,今天我向陛下推荐李立德李大人担任山东布政使之后,李大人原本的刑部右侍郎的位置就空了下来,然后我就向陛下他再次推荐了秦大人你接任刑部侍郎的位置,而陛下他也答应了,等到明日早朝宣布之后,秦大人你就是朝中正三品的刑部侍郎了,我就在这里先行恭喜秦大人了。”



  而李立德亦是接口笑道:“秦大人你刚才还羡慕我升迁快,但我从正三品升到从二品,也只是升了一级罢了,而秦大人你得到赵大人的举荐之后,却是从正四品升到了正三品,一口气升了两级,却是比我还要快多了!秦大人你能有这番机遇,还不赶快谢谢赵大人的举荐之恩?”



  听到赵俊臣与李立德的一唱一和,秦怀远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是喜是忧!



  从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升到正三品的刑部侍郎,固然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早朝上才刚刚帮着赵俊臣说话,第二天就在赵俊臣的举荐之下升了官,这种情况落在朝中百官眼中,必然会以为秦怀远已是投靠了赵俊臣!接下来秦怀远想要辩解、想要重申自己的中立立场,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心情虽然复杂,但秦怀远还是向赵俊臣答谢道:“多谢赵大人的举荐提拔之恩,下官没齿难忘!”



  赵俊臣依然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说道:“不必客气,大家今后就是自己人了。”



  然而,虽然也知道自己今后会被朝中百官视为是赵俊臣的朋党,但听到赵俊臣的“自己人”三字,秦怀远犹豫了一下后,依然没有明确答复。



  他终究无法下定决心就此投靠赵俊臣!



  接下来,宴席之上。推杯换盏之间,赵俊臣与李立德又暗示了秦怀远许多话,并许诺了秦怀远不少好处,但秦怀远至始至终都没有松口。仿佛已是下定决心绝不会投靠赵俊臣。



  渐渐的,李立德眼中已是有怒火闪烁,只觉得秦怀远不识抬举。



  然而,就当李立德想要直言斥责的时候,却在赵俊臣的暗示下按捺了下来。



  面对秦怀远的避而不谈,赵俊臣依然是一副淡然宽和的模样,似乎毫不担心。而李立德深信赵俊臣的手段,见赵俊臣这般神色,也知道赵俊臣必然是另有手段,不怕收服不了秦怀远。



  但让李立德失望的是。直到这场宴会结束,也不见赵俊臣再施展其他手段,仿佛已经默认了秦怀远的不合作态度。



  只是,在宴会结束后,赵俊臣显得热情无比。非要秦怀远搭乘他的马车,并亲自送秦怀远回府。



  秦怀远面对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