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像何明这般精通帝王心术,又曾是太子太师的重要人物,这些年来虽然不在朝中,但东厂与锦衣卫也必然会在暗中监视,收集了不少情报。而有了这些情报,或许就能分析出什么。
“结果……”说到这里,张德面现苦色:“结果任谁也没想到,陛下他要找到的这些情报资料,竟是全部丢失了,究竟是怎么丢失的,什么时候丢失的,又为什么会丢失,竟是没人能知道究竟!”…
赵俊臣长吸一口冷气,但震惊之余,心中却反而不那么奇怪。
如果这件事的主谋当真如赵俊臣所想,是那位七皇子朱和坚的话,那么以这人的心性手段,以及对内廷的影响力,自然不会留下任何破绽。
“陛下得知这般情况,必是愈加的震怒了吧?”
赵俊臣叹息着问道。
“如果真是这般,那咱家及内廷上下反而还心安些。但陛下得知这般消息后,不仅没有震怒,反而面沉似水,什么话也不说。赵大人您也是知道陛下的,若是陛下神色震怒,那反而事情不大,但如今陛下这般模样,却是让咱家想起了陛下他前几次整顿清洗内廷时的情景了。”
说到这里,张德却面色愈苦,声音中已是带着哭音,原本就是公鸭叫唤似得尖嗓子也愈加的难听:“原本当初赵大人您与陛下在内书房中商讨南巡之策,结果竟是消息外泄,陛下他对内廷上下就已然是十分不满了,如今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咱家这些年来跟随陛下左右,对陛下最是了解不过,陛下如今对内廷的不满,怕已是积攒的极致了……”
然后,张德再次起身,向着赵俊臣连连躬身:“赵大人,我的好赵大人,陛下他在这个时候让咱家来探望大人病情,催促大人还朝,想来明日下朝后,定是会单独召见大人,而赵大人您又一向得陛下看重宠信,还望大人您到时候能想办法帮我内廷上下度过这次难关,而我内廷上下必将感激不尽,日后定有回报!还望赵大人多多垂怜,多多垂怜!”
见到张德这般模样,不知想到了什么,赵俊臣竟是突然笑了起来。
站起身来,将仍然在不住躬身行礼的张德扶起身来,赵俊臣沉声安慰道:“公公不必如此,我必会尽力就是了。”
见赵俊臣答应,张德不由大喜,好似生怕赵俊臣会反悔一般,连声说道:“一切就看赵大人您的了。”
……
亲自将张德送到府外,看着这太监乘着马车渐渐远去,赵俊臣喃喃道:“说不定,这倒是一次好机会……”
~~~~~~~~~~~~~~~~~~~~~~~~~~~~~~~~~~~~
第二日,早朝之上。
一众朝臣排列整齐的站在太和殿内,因为何明灭门案的事情,一个个皆是面色严肃。
尤其是那太子朱和堉,坚毅刚正的脸庞上,满是悲伤与震愤,甚至见到赵俊臣时隔多日后再次上朝,也没有多加理会——他固然不喜欢何明的教导,但何明毕竟曾是他的老师,而太子朱和堉却是一位尊师重道的人,如今何明遇害,朱和堉自然也会伤心愤怒——以赵俊臣对朱和堉的了解,此时朱和堉的神色,绝非伪装。
没等多久,随着张德一声“陛下驾到,众臣子跪迎”,德庆皇帝已是快步来到御座之前,面沉似水,任谁也能看出此时德庆皇帝此时心情不佳。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众臣子下跪,高呼万岁,德庆皇帝却不似寻常那般让众臣起身,就这么沉默着让众大臣跪着。
赵俊臣偷眼抬头看去,却见德庆皇帝此时也没有在龙椅上坐下,就这么站在御阶之上,用冰冷的探寻目光,看着眼前这一众跪在自己面前的臣子。
明白德庆皇帝此时的心情,众臣子自是不敢表示什么,自周尚景、朱和堉以下,就这么沉默不语的跪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德庆皇帝终于冷笑着开口了。…
“万岁?朕就快被气死了,怎还敢有这般期望?!何明!自朕登基起就辅佐于朕!是跟了朕三十年的老臣子!两任太子太师!朝中重臣!竟然在赴京就职的路上,直隶境内,被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山贼给灭了全门!!尸骨暴在山野之中过了好几日才被发现!!凶手是谁,至今还没发现!好啊,这就是你们平日里说的太平盛世!这就是你们为真管理的太平江山!!”
德庆皇帝呵斥之间,声音越来越大,到了后来,已是大声呼喝,手不住拍打着御案,碰碰作响。
随着德庆皇帝这般震怒,许多臣子不由的身体颤抖,害怕至极,连声道:“臣等有罪!陛下保重龙体!”
而经过这般叱喝,德庆皇帝心中的怒火似乎终于消停了一些,返身坐在龙椅上,垂头看了御阶下的众臣几眼后,终于缓缓开口道:“肖太师,你身体一直不好,已经良久没上朝了,先且站起来吧。”
听德庆皇帝这么说,赵俊臣才发现,原来太子太师肖温阮今日竟然也上朝了。
偷偷抬头看去,却见众臣前列,一名垂垂老矣的身影,正缓缓站起身来。
正如德庆皇帝所说,这位已是准备辞任的太子太师,已是许多时日没有上朝了,以至于赵俊臣还是第一次见到他。
因为排位靠后的关系,赵俊臣却看不到这肖温阮此时此刻的面容神情。
只听肖温阮站起身后,用那衰老无力的声音,向着德庆皇帝禀报道:“陛下息怒,事已如此,再怎么生气也已是于事无补了,只会气坏了陛下的身子,如今这般情况,紧要之处还是要及时缉拿凶手,还何明大人公道。”
德庆皇帝似乎很给肖温阮面子,面色稍霁,点头道:“朕已是命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联合审查案件,限期十日,必要找出谋害何明全门的凶手!这件事不仅仅关系到何明的公道,还干洗到朝廷的颜面,哼,太子太师在来京赴任的路上、天子脚下,被杀了全门,这般消息传了出去,百姓们怎么看?后人们怎么看?历朝历代,又有哪位帝王治下会出这样的事情?”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似乎再次生气了,冷笑着又说道:“不过,案件要追查,某些臣子的失职失察之罪,也要追究!”
听德庆皇帝这么说,太和殿内许多臣子又是身体一颤。
然而,德庆皇帝刚准备继续说些什么,就见众臣子之中,一名面色苍白的中年臣子,竟是跪行数步,然后高声呼道:“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
恩,第一更。
阅读提示:如果您在目录页看到绿色章节不能点击阅读,请点击相近章节进入,再上下页就能阅读到,如有不便,敬请见谅。
。
第一百一十章。德庆震怒(中)。
》 第一百一十章。德庆震怒(中)。
“臣有罪!还请陛下责罚!”
听到这般声音,包括赵俊臣在内,太和殿内众臣子皆是一愣。
如今德庆皇帝震怒,又正在归咎罪责之时,寻常臣子躲还来不及,怎么会还有人上赶着主动认罪的?
这般想着,赵俊臣向着声音来源处看去,却发现主动认罪之人,正是北直隶保定府的知府王涛。
因为何明遇害的地方,恰好在保定府与顺天府的交界处,所以今日这王涛也来到了太和殿。
而见是王涛在主动认罪,赵俊臣暗思片刻后,已是心中了然。
因为何明灭门案的地点蹊跷,这保定府知府王涛与顺天府府尹薛桂两人,今天至少也要有一人会倒霉,也正因为如此,昨日这两家衙门才会竭尽所能的相互推诿。
然而,王涛是阁老黄有容的人,而薛桂的靠山却是首辅周尚景,两相比较,自然是周尚景的权势更大更重,再加上顺天府府尹这个位置虽然难做,但掌控京城,消息灵通,却极是重要,所以周尚景也绝不会这么轻易放弃薛桂,于是也只能让这个郭涛来主动顶罪了。
“想来是周尚景与黄有容达成了某些协议,却是牺牲了这个王涛。”
就在赵俊臣暗思之间,王涛已是再次叩首道:“何太师身死于微臣的管辖境内,是臣疏于防范,治下不稳,才造成了这般大案,臣辜负了陛下圣望,罪责深重,也不敢稍有推诿,只请陛下责罚!”
说话之间,王涛面色苍白,声音颤抖,冷汗渗渗,磕磕巴巴,虽然认罪,但任谁都能看出他的勉强与不情愿,但形势比人强,却也由不得他。
见王涛这般主动认错,德庆皇帝却不由的面色一沉。
无他,按照德庆皇帝原本的打算,是将这件案子的责任全推给顺天府府尹薛桂,薛桂是周尚景的人,这样做可以顺带打压一下周尚景在朝中的势力。
没奈何,周尚景却是老谋深算,早已是料到了这一点,不知用了何种手段,竟是让同样有嫌疑的王涛主动认罪了,德庆皇帝的计划自是落空。
如此一来,德庆皇帝的心情愈加不好,却是把怒火全都撒在了王涛身上。
“哼,你倒是机灵。”冷哼一声后,德庆皇帝扬声道:“来人,摘去他的顶戴,交由大理寺论处,罪责从严。”
王涛没有喊冤,在大内侍卫将他架走时也没有反抗,只是面若死灰。
而德庆皇帝却怒火未消,再次将满朝上下的大臣们狠狠的责骂了一番,然后又再次责令刑部、都察院与大理寺限期破案后,也不再处理他事,就这么甩手离开了。
见德庆皇帝如此,张德匆匆喊了一声“下朝”后,也连忙跟去。
而这般满朝臣子至始至终都跪着上朝的情况,自德庆皇帝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
………
等德庆皇帝离去,下了早朝,赵俊臣站起身来,揉着酸痛不已的膝盖,面露苦笑。
很显然,以德庆皇帝的心机深沉,到了今日,应该不会再如此震怒了,但今日的德庆皇帝却依然表现的怒气冲冲,想来是为了威慑隐藏在暗中的有心之人,强调帝王的尊严,表达自己对此事的态度了。
可惜,赵俊臣无论是前生还是今世,又何曾下跪过这么长的时间?却也受到了连累。…
就在赵俊臣暗暗抱怨之间,张德公公却去而复返,在御阶上扬声道:“陛下有旨,招户部尚书赵俊臣御书房觐见。”
~~~~~~~~~~~~~~~~~~~~~~~~~~~~~~~~~~~~~~
当赵俊臣随着张德来到了御书房中,却见德庆皇帝正坐在御案后,依然是面沉似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知道德庆皇帝心情不好,赵俊臣不敢怠慢,就要叩首行礼,然而才刚刚弯腰,德庆皇帝已是扬手道:“免礼吧,你身体刚刚痊愈,就不要这般折腾了。”
赵俊臣却依然在下跪叩首后,才站起身来,恭声道:“承蒙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时值这多事之秋,却也不敢持宠而骄,引人非议,更要遵守规矩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