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废剑 >

第12章

废剑-第12章

小说: 废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志晖也没真正听懂韦学文后半句话的意思,脸一下红了,返身回卧室不再说话。

  
  第二天,韦学文让高原过来陪邱志晖回天津过年,说好自己大年初二来换他。高原的老家在天津杨柳青,正好和邱志晖算同乡。本来韦学文打算让邱志晖留在北京,毕竟劲松这个住处现在对方还不知道,而天津的邱志晖父母家很可能早就被对方摸过了。但高原自从进入157后就没回老家过过年,而丁晓婷春节几天正是最忙的时候,无法离开单位,综合考虑下,还是让他们回天津吧。韦学文自己也打算回趟重庆。

  对于他们这种身份的人来说,春节在异国他乡已经成了常态,就算在国内也多半无法回家。他们也早已习惯让自己对这些东西看得很轻。

  韦学文这次打算回趟重庆,还有另外个原因:自从和崔西联系上后,他就慢慢有种预感,认为自己这次可能很难全身而退。刚开始逃亡的时候,对被陷害想的太简单了。自己这十年间大多数时候在国外,家里大本营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不清楚。这里面的水,可能很浑……趁现在有点空档回趟重庆,免得万一以后有个什么长短,给家人留下无穷遗憾。

  飞机肯定不能坐。火车也有危险,身上带着枪过安检始终是个问题,最好还是小心为妙。于是他去医院看了一趟老钟后,开着那辆老雅阁上了路。

  途中在高速公路休息站睡了一夜。就在车里睡的,除了半夜有人在车外拿电筒晃了晃(估计是想敲玻璃顺东西的),其他一切正常。

  年三十的早上到了重庆主城区。但这些年城市变化太大,韦学文已经完全不认识路。他开着车在江北的街道上兜了好几个大圈子才上了北滨路,结果又上错了桥,冲到了渝中老城区,然后稀里糊涂过江到了南岸。后来没办法就干脆一直往南开,到了九龙坡对面才折过江来。等到了大渡口跃进村的家时,已经快中午了。

  妈和三妹学彤在家,看到他回来都高兴的不得了。学彤立即给二哥学韬打电话,妈揣上钱拿  着个大购物袋去了超市,说要“补点货”。晚上的团年饭本来是安排在学韬家吃,但现在大儿子回来了,妈决定就在跃进村吃,让学韬两口子带上儿子回这边来。

  下午韦学文带着学彤去江边铁路旁一条没人的小路练车。学彤的左腿有残疾,但平时走路速度不快的话基本上不需要拐杖,所以她很想去考个自动档车的驾照,也算是一项技能。

  韦学文极有耐心的教了妹妹好几个小时,然后把车停在路边休息,喝水抽烟。学彤问他“大哥,你现在有女朋友没得安?”

  韦学文笑笑,摇头“没得”

  “以后在北京找,不要找个像二嫂勒样子的”

  “啷个了,你不喜欢她曼?”

  “二哥都成了她们屋头的上门女婿,隔两天儿豆要回她屋头。但是嘿少回这边,一个月才来一两次。娃娃也是她父母在带,根本不给我们妈带……今儿晚上团年,二嫂本来还说其江北那边她屋头,都不愿意过来。豆是嫌我们屋头穷,嫌我是残疾人怕以后给她们添麻烦。势利惨老!”

  韦学文轻轻叹口气“三妹儿,莫楞个说……学韬能成这门亲,我和妈都嘿满意。我长期不在家,能照顾这个家的只有你二哥,他能混得好曼,该为他高兴撒”

  学彤把嘴巴嘟着“又不是啥子好大勒官,一个派出所副所长。大哥,你要是能够调回重庆,级别应该能到副局长了哦,那时候,我们屋头比他们屋头撇好多曼?”

  韦学文给妹妹额头上来个弹指,用普通话说“丫头片子心思多”

  学彤大叫“讨厌痛的很!”

  晚上六点,妈和学彤已经基本上把年夜饭弄好,就等学韬一家回来了。学彤连着给学韬打了几个电话,很有点不高兴“嘿烦,啷个现在才从单位走噢”

  妈说“可能在值班嘛”

  学彤嘲笑“不晓得是不是又跟去年一样,两口子穿身警服回来吃团年饭。这屋头警察还少了曼?宝器!”

  “你二哥刚当副所长,工作忙”

  “切,老妈你啷个楞闷好豁噢,二嫂故意的,好让你没的法埋怨他们回来少老”

  韦学文呵呵笑,点烟抽,突然想起还没买鞭炮,赶忙起身“我其买火炮儿!”

  妈说“楼底下拐拐勒豆有家。少买点,可惜钱”

  韦学文快步下楼,结果走到街面拐角处,发现妈说的那家竟然已经几乎被买空了,只剩了很少一些别人挑剩下的。想想有点不甘心,于是问了人后又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钢花路上去转了两个来回,才找到家东西多的。他让老板给他找了个蛇皮口袋,买了满满一袋,差不多1000元。

  好不容易把鞭炮扛到楼下,左手有伤不能用,只用右手很有点累。不过韦学文心情很好,这是自己离开重庆18年来第一次全家团圆过春节。

  但上楼到大门口时候,他突然听见屋子里在争吵。

  妈的声音“啥子事情都有个理由,凭啥子?我勒儿子我自己都不晓得曼,要你来教我?老子当警察的时候你还在吃奶!”

  好像是学韬“妈,你不要楞个固执,是真的,下午政治部的人都找我谈过话老”

  应该是弟媳妇“他现在回来,不是说我们不欢迎,但关键是他现在身上有事,会连累整个家……”

  学彤在叫“你乱说!我大哥是英雄,啷个会是通缉犯?”

  韦学文一下撞开门,把装着鞭炮的蛇皮口袋放在沙发边。学韬从沙发上起身“哥,你……你回来啦?”弟媳妇有点尴尬的叫了声“大哥”

  妈快步走到门边,看着大儿子说“到底啷个回事?”韦学文没说话,沉默了一会儿后,从门边鞋架上拿起自己的包背好,然后从包里掏出一个装着10万元钱的纸包,递给妈“可能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回不来老,勒点儿钱你留到,三妹儿找到婆家了,给她置点嫁妆”然后转头对学韬说“把妈照顾好,有空多回来看哈儿!”

  学彤忍不住哭了出来“大哥……”韦学文伸手把妹妹脸上的泪擦了“莫哭,哭豆不漂亮老。要听你二哥勒话,莫扯筋”然后低头看了一眼妈,接着转身出了门,头也不回的下楼走了。

  直到把车开到钢花路上,韦学文才靠边停了车,一个人趴在方向盘上,掩面抽泣。/

  走出家门的时候,他根本不敢回头看;楼下上车,他也没有回头看,他知道妈和学彤一定在窗口望着他。妈已经65岁了,头发已经白了好多…… 。。

第十一节
大年三十的晚上,韦学文一个人开着黑色的老雅阁行驶在灯火通明的重庆大街上。四周鞭炮声一阵接一阵,中国社会独有的喜庆祥和气氛浓烈的弥漫在空气中。所有这时还在路上的车都开的飞快,车上的人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回家!”。而他却只能眼含热泪默默的离开家。而且这一走,都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再见亲人。

  18年前曾仲英在北京雪夜说的那番话,当时的20多人中后来能够做到的寥寥无几;而这么多年能一直坚持下来的,只有韦学文一人。

  半夜两点开到了恩施。韦学文正准备在休息站睡一夜,突然手机响了,邱志晖的,还带着哭声“文哥你在哪?高原中抢了!”

  
  高原和邱志晖商量好,三十先回天津市区的邱家,初一晚上再去西青的高原老家吃饭,这样两边都能照顾到。然后初二回北京和韦学文汇合。在天津就对外说因为邱志晖身份敏感,高原是部机关的内保干部,部领导让来全程陪同负责安全的。

  这样安排基本上没啥大问题,但他们犯了个错误。邱志晖不愿意坐火车,怕被认出来,要签名要合影之类,太烦人。她想开自己的波罗回天津。高原估计对方多半早就知道了邱志晖的车牌号,于是就让丁晓婷借辆武警牌照的越野车。但三十早上送车过来的司机在半道上被人撞了,磨叽到中午都没来,邱志晖又急着走,高原没办法只好同意回青年路去开那辆白色的波罗。

  但这一去就被人盯上了。

  这行就是这样,那怕做到了99分,只要疏忽一分就会前功尽弃。对方其实应该不知道邱志晖天津老家的具体地址,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她是天津人。但恰好年轻的高原一时疏忽,马上就给对方提供了机会。

  晚上在天津邱家吃年夜饭。邱志晖现在算半个名人,而且是“当官的”,所以亲戚来了一屋子,有30多人。快到半夜12点时,大家都要下楼去小区门口放鞭炮。小区门口人很多,而且鞭炮太响。高原知道这种时候很危险,所以寸步不离的在旁边跟着邱志晖。

  大约12点过一点,四周震耳欲聋。高原突然在人群中发现一个穿黑皮衣、戴黑色棒球帽的人。这人把帽沿压得很低,根本看不清脸,兴趣也不在漫天的礼花上,而是脑袋东转西转像在找什么东西。高原认为多半有问题,于是慢慢从旁边靠过去想仔细瞧瞧。没想到那人突然从怀里掏出把枪,向十米外的邱志辉走过去。

  高原大叫一声“小心”,一个箭步冲上去想按翻那人,结果刚跨了一步就碰上正在施工的地沟沿,踩空了。对方几乎是同时转过头来开了枪,正好碰上高原身子往下栽,子弹就没打准,只击穿了右肩。

  等高原从地沟里爬起来时,对方已经跳上一辆路边停着没熄火的河北牌照A6,一溜烟开走了。

  邱志晖有个刚上学的小侄子在枪击发生时站在高原后面,正好看见了这一幕。他说那人开枪后是犹豫了一下才跳开跑了的。看来还是运气好,对方可能以为掉到沟里的高原身上也有枪,怕不能一下解决问题,而且也不知道旁边是不是还有高原的同伴,所以没有继续开枪而是选择立即闪人。

  高原的左腿摔折了,右肩被击穿右手也无法动。邱志晖和亲戚立即把他送到医院。因为是枪伤,医院报了警。高原身上带的有出国之前组织在国内的普通工作证件,现在用来逃过路费的。但他不敢拿出来,怕被北京那边知道,于是只好和邱志晖硬着头皮对警察说是北京部委机关的保卫干部。

  韦学文在电话里听完事情经过,想了想说“现在就呆在医院里,哪也别去。我马上叫丁晓婷来天津。高原手术完以后,你让他给丁晓婷打电话。他们知道怎么办”

  邱志晖小声说“你什么时候能回来?我……有点怕”

  韦学文安慰她“小慧,别怕,没事呢。我明天晚上就能回来!”

  10分钟后,韦学文在电话里告诉丁晓婷“到天津后第一时间把高原从医院接出来,要赶在天亮之前!然后送他回西青。我记得他有个姐夫是当地派出所的,告诉高原千万不能让这人知道”

  丁晓婷在开车,沉默了几秒钟后问“冰冻吗?”

  “嗯!”

  这两个徒弟,丁晓婷的资历比高原要老的多,她在进入组织之前就已经是武警特警队的中尉,而高原当时还应该只是个高中生。157偶尔会在系统高校的毕业生中选人,但一般都是挑情报员,像高原这种毕业进来就跟着韦学文混的,极少,基本上就他一人。曾仲英当时是看上这小伙子的综合素质了,所以让韦学文“用心带一带”。但韦学文有不同想法,他其实很喜欢高原,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