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地产大亨 >

第193章

超级地产大亨-第193章

小说: 超级地产大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私下核实,江城集团的少帅唐龙发现“江南?印象”项目并未造假。着实都卖光了。在他心中,秦然和自己一样都年少有为,但自认在企业运作上唐龙觉得自己更胜一筹。和父亲唐中天稳健经营理念一致,唐龙一直对江南集团的冒险跃进而看淡。江城集团这两年在自己手中发展迅速。虽然旁边一直有父亲的掌舵,但也少不了自己的功劳。在秦然还没有冒出来时,省内地产未来第一人一直是自己的王冠。不过现在这一切光芒,都让那个同龄人把风头夺了过去。

    从同行角度说,让自己来操盘运作a1地产项目,实在是无力能够运作成如现在“江南?印象”般完美。当初秦然就是在江城集团的手中夺走了a1地块,在拍卖后唐龙还特意组织公司内部人士测算过项目预期,发现以4。08亿拿地成本最多只能是微利,还极有可能会亏本。但现在,从不完整的价格推算,江南地产光这个项目至少挣了3个亿。

    当你一直以为自己比别人优秀,最后发现别人其实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唐龙在面对父亲唐中天时,不免露出阵阵的失落感。

    “那个项目确实让人看不懂,就连我们这种行内老人都大吃一惊,更不用说是你了。”

    年轻人有不服输的劲头是好事,但要适度,自家儿子挫折的情绪唐中天能感觉得到,于是其以身举例安慰他,然后继续说道。

    “你知道近一年来我最高兴的时候是什么吗?不是公司拿了多少好项目,也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同行们交流时他们纷纷羡慕我有一个好的接班人。阿龙,你其实已经比绝大多数同龄人都要优秀,我对你的表现很满意。看见别人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我们公司一直都是以稳健策略走天下,你非常好继承了这个习惯,一时的得失不算什么,能做到百年老店才是功力。也许三五年后,你会发现你的对手又换了一批人,只有自己依然牢牢站在场上。”

    儿子跟在自己身边当接班人培养以来,一直都很顺风顺水,如今感到沮丧,身为父亲和人生导师的唐中天必须在身后鼓励和支持他。有挫折感是好事,这样才能更有紧迫感和上进心。

    “嗯,谢谢你,老爸。我会调整过来继续努力的。”

    在唐氏父子交心之时,江州另一处别墅内也有一对父子在聊天。

    “爸,还是您眼光看得长远,要是现在我们想要拿下那栋房子绝无可能。如果我猜测不错,现在您的决策应该已经升值了不少。”

    王弘毅坐在客厅沙发上对一旁的老爷子说道。

    当初王耀庭极力要买下位于“江南?印象”一角的土地兴建新居,王弘毅还有些纳闷,为了让老爷子高兴他也没说什么。随着“江南?印象”的热销,王弘毅不得不佩服老爷子的毒辣眼光。

    媒体开始大肆报道“江南?印象”售罄,所以晚饭后父子两人也开始聊起这个话题。当初4000万买下了小区一个角落的1500平方土地兴建私家庭院,现在当许多富豪的目光聚焦于此时候,供不应求不用说自然是升值了不少。

    “养老的地方,升值与否都无关大雅。”

    嘴上不说。但老爷子得意表情可透露出另外的意思。走南闯北,白手起家弄下如此大的家业,没有半点水平哪能说得过去。

    “爷爷、爸爸,你们在说什么升值不升值的?”

    正巧。王雅萱走下楼倒水喝。听到两人对话随口问道。

    “没啥,是我们今后不久要搬去的新房子。就在西湖边上,到时你就可以饭后扶着爷爷一起去散步。”

    对王雅萱,老爷子王耀庭就亲切许多,隔代溺爱是许多老人的通病。尤其自己孙女还如此漂亮出色。

    “爷爷,您要散步我现在就可以陪你出去。”

    放下水杯,王雅萱笑着回答道。

    “今天免了,你不是快期末考试了嘛,复习得怎么样了?”

    老爷子坐在摇椅上问道。

    “差不多了,应该没问题。哦,说到我们新家。什么时候可以搬进去住啊?我也挺期待住在西湖边看夕阳下山的场景。”

    爷孙俩开始无视王弘毅互相交谈起来,对此王弘毅早已习惯,一大一小都是他不能得罪的人物,所以很识趣地把位置让开让女儿坐下。

    “过年前吧。等你考完试爸爸带你到工地看看,现在基本装修过半了。”

    终于有机会插话,王弘毅开口道。

    虽然江南集团负责施工兴建,但装修这些还是由王弘毅负责出面找人打理。

    “咱们家是不是在那个江南什么小区边?我近段时间发现那个江南集团很出名,报纸电视上都是他们的报道。”

    难得在一起聊天,所以王雅萱也特意选取了相关内容来谈。江南集团是建房子的,自己新家也是在其名下操作,这些她都知道。

    “哈哈,想不到我们家雅萱也像个大人一样关心家里大事,看来我的小孙女长大了,就等着什么时候带孙女婿回来拜访我这个老头子咯!”

    今天祖孙三代坐一起,王耀庭难得露出老顽童一面,特意逗自己的孙女。

    一提到女婿,又是江南集团什么的,王弘毅不由自主想起秦然。这个年少有为的青年,无论是谈吐还是背景能力,都非常符合自己的胃口。可惜了,自己的儿女和他岁数相差太大,不然能成的话实属天作之合。对比谢信宏,王弘毅觉得还是秦然更优秀许多。

    “爷爷,你也太急了吧,我还是高二学生好不好?那有像你这样急着把孙女往外推的,更何况……万一我带上门您不喜欢怎么办?”

    语气停顿一下,王雅萱脑海开始浮现出秦然那副有些懒散的模样,心想如果带他上门顶数肯定通不过爷爷这关。

    “这我可不敢保证,我们王家的孙女如此优秀,要是被一个普通小男生拐跑我可不答应。所以啊,雅萱,你可要严格提高标准,不以你爷爷,也要以你爸爸为模版。现在我放出话,只要达到你爸爸的标准,爷爷就肯定一万个同意。”

    有些事情虽然不好明说,但在平时就需要打好预防针,像王家这样的大家族在婚姻大事时不会马虎。老爷子王耀庭也顺便提个醒,让王雅萱心里有所准备。

    “到时我嫁不出去就赖你们,哼——”

    一个转身,王雅萱站起来露出娇羞的一面说道,然后就匆匆忙跑回了房间。

    见此情景,王家父子发出哈哈大笑,能看到一向独立坚强的王雅萱落荒而逃也是趣事。

    “唉——”

    锁上房门,坐在书桌前,王雅萱看着那张和秦然在山上的合照,又把当时男生送给自己的赠言拿出来品味,不由发出一声叹息。
第 204 章  晓辉的春天
    江州师范大学门口,一辆奥迪a6l一直停在门口,杨晓辉正守株待兔般寻找自己合适的结婚对象。当天秦然虽然开玩笑让他到中学找,但这确实提醒了杨晓辉,还是校园的女生更单纯一些符合自己要求。中学生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大学生就有无限可能,所以杨晓辉一有空就开着自己的a6l跑到位于江州的各大高校门前蹲点守候。

    “江南?印象”的热销他知道,秦然兑现承诺把小区园林绿化工程交给了他,按照贝老先生的设计施工,他获益匪浅。从国外回来,在西子湾一期工程起步,杨晓辉已经逐步接过父亲的班,开始领导整个公司团队。虽然一开始杨晓辉也喜欢呆在工地亲历亲为,但他发现有时候反而效率不高还累得要死,只要其在场许多事情手下可以直接做的都会找到自己。为此,他还特意向秦然请教了一番,秦然简单以身作则向他示范分权,要学会相信手下授权管理。因此,他有样学样在公司团队逐步推行,经过一阵时间明显有了效果,至少他空出了时间来到处碰运气。

    师范大学是他最后的一站,江州作为省会和南方主要城市,有许多大学把校址选在此地。一段时间以来,杨晓辉已经跑了十几所大专院校,当然是无一收获。有时看到比较合眼缘的女大学生,他又发现别人身边早早站着护花使者。总之,杨晓辉感觉自己就像大海捞针,白费功夫。原本就是一时兴起,坚持了那么久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杨晓辉准备启动轿车回家好好睡上一觉。

    “砰——”

    一声惊响,a6l刚起步不久车尾厢上就碰了一个人。

    杨晓辉一看。不会是自己撞人了吧,但自己是缓慢向前开怎么尾厢会撞到呢?救人要紧,他赶紧熄火开门下车查看。

    这时,他才看到原来是后面一辆小货车把倒在地上的骑车人撞到。然后飞起来又摔在自己的轿车尾箱。仔细一看。倒在地上的人长发洒落,额头上不断流血。已经晕了过去。这时,卡车司机也从驾驶室走了下来,整个人哆哆嗦嗦吓得脸都白了,说不出半句完整的话。

    “她……她……忽然……冒出来的。”

    杨晓辉在留学时学过急救知识。见此情景赶紧先拨打了120急救,然后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交通事故受伤的人不能够轻易移动,但为了防止其窒息杨晓辉小心把她的口腔张开舌头捋顺,同时在车上找纸巾压住她额头上的伤口,等待急救车到来。同时,他还吆喝卡车司机拿出警示牌放在车后。

    不一会,巡逻的交警赶到。他们首先保护好现场,然后开始询问开车司机和杨晓辉。毕竟现场除了单车外,还有两部受损的机动车。

    “哔啵——哔啵”

    蓝色警灯的120急救车也很快赶到,毕竟这里属于市区中心。急救医生赶紧下车检查伤者。准备把她抬到担架上送去抢救。

    “你们谁跟我们到医院走一趟。”

    急救医生把伤者抬上急救车后,对杨晓辉和卡车司机说道。

    刚才趁医生检查时,杨晓辉才发现伤者是学生,车头的书包飞了出去在一旁洒落着几本课本。他便顺势把书本都收起来,然后手中提着书包。

    见卡车司机低着头,医生便把目光对准了杨晓辉。

    “我去吧。”

    帮人帮到底,杨晓辉主动请缨道。

    到了医院,杨晓辉才明白医生叫自己来的原因。伤者需要抢救,虽然医院会先抢救后缴费,但还是需要缴费啊,自己来的目的就是垫资救人。这也不能赖医院,国家一方面要求医院自主经营,一方面又拨款不足要求承担公益性行为,其中的矛盾明细一时说不清楚,要不然也不会医改年年说永远不到头。

    幸好杨晓辉也算一个富二代,救人第一,迷迷糊糊就先预交了一万块钱。伤者需要立即手术,医生要找人签名,最后也是他不明不白画了押。

    在饭点时还没有见儿子回家,于是杨起帆打电话询问,这时才知道儿子守在医院等人手术。听说不是他撞的,老杨才放下了心,但一听他主动跑去医院背锅,又只好在心里苦笑儿子社会阅历不高。如果伤者救不回来或者出了什么差错,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