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黑色皇朝:弄权四小姐 >

第214章

黑色皇朝:弄权四小姐-第214章

小说: 黑色皇朝:弄权四小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了,傅姑娘。”
  萧远东惊慌地拒绝,可傅雅轩却快一步脱下了他的护腕,令傅雅轩惊讶的是,他脱下护腕的手背,那手白皙光滑得像女孩子的手。
  傅雅轩震惊得不能回过神来,萧远东拿开她的手,平静地道:“我回去换件衣服,失赔了。”
  “哦,你慢走!”傅雅轩勉强地扯出一点笑意。
  ……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傅雅轩走走停停,身旁还有崔墨耀和韩高,至于路秋红在哪里?据韩高说她把自己反锁在屋内生闷气呢。
  “怎么可能呢?他的手上真的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傅雅轩又停下脚步,扯着崔墨耀的衣袖就问。
  崔墨耀摸摸她的脑袋,包容地道:“轩儿,这话你今天已经问了第十五次了。一路从胡府出来,再到天香楼,到这一段路,你一直都在问这句话,你烦不烦?”
  傅雅轩睁着水灵灵的眼睛问道:“是十五次吗?你确定才十五次吗?有没有数少了?”
  崔墨耀双眼一反,他真是败给她了。
  傅雅轩又道:“墨,你说会不会是胡雨霏在骗我?”
  崔墨耀沉思了一下,缓缓道:“她都死了,好像没什么理由要骗我们吧?除非她是不甘心萧远东另娶她人,所以陷害他。”
  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但鬼陷害人,她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傅雅轩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双目充满憧憬地道:“我觉得胡大小姐应该喜欢像程公子那样的书生。”
  崔墨耀讥讽道:“你见过程公子吗?”
  傅雅轩摇摇头:“没见过,不过根据我超准的第六感,我觉得程公子应该是一个亭亭玉立,两袖清风,花拳绣腿,学非所用,一事无成……”
  话未说完,她立刻发现两双四只眼睛在瞪着她,她蓦然发现自己竟然口误背了描写宁采臣的台词,
  傅雅轩脑子一片混乱,道:“不对。哎呀,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了。不如我们再去问问胡雨霏吧。”
  韩高瞪着眼睛道:“夫人,你还想见鬼啊?”他从来都不知道夫人的胆子如此大。
  女人,有时候真是深不可测,特别是像夫人这般聪明无双的女人。
  “我才不怕鬼,鬼都要怕我。”傅雅轩骄傲地扬起脸。


☆、以后不准随便欺负我。

  “可是……这蜜汁火腿……”如果不带回去哄老婆,只怕今天晚上他就惨了。不过碍于大男人的面子,他没把这话说出来。
  “知道你疼你老婆,带上她一起去好了,免得她一个人在那里生闷气,迟早会气出病来。”傅雅轩大人有大量的说。
  还不是你惹出来的。韩高嘟哝着。
  ……
  回到胡府,路秋红吃完那美味的一大盘蜜汁火腿,气终于消了。
  “这是夫人特意为你带的,看在她如此诚心诚意的份上,你就原谅她这一次吧?”韩高背着傅雅轩强迫他背的台词。
  “我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哎,看在这蜜汁火腿的份上吧,吃人的东西总是口软的。
  话未说完,傅雅轩从门口一跃而尽,笑道:“秋红,谢谢你终于肯原谅我了。”
  路秋红不服气地瞪她一眼道:“但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
  “以后不准随便欺负我。”
  “我从来都没有随便欺负人,我都说了,昨晚只是一个意外。”傅雅轩装得很无辜很无辜的说。
  路秋红就是太了解她了,悠然道:“你呀,一对我好准没好事,说吧,又有什么事要我去做的。”
  “当然是好事啦。”傅雅轩笑得极甜美,如春日的太阳般温暖。
  路秋红冷哼一声,摆明了不相信她,韩高已道:“夫人叫人一起去找胡雨霏。”
  路秋红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立刻尖叫出声,怒道:“你脑袋有毛病还是鬼上身,你见鬼见上瘾了?”
  韩高附和道:“对啊,大白天的说什么鬼话。”
  “谁说要见鬼了?”傅雅轩挑眉问道。
  韩高想了想,她真没说,可是……
  “你不是说要要去问问胡雨霏嘛?”韩高理直气壮地道。
  “对啊,我们住在这里这么久,也该去探望一下她,这样,她才不会来找你们麻烦啊。”
  崔墨耀接话道:“轩儿的意思是说去拜祭一下胡大小姐。”
  傅雅轩一勾住崔墨耀的肩膀,笑道:“还是你最了解我,不像某些人,船头怕鬼船尾怕贼,又怕鬼魂又怕坟墓。”
  “谁说我怕了。”路秋红扬起声音大喊。
  “不怕就好了,我们走。”
  ……
  傅雅轩按照韩忠所指的路,终于来到了胡雨霏的坟墓。
  虽然已有一年的光阴了,但坟上没有一根草,干净整齐得就像新坟似的。
  “爱女胡雨霏之墓……”
  墓碑前,摆着新鲜的水果和糕点,还有茶水,显然是不久前有人来拜祭过。
  四个人庄严地立在墓碑前,注视着那墓碑上的字,脸上的神色渐渐凝重。
  傅雅轩忽然走上前去,蹲下身仔细地看看那些贡品,皱了一下眉,伸出青葱玉手沾在那茶杯里,茶水仍温,她的脸色也变了。
  崔墨耀问道:“有什么发现?”
  傅雅轩沉吟道:“这茶还是暖的,说明刚刚有人拜祭过胡大小姐。”
  崔墨耀不禁问出心中的疑问:“有人?那会是谁?”
  路秋红洋洋洒洒地道:“胡夫人卧病在床,胡老爷一直在病床前守着,是不可能来看他的,二小姐就更不可能了,因为我们出来的时候还看见她在屋里跟一群贵妇在打马吊。所以,来拜祭大小姐的,只有一个人。”
  答案呼之欲出,韩高道:“程公子!”
  傅雅轩凝着那墓碑,轻声问道:“会是他吗?”
  “我们去看看这位程公子吧。”崔墨耀提议。
  傅雅轩回头看他,紧皱的眉心终于舒展开来,对他温柔地微笑点头。
  四人对墓碑深深一鞠躬,然后才离开。
  在他们身后,墓碑旁边的大树后,缓缓地走出一条身影,手里提着一个竹蓝,望着那四条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
  傅雅轩等人随便在街上捉了一个人来问,便问到了程玉林的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傅雅轩来到这个地方,就想到了这一句诗。
  一座山头、一栋小屋、一弯流水、一畦田园,完全就是一副符合“陶渊明”精神的隐居圣地。
  “请问有人在家吗?”傅雅轩的双手搭在那开满牵牛花的篱笆上,扬起清脆的嗓音问道。
  等了一会儿,屋里一个老汉扶着一个老婆婆走出来,两老皆已银发苍苍,但身子骨看起来还挺硬朗,穿着一身粗布青衫,都洗白了。
  看到四个陌生人,老婆婆笑了,是因为她已经好久没见过这么多人了。
  老汉更是热情地问:“姑娘小伙,你们有事吗?”
  傅雅轩拉开竹篱笆门,扶着老婆婆,微笑道:“老婆婆,你是程玉林的阿娘吧?”
  老婆婆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扬高声音道:“我是。姑娘你是来找林子的?”
  傅雅轩温和地笑道:“是啊,我们是他的朋友,来看看他。”
  老婆婆慈祥地答道:“他不在家,一早上就去了私塾。”
  “婆婆,我扶你进屋去。”傅雅轩扶着老婆婆那满是皱纹的手,一时间心中的感慨良多,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已经有好久没见过爹娘了,不知他们现在都可好?
  这一路走来,见得多闻得多,更令她有故乡情怀,这里再赶几天的路,就能到达工洲了。
  算起来,这一路上耽搁了不少的时日,若非如此,他们早就到阳明山庄了。
  一路上,崔墨耀都陪在她身旁,温柔体贴地照顾她,她想,几十年以后,当他们都老了,他们也会像这程老汉和程老太一样,一起搀扶着看日出日落。
  小小的院子栽满了花草,屋里,小小的厅房,但每寸地方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老旧的家具,陈设简陋,老汉蹒跚着,给每个小客人送上茶水。
  “老伯伯,不忙不忙,我们自己来就行了。”傅雅轩连忙扶他坐下。
  老婆婆的一双眼睛,总是不住地往傅雅轩的身上打量,笑呵呵地道:“姑娘啊,你要是林子的朋友,就帮我这个老婆子劝劝他吧,他这个人死心眼,一条路走到底,从不会拐弯。”
  傅雅轩连连点头,拍拍老婆婆的手背道:“你放心吧,我会帮你劝他的。”


☆、你不想报仇吗?

  路秋红问道:“婆婆,你们今年高龄了?”
  老婆婆笑容满面地说:“有六十了,不过身体都还好。你们瞧见了吗?外面园子里的花啊草啊的,都是我和老头子种的。”
  傅雅轩道:“有很多很漂亮的花,还有些是罕见的草药呢。”
  老汉笑道:“姑娘你真是个识货之人,我带你们去看看我种的宝贝吧。”
  于是,傅雅轩等人跟着老汉和老婆婆一起在院子里赏花品草,谈天说地。
  直到太阳偏西,艄夫程大叔收工回家,看见家里来了客人,心里不由得惊喜,但当他看清那四个人时,惊大于喜。
  他呆站在门口,看着四个年轻人和两个人坐成一排,谈天说地,夕阳辉煌的光线就落在他们的身后,那是一道如何美丽的风景?
  终于,傅雅轩发现了程大叔,于是迎上前去,微笑道:“你回来了?”
  程大叔不答反问道:“你们怎么在这里?”
  傅雅轩微笑道:“大叔你别介意,听了你说的故事,所以我想来看看程二公子。”
  程大叔狐疑地打量着傅雅轩,对她的话半信对疑。
  有防范意识,这很好。不然会令这个世界催生很多骗子的。
  傅雅轩接着又道:“我们是从京城来的,知道皇上爱惜人才,所以想鼓励程二公子上京考试。”
  听她这么一说,程大叔这才放心,而且两眼放光,感觉弟弟遇到贵人了,殷切地道:“姑娘,我弟弟还在私塾,我带你们去吧。”
  “那有劳你了。”
  傅雅轩等人跟老汉老婆婆告别了以后,跟着程大叔踏上了另一条乡间小路。
  ……
  在私塾里,傅雅轩终于看到了那个叫程玉林的书生,跟她想象中的一样,白衣胜雪,丹心欺日,行走伴儒风,言笑生春意。
  放学了,学生们唱着放学歌,陆陆续续归去,程玉林走在教室里,打点着剩下的活儿。
  傅雅轩、崔墨耀、路秋红和韩高缓缓走进去,静静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瞧着他。
  他也看见他们了,迎出去谦恭地笑道:“你们有事吗?”
  “我是特意来找你的。”傅雅轩平静地道。
  从她平静的神情,程玉林仿佛感觉到了什么,将他们请了进教室坐,又分别给他们奉上茶。
  傅雅轩亮出自己随身携带的令牌,微笑道:“我是朝廷的钦差大臣,奉皇上之命到各地视察民情,前几天刚好来到这里。”
  程玉林一愣,问道:“大人,我没犯什么事吧?”
  他的憨厚,令傅雅轩忍不住“噗哧”一笑,道:“当然没有。我不是这么衰吧,我找上谁,谁就是犯事的,那就糟了,我岂不是衰神了。”
  程玉林也忍不住憨憨地搔搔脑袋笑了。
  傅雅轩喝了一口茶,便气氛也逐渐变得随和,她微笑道:“我们这些天一路走来,真的体会到了那句名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看来各位是收益匪浅。”程玉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