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

第31章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第31章

小说: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廷一撤出,大势就完了。大家难道忘掉了南宋的教训吗?”于谦的主张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太后决定叫于谦负责指挥军民守城。

    于谦一面加紧调兵遣将,加强京城和附近关口的防御兵力;一面整顿内部,逮捕了一批瓦剌军的奸细。同时,让朱祁钰定了王振的罪状,他对朱祁钰说:“王振是这次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不惩办不能平民愤。陛下只要宣布王振罪状,大臣们就心安了。”朱祁钰听了于谦的话,下令抄了王振的家,惩办了一些王振的同党,人心渐渐安定下来。

    接着于谦等大臣请太后正式宣布让朱祁钰做皇帝,被俘虏的明英宗改称太上皇。朱祁钰这才即位称帝,这就是明代宗(又叫景帝)。不久,也先以送明英宗回朝为借口,大举进犯北京。

    于谦亲自带领兵马出门迎帝,而且叫城里的守将把城门全部关闭起来,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并且下了一道军令:将领上阵,丢了队伍带头后退的,就斩将领;兵士不听将领指挥,临阵脱逃的,由后队将士督斩。将士们被于谦的勇敢坚定的精神感动了,士气振奋,斗志昂扬,下决心跟瓦剌军拼死战斗,保卫北京。

    这时候,各地的明军接到朝廷的命令,也陆续开到北京支援。城外的明军增加到二十二万人。城外的百姓也配合明军,跳上屋顶墙头,用砖瓦投掷敌人。经过五天的激战,瓦剌军死伤惨重。

    也先遭到严重损失,又怕退路被明军截断,不敢再战,就带着明英宗和残兵败将撤退。北京城保卫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瓦剌军想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



………【第十二节 戚继光抗倭】………

    十四世纪初叶,日本*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

    倭寇侵略越来越严重,使躲在深宫里的明世宗也不得不发愁了,朝廷把山东的将领戚继光调到浙江,以抗击倭寇。

    戚继光到浙江后,招募新军。根据南方沼泽地区的特点,研究了阵法,亲自教兵士使用各种长短武器。经过他严格训练,这支新军的战斗力特别强。“戚家军”的名气就在远近传开了。

    在浙江台州,戚继光率领新军,九战九胜。最后,倭寇在陆地上呆不住,被迫逃到海船上,戚继光又用大炮轰击。倭寇的船起了火,大批倭兵要么被烧死了,要么掉到海里淹死,或者乖乖投降。

    在福建沿海的横屿岛,是倭寇的大营。戚继光亲自调查了横屿岛的地形后,把几千捆干草扔在一起,铺出了一条路,戚家军兵士踏着干草铺成的路,神不知鬼不觉地*倭寇大营。

    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盘踞在岛上的二千多个倭寇全部被歼灭。

    在广东牛田,戚家军连夜跟踪追击倭寇,一连攻下了敌人六十多个营寨,消灭了溃逃的敌人。公元1565年,俞、戚两军再次配合,大败倭寇。到这时候,横行几十年的倭寇被基本肃清了。



………【第十三节 海瑞公正执法】………

    海瑞是广东琼山人,在浙江淳安做知县的时候,认真审理积案。不管什么疑难案件,到了海瑞手里,都一件件调查得水落石出,从不冤枉好人。当地百姓都称他是“青天”。

    海瑞的顶头上司是浙江总督胡宗宪。有一次,他的儿子带了一大批随从经过淳安,住在县里的官驿里。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的胡宗宪儿子,看到驿吏送上来的饭菜,气得掀了饭桌子,并把驿吏捆绑起来,倒吊在梁上。

    海瑞听完差役的报告后说:“总督是个清廉的大臣。他早有吩咐,要各县招待过往官吏,不得铺张浪费。现在来的那个*,排场阔绰,态度骄横,不会是胡大人的公子。一定是什么地方的坏人冒充公子,到本县来招摇撞骗的。”

    说着,他立刻带了一大批差役赶到驿馆,把胡宗宪儿子和他的随从统统抓了起来,带回县衙审讯。一开始,那个胡公子仗着父亲的官势,暴跳如雷,但海瑞一口咬定他是假冒公子,还说要把他重办,他才泄了气。海瑞又从他的行装里,搜出几千两银子,统统没收充公,还把他狠狠教训一顿,撵出县境。

    等胡公子回到杭州向他父亲哭诉的时候,海瑞的报告也已经送到巡抚衙门,说有人冒充公子,非法吊打驿吏。胡宗宪明知道他儿子吃了大亏,但是海瑞信里没牵连到他,如果把这件事声张起来,反而失了自己的体面,就只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了。

    后来,海瑞在仕途上屡造坎坷,屡次受到排挤,曾因批评皇帝被罢官入狱。他始终刚直不阿,执法公正,惩贪抑霸,整顿吏治,并平反了一些冤案,被誉为“海青天”,亦称“包公再世”。



………【第十四节 张居正与一条鞭法】………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是明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在明神宗即位时,他是首辅大臣。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这位才十岁皇帝。他经常采用历史故事来教导神宗,有一次,张居正讲完汉文帝在细柳劳军的故事,就说:“陛下应当注意武备。现在太平日子长了,武备越来越松弛,不能不及时注意啊!”又有一次,张居正讲完宋仁宗不喜欢用珠玉装饰的故事,说:“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轻视珠玉。因为百姓靠粮食生活,珠玉这类东西饿了不能充饥,冷了不能御寒啊。”

    张居正对神宗教育十分严格,神宗把张居正当作严师看待,既尊敬,又惧怕。再加上太后和宦官冯保的支持,朝政大事几乎全部由张居正作主。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掌握实权以后,就大刀阔斧地在军事、政治、经济几方面着实作了一番整顿。

    看到黄河年久失修,河水常常泛滥,大批农田被淹,影响农业和运输,张居正就任命专治水利的潘季驯督修黄河水利工程。潘季驯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使黄河不再泛滥,运输通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明中期以后,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越来越富,国库却越来越穷。针对这种局面,张居正下令丈量土地,清查那些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称为“一条鞭法”。经过这种税收改革,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多少减*农民的负担。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封建统治者,为了挽救明中叶以后积弱积贫的统治危机而搞的一场改良运动。经过改革整顿,阶级矛盾暂时缓和了,社会经济也有相对的恢复和发展,府库钱粮充羡,边防力量加强,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第十五节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明世宗时期,中国出了一名医术高明的人,他叫李时珍。李时珍是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由于他的祖父、父亲都当过医生,受其家庭熏陶,他从小就对医学很感兴趣,医药知识也渐渐丰富起来。

    李时珍的父亲要他读书应科举考试,但他的志愿是做个替百姓治病的好医生。有一年,他的家乡流行疫病,生病的都是没钱的穷百姓。李时珍家并不宽裕,但是父子俩都很同情穷人,穷人找他们看病,他们都悉心医治,不计报酬。老百姓都很感激他们。

    李时珍非常喜欢研究医术,因此也读了许多古代的医书。李时珍在给当地的王公贵族看病时,经常向王公贵族家借医学图书看。这样一来,他的学问就越来越丰富,医术也越来越高明了。

    后来,李时珍被楚王推荐到北京太医院去。太医院当时是国家最高的医疗机构。可是,明世宗并不重视真正的医学,只是迷信一些骗人的方法。李时珍看不惯那种乌烟瘴气的环境,在不久就辞职回家。

    李时珍在回家的路上,顺便游历了许多名山胜地。他上山采草药,研究各种草木的药用性质。就这样李时珍从长期的医疗工作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科学的资料。后来,他决定编写一本新的完备的药书,因为他发现古代医书上的记载,有不少错误。辞职回家以后,他花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写成了著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在这本书里,一共记录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收集了一万多个药方,为发展祖国的医药科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本草纲目》以后,一直流传到全世界,已经被翻译成日文、德文、英文、法文、俄文、拉丁文等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医药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十六节 明代四大奇书】………

    明朝是我国文学比较发达的一个时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著作,比较有代表性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四本书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四大奇书”。为什么会称它们为奇书呢?

    《三国演义》反映的是我国汉末至魏晋历史风云的的一部小说,它是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之祖,也是我国最杰出的历史演义小说,它使中国小说从此*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国演义》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三国演义》大大影响了后世历史小说的创作,同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它用文学的笔触揭示出军事活动和战争的规律;它成功地塑造了像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并深深刻入人民的意识,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为人民的生活榜样。

    《西游记》以讽刺、幽默的笔调,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使小说充满奇特的幻想,表现了罕见的艺术想象力。对孙悟空这样一个理想化英雄的塑造,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独创。书中的许多人物既有神奇性,又有强烈的现实感,还有动物的自然属性。为后代的神魔小说的形象塑造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水浒传》在艺术上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话本的传统特色,故事富有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个故事都紧扣着读者的心弦。它的语言明快、生动、洗炼、准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尤其是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达到了很高水平,往往三言两语表现出人物当时当地的身份和心情,乃至内在的性格,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它的题材由《水浒传》“武松杀嫂”一段故事演化而来。全书以土豪恶霸西门庆发迹暴亡为中心情节线,多方面地描绘了上自封建最高统治机构,下至市井无赖所构成的一个鬼蜮世界。作者深刻地揭露了市侩势力和封建统治机构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罪恶行径和丑恶嘴脸。



………【第十七节 徐霞客遍游天下】………

    徐霞客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他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图册。年少的时候,他就决心名山大川去游历考察一番。

    徐霞客在他二十二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