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一辈子暖暖的好 >

第6章

一辈子暖暖的好-第6章

小说: 一辈子暖暖的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一路走一路做为这次不欢而散的事件做心理建设,最后回到家时,心情基本上回复了平静。洗完澡躺在床上,习惯性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发现有两条未读短信,发信的手机号十分眼熟,她对数字天生记忆力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是赵初年的手机号码。她握着手机略微愕然,昨天赵初年问她的电话号码时,她并不真相信他会打过来,也压根没记在手机里。
  打开短信,第一条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对不起”,发送时间就在她两个人刚分开不久;第二条是前几分钟的,“刚刚说话口不择言,十分难听,孟缇,很抱歉。你可能不知道我的手机号,我是赵初年。”
  怎么说对方也是她的老师,这样低声下气的跟她道歉怎么都说不过去。孟缇连忙回复过去,字打到一半,被赵初年的来电打断了。电话一接通,在她开口说话之前,赵初年就立刻说:“孟缇,对不起。”
  电话那边风声呼啸而过,吹得赵初年的声音也不甚清晰。
  孟缇心头一紧,连忙说了好几声没关系,“赵老师,我手机没带在身上,到家才看到短信,刚想着回复呢,你就打电话过来了。其实是我不好,没风度掉头就走,赵老师你别放在心上。”
  赵初年松了口气,“那就好,总之你不要误会。我脾气不是太好,被人踩住了尾巴就暴跳如雷。我以后会注意的。”
  “赵老师,你脾气很好,不要妄自菲薄,我都无地自容了。”孟缇存心缓和话题,“你是在回家的路上?”
  “对,在车子里。”赵初年声音压得很低。
  随后两个人同时静下来,关系缓和之后总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就好像两只刚刚争斗过的动物谈和平,每走出去一步都在变相的试探。孟缇很难接上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隐约觉得如果她不挂电话,赵初年是绝对不会主动说起“再见”这两个字,于是说:“哦,好吧,赵老师你一路小心。”
  赵初年说:“晚安。”
  放下电话孟缇有点心神不宁,琢磨了一会赵初年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始终不得要领,也就放弃这个想法;拿起枕边的《逆旅》这本书时,又是另外一种心态了。
  《逆旅》这本书只有一百多页,薄薄一本,讲的是一位单亲父亲带着两个孩子忙忙碌碌地生活。它跟范夜其他的作品并不完全一样,风格差得很多。范夜其他的作品比较商业化,情节相对而言更加富有可读性,带着某些惯性和套路。他的小说里,事件往往起始于一个偶然或者一个细节,然后,事件越滚越大,人物的心理开始走向偏执,从而做出读者做梦都想不到的结局,偏偏还顺理成章。读起来,激动时让人喘不过气,低沉哀婉时能骗的读者大把眼泪。
  可这本《逆旅》完全不一样。
  小说洋洋洒洒十万余字,写了前后大概半年的时间发生的事情,叙述没有任何技巧,一味的平铺直述,每个字分解到半年里的每天,成就了整部小说。没有提到单身父亲为什么是单身,也从来没有出现孩子的母亲,连路人都极少出现,更没有什么对话,文笔细致到让人胆寒,可以想象出作者写下这些情节时,脑子里浮现的画面。
  孟缇再次翻到小说的第一页。一开头就是衣衫褴褛,疲惫憔悴的父亲带着两个孩子出现某条小弄堂里。
  叮咚。叮咚。
  昨夜的雨水凝结成龙眼大的珠子,喳喳作响的滚过房梁上的黑陶瓦片上,从屋檐边上接二连三的砌落下来。瓦片上生了厚厚密密的青苔,张牙舞爪一层堆在一层的尸体上。太阳是个半透明的薄膜片贴在空中,阴霾密布的天空花瓣一样枯萎着,就像带着两个孩子走进胡同巷子的那个男人的脸,薄得只剩下一层皮,手指一捅就破,下面是露出森森的白骨。他身后跟着个瘦骨嶙峋的小男孩,吃力地抱着跟他差不多大小的帆布背包,被刺骨的寒湿冻得面皮青紫。
  那是条弯弯曲曲的巷子,就像无数条爬行的蚯蚓和水蛇,长的没有尽头,昏暗而幽深,走完一段还有一段。两边的房子沉默地看着对方,墙壁的颜色太过晦暗,以至于看不到任何窗户;墙面潮湿斑驳,铺满了滑腻腻的青苔;那些色泽暗淡的大门,劣质的木头被水泡过,飘出一股腐烂湿蘑菇的气味。
  不平的青石板路,几块叠石忽高忽底,小小的灌木从泥土缝隙中挣扎着绿了墙角边,水沟里的蚊虫像人的声音一样叫着飞起来。远处有人生起了煤炉,白茫茫的烟灰飘过来,被地上的水汽浇得七零八落;背孩子的男人挪动着了僵尸般的脚步,佝偻着身体走过去。生炉子的是个胖得惊人的中年妇女,浑身上下没有一点柔和的线条,浑身的肉都在跳动,一双眼睛睁得铜铃大,对这个闯入福来巷的外来者表示愤怒。
  男人背上的孩子不知人事的睡着,头发稀少,眉毛颜色极淡,前额光秃秃,看不出男孩还是女孩,脸色是不正常的红润,偏偏又透出一股病态的苍白。男人把孩子的重量转移到左手,腾出了右手——那只手上有无数的裂口,还有干涸与未干涸的血迹。男人沉默着,那张脸太过枯槁,连愁容都看不到,从瘦得只剩下骨头的手指从裤兜里摸出一沓零散的纸币。
  男孩终于抬起那勾着的头,苍白的上镶嵌了一对漆黑的眸子,那用不甚熟练的当地方言开口:“我们,要租房子。”
  ……
  ………
  注:楷体部分为文章里提到的小说内容的引用。

  第四章 书店(上)

  孟缇浑身冷汗地从噩梦中醒过来。
  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坐在床上呆滞了一会,大脑慢慢回魂,拿起床头上的闹钟一看,时间竟然不知不觉走到了到了七点半。她想起早上第一节有课,立刻慌手慌脚地换衣服,动作太快,拿衣服时竟然吧《逆旅》扫到在地上。她心疼地捡起来放回枕边,冲进卫生间洗漱。真是毒害无穷,这本小说就是放置了若干年的醇酒,看第一遍还不觉得如何,第二遍时效用就猛然挥发出来,细节太过真实,连做梦都是那条蛇一样的巷子,自己在巷子里徘徊,不得解脱。
  这个时间自然是没办法再吃早饭了,连用微波炉热一下牛奶面包都是奢侈。她只来得及梳了下头发,抓起书包和钥匙就出了门。
  一路狂奔到楼下,恰好碰到拎着早点晨跑步回来的郑宪文。一脸神清气爽的郑宪文惊讶的看着她,她匆匆打了个招呼,一边开着车锁一边想,所以邻里的青梅竹马就这点不好,自己什么乱七八糟衣冠不整的样子都见过,怎么可能还有未来。
  她推着车子出了车棚就要上路,郑宪文一把拦住她,准确无误把手里的豆浆和糯米饭团挂在她车把上,简单地吩咐:“带去教室吃,别饿出胃病。”
  一瞬间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他习惯性的照顾她,她也很自然习惯性的接受。
  孟缇自然不会跟他客套,飞快短促地“嗯”了一声就骑车走人。晨风从脖子上灌下来,凉凉的柔柔的,浇得十分舒服。
  王熙如已经在她们的固定位子上坐下了,不前不后的,十分有利,她迅速窜到她身边坐下,上课钟声准时响起。认真让课时时间倒是过得飞快,很快第一节小课结束,王熙如看着她完全不顾形象的大口喝豆浆,囫囵吞糯米团子的模样,倒笑了:“难得看到你在教室吃早饭啊。”
  “我也不想的,郑大哥非塞给我。”
  王熙如笑眯眯:“才一回来,你们的感情就突飞猛进了?”
  “绝对没有的事情!”孟缇一个激动,差点把豆浆喷出来,“我们一直这样。”
  王熙如直摇头:“不要激动,注意影响。你怎么也是本院第一美女,代表人物,请不要给本院丢脸。”
  “江湖女儿不拘小节,”孟缇豪气万千的摆摆手,示意她看后排,“周明,什么事情。”
  周明作为本班班长也是前学生会得力干将,是负责向大四数学系一班传达各种命令的人,对孟缇和王熙如而言,他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干活和下苦力。果然周明清清嗓子,就开始说:新生这周末入学,需要有人迎新,希望两位气场强大的美女师姐能够坐镇数学学院迎新台,充当美好的门面。
  孟缇不理解:“以前我们去还可以理解,现在我们都大四了啊。大二大三的干嘛去了?我本来打算周末抽一点时间逛书市,熙如还要打工,更去不了。”
  周明知道孟缇心软好说话,于是笑眯眯作揖:“孟大小姐,书又不会长腿跑掉,下周再去书市吧?迎新也就是做做样子,不用每时每刻都在,你稍微露个脸就行。”
  孟缇想了想,的确没什么太好的理由好拒绝,就这样被赶鸭子上架。她对平大和数学学院是很有感情的,能做一点事情一般来说也不会推辞。更何况是迎新迎惯的了人,小时候在学校里转,看人家迎新,长大了自己上阵,多一次也不算什么。唯一预料之外的,老天仿佛是要跟所有的新生人作对一样,天气诡异的燥热着,才平息两天的秋老虎卷土重来。早上和傍晚还好,中午才真是热的一群人像锅上的蚂蚁,恨不得乱跳。
  当然,热只是一个方面,有时候男生不在也要帮着带路,还要随时负责回答学生家长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一个周末过去,整个人严重脱水;同时也光荣完成了任务,那些新鲜的大学生门大都记住了大四的美女师姐,那可真是美人如玉如兰,性格更是温柔耐心,待人周到,关于她的各种资料很快流传到学院的各个角落。
  孟缇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后来者学习的榜样,周日的傍晚终于得了空隙溜掉,跑回去洗了个澡就蒙着头大睡了一觉。跟人打交道是最累的,在炎热的夏天跟人打交道更是折磨。
  睡醒了都到了晚上,她慢悠悠的从卧室晃出来准备找点吃的,王熙如一脸疲惫的上门,她上足了一天的课回来,宿舍的热水器却无可挽回的坏掉了,过来她家洗澡。孟缇立刻伸出双手欢迎,趁着王熙如洗澡的时候叫了外卖。
  外卖的味道还是不错的,王熙如洗了澡精神也好多了,两个人坐在客厅吃完了饭,孟缇清理完茶几,又伸手提了提她的书包,沉甸甸的,一只手都险些举不起来,她摇摇头,说:“你还是别太卖力了,又上课又写论文,怎么忙得过来。我看着都觉得心疼。”
  “没事,”王熙如从书包里抽出几本书看起来,视线从书页上飘过来,看上去倒神采奕奕的,“更辛苦的时候我都熬过的。”
  这到的确没错。王熙如这个人孟缇认识三载,别的不敢说,但那股子毅力着实叫人佩服。为了实现梦想出国深造,这三年来,几乎每天早上比别人先起床一个半小时,站在湖边的花园里背单词背课文,听碟纠正自己的发音。成绩那么好,完全在情理之中。
  两人一人占了一只客厅的沙发,王熙如存心说着轻松的话题,跟她打趣:“对了,我回来的时候宿舍那群姑娘们正在聊你呢。说你的行情是越来越好,你迎新的这两天,不少小弟弟们都在打听你呢。”
  王熙如这个人读书固然是一等一,谈起八卦来也不输给任何女大学生,孟缇听着就好笑:“你又是哪里听来的?”
  “你不住宿舍自然不知道了,我可住了这些年,有什么不知道的,”王熙如笑盈盈,“说真的,孟缇,大学四年,你真是越长越漂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