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语集-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造就了“贪之锢人心甚矣”原因。
回到今天现实生活中来,当自己看到周围的人为了仕途、工作、就业找关系求人,为了孩子上学、入伍找关系求人,到医院看病就医业找关系求人。好像我们这个社会除了关系往以外什么事都办不成似的。求人嘛,自然就要送礼。你送,我送,大家都送。有钱人可大送特送,无钱人硬着头皮,打肿脸充胖子也要送。这样一来,社会的关系网越来越复杂,*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使得那些有点权,有点势的人忘乎所以了。于是乎,你拿我拿大家都拿了。
笔者早就听过一首顺口溜:“反*犹如割韭菜,一茬更比一茬长得快。”那是为什么呢?国家反*的力度在逐年加大,而*问题又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因而出现了“天天反贪,天天打贪,贪官连连不断”的怪现象。当然这里面情况复杂,笔者在此也不可能道得明白。有一点我们应该清楚,那就是我们自己一边在喊反*,痛恨*的同时,一边是不是又在充当滋生*的土壤,不断给它提供养料?
作者题外话:2008年1月 txt小说上传分享
范晔不幸之乱谈
范晔,南朝刘宋时期的大史学家,出身士族。《南史》记载他少好学,善文章,长于隶书,通晓音律,可谓才华横溢。宋文帝初时出仕秘书承、新蔡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后被彭城王刘义康看中,充其幕僚。因刘义康母死,其纵夜酣饮,以听挽歌为乐,被贬为宣州太守。贬官后的范晔,郁闷寡欢,逐留心史学,编著《后汉书》,九十篇。宋文帝怜惜其才,迁任左卫将军,太子参事。掌管禁旅,参与机要。不久被广州刺史孔默之的儿子孔熙先拉拢,参与弑文帝,拥立彭城刘义康为帝的密谋。政变未遂,事败被告发处死。死时,四十八岁,其子范蔼,年仅二十,受株连同时遇害。
范晔之死,令人痛惜。一代才子,是被人一步步拉下水后,又稀里糊涂的走上断头台,枉送了性命。范晔之不幸,套用现代一句话来说就是抵挡不住“糖衣炮弹”袭击,经不住诱惑。见小利而忘大义,被孔熙先之流牵着鼻子走上了“贼船”,实属咎由自取。
孔熙先,何许人也,其父孔默之在为广州刺史时因贪赃枉法,案发后受彭城王刘义康庇护而免罪。刘义康总揽朝政,后遭文帝猜忌,被排出京师,贬为江州刺史,坐镇豫章。孔熙先为了报答刘义康的救父之恩,加之自己略有文才,便帮助刘义康网络党羽,以图大业。范晔当时名声显赫,持才自傲。孔熙先一心想拉拢他,但无人接近,又不好直接向范晔明表心迹。于是他选中了范晔很器重的外甥谢综。谢综噬赌,孔熙先就利用这一点,并“故为拙行,以物输之”。孔熙先与谢综拉好了关系后,得以引进同范晔相赌,故技重演,“前后输晔物甚多”。范晔既“利其财宝”又“爱其文艺”,逐成“莫逆之好”。孔熙先进而步步深入,挑拨离间范晔与文帝之间的关系。范晔最终被孔熙先拉入刘义康的政治集团,导致后来的杀身之祸。
孔熙先引诱范晔上“贼船”的手段算是高明的。他不是用大把大把钞票直接贿赂,而是施以“借赌输财”的方式来疏通范晔,最终达到了目的。一千五百多年过去了,采用这种变通方式疏通关节的伎俩,在当今社会依然流行。当然,现代社会物质文化丰富的程度是范晔那个时代无法媲美,可提供行孔熙先之流疏通的渠道也是“与时俱进”。从送“三陪”、“二奶”到豪宅名车;从礼品、古玩到电子汇兑资金转存国外银行。方法陈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那种借赌局而慷慨解囊行贿的“毛毛雨”,时也见于报端披露,可见孔熙先门徒之兴矣!
历史永远是面镜子。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达官显贵,豪杰名流栽倒在一个“贪”字面前。贪权者如此,贪财者亦如此,范晔只不过是其中普通一例罢了。萧梁时期史学家裴子野在谈到范晔过错时说他:“忸志而贪权,矜才以徇逆,累叶风素,一朝而陨。向之所谓智能,翻为亡身之具矣”。此话很有一番道理,望今之所谓大智大能者,引以为戒。要时刻提防着孔熙先之流的诱惑和企图,切莫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成为断送自己前程的工具。
作者题外话:2007年12月
闲读蒋介石一封家书
近读《南方周末》上有关蒋介石日记解密的相关报道,其中有采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天石有关《摆脱‘土匪史观’跳出‘内战思维’》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过去我们所读有关对国民党、蒋介石的介绍,是从“刮民党”“蒋匪帮”开始的,那是在国共两党对立时期。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国民党和我们可并称“贵党两党”了。*主席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讲话中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还了历史的一个公正。
当然,作为政客的蒋介石,还是由政治家、史学家们评述吧,普通百姓也没必要过度关注。这篇报道最吸引我眼球的是有关蒋介石教育子女方面的书信言论,语重心长;读来耐人寻味。讲的是普通家常,字字句句都深切地表露出一位家长,一位父亲对子女的教诲和希望。由于报章篇幅有限,信文辑录很短。所幸的是我在自己的藏书中翻找到了一篇,一九二三年蒋介石写给儿子蒋经国的一封信,不妨录在下面,以补不足。
经儿知之:
我明日由甬启程,要到福建去了。你在上海,需要勤奋读书。你的字还没有什么进步,每日早起,需要写草字一百个,楷书五十个。既要学像,又要学快。闻你所读孟子,多已忘了,为什么不当心呢?孟子需熟理重读,话语亦要请王先生讲解一遍,你在自省,总要以彻底明白书中的意义为止。你于中文如能读懂一部四书的意义,又能熟读一册左孟庄骚的箐华,则以后的作文就能自在了。每篇总要读三百遍,那就不会忘记了。余知英文最重要,必须将每日教过的生字默烂熟,一星期之后,再将上星期所学的生字熟理一遍,总要使其一字不忘为止。算术亦要留心,切不可厌倦懒学,遇有疑难问题务求彻底了解。须知今之学问,以中文,英文,算学三者为最重要,你只要精通这三者,亦自易渐渐长进了。你上半年没有脱课,是最好的好处,我很喜欢,以后还要这样才好。如果从现在到毕业,不脱一课,则你的学问品行,自然而然会好了。学生最要紧的是在上课时不顾闲野,教员所说的话,句句听得明明白白,则功课自然容易精专,学业亦自然容易进步了。寄我奖状附还,望你验收。
父字
不知诸位读了蒋介石这封家书后,有何感想?此信写于八十多年前,蒋认为学习“以中文、英文、算术三者为最重要”,只要这三门学科基础扎实了,自身素质就会“渐渐长进了”。我不敢说蒋介石是不是当代所推行的“语数英”综合素质教育的第一人,在那个年代有这种意识,肯定是超前的。在信中他又提到学古文、英文的一些学习方法,对于现在的家长、学子和老师们是不是也有一点启迪?
作者题外话:2007年12月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屁颂
偶翻闲书,读《笑林广记》之《屁颂》篇。乃扶案捧腹大笑,不曾想到在大清王朝,竟有耍此等笔杆子的人物。想必,这游戏主人者,乃视人生如游戏者也。
昔读,张南庄氏《何典》,吾扶案赞其文之美,吴语方言,鬼话通篇。读之快哉!
今读短文《屁颂》, 鬼话胜于昔者。
《屁颂》
一秀才数尽,去见阎王。阎王偶放一屁,秀才即献屁颂:伏惟大王,高耸金殿,洪宣宝屁。依稀乎丝竹之声, 仿佛乎麝兰之气。臣立下风,不胜馨香之味。
一个新鬼拜见阎王老爷,阎王老子放了一个臭屁,随风而至,新鬼出口诵屁。拍阎王老子的马屁,能拍到这个份上,可谓前无古人也!后有无来者,余不敢贸然断定矣!。 最好的txt下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