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之约-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前执行了蔡大牙的死刑之后,父亲原本留有残疾的脑部旧病复发,再次失去了记忆。重病期间,他常常一个人跑到大堤上,把宽宽的河滩当成操场,密密层层的白蜡条当了队伍,唱早年在保安队里学的歌: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也唱在区小队时,区小队文书小杨教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最多的时候,他唱的是那首《志愿军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偶尔,也有一两首谁也听不懂的歌,许多年之后人们才明白,他唱的那朝鲜歌,《阿里郎》和《道拉吉》……
后经我奶奶一日三餐的精心调养,又经了乡下老中医每日里过来精心调治,父亲才终于又恢复了记忆,脸色一天天经润,身体也眼看着硬实起来。
病体略略康复,父亲又开始了乡里工作。因他腿脚不便,乡里给他配了一头毛驴,他从过去骑在高头大马上,现在换到驴背上来了。他曾经的英武骠悍自此不见。
有一会儿,听得驴蹄下发出空洞的响声和哗哗的水响,他知道这是在过桥了,心里就有些恍惚,想这样的夜晚,要是有莲活在这世上,在那间小屋里等他该有多好……忽地,就见桥头黑黑地冒上来一个人影。那阵子虽然经过镇反,地面上太平了许多,却时儿仍有土匪出没,父亲到底当过兵的人,本能的警觉,就让他刷地就掏出了枪,对着那影子大喝一声:站住!
一个白蜡条一般细细柔柔的身影颤了一下,站住了,怯怯地叫了一声哥。
谁?深更半夜在这干什么?
那影子在离了父亲几步远的地方站住,说话声音里打着战:哥,是我,是叫你救出火坑的秀。
父亲细看,果然像是庄上那个刚被解救回来的童养媳,就说,你这会儿跑这儿干啥来?这地场,你不害怕么?这么深更半夜的?
哥,我在这等你几夜了。
你……有事儿?
秀犹豫着。
父亲就将那枪装好了,说,有话明天再说吧。说了就又往前走,走了几步感觉不对,回过头,见那妮子还在原处。只好下了毛驴,问她咋还不回庄上去?这黑的夜,你一个女孩子家……
哥,你救人救到底……
咋回事?
我没有去处。
噢,父亲想起来,还在前些天,那时蔡大牙还没有被执行,他心里压抑,没事的时候就愿意下到村里,只有跟乡亲在一起时,他心情才平静些,好像时光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他的童年时期,什么也不曾发生过一样。
那天他来到前王庄,走到村东的一棵杨树下,这秀正要去河里洗衣裳的样子,手里挎着篮子,叫了他一声哥。他怔了一下,抬头看到一个细溜溜的女子,秀说哥不认得我了?我是秀。
哦,他随口问道:怎么没见过?
哥整天在外面,别说我出门子多年了,就在家当闺女,哥又能见过几回?
父亲见她说话大方,口气又显得亲昵,就站那里多说了几句,问她婆家怎样?过得可好?秀就说了她童养媳的事。父亲听了,自是同情,就指点她,你的事,可以跟妇女会说一下,让她们做工作,争取把你解救回家。本来,童养媳就是不合法的,你的要求合情合理,婆家不敢说什么。最后说,这事,还得叫你哥嫂主动一些。这样,我有机会也跟他们说一说。
事情很快解决,那天在庄上又遇到,父亲便关切道:回来了啊,等住下了,呆一段儿再说个好婆家。谁知他这一说那秀竟哭了,说了哥嫂不待见的话,想把她赶紧就嫁出去,说的那一家,她又不满意,因为不答应,正被嫂子骂着过呢。
父亲就安慰了她,说过几天我跟你问问,看有没合适的吧。父亲原就弟兄俩个,自伯父一家死后,便也断了手足情,这会儿听她口口声声地叫哥,心里正是酸酸的受用。
然而这会儿,深更半夜里,到底不合适,就有了一点敷衍的意思:回去吧,你的事我记着,有时间慢慢说。忽儿想起来:对了,咱乡里那个老王,春上刚死了媳妇,到现在还光棍一条呢,你要相中了,我回头就提提。
秀吞吞吐吐:我跟他不熟识。
父亲以为她害羞:要熟识还不容易么?处处不就熟识了。
秀没笑:现在不是兴自由么?
是啊!
我不想跟他自由……
噢。
哥。秀说着,递给父亲一个软软的布包。
这是啥?
哥你腿受过伤,受不了寒,我给你连个棉护膝。
这深更半夜的?父亲心里一动,并不接那物件,只诧异地看她。
秀头一低,哭了。父亲拍拍她的肩,这才接了那布包,秀,咱走,先回去,有话明儿再说,今儿太晚了,这儿也不是说话的地方。说了见秀还是哭个没完,就哄着她,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快回去吧,啥事儿也不是这一时半会儿就能说好的,也不想想,这半夜三更的,要万一让人撞见了,像啥哩?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
第二天一早,父亲就将那棉护膝给了我奶奶。
奶奶用手摸索着那东西:小,这是啥?
父亲迟疑说,这是秀,秀做的。
奶奶停止了摸索,坐那里半晌不语。
从小时候起,我父亲就是奶奶最心疼的,奶奶舍不得她的这儿儿子长大,大了,又舍不得他成家,成家了,又舍不得他出门,更舍不得他去当兵,舍不得他入朝打仗。好容易,他从战场上回来了,心思却都在那个死去的女人身上,把当娘的心给冷了。可是娘对儿子,却没有表现出一点怨恨。在他病痛、忧伤的时候,一回回,娘总是摩挲着他的脸,小你傻呀,你这样子,叫娘心里咋过呢?他就只是笑。他不懂娘说的什么,只是觉得温暖,又觉得疼痛。温暖的时候他就会笑,疼痛袭来时他哭,哭得鼻子一把泪一把,像个三两岁的小孩子。
后来他的病一天天见轻了,娘又说,小啊,看你瘦的,你啥时候能是个好哩?好时他会对娘说,我这不好好的?后来,县里从省城和专区专为他请来了医生做专题会诊,经过多方治疗,他终于恢复记忆,虽然早晚还会有一些意识上的迟滞,总算一天天向好了。
看着儿子一天天,像个好人一样了,娘又叹气:娘老了,不中用了,陪你的日子不多了。他就说娘不老,娘不会老的。娘说傻小,再寻个人吧,娘说不中就不中了,你往后日子长哩,有个人陪着,娘也好放心地走啊!
然而这天傍晚,父亲又回去,娘却将他叫到跟前:小,你的事咋想哩?
好孩子,娘沉吟着:是该操心再娶个女人了。
娘,我不娶了。
不娶是假,俺孩儿男人大丈夫,还愁找不到好媳妇?只是那闺女单薄。
娘……
俺孩儿是干事人,得寻个能招呼你、能应承你、能跟你生养的人。前儿你干娘给你掐算过,算着你命里该吃外头饭,结远处亲。娘扬着脸,缓缓说,小,干你的事去吧,娘不拦你,秀那闺女也是个苦疙瘩,娘这辈子没闺女,全当多开了一次怀,我会把秀当亲闺女待,你情放心啦!
那以后,我父亲在家不在家的,秀索性就搬来,与我奶奶一起住了。
后来,父亲上调到县机关,秀送他出了村。到了村口,父亲说,你回吧,别送了。秀不说话,只是往前走,俩人又一起上了河堤。那年雨水多,白蜡条长得好,一眼望过去,满堤绵长深秀。俩人登上堤,父亲在前面走,秀在后面跟,父亲又说了一句要秀回去的话,可她仍是不说话,只是往前走。
下了河堤,就到了官路了,父亲站住了,不再往前走,坚决地说,秀你回去,不能再送了,你要再送,我没法走了。
秀眼里含着泪,幽幽说,哥,再见你可难啦。
父亲苦笑笑:我还回来哩。
哥你放心,干娘就交给我吧。
妹妹受累了。
秀面朝着河,十分难开口地说,哥在外间没个人照应。
父亲爽朗笑了:瞧你说哩,我都当过兵打过仗的人了,又不是小孩子。
秀的眼泪掉下来:哥你别忘了,记着,你还有个妹妹。然后才一个人,顺着来路慢悠悠往回走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5、
第二次见到秀姑,是那年我从四川回来,拐道回了趟老家。那天在县城下车时是中午,十几里的旱路,一路步行,到家时已经又是黄昏时分。
一进庄,早被一个几分眼熟的女子拉住:这不是草妞么?啥时候回来的?快跟我回家。看着我发怔,就说:你不记得我了?我是你秀姑啊!
我叫起来:秀姑!我怎么会忘了?
十来年,秀姑苍老了,鬓角上有了闪亮的白发,肤色原是黑里透红,眼下却透着黄,枯树皮一样憔悴而枯萎了。
秀姑拉着我走进院子,进门就叫:他大,看谁来了?应声就有一个中年男人走出来。秀姑说,你姑夫。说着话利落地抄起脸盆递过去:给咱妮儿压点水。我瞧了一眼那盆,花瓷的。
这次,我同秀姑一起住了两天。两天里,秀姑对我说了很多,很多关于我的父亲还有她自己的故事。到了后来,竟让我觉得她真的应该是我的母亲。
秀姑说,就在你奶奶去世的前些天,我见了一个人,这个人说起来你听说过的,她是你姐姐的母亲的干娘。她那年有六十了,脸上的皱纹跟箩筛子一样。
那天是清明,一大早,我过河给俺家你姥娘烧纸,在河这沿遇上她,她在瞎子的坟上。瞎子就埋在咱庄后头,人走来走去的打那过。那以前,我就听人说过的,瞎子身后没个人,一早一晚的,坟上倒不缺添坟烧纸的。人初时都有点稀奇,说这瞎子阴由大哩,末后才知道,添坟烧纸都是这干娘的事。
那天干娘蹲在那坟旁边,一把一把揪那坟上的草。我走到跟前,说干娘你在这儿?她听到我说话也不抬头。我就也蹲在那儿,说,干娘,他爷儿俩幸亏有个你照应。她抬头瞧了我一眼,还是不答话。我那时呢,从送童养媳的那个婆家回来,爹死娘不要的,哥嫂也尽给脸色看,日子不好过呢,就有心想让这干娘帮帮我。
我说干娘啊,我想请请你。
她好像什么都知道似的,笑笑:我只怕帮不了你。
我说你老人家一辈子成全了这多好事,也替我操个心好么?
她摇摇头:秀妮子,你的事我操不了。
干娘,我也不让你多费心,只想让你啥时有空了,跟他娘去说说。
说说也是白说说。
干娘……
妮子,我也打从年轻时过来的,世上再苦莫过人想人,最苦莫过你想他可他想的不是你!这些事,干娘我都经过的。
干娘……
你的心思在他身上,可他的心思未必在你身上,世上这样的事还少吗?妮子啊,我也看了,这方圆多少里,这些年最有福莫过于这个莲了,她挂着多少男人的心,因为她,也叫多少女人伤透了心呐!
干娘,你的话我不明白。
明白不明白是你的事,人一辈子,心里有那么一个人,不比空着强吗?哪怕这个人一辈子也到不了你跟前,一辈子也不知道你的心,但只要想着他,就是你的福。
那以后,我打听了才知道,这干娘,打从莲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