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永远的记忆 >

第1章

永远的记忆-第1章

小说: 永远的记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天的怀念
今年的秋老虎来势汹汹,虽已接近十月,可还是热浪滚滚,一点也找不到秋天的影子。、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此话果然不假,昨天下了一场小雨,今天气温骤降,赶紧找出秋装穿上,走在寒风里却还在发抖,心里不觉好笑,前几天还抱怨过够了夏天,受够了热的折磨,今天突然就“秋风秋雨愁杀人”起来,这变化之大,快赶上孙猴子那一个筋斗云了。

  可是,还是很喜欢这浓浓的秋的气息呀!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是秋天侬丽的色彩和阔大的意境,我喜欢;秋窗秋雨夕,秋花秋草黄,独坐于耿耿秋灯之下,听梧桐夜雨,点滴到天明,我喜欢;夜色凉如水,坐阶前扑流萤,看星空牛郎会织女,我喜欢;古道西风之中,站于流水小桥,思故乡想亲人,我喜欢。秋天,是一个有性格的有个性的季节,他绝不会有春的香软,绝不会有夏的灼热,绝不会有冬的苦寒,虽自古逢秋悲寂寥,但秋绝对的是一个有故事的季节啊1

  史铁生在秋天里怀念他的伟大的母亲,可我站在秋风里,想起的却是我的童年。

  西风紧,黄叶纷飞,当地面被黄色覆盖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可以出去拣树叶了。于是三五成群呼朋引伴,拿上妈妈纳鞋底的大大的针,针后面拖一根长长的线,我们开始了欢乐的旅程。树叶刚刚飞旋着落下的时候,色泽金黄,润泽顺滑,水分还没有完全丢失,我们用长长的针向着树叶一刺,然后用手一抹,树叶便轻轻滑落在线上。我们跑着笑着,如果发现一个又大又漂亮却没有损坏的树叶,一定像发现了至宝一般尖叫一声:呀,我这个真好啊,快看呀。然后拿着它在伙伴们面前炫耀一番,心满意足的穿在线上。等我们疯够了的时候,我们每一人的身后,都拖着一条长长的粗壮的树叶尾巴,当我们跑动时,尾巴随风上下左右摇摆,大有飘若蛟龙之势,甚是壮观。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大人们忙着收割庄稼,小孩子们自有小孩子们的乐趣,我们要去逮蚂蚱,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肥如牛。庄稼收割后,衰草铺地,那是我们的战场,折一根长长的狗尾巴草,我们向着田野进军。可以采用围猎战术,几个人从不同的地方围攻,轰起蚂蚱,然后停下来,仔细观察蚂蚱所在的方位,蹑手蹑脚的走近,再走近,然后伸出双手,弯腰,蹲地,下扑,好,结束战斗。不一会,便有无数蚂蚱跳跃在狗尾巴草上了。当然也可以孤军作战,不过不如集团军好玩了。胜利收兵之后,拿回家火烧或油炸,熟后的蚂蚱遍体通红,甚是美味。我们那里到处都有这样的歌谣:生吃螃蟹,活吃虾,半生不熟吃蚂蚱。可见,这项游戏自古有之,不过,现在总觉残忍,便不再吃了。

  小孩子总是最关心好吃的,秋天的田野里除了蚂蚱,还有一种东西当称美味,那便是野葡萄。野葡萄生长在沟渠边或庄稼地里,植株不大,但很能结果,一串串挂在枝头。刚开始是绿色,又酸又涩,不能食用,当秋天来临时,变成紫色。入口即化,甘甜可口。我们成群结队来到田野,挖地三尺般寻找,如果找到,决不独享,一定叫伙伴们一起来吃,眉开眼笑,又争又抢,笑声响彻云霄。我们大口吃着,直到嘴唇都变成紫色才罢休。除了野葡萄,还有一种香果,非常小,像鹌鹑蛋一样,总是像项链一样,一长一串,闻起来特别香,但不好吃,我们寻到,便带回家,放在房子里当香料使用。

  今天,我站在秋风里回忆我的童年,微微的笑着,可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到童年了。我决定过几天带女儿回老家,重温童年的美好。

  秋天真的太美好,有太多美好的记忆,是我永远的珍宝。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关于死亡的记忆
今天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是“影响我生活的词语”,在给学生讲解时,脑子里忽然蹦出一个词语——死亡,猛地吓了一跳,却又忍不住想去追寻它的身影。

  童年的那个小小的人儿,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死亡,只是有时奇怪自己喜爱的小猫小狗小鸡会在有一天不再奔跑喊叫,只是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心里想着他们可能玩累了想休息了,过了一段时间,就又有新的小猫小狗小鸡出现在生活里,也就忘记了,小小的心,根本装不下大大的死亡。

  隔着二十多年的光阴遥望童年,总能看见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女孩坐在爷爷的坟边,所谓爷爷,只是一个称呼,因为从来也没有见过,所以即使坐在坟边,也没有哪怕是一丝的悲痛。看着妈妈和姑姑点燃纸钱,放上祭品,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我吓坏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大哭起来,难道也被自己的爸爸打屁股了?但眼睛却盯着那平日里无缘吃到的鸡蛋炒菠菜的祭品,对阳光下闪烁的黄色与绿色的渴望远胜于研究他们为什么会哭。妈妈看出我的心思,就将祭品端来让我吃。真是好吃呀,鸡蛋比平时多了好几倍呢!于是,一个头发凌乱,鼻涕与眼泪齐流的小姑娘,一边抽抽噎噎的哭泣,一边不忘往嘴里塞鸡蛋菠菜的图画就如此清晰鲜明的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永不退色。每当想起这幅图画,心里觉得既好笑又心酸,小小的心,怎么知道阴阳两隔的痛苦呢,即使站在坟边也不会懂得的。

  也还记得小脚的奶奶,颤巍巍的挎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样祭品和叠好的纸钱,领我到村西的祖坟去上坟,对我而言,这只是一个放风的机会,奶奶却极其郑重。她先放下竹篮,然后在坟前划一个圆,圆里划上十字。然后跪下,圆的上面放上祭品,在十字上放上纸钱,用火柴点着,然后拿几个祭品放进火里,再不停的翻动纸钱,让它充分燃烧,最后倒上满满一酒盅酒,洒在坟前。整个过程虔诚的像一个仪式,奶奶嘴里一直念念有词。一切结束后,奶奶一定会让我吃烧过的祭品,说孩子吃了晚上不害怕。现如今,奶奶也已经离开了我们,给别人上坟的奶奶,现在也需要别人给她上坟了,写到这里,我已经泪眼婆娑了,奶奶,希望你在那边过的好!

  对死亡懵懂无知的岁月在一件事之后结束了。那是我八岁那一年夏天的午后,河坝上突然人声鼎沸起来,村里的人都奔向河坝,有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妇人哭喊着被两个人架着也在扑向河坝。原来是妇人的儿子因为父母的反对,不能和心爱的人结合,双双喝农药死去了,尸体在河滩里被发现了。我跟着大人跑到河滩,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他们致死紧紧相拥,眼睛和嘴巴都紧紧的闭着,脸色青白没有一丝血色。他的母亲哭瘫在地上,张大嘴巴,却发不出声音来,最后晕了过去。周围的人谈论着,叹息着。我忽然感到莫名的惊恐,浑身发冷,急急的寻到我的母亲钻进她的怀抱里,母亲也紧紧的搂着我,好像唯恐我也丢失似的。可是那尸体那母亲的影子总是在眼前挥之不去,晚上也没有出去玩耍,饭也吃的很少,少有的安静。

  三天后,是隆重的葬礼。至今还记得清楚,那天阳光是那么耀眼,天是那么蓝,可是我的眼睛里却是漫天的白色,白的衣服,白的纸钱,白的幡,那个可怜的母亲踉踉跄跄跟在那大大的棺材后面,本来挺高大的一个女子,忽然萎缩成了一个小老太太,暗哑无声的哭着。我们一群小孩,默默地跟着送葬的队伍,没有往日的喧闹,我们只是静静的看着一切。常常的送葬队伍绕过河坝,过了一座小桥,来到了我们村的公墓。已经有人挖好了墓穴,是用砖砌成的,四四方方的。父亲跳下去仔细的把大的土块砖头拣出来,用手抹平所有的地方,然后就要往下放棺材,突然,那母亲疯了一般扑上来,趴在棺材上,拍打着,哭喊着,死死的抱着,不让孩子入土。我们远远地站在四周,看着那母亲被很多壮汉拖走,禁不住泪流满面。那一天是我平生第一次亲眼目睹一个人是如何被孤零零的埋在地下的,死亡是如何残忍的隔绝了生者与死者。

  这段回忆深深地在我脑海里扎根,让我珍惜活着的日子,让我珍惜和亲人相聚的时光。

死亡(二)
死亡(二)

  在我十二岁的那一年清明前后,一天,我正在上课,老师神色庄重的告诉我我妈妈让我回家。我满腹狐疑的回到家,却发现只有爸爸在家,爸爸和我说:你姥姥去世了,你要去姥姥家哭姥姥,你妈妈已经在你姥姥家了。我真的对姥姥没有太多的印象,只记得她是一个高高瘦瘦的人,小脚,挽着一个攥,常年穿一身黑色的偏襟衣服,神色忧郁,好像永远在灶前做饭。只有过年过节我才去看望她,平时我都极少去的,可是,这次,我竟是去参加她的葬礼。

  现在仔细的反思我当时的心情,竟真的没有太多的悲痛,因为这无法遮掩的真相,让我无比羞愧,觉得对不起姥姥。只记得我第一次穿上了孝服,扎上一个白布条,趴在姥姥的棺材前哭泣,我哭的非常伤心,周围站着很多观看的人,这是农村的风俗,他们都在评论说:你看看,你看看人家的外甥,哭得多痛啊。可是,我的哭声里,有几分是丧失了姥姥的悲痛呢。我几乎不敢想,我真的是因为大家都哭得很痛被感染的。特别是妈妈,我看见她因为哭昏过去被大家抬走了;还有华哥哥,鼻子流那么长也顾不得擦一下,只是摸着姥姥的棺材一遍遍叫奶奶(姥姥活着时最疼他了)。小姨是姥姥最小的女儿,还没有出嫁,她已经哭不出声来,只是跪在那里,泪如雨下。

  姥姥是得偏瘫三个月以后去世的,大家都以为这个病会拖个十年八年的,可是姥姥还是在大家还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匆匆的走了,可能是姥姥心疼孩子们,不想拖累他们。过后,妈妈告诉我,姥姥病重时常唠叨:我是不是惹着小玉(我的乳名)了,怎么总也不来,我想她。

  现在我坐在电脑前写下这些文字,心痛如绞,这是我经历的第一个亲人去世,而当年自己竟是这样的心情,年少无知让我痛失与一个爱自己的人相处的时光,再也无法弥补。

  姥姥,希望你在天堂过得好,我只有用这样的方式纪念您了!

  姥姥去世不久,华哥哥就病倒了,刚开始的时候老是肚子疼,拉肚子,哥哥一直坚持着,没有告诉舅妈,可是后来就便血了,舅妈发现后吓坏了,于是就带着哥哥到医院里检查,结果出来,是直肠癌。那年哥哥只有十五岁,我十二岁。一家人都瞒着哥哥,舅妈更是哭了一场有一场,可是面对哥哥时,她还是很灿烂的笑着说,没事,就是拉肚子,很快就好了,咱们就回家去。

  哥哥一天天瘦下去,后来做了手术,改了肠道,哥哥的身侧有一个便带,大小便都需要从那里出来。我真的不知道带着便带的哥哥是怎么想的,有多少不方便。小小年纪的我理解不了那么多,反而很好奇,不知道哥哥如何解决个人问题。

  十五岁的哥哥很坚强,我没有见过他哭,也许他曾背着别人哭过,可是我不知道,我见过的都是哥哥消瘦的笑脸,我便傻傻的以为哥哥好了。这样哥哥又可以到我们家去,给我做一个小板凳,哥哥手很巧,几块木头捣鼓几下便变成一个小板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