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李贺诗注 >

第2章

李贺诗注-第2章

小说: 李贺诗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贺 陇西李贺字长吉,唐郑王之孙。稚而能文,尤善乐府词句,意新语丽。当时工于词者, 莫敢与贺齿,由是名闻天下。以父名晋肃。子故不得举进士。卒于太常官,年二十四。其先 夫人郑氏,念其子深,及贺卒,夫人哀不自解。一夕梦贺来,如平生时,白夫人曰:“某幸 得为夫人子,而夫人念某且深,故从小奉亲命,能诗书,为文章,所以然者,非止求一位而 自饰也;且欲大门族,上报夫人恩。岂期一日死,不得奉晨夕之养,得非天哉!然某虽死, 非死也,乃上帝命。”夫人讯其事。贺曰:“上帝神仙之居也,近者迁都于月圃,构新宫, 命曰‘白瑶’,以某荣于词,故召某与文士数辈,共为新宫记。帝又作凝虚殿,使某辈篡乐 章。今为神仙中人,甚乐,愿夫人无以为念。”既而告去。夫人寤,甚异其梦。自是哀少解。

  译:

  陇西李贺,表字长吉,是唐朝郑王的孙子。李贺绝顶聪明,幼小的时候就能写文章。尤 其善长于乐府诗词。他的乐府诗词,内容新颖,语言华丽。当时擅于诗词的人,没有敢和李 贺并列相比的,因此,李贺闻名全国。因为父亲名字晋肃,儿子因此不能考举进士。死于太 常官,年龄只有二十四岁。他的先夫人郑氏,非常惦念他的儿子,等到李贺死了,夫人非常 悲伤,自己不能排解。一天晚上,梦见李贺来了,象平常活着的时候一样。告诉夫人说: “我很幸运能够成为夫人的儿子,夫人十分惦念我。所以从小遵从父母的命令,能够读书写 诗作文章。所以这样,不只是为了求得一个官位来自我修饰,并且要满足大家族的愿望,上 报夫人的恩惠。哪里料到一天死去,不能够奉陪双亲,晨夕供养呢?岂不是天命吗?但是, 我虽然死了,其实不是死,是上帝的命令。”夫人讯问是怎么回事。李贺说。“上帝神仙的 住处,最近迁都到月圃,构造新的宫殿,命名叫作‘白瑶’。因为我辞藻华丽、丰富,所以 召见我和文士多人。共同作《新宫记》。上帝又作凝虚殿,派我们编纂大型套曲。现在我是 神仙中人,很快乐,希望夫人不要为我惦念不已。”说完了,就告辞离开了。夫人醒过来, 很奇怪她做的梦。从这以后,悲伤稍有排解。

剧谈录 (唐)康骈
元和中,进士李贺善为歌篇,韩文公深气知重。于缙绅之间每加延誉,由此声华籍甚。时元相国稹年老(少),以明经擢第,亦攻篇什。常愿交结贺。一日执贽造门,贺揽刺不容,遽令仆者谓曰:“明经擢第,何事来看李贺?”相国无复致情,惭愤而退。其后左拾遗制策登科目,当要路。及为礼部郎中,因议贺祖祢讳“进”(“晋”),不合应进士举。贺亦以轻薄,时辈所排,遂成轗轲。文公惜其才,为着《讳辨录》明之。然竟不成事。 。 想看书来

幽闲鼓吹 (唐)张固
李藩侍郎尝缀李贺歌诗,为之集序。未成,知贺有表兄与贺笔砚之旧者,召之见,托以搜访所遗。其人敬谢且请曰:“某尽记其所为,亦见其多点窜者,请得所葺者视之,当为改正。”李公喜,并付之。弥年绝迹,李公怒复召,诘之。其人曰:“某与贺中外自小同处,恨其傲忽,常思报之,所得兼旧有者一时役于溷中矣!”李公大怒,叱岀之,嗟恨良久。故贺篇什流传者少。 

  李贺以歌诗谒韩吏部。时为国子博士分司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诗评
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文献通考》)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然仙诗、鬼诗皆不堪多见,多见则仙亦使人不敬,鬼亦使人不惊。(严羽)

  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太白以意为主,而失于少文;贺以词为主,而失于少理。(《岁寒堂诗话》)

  李长吉、玉川子诗皆出于《离骚》,未可以立谈判也。(《渔隐丛话》)

  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中唐乐府,人称张、王,视此当有奴郎之隔耳!谭友夏云:“诗家变化,盛唐已极。后又欲别出头地,自不得无东野、长吉一派。”(毛驰黄《诗辩坻》)

  昔人谓诗能穷人,或谓非止穷人,有时而杀人。盖雕琢肝肠,已乖卫生之术;嘲弄万象,亦岂造物之所乐哉?唐李贺、本朝邢居实之不寿,殆以此也。(周益公《平园续稿》)

  王直方《诗话》云:“李贺《高轩过》诗中有:‘笔补造化天无功’之句,予每为之击节,此诗人所以多穷也”。(《渔隐丛话》)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

  李凭;当时善于弹箜篌的梨园弟子。唐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二首》:“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唐顾况也有《听李供奉弹箜篌歌》:“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早晨有敕鸳鸯殿,夜静遂歌明月楼。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弦中指拨。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珊瑚席,一声一声鸣锡锡;罗绮屏,一弦一弦如撼铃。急弹好,迟亦好;宜远听,宜近听。左手低,右手举,易调移音天赐与。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手头疾,腕头软,来来去去如风卷。声清泠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美女争窥玳瑁帘,圣人卷上真珠箔。大弦长,小弦短,小弦紧快大弦缓。初调锵锵似鸳鸯水上弄新声,入深似太清仙鹤游秘馆。李供奉,仪容质,身才稍稍六尺一。在外不曾辄教人,内里声声不遣出。指剥葱,腕削玉,饶盐饶酱五味足。弄调人间不识名,弹尽天下崛奇曲。胡曲汉曲声皆好,弹著曲髓曲肝脑。往往从空入户来,瞥瞥随风落春草。草头只觉风吹入,风来草即随风立。草亦不知风到来,风亦不知声缓急?k玉烛,点银灯;光照手,实可憎。只照箜篌弦上手,不照箜篌声里能。驰凤阙,拜鸾殿,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巧声一日一回变。实可重,不惜千金买一弄。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此州好手非一国,一国东西尽南北。除却天上化下来,若向人间实难得。”

  箜篌;《旧唐书》:“箜篌,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作,以祠太一。或云侯辉所作,其声坎坎应节,谓之坎侯,声讹为箜篌。或谓师延靡靡乐,非也。旧说亦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竖抱于怀,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凤首箜篌,有项如轸。七弦,郑善子作,开元中进。形如阮咸,其下缺少而身大,旁有少缺,取其身便也。”《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七·乐考十》:“……旧说皆如琴制;唐制似瑟而小。其弦有七;用木拨弹之。以合二变;故燕乐有大箜篌、小箜篌。”唐代杜佑《通典》:“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刘宏)好之。体曲而长,二十有二(一作三)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臂箜篌。”南朝宋人范晔《后汉书·五行志》:“灵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在古代诗歌中,箜篌屡见不鲜。《孔雀东南飞》焦仲卿之妻刘兰芝,聪明绝顶:“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首诗里有“二十三丝动紫皇”之句,表明李凭所弹奏的是竖箜篌。

  吴丝,周朝时,吴国包括现在江苏省全境,及浙江嘉兴、湖州等县,吴地的蚕丝最为精美,所以箜篌用“吴丝”作弦。

  蜀桐,四川桐木古称宜为琴瑟,所以用“蜀桐”作琴身。

  张,开也,指弹奏起来。

  高秋,深秋。 南朝梁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萧索高秋暮,砧杵鸣四隣。” 唐封演 《封氏闻见记·第宅》:“宅内有自雨亭子,簷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明邵璨 《香囊记·闻讣》:“荒凉凉高秋时序,冷萧萧清霜天气。” 

  空白,指天。

  凝云,云仿佛凝固,即“颓不流”意。

  颓;无力的样子。

  不流,响遏行云。《列子》:“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江娥;即“湘娥”。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北魏郦道元《不经注。湘水》:“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晋张华《博物志。史补》:“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泪挥竹,竹尽斑。”《后汉书。张衡传》:“哀二妃之未从兮,翩傧处彼湘濒。”唐李贤注引《列女传》:“舜陟方,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渭之湘君、湘夫人也。”宋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词:“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 

  素女;古代传说中的神女。与黄帝同时,擅长音乐。《史记·封禅书》:“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中国,即国中,国都内。

  这四句意思是,深秋时节,箜篌弹起来,音乐穿向天空,响遏行云,连江娥、素女听到都悲愁啼哭。(是谁弹得如此动听呢?)是京城里的乐师李凭啊!

  昆山玉碎,众弦齐奏,仿佛玉碎山崩,形容乐声清亮。《韩诗外传》卷六:“盖胥谓晋平公曰:‘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由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

  凤凰叫,形容箜篌之声,仿佛凤凰鸣叫,悦耳动听。 凤凰,鸣叫时声若箫笙,飞翔时百鸟相随。普天下的禽类中,惟有凤凰能究万物,通天地,览九州,观八极,故被尊为百鸟之王。

  芙蓉泣露香兰笑,以形写声,形容声音的悲抑和欢快。芙蓉即莲花,常以出水芙蓉而益闻名。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曾长思书》:“ 春葩含日似笑,秋叶泫露如泣。”

  十二门,《三辅决录》:“长安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整,可并列车轨十二。” 

  融,融化;融冷光,使萧瑟的秋气都变得温暖了。

  二十三丝,指箜篌。

  紫皇,《太平御览》卷六五九引《秘要经》:“太清九宫,皆有僚属,其最高者,称太皇、 紫皇、 玉皇。”此处亦可指人间帝王。动紫皇,或谓上达天廷,感动天帝;或谓传进宫,打动人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