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爱的进行式 >

第14章

爱的进行式-第14章

小说: 爱的进行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离灵开始昏迷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十多分钟。

  “如果再晚发现几分钟,她的命就保不住了。”医生欣慰地告诉他们。

  灵,没有死,只是腕上多了浅浅的一条疤痕。很刺目地映在她的心里。

  公司里给灵的父母下了声明。

  让他们尽快办理灵的离职手续,并且说,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一切由灵自己负责,和公司无关。

  是的,任何公司都不敢随便和人命相关联。撇得越清,责任越小。公司没有义务教育如何珍惜年轻的生命。

  20

  韩啸天代表公司送雨霏回南方。啸天拿着雨霏的行李送这个可爱的女孩回南方。

  一路上,谁也没有说话。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一次的离别就是永远的告别。世界那么大,再重逢的机会是太小了。

  济南火车站进站口。

  灵在父母的陪伴下来为雨霏送别。

  雨霏在他们面前停下,无语地望着他们。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再说什么都已经是无可挽回。

  雨霏无法阻止灵去送她,也因为她不想再彻底离开北方前,再一次地引起大的风波。

  “今后的路,你自己要走好。”灵幽怨地对雨霏说。

  “嗯。”

  “这个还是要送给你,这是我一针一线地织的。不管你以后把它丢在何方,把它交到你手里,我也就放心里。”

  猎猎风起,灰尘狂起。济南特色的阴霾天气来了,虽然今天是晴天。

  啸天别过脸去,他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这不是现代版的霸王别姬,也不是白门楼之别的吕布貂蝉。

  变了味道的告别,成了一次永别。

  21

  雨霏从手提袋里拿出毛巾,那情景仍然是历历在目。

  无法忘却的回忆就是内心的疼痛。这疼,会像吸血虫一样牢牢地刺着心;这痛,如美国白蛾,怎么也除不净。

  前不久,雨霏收到灵的短信:

  我也来到了上海,我要和你在一个城市里生存。

  她是怎么弄到我的电话的?雨霏找不出适当的人来应该把她的电话告诉雨霏。但空气是流动的,信息如空气一样到处流溢。

  这条短信一次次在梦中把雨霏惊醒。冷汗一次次浸透她的衣被。

  永别,不再是永别,而是一次普通的朋友间的告别。

  真的,无处告别。

  黄浦江上的风,吹动着围巾。围巾的穗子轻轻地飘扬。

  雨霏慢慢地把围巾系到栏杆上,挽了个套,用手又拽了拽,足够结实。

  她小心地把头套进去,脚往下滑。

  噗地一声,雨霏悬在了栏杆和江水之间。

  对面的东方明珠塔,仍然闪烁着,照亮了繁华的夜上海。

雨伞下1
下大雨,有人打着伞,有人没带伞。没伞的挨着有伞的,钻到伞底下去躲雨,多少有点掩蔽,可是伞的边缘滔滔流下水来,反而比外面的雨更来得凶。挤在伞沿下的人,头上淋得稀湿。

  ——张爱玲

  安然挺喜欢张爱玲的文字的。

  高中时就偷偷地看,被老师逮着了好几次。安然不以为意,还是偷着看。她觉得张爱玲的文字就是自己的姐妹,经常地走进她的心里。

  安然也有一把伞,淡蓝色的,有点透明色。有人说那把伞是不能在太阳下暴晒的,否则就会开裂。但安然仍然喜欢打着这把雨伞,不管是雨天还是晴天。喜欢一件事物是没有任何理由的。

  这把雨伞是泰送的。那天安然去东北的一所大学报到,泰专程从县城的百货大楼买的天堂伞。天下着淅淅沥沥的细雨,安然的父母都没有去送她,因为安然的父母都不识字,没有出过远门。只有泰来了车站,雨幕中,泰的衣服已经湿了很多。

  安然看得有点心疼,这个大男孩一向很强,他不在乎这一点雨。

  “你拿着我的雨伞回去吧,这雨看着像要大的样子。”安然说。

  “不。看着你安全地离开我的视线,我才放心。”泰说。

  “我用不着了,快上车了。”安然坚持要把雨伞给泰。

  泰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你等等,我马上回来。”说完就一溜烟地跑开了。

  大约一刻钟的时间,泰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手里举着一把崭新的伞。

  “我把你的伞拿走,我就送你一把新的吧!”泰说。

  汽车发动了,泰一动不动地看着汽车渐行渐远。这辆载着安然的车终点是省城,转火车到达东北。

  泰是安然高中时的男朋友,报志愿时安然执意要去远方读书,和泰发生了争执。泰和安然都知道,高中时的恋爱关系要想走到大学,就像趟过阻碍刘备的潭溪一样,只有的卢马才能跃过。他们之间的爱情仿佛就到了那条大河边。安然看着雨水顺着泰的脸往下流的时候,就感到心中的血,仿佛在滴。

  泰和安然的恋爱关系一直在继续,但始终没有越过线。偶尔泰会坐火车来看安然,更多的时候是安然自己在自己的校园里看其他人的爱情故事。

  安然的家境贫穷,她不想让大学在虚度中过去。大学的爱情同样是没有经济基础的,所以她不会也不想再涉入。大学扩招已经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怎样找到一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安很少再能想起泰。

  黑夜里,安然常常为毕业后的工作问题焦虑得睡不着觉。她抚摸着自己富有弹性的皮肤,感受自己美丽的身段,开始自怨自艾起来。皮肤在黑夜里寂寞地咯吱咯吱地发出声响。

  也有的时候,安然会在雨天里在校园里游荡。小树林在雨水的滋养下格外葱绿,都嘶嘶地放着油光。哎,人如果是树叶就好了,只吸收雨水就可以活得很好。

  可是人是悲哀的动物,在自造的环境里无情地毁灭自己。安然想,如果有一个男人能带她脱离这个困境就好了。

  学习再好,也不如找个好男人有保障。这是目前最流行的做法,大学还没有毕业就忙着相亲找男人了。婚姻比工作重要,应该是这样的。

  男人还想找一个好的女人少奋斗二十年呢!何况女人乎?
  作者题外话:你知道张爱玲那句话的真实意思吗?我认为是穷人钻到富人的伞下,还是要淋雨的,也就是说是最终的受害者。

雨伞下2
秋季,一个雨天,安然一个人撑着伞在雨中享受秋意的悲凉。秋天来得很快,进入大四没有多久就感觉到了。

  同学中家中有权的开始准备报考公务员,有钱的家长也给安排了出路。唯一像安然这样从农村出来的,疲于奔命地奔跑于各个人才市场。今年的竞争特别厉害,有一次招聘会上,学校的门都给挤掉了一扇。

  有人劝安然考研。家中贫穷的现状使她对研究生的大门望而却步。再说,考研对于一个女生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哪个单位会要一个即将生孩子的女人呢?

  安然不禁伤感起来。秋雨顺着树叶落到林间小路上,溅起一阵阵的水花。

  “安然,可以送我去实验室吗?我忘记带伞了。”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在耳边响起。

  安然愣了一下,抬起头,一看原来是副院长黄凯。这是一个有着英俊外表的男人,这是一个有着锦绣前程的男人。系里的很多女生都喜欢这个副院长。

  “别人不行,黄院长还不行吗?”安然有点调皮。

  “老了,哪能比得上年轻的帅小伙呢?”黄凯自我解嘲。

  “像黄院长这么有魅力的男人,哪是那帮毛头小伙能比得上的呢?”安然笑着说。

  “是吗?我还是越老越帅的啊!哈哈。”黄凯也笑了。

  “哪能说老呢?比女孩大二十岁是男人的黄金年龄。”安然装作有点憧憬地说。

  “像你这么漂亮的女孩,再黄金年龄的男人也不能碰啊!”黄凯说。

  “为什么?”

  “无法控制自己啊!”

  两人都笑了。

  临近实验楼的时候,黄凯对安然说:“毕业论文你可以报我的,我给你指导。”

  安然的美丽连她自己都很吃惊。有人私下里拿她和系花相比,他们说她沉着的美丽是极少人才能有的气质,气若幽兰,美比芙蓉。

  安然也知道自己的容貌,有时候她也真想不能让青春亏待了它。每逢周末,宿舍里大多都是空的,学校门口突然多了那么多的高档轿车足以说明这一切。

  可她只能埋头于自己的学业,不上课的时候找份兼职,做个家教什么的。成绩的优秀,也让很多男生望而却步。学业和兼职的繁忙,也让安然疲惫了。

  这个时候,一个男人出现了,安然的心砰然一动。如果能搭上这个男人,找工作的事情可能会迎刃而解,也不是未可知的事情。

  尤其是这个男人身上散发的特有的气味,也让她着迷。和泰谈恋爱这么多年,都没有让泰碰过。如果一个女人太漂亮了,而又没有男人碰,内心对异性的渴求更加强烈。

  上完晚自习回来,安然自己躺在床上,回味着黄凯的手的味道,不自觉地露出微笑。

  那一幕让安然难以忘怀。黄凯轻轻地握住安然的手,共同撑起遮雨的伞。那份温馨,那种男人的温暖,怎么能够忘怀呢?

  故事或许就缘于一次偶然的邂逅,安然期待着故事的发展。因为她知道,有毕业论文这一关,机会还多得是。
  作者题外话:你希望故事往哪个方向发展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雨伞下3
泰问安然,毕业后是否打算回到他们的小城?

  安然回答说,要留在这个城市里。几年的大学生活,安然已经熟悉了这个城市。

  泰说,城市只是一个梦。我们应该打碎梦境,重新回归我们的阶级。

  安然伤感地说,家,早已经是回不去的家。大学毕业了,也就等于被农村的家抛弃了。

  泰说,但也只有出生我们的地方,才是我们永恒的家。

  四年了,繁华似锦的青春挥洒掉了,换来的是对前程的犹豫的伤感。不仅仅是如此,连家也要被丢掉。

  这是一个悲剧吗?不,这仅仅是一个人新的人生的开始。我要追求的就是在这个都市里扎根,安然坚定地对泰说。

  安然和过去划了一道深深的沟。

  一个阳光晴媚的午后,空气中散发着醉人的味道。

  安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副院长黄凯的。

  “我这有个课题,愿不愿意过来帮忙啊?”黄凯征询安然。

  “太好了啊!我正愁没有机会深入学习呢。”安然回答。

  “帮我查查资料,工作不累。课题有经费,可以给你做勤工助学用。论文发表了,也可以署你的名字。”黄凯介绍道。

  “要是国家核心期刊,那我做个第二作者了,好事。”安然说。

  “真让你猜对了。我这个是国家级课题,肯定是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了。这是咱们学院最高的科研项目了。”黄凯说。

  “太感谢黄院长了。这对我的学业是和很大的帮助,我想。”安然说。

  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安然开始在黄凯的实验室里工作了,每天的工作量不大,也就是查查资料,偶尔动手操作一下。也有时候跟着黄凯去外面演讲,安然看到了更多的资金收入。大学教授在校外的收入比在校内收入多多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