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阻击战-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牢骚归牢骚,训练照样要参加,训练计划也不会因为谁的消极抵抗而改变半分。况且,也没谁敢真的跳出来抵抗呀。
从上午开始,训练分小组进行,两个教官各带两个班开展各项训练活动。
夏晨是一班班头,属A组,由金科负责;任晓雯等六个女生分在四班,属B组,由陈建勇负责。
训练的方式方法由教官掌握,内容上大同小异,主要异在有些科目的衡量标准男女有别,女生要相对低些。
A组有些人便对B组的男同胞暗生羡慕,一是陈教官看上去要比金教官和善些,估计“施暴”的频率不会太大;二是训练时有女同胞在旁边陪着,男女搭配,再苦也不累呀;三是既然是一起训练,女生的标准低些,相对来说同组的男同胞多少要沾点光,应该日子也好过些吧。
孰不知还没过多久,全部的羡慕就演化成为同情了。
要弄清楚事情原委,还得从金科、陈建勇这两个人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性格说起。
金科身高大约一米八,辽宁汉子,长脸高鼻,身材匀称,肤色微黑,性格爽直,表情以冷色调为主,动不动就爱咋乎他的猛男招数。不过接触几次,就能够基本掌握他的惯用套路,凡事标准逃不过“快、准、狠”三个字。
快,就是他的口令一下达,你最好就能够马上做到。不管是队伍集结,还是具体科目训练,速度一定要快。事后有人戏称他的这个要求,很有点今天刚结婚、明天就要抱小孩的意思。
准,就是执行命令要准确无误,各项科目的动作要领最好能达到国际标准,就差带上放大镜或者微测工具计算你的动作误差了。
狠,主要是对气势上的要求,一举一动讲究虎虎生威。要是叫你打个擒敌拳,你花拳绣腿一个小姑娘似的,舞弄半天看不出点阳刚之气,那就甭怪他不客气,一个侧踢鞭在你大腿上,不残也得颤上好一阵子。
第四十四章 教官凶猛(五)
陈建勇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儿,浙江人氏,正宗国字脸,眉浓嘴阔,双目炯炯,身体强壮。除了讲评训话时不得不板着脸,其余时间以嘴角略显上翘、似笑非笑的神态为主,“面色和善”的印象由此而来。
他的套路很多人到最后都没有摸清,但有一点大家都把握住了,这三个月时间得跟着他混,要想混得舒心,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时刻提防别犯了他的“三忌”。
一忌,在基本同等的情况下,某个动作别人都能做得到、做得好,你偏偏老是做得不到位。考核过不了关事小,让别人看笑话、他作教官的丢了面子事大。
二忌,规定了训练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你以为他没往你这边看,就来个七折六折的企图蒙混过关,那你就歇菜吧。用B组男同胞的话说,他那双眼睛就像雷达一样总在不停地扫描,基本上是无缝隙的,糊弄谁也别想糊弄他,否则有你的好果子吃。
三忌,站队或训练时,眼睛老往女生那边瞟,那你惨了。让你站在全队面前亮相还算惩罚轻的,要万一碰上他心情不爽,想彻底整掉你的这个坏毛病,“十大酷刑”都排得出来,还安上一个专门替你开小灶的名义,大家休息时让你一个人出小操,叫你喊天不应喊地不灵!
分组训练后,两个小组之间的战争也由此拉开了。
第一个星期主要还是以军事体能训练为主,日常性科目为五千米(女生三千米)、俯卧撑、深蹲起立、器械(单双杠),以及难度大点的四百米越障碍跑、全武装或轻装越野,等等,花样一大堆。
对两个组来说,训练科目、训练进度在要求上都是一致的,差别就在于完成得快还是慢。快的得等着慢的,不能太超前,不然周末考核测评时,就没有统一标准了。
纵观两个小组几天来的表现,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优劣难辨。
A组胜在清一色的猛男,在跟B组搞项目竞赛时,一个个都是嗷嗷叫,斗志十足,有着强烈的展示欲望,时不时来个超水平发挥的人比较多。
像器械训练时,有的人平时单双杠最多也就是第二练习的样子,像卷身向上、摆动臂曲伸之类。可一旦有B组在场旁观,常常能一晃一晃将动作完成到第四甚至第五练习,玩个踩杠或倒立。他们在单双杠上飞旋盘桓的潇洒姿势,自然引起了全体队员、尤其是女生的一阵惊叹。
当然他们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总有个别同志身在曹营心在汉。旁边有女生看着的时候,就格外卖力,女生离得稍远些,便中气外泄,声调马上降了八度。队伍的整体凝聚力尚嫌不足。
金教官在讲评时专门指出了这一严重缺陷,说个别同志喜欢在女同志面前骚首弄姿、造型摆酷,完全丧失了一个男军人所应有的心理定力,直接破坏了猛男队伍的整体形象,必须要在下一阶段、花大力气予以整改。
B组恰好就赢在人气旺、气氛好、排面整齐。如上所述,因为里面有六个运动型的年轻女孩在吸引眼球,“一二三四”的行进呼号或者“嗨-哈”的擒敌拳训练中,一揉进她们清脆婉转而有力的声音,就会显得格外的悦耳动听。
男女混合交响乐让同组的男孩子们浑身充满了力量,怜惜之情也由然而生,节奏自然就压下来了,因而各项科目训练总是能整齐划一。十六个人同进共退,互帮互助,气氛和谐,实效性和观赏性绝对超强。
现在说说B组的不足之处。跟A组不同的是,B组的不足,主要来自于男同胞们所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陈教官的脾性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那“三忌”是肯定不能违犯的,不然他有的是招对付你。
可偏偏就有两个人在第二天训练时就犯忌儿了,并因此而不得不接受惩戒。 。 想看书来
第四十五章 教官凶猛(六)
可偏偏就有两个人在第二天训练时就犯忌儿了,并因此而不得不接受惩戒。
因为还只是训练初期,那就只动用一个小小的“酷刑”吧。选择一个水泥地(这好找,跑道旁边就有篮球场,都是水泥地),两个班集合站好队,让有女生的四班站在前面,全体蹲下。受罚的人在全组队员面前表演前倒,就是双脚并拢、收腹抬头、身体蹦成直线自然往前倒的那种。
倒一个不算,站起来还得接着倒,来十个。
前倒是每个当兵的都必须要掌握的防护性技能,讲究双手拍地的姿势和力度。着地瞬间头要抬好,稍不注意会磕着下巴,手没拍好也容易伤着小臂。为有效保护训练者免受不必要的伤害,一般这种训练是放在草坪或沙地上开展的。
但由于这次前倒属于惩戒范畴,而并非正常的训练,不好意思,陈教官就要将场地安排在水泥地上了。
而且,他让六个女生都在面前蹲着,认真观赏你落地的姿势。
这个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是相当大,考验的主要是心理素质。
心理压力来自哪里?来自水泥地和围观的女士们。尤其是后者,很要命。
你想想,十个前倒下去,要万一哪次没控制好要领,下巴或者手肘给磕一下,很正常吧?这身体受点小伤倒没什么要紧,太伤自尊了不是?以后在队里、在女同志面前,还怎么混呀?还怎么抬头走路呀?
不管怎么样,教官已经发了话,倒还是要倒的。
第一个登场的是个中尉,小伙子军事素质挺好,啪嗒啪嗒,十个前倒完成得干净利索,末了还面带微笑,拍拍双手、峭然而立,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第二个隆重上台的是个身体有些发富的上尉,在机关工作的时间长,很久没练了,一双小眯眯眼盯着前方的水泥地看了半天,越看心越虚。陈教官两次下达“倒”的口令,他才啪嗒倒了下去。
完成得不错,再来一个。
到第五个时,可能是手给拍疼了,他的手有些颤。往前倒的时候,屁股便不自觉地高高翘起,落到地上了,身体还曲着,手肘却重重地磕在了地上。
后面的五个前倒愈发变形得厉害,下巴被磕着一次,手肘是次次都磕出响来了。
隔着迷彩服咱也看不见,后来据同宿舍的人说,胖上尉那双手的小臂呀,都肿得跟馒头似的。
经过这次惩戒活动,训练风气大为好转,但隔三岔五的总有一两个人受罚。
前倒没再搞,因为毕竟太容易受伤,影响训练效果。惩罚项目改为双脚搭在高处做俯卧撑、引体向上(没三十个别下来,引不上体就在单杠上吊个五分钟十分钟的)等内容。
相同的一点是,全组人员必须旁观,惩戒结束了,再集体继续下个科目。弄得B组男队员紧张得很,精神高度集中,生怕再出什么差池。
训练第六天的下午,教导大队孙大队长、训练处郑处长陪着总队邓参谋长等一干人来到训练场,现场观看培训队的第一次考核测评。
一个星期看一次成果,成绩按百分点计入最后的综合测评。这是总队原先就定下的规矩,大伙儿都知道。
因此,每一次考核你都得认真地对待,如果出现拉分科目,后面的训练要补起来就被动了。
由于第一个星期的训练科目都是军事体能,考核起来都有具体的硬指标,而且像一百米、五千米(女生三千米)、俯卧撑等,都可以集体进行,只有个别像器械、障碍跑等受场地限制,需要单兵操作。
所以,整个考核下来速度非常快,不到两个小时就顺利结束了。几位领导看得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这次考核,夏晨得了第五名,主要是五千米上拉的分。任晓雯全队排名第十九位,女生中排名第一,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可成绩宣布后,两个人还是感觉成绩不够理想,有些郁郁寡欢。
此后各阶段的训练科目逐渐复杂,体能训练虽然还是每天都有,但已经退出主位。更多的是小组战术配合、路上捕歼设卡拦截、高楼攀登(教导大队建的模拟居民楼)、射击、擒拿格斗等科目,并且不断升级。训练从单一慢慢转向合成、从单兵对抗转向协同作战,实战仿真演练越来越多。
其中很多内容是参训队员们听说过、见过,却没有真正体验过的,因而训练起来都非常的认真,感觉每天都在进步中。
理论课目的开设是从第二个月开始的。根据安排,理论课以边防管理、边防检查、海上执勤执法等基本知识为主。第三个月,则是执勤执法、侦查专业技能、专题讲座类交叉进行。
每天上午搞理论,下午搞训练,风雨无阻。
理论科目也搞考核,教完一门考一门,成绩同样按百分比列入最后评比。不过在考试前,任课教员一般都会将大致的重点范围划出来,大家拼命背下就行了。记忆力好的便占了上锋,一门课按百分比拉个零点几分也挺要命。
所以临到文化考试时,很多人都会走到楼道上去,就着昏黄的路灯大搞夜战。
谁知教导大队为了建设节约型警营,各楼道安装的路灯都是触摸式的,亮上两三分钟便会自动熄灭。偏偏触摸开关并不是设在路灯底下,中间还隔着好几步距离。
可怜见这些孩子凑着灯光背上几页书,就要嘴里念念有词地跑去摸一下开关。加班一两个小时正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