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古人的休闲方式:玩在唐朝 >

第13章

古人的休闲方式:玩在唐朝-第13章

小说: 古人的休闲方式:玩在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见皇上。皇上看见王源中头上的伤,问他怎么弄的,王源中就把蹴鞠的事告诉皇上。文宗感慨道:“你们兄弟们能经常在一起玩蹴鞠,实在是和睦啊。”
  圆鞠能把王源中的额头打破,说明它还比较坚硬,外面的一层皮子熟得不好,或者接缝处缝制得比较粗糙,这样硬邦邦的东西猛然打到头上,也是够受的。
  2
  球的变化自然引发游戏规则的变化,唐代蹴鞠的玩法也趋于多样化。
  一种玩法是传统的双球门踢法。
  蹴鞠中球门的出现应该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具体的年代不可考。有了球门,也就有了相应的记分规则,使输赢量化,自然也增加了蹴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可以说,球门使蹴鞠从简单的游戏变成一种激烈的竞技运动。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少年轻球戏争筹(2)
唐代仲无颜在《气球赋》中描述当时人们玩蹴鞠的场面:“交争竞逐,驰突喧阗。或略地以丸走,乍陵空以月圆。”
  这里描绘的情形颇类似于现代的足球。其中有带球长途奔袭,有拼抢断球,有盘带过人,也有大脚远射,场面相当火爆。从这一点上看,说蹴鞠是现代足球的起源,非常恰当。
  可惜,唐代以后的蹴鞠并没有沿着双球门的方向继续演化,到了宋代,双门逐渐消失。
  唐朝蹴鞠的第二种踢法是单门制。
  《文献通考》中说:
  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否,岂非蹴鞠之变欤?
  这里说的便是单球门的蹴鞠踢法——两根高杆立在场中,高杆中间结着绳网,在距离地面六七米的高处,网中央开着一个圆洞,也就是所谓的球门。
  这种单球门的踢法一直延续下去,到宋代时已经十分完备,宋时的许多文献中都有具体的描述。根据那些描述向前推测,大体也能明白唐朝时的玩法。
  游戏的双方人数相当,各由一个球头率领,隔网而站。比赛时,双方要通过网上的那个球门把球踢到对方那边去。
  当然在踢起之前,同伴之间必须有配合和转换,这中间也有一定的规则,不能乱踢一气,而最后踢向球门的那个动作要由球头来完成。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脚,就好比今天在足球场上的临门一脚。这一脚既要踢得高,更要踢得准,让球从高处的球门中通过。所以,比起现代一些隔网竞技的运动,像排球、藤球等等,单球门的蹴鞠难度要大许多。
  因为职责重要,球头自然成了队中的灵魂人物,就像今天运动场上的球星一样。
  球门放置在球场中央,双方隔网相对,没有了直接的身体对抗,比拼的是各自的技巧和同伴之间的协同能力。和前面的双球门玩法相比,趣味性增加了,激烈性、对抗性却大大降低。
  循此演化下去,到了宋代,在具体踢法中又添加了许多技巧,看着令人眼花缭乱,激烈的蹴鞠竞赛越来越像是一种讨巧的杂耍儿。
  第三种踢法没有球门,只是三两个人凑到一起互相比赛各自的脚法,类似于现在的踢毽子,花样繁多。长安街头那个三鬟少女玩的大概就是这一路的蹴鞠。
  王建的一首《宫词》也因此常常被人提到,并把它与宫廷里的蹴鞠游戏联系到了一起。
  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
  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
  这里的“白打”一词,通常的看法认为是一种蹴球的形式,指的是两个人相对踢球,但“白打”一词恐怕不能仅作蹴鞠来理解。
  清代周亮工《闽小记》中说:
  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昔日白手不持寸铁为白战,武艺十八,终以白打。以白打为终,明乎其不持寸铁也。
  可见白打也是武术中的一个术语,意指不用器械、空手打斗,是诸般武艺的基础。“寒食内人长白打”会不会是指宫人们赤手空拳的格斗?就算与蹴球有些瓜葛,那二人中间的球只怕也是一个点缀而已。
  3
  天宝年间进士王邕有一篇《内人蹋球赋》,其中写道:
  出红楼而色妙,对白日而颜新。旷古未作,于今始陈。俾众伎而皆掩,擅奇能而绝伦。于是扬袂叠足,徘徊踯躅;虽进退而有据,常兢兢而自勖。球体兮似珠,人颜兮似玉;下则雷风之宛转,上则神仙之结束。无习斜流,恒为正游;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弄金盘而神仙欲下,舞宝剑则夷狄来投……疑履地兮不履其地,疑腾虚兮还践其实。当是时,华庭纵赏,万人瞻仰;洛神遇而耻乘流,飞燕逢而惭在掌……
  赋文的内容自然有些夸张,但宫中美人弄球,那种“球不离足,足不离球”的技艺实在令人痴迷。她们身姿轻盈,往来迅疾,“疑履地兮不履其地,疑腾虚兮还践其实”,球技高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少年轻球戏争筹(3)
从那位在长安街头蹴鞠的三鬟女子的衣着看,她必是穷苦人家出身。再结合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唐朝时称得上全民踢球。上自皇上、王公贵族,下到庶民百姓、走卒脚夫都爱玩蹴鞠。
  众人在场上飞奔争抢,踢踏腾转,尘土飞扬,挥汗如雨。一场激烈的蹴鞠比赛踢下来,心中固然是酣畅淋漓、快意无比,可是低头看一看脚下的那一双鞋,只怕早已经呲牙咧嘴,露出脚趾头了。
  唐朝时可没有什么足球鞋胶底鞋,大家穿的鞋子全是布鞋或者木屐,权贵富裕之家的弟子可能穿得高级一些,不过,就算是皮制的鞋靴,比布鞋也结实不了多少。
  在大唐最繁盛的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应该衣食无忧,然而不缺吃穿并不能决定一切。那时的手工业并不发达,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子全要靠鞋匠和女人们一针一线地做出来。在一般的百姓那里,要做成一双布鞋,不但要花费铜钱拼凑好做鞋的材料,做鞋的过程本身也费力耗时,十分不容易。
  由此看来,除去达官贵人和军中的将士,那些在长安街头和里坊的屋巷中间蹴鞠的少年,只怕多有赤足的,或者像那位三鬟女子一样,脚上穿着一双简陋的木屐。
  在电视上看过非洲孩子赤脚玩足球的样子,唐朝的少年们玩蹴鞠时大概也是那种情形吧,只是当时的鞠球可要比现在的足球硬得多。
  这种全民皆习的玩意儿自然也在唐诗中有所反映。比如韦应物的《寒食后北楼作》一诗中写道:
  园林过新节,
  风花乱高阁。
  遥闻击鼓声,
  蹴鞠军中乐。
  写的是寒食节时,军兵们伴着鼓乐之声,在兵营中玩蹴鞠,阵阵欢声被春风远远吹送过来。
  而贯休的一首《少年行》中“自拳五色球,迸入他人宅。却捉苍头奴,玉鞭打一百”,描写街头上踢野球的贵家子弟的豪横无理,读起来就很让人扫兴了。
  

鞠杖如刀马球场(1)
1
  公元824年四月的一天傍晚,十几辆马车驶过长安城的街道,一路驶进大明宫。
  马车上装满了紫草,堆得高高的,沿着宽敞的大路驶向紫宸殿。静穆庄严的宫城内,这些重载的马车看上去特别刺眼。
  几名卫士迎上前来,拦住马车查问。坐在第一辆马车上的一个男子跳下来,自称名叫张韶,是宫内染坊里的匠人。
  “这些车上装的是什么?”卫士们问。
  “是送往染坊的紫草,用作染料。”张韶说。
  卫士们满脸狐疑,“真的是紫草吗?怎么这些马这样吃力?”卫士们嘴里说着,就要上前去掀开车上的紫草查看。
  张韶一见脸色大变,突然大喝一声,只见十几辆马车上的紫草一下子掀开来,草堆下面猛地冒出百十个刀手,扑上前挥刀砍向卫士。
  鞠杖如刀马球场眨眼之间几个卫士便被杀死,刀手们毫不迟疑,跟随着张韶直奔银台门杀去。
  这是一次谋划周全的叛乱。
  张韶供职于皇宫中的染坊,他有一个朋友苏玄明,是一位占卜大师。有一次,苏玄明为张韶卜测未来,结果大吃一惊。
  “唔,你可不是个凡夫俗子,将来有机会坐到大明宫里的殿堂上去。”
  “真的吗?”张韶听说此言,心中一阵狂喜,因为他并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
  “当然。不过要在我的辅助之下才能成功。”苏玄明说,“当今皇上每天只知道打猎玩马球,很少留在宫中,这可是我们成就大业的好机会。”
  两个人暗中开始准备,张韶在宫内的染坊中串通好一些染工,又在长安城里招集一些市井无赖之徒,打着运送紫草的旗号,将兵器和刀手藏在草车中偷偷运进宫里,打算深夜里动手。
  现在既然事情已经败露,众人索性放开手脚,一路杀向宫中。
  此时,年青的敬宗皇帝正在清思殿那边打马球,听到消息时刀手们已经杀了进来。慌乱之中,敬宗带领臣下直向右神策军的驻地奔去。
  侍从们以为皇上吓糊涂了,左神策军近在眼前,而右神策军离这里很远,只怕人还没有跑到,就被刀手们追上来了。急切之中大家顾不得上下尊卑,拉住皇上,直向左神策军奔去。
  敬宗舍近求远要投奔右神策军,自有他的道理。原来,平日里敬宗爱看马球、角抵、拔河这类玩意儿,也常让左右神策军分队对抗。比赛中总难免出现一些争执,每一次敬宗都是偏袒右神策军。所以危急关头,他实在不好意思往左神策军那里跑。
  再说张韶等人一路杀进清思殿,发现敬宗已经跑得无影无踪。张韶顾不上别的,小跑着奔上前去,一屁股坐到皇帝的御榻上,让人赶快去搜罗来宫中的珍馐美食,与苏玄明坐在榻上大吃一顿。
  张韶一边吃还一边对苏玄明说:“你卜算得真准,你我今天果然进到宫殿里,而且还坐到御榻上来啦!”
  苏玄明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说道:“可是……坐在这里,如果做不成皇上,可就要把脑袋丢掉啦。”
  苏玄明又一次说中了。很快,左右神策军陆续杀到,苏、张二人和手下的刀手们全部被杀死在皇宫中。
  这是发生在唐敬宗长庆四年的一次未遂叛乱,当时在位的就是那位短命皇上唐敬宗。这一次敬宗侥幸逃过一劫,但两年之后,贪玩的敬宗皇上被一位击球的军将杀死在宫中,当时他们夜猎狐狸归来,正在宫中一起喝酒。
  2
  马球古称“击鞠”、“打球”或者“击球”,玩者骑在马背上,以球杖击球入球门。
  关于马球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它来自波斯,古时称为“波罗球”;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马球起源于吐蕃。
  还有人考证前两种说法之后认为,从年代上讲,中原地区出现马球的时间要比波斯和吐蕃都早一些。
  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唐朝时马球已经是一种流行广泛的运动,称得上唐朝第一运动。
  

鞠杖如刀马球场(2)
马球中所用的球为木质,有拳头大小,内中挖空,外描彩色。所用球杖称“鞠杖”,木质或藤质,有一个数尺长的长柄,长柄一端的杖头为弯月形,外裹一层兽皮。
  唐时的马球有单球门和双球门两种玩法。单球门的玩法是球门位于球场中央,玩者各立马于球场两端,比赛开始后众人催马向前,最先得到球并将它打入球门的人得到头筹。
  要打好马球,必须有健壮的体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