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的一天-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不是敌对的态度,更让我们感到欣慰,感到药师工作的重要。
炎炎盛夏——门诊药房一天的工作重心在早晨的10点左右,这时的病人数量剧增,短短的1小时处方量能达到1000张左右,药房窗口排队的病人也就排起了长龙。这时的我们感到压力很大,我们也不想病人等,也想以最快的速度把药送到病人手上,但是1600种的药品调发本身就需要时间,更不用说在一些特殊处方所花费的时间。就像化疗药、移植病人用药等等,在这些处方上所用的时间是普通处方的5至10倍。当我们快要完成这类处方时,往往后面的病人会抱怨“怎么这么慢”,“是不是业务不熟”,这些话,让我们心里很不好受,所以我们希望广大的病人能与我们一起努力改善,而不仅仅是埋怨,这样才能创建和谐的医疗环境。
惆怅深秋——一药多名的问题时至今日还多少存在着。例如:有些年老病人在拿完药后,拿着肾上腺色腙片对着发药台的药师说药发错了,处方上写得是安络血,不是肾上腺色腙片。其实这个就是一药多名的纰漏,并不是药品的发错,但忙碌起来的时候很难向病人解释清楚,造成了病人的困惑,我们也感到有些无奈与压抑。门诊药房每天都会接到许多电话,打听有没有药品的电话就更多,有时一些药品断货,病人会认为是我们药师没有及时地去进货,其实这与药品的厂商源头才有关系,作为药师的我们只有耐心的与病人进行沟通解释,让病人理解我们。
暖意寒冬——本着“一切为病人”的中山理念,作为药师的我们更应为病人多多着想。一次一位移植病人将自己很重要的一盒环孢素弄丢了,非常着急,他家住在外地,来次上海不容易,身上又只剩坐车的钱了,在这样万难的情况下,我们门诊的同仁以及领导一致决定将钱先垫上,把这盒药给那位外地病人。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在救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心中也感到了快乐与充实。
作为一名药师,我们愿意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给每个病人带来希望和健康,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txt小说上传分享
曾经,我也是药师!(1)
小时候做医生是我的梦想,长大后没做成医生却做了药师,不管怎样,总算也是穿上白大褂在医院工作,了却我一半的心愿。记得上班前的一天,爸爸郑重其事地送给我一本红皮笔记本,首页上写着“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之类的赠言,就这样,我满怀着希望和憧憬开始了我的药师职业生涯。
然而没过多久,我的工作热情就开始慢慢褪色。每一天坐在药堆里,闻着药味,面对着窗口等待取药的“长龙”,不说枯燥乏味,至少也是毫无创意,没有成就感。直到有一天我被派去急诊药房临时顶一个夜班,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那天顶班之前,同事告诉我:“不用担心,晚上不会很忙的,急诊的医生晚上不会多开药,大多数发烧的病人就一针安乃近打发了,如果遇到看不清处方的,就给病人一包维生素C,反正不会吃出毛病。”我笑着送走了中班的同事,开始了第一次“单飞”。
突然,门外传来了小孩子的哭声,并不时夹带着惨叫,我赶紧出去看个究竟。原来隔壁骨科来了一位五六岁的小男孩,左手上臂骨折了,王医生正在给他复位上石膏。看着小男孩离去的背影,王医生嘟囔着:“这种医生太不负责任了!”“怎么啦?”我问道。王医生有些愤愤地说:“小孩下午骨折的,去了就近的一家中心医院,结果那个医生没有完全复好位就给打上了石膏,苦了这孩子,又遭一回罪。”这时我的心一阵抽紧,对于医生而言,他们的责任心可能决定着病人的安危;而对于病人来讲,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又显得多么必要。
回到药房,我暗下决心,要做一名负责任的好药师。从此,我的工作中多了一份责任心,对待病人,我尽可能做到能做的一切。
1989年上海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甲肝大流行”,几乎一夜之间,整个医院的门诊、急诊,包括过道里都设了加床,但外面还有源源不断的患者涌来。医院决定把原来的肠道门诊临时改成肝炎门诊,每天药剂科要派一名药师去肝炎药房工作,科主任召开动员大会,大伙儿都积极响应科主任的号召。
轮到我当班的那天,我早早地去医院做准备工作,穿上厚厚的隔离衣,戴上两层口罩和隔离手套,来到肝炎药房。病房里阴冷阴冷的,一个人觉得有点心慌,再加上出现在窗口拿药的病人大多数脸黄得像蜡纸一样,看得我心里好害怕,但我不停地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因为这就是我的工作。之后药剂科有好几位同事也不幸染病,人手紧缺,我和其他几位同事主动请命去肝炎药房顶班,大家没有被吓倒,同心协力地战胜了“甲肝大流行”。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获得了不少发展和学习深造的机会。1993年由于一些个人原因我离开了药师岗位,离开了医院,离开了上海。
四年后,我重新回到上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一家医药企业工作。此时,我的角色完全转变了,虽然我不直接做销售工作,但是药剂科成了我的客户。我所关注的重点发生了完全的改变,通过工作,我了解到了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许多环节。随着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问题凸显,药品的渠道和营销手段随之被推到了风口浪尖。20世纪90年代初医药外企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无论从队伍素质,还是从营销推广模式而言,都很专业。我曾经参加过一家外企的新产品推广院内会,当时觉得挺新鲜的,与会的有各科室的主任医师,产品推广的效果也很好,我觉得那时医师们在专业上对自己要求也很高。然而随着先改革,后开放,走到市场经济化的今天,专业化学术推广反而变得不能适应市场了,许多外企的专业推广变得名存实亡。毕竟医生也是社会人,有着各方面的需求。另外,药品流通环节当中过多的环节也是无端地增加了用药成本。
和昔日的同事们聚会,发现他们除了按处方发药之外,对药品的生产、渠道销售并没有多少了解,基本上有什么药就用什么药,至于疗效和副作用他们并不关心,更不了解药品里面隐含的信息不对称,药品招投标中政策制度的不完善。用这样的态度工作,病人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曾经,我也是药师!(2)
随着医改制度的实施,我想这一切都会尽快得到改善,病人的利益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保障,曾经是药师的我,也许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穿上白大褂为病人服务,但是我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病人做我能做的一切!
为患者用药安全负责的八个小时(1)
时钟指向6点半,“丁零”清脆的闹钟叫醒了我,紧张的一天开始了。快速地梳洗、快速地吃早饭、快速地蹬自行车,脑子里快速地转动,一天的工作如何安排……说起咱们药剂师忙碌的一天,真是有说不完的事情。
从早晨上班前就开始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首先是清洁药架和柜台,然后就是穿好整洁的工作服,上衣的左上方别好自己胸牌,最后就是检查一下各种常用药品的数量是否充足,不足的立刻备货。准备工作就绪后,我们紧张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当我们打开窗口不一会儿,第一批患者就开始陆续下来了,自然我们的手、脑、口就没有空闲的时候了,我们的脑子也随之进入兴奋状态。从患者手中接过处方,就开始“四查十对”,如审方、调剂、复核等。遇到特殊的病人,把药品拿给他们后,要反复告诉他们服药的注意事项。经过这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以后,我们才能够接过下一张处方。没有人计算过我们一天工作下来要说多少话,如果有时遇到耳朵背的老人,我们还要提高嗓门的音量,难怪有的同志们开玩笑地说:“你们药剂科的同志发药时声音那么大,有的病人不理解,当然要怪你们态度不好。”有时候窗口太忙碌,就有患者抱怨:“嘿!您的手麻利点儿行吗?看看外边的队有多长了?”咱们也只能笑着回答:“您别着急,我尽量快一些就是了。”其实如果我们只顾速度,一旦发生了差错,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就受到侵害了。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现在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一出现问题,开口就让你赔偿精神和身体损失费,碰上个不讲理的要个成百上千元的事情并不少见,一场纠纷下来,弄得精疲力竭的不说,还要被扣奖金再加上批评,我们也不愿意啊。
调剂西药和成药辛苦,中药的饮片调剂更加辛苦!那些高高低低的药斗子,足以让身材矮小的同志望而却步。一张处方十几味药,每一味药都在不同位置上,为了取药前后左右奔波一天下来,怎么也有二三十里路吧!这样的路程对老一些的同志来说是一个艰苦的磨炼,难怪负责饮片调剂的药剂师们自嘲:我们减肥呢。
至于在病房药房工作的同志们,虽然不是直接接触患者,但是每天五百多张病床的住院患者,每天三次单剂量的口服摆药,也够我们的药剂师们摆上大半天的。而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急诊药房,更是让人没有个喘气的工夫。您刚要端起饭碗,患者来了,只好马上放下手中的饭碗,先给病人拿药。都说急诊晚上病人少,可以一旦来了就都是心急火燎的,我们会尽量缩短宝贵的抢救时间,用最快的速度给患者用上救命的药品,当病人转危为安或者病情缓解的时候,病人通常会感谢医生,而不会感谢我们药剂师,这时我们总是安慰自己:我们是幕后英雄。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每一天的常规工作,现在的药学发展很快,各种新药不断推出上市,所以我们平时还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嗨,真是累啊。
现在我在药剂科负责接待处理患者的投诉问题,这是一个新的岗位,可以说有本领的人不愿意干,没本领的人干不了。当患者感到在药剂科窗口受到了什么委屈或者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极有可能气势汹汹地,甚至是火冒三丈地来找到你,起码也是要讨个说法,这时我就要先给投诉者倒上一杯水,认真倾听对方投诉的理由,然后耐心而和气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平息对方的怒气,解决对方的问题。
在处理患者投诉的时候,首先要掌握药学基础知识,其次必须具备化解矛盾的技巧,语言的艺术因此必不可少。在工作过程中,我练就了不怵接待投诉病人的功夫。我通常先尽量缓和患者激动的情绪,然后再仔细倾听对方的意见,大多数患者都能理解我们工作,因此有时候对他们说上几句好话就能解决问题。碰到个别脾气暴躁的患者,我就耐心等他们发完脾气,再慢慢劝导,如果他们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我还会真诚感谢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这样一来,遇到再激烈的冲突,我也能化干戈为玉帛了。
为患者用药安全负责的八个小时(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医院也开始提倡人性化的现代服务,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许多医院都曾经开展过《假如我是一个病人……》为主题的讨论,其中心目的就是让医疗工作者体谅患者的难处和心情。有时候当我们自己生病或者陪同家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