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秀-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便端起杯子,逐个向三位国家干部挑衅。可不成想,经济处这哥仨都是“酒精”考验的革命战士,连帝国主义都不怕,还惧这个假洋鬼子?便由杨明峰代表,跟他一对一杯地喝,果然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把“海龟”给办成了“缩头乌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三章 国企VS外企(2)
主菜上来了,大概是什么产自北冰洋里的深海鱼头。这下,就该轮着咱历史悠久的中华酒文化发扬光大了。三个人不用商量,都知道我党“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政策。杨明峰再接再厉,假装恭敬地跟总经理先喝了三杯鱼头酒。接着是刘立新,热情洋溢,为结识新朋友又干了他三下。不过他首先声明,自己开车,以茶代酒,两杯茶,顶一杯酒。两人基本完成了任务之后,再下面的后事,就全托付给战斗力最强的郝震了。
郝震最擅长喝急酒,也叫“鲸吞“,玩得也邪乎。喉结不动,就能整个灌下一瓶白酒,有个雅号叫“下水道”。他今天不知从哪儿对人家的产品,冒出那么多建设性意见,意见一下,就“吞”一杯二锅头。总经理不停地感谢,也不停地顺着他喝,再说,不喝哪敢呀?很快这哥们眼睛就斜了,舌头也直了,抬手数着服务员手边的空酒瓶子,还问呢:“小哥,我们喝了多少瓶了?有六瓶了吗?”
“先生,你们喝了五瓶了。”据杨明峰估计,他现在眼睛里的酒瓶可能都是成对儿的,没直接说十瓶就不错了。服务员说着,又熟练地撕开了一个包装盒上的拉绳,高兴地说:“这才是第六瓶呢。”
“哎,不喝了,真喝不了了!”看总经理的面相,今天人、财双双孝敬给客户, 激动得都快要哭了。
“没事,最后一瓶,我们也不能让你多喝呀,我给你满上。”郝震站起来抢过服务员手上新开的那瓶酒,循循善诱地说,“你回家睡一觉,明天就没事了。还是你们外企好哇,工作时间弹性。不像我们国企,就是没啥事,也要可钉可铆在班上盯着。”
不料,听了郝震的自谦,总经理脸色更难看了。他呆呆盯着面前满满的一杯酒,嘴咧的像吃了苦瓜一样,过了半晌才直着舌头,含糊不清地说:“哥们,跟你说吧,还是国企好!不瞒你说,我以前也是国企职工,还是个科长,辞职出来几年,现在后悔得跳楼的心都有!”这家伙使劲叹了两口气,红眼睛看看他们三个人,声音一下大起来:“你看你们多好,这个岁数上正是年富力强的阶段,前途无量。可我呢,已经四十了,现在已经升到中国人在公司里担任的最高职位了,也算走到头了。
“嗯,有道理!”刘立新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抿着嘴从容不迫地说,“前些年我就想过,在国企,不管有什么本事吧,只要自己驾驭得好,机会还是有的,混好了可以说是前途无量。搞技术的,可以成为国家级专家,业界泰斗;搞流通的,能成为市场主宰,名利双收;搞行政的,下面保底,上不封顶。大家还别不信,几乎全部的共和国高官,都是从国企阵营里走出来的。”
“哎,给国家打工,腰杆硬呀!”总经理脸色由红转白,受了刺激更加唏嘘不已,“你们没体会,咱中国人在外企低人一等呀。我的顶头上司,就是个印度阿三,整天骂我们是猪,受了侮辱,还连句嘴都不敢回,怕被开呀。”
“可你们挣钱多呀,不像我们,就这点死工资。”杨明峰看他说的可怜,急忙找出理由安慰他。
“嗨呀,多什么呀,我全看见了。”总经理边上的一位哥们急急开口道,“你们远宏的职工,哪个没有福利分房,那个没有政府补贴,还几乎家家有车。可我们呢,混得好的,大不了也是有房有车,跟你们也差不多。再说,你们买房子的价格,跟我们能比吗?要是算上你们明里暗里,各种各样的收入、补贴,还不一定谁挣得高呢。要是再弄上个一官半职的,更不得了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三章 国企VS外企(3)
“那倒是,就是请我去你们那儿,我都不去。”郝震摇头晃脑地说,“那,那叫啥呀,达不到销售指标就走人,敢情就是给人家外国人当廉价劳动力,打短工嘛!嘿嘿,还是国企舒服,挣钱够花,还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只要我不犯法,踏踏实实能干到六十岁退休。”
“外企的管理和技术都是比较好的,在外企能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各有千秋。”杨明峰思索着,对身边的刘立新说。
“呵,呵,”刘立新笑了,瞥了一眼那个“海归”压低声音说,“欧美国家那些企业文化,在咱们中国基本不适用!你现在应该有点感觉了,最好的管理是符合民族特点的管理。半部《论语》治天下,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人家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前些年还嚷嚷着,要用儒家思想,抵御西方歪风呢。在技术层面上,更不用说了。你数数,有几家国际化的大公司,把研发中心设在咱中国的?他们都是干销售,卖产品,替外国人跑腿挣咱们中国人钱的小工。”
酒足饭饱,下楼送客。依依惜别了摇摇晃晃的外企总经理,郝震随便编了个理由,抬手打了一辆出租车,也跑没影了。到了末了,还是刘立新和杨明峰俩人回到办公室。刘立新开车不喝酒,杨明峰倒是喝了有小一斤,脑袋蒙蒙的,再没心思干活。不过大脑受到乙醇的刺激,却是异常的活跃,忍不住就走到刘立新身边,拉了把椅子坐下。
刘立新手里正拿着一只铅笔,在一大厚本子《综合计划草案》上修改涂抹着。偏头看见杨明峰喷着酒气,双目微红,便呵呵地笑起来说:“为了工作喝点小酒……光荣!回宿舍休息吧,也算是公假。”
杨明峰有心事,皱着眉头,直接就提出了在毕业分配时困扰着很多同学的一个问题,而且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他也没完全从理论上弄明白:“刚才我听了你们说的,国企这么好,那么好,看起来似乎都是事实。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辞职往外企跑呢?”
刘立新瞪眼看了看他,思索了片刻,才撂下手中的铅笔,拿出当师傅的派头郑重其事地说:“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得有一个基点,就是从‘资源占有权’这个角度上来分析。你看啊,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物质、文化这些重要资源,绝大部分都是掌控在政府手里吧。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时候,最先占有权都是归政府的。人才,这个重中之重的资源,更是如此!在我们那个时候,大学毕业生都是要进国企或是各级政府机关的。国企里人才济济,可以说各个都是精英。既然是精英,当然要有强烈竞争了。
“这些年下来,走的人确实有一些。我总结,有智力水品相对确实不行走的;有不会与同事、领导相处,也就是EQ不达标走的;还有自我感觉怀才不遇走的。更多的一类,是所谓前途渺茫,急功近利,贪图眼前一点蝇头小利走的。这几种人,走得都不可惜,尤其是最后那种人。这人呀,要想成就点事情,哪能那么容易?工作个三年两载,就想要熬个官当,挣上几百万?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是极少数。不劳而获,幻想天上掉馅饼?呵呵,这种好事,我还没亲眼见过!成功只能属于耐得住辛苦,忍得了寂寞,最后坚持下来的人!
“因此,在各级政府和国企里,大浪淘沙,最后剩下的中坚,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国家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这块资源都是要保起来的。要是看着咱们这些人,比筛下来的那些生活还差,政府就该想办法了。你没看,现在国家对国企支持力度多大,公务员待遇提得有多高!”
第十三章 国企VS外企(4)
杨明峰听完刘立新推心置腹的一段高论,酒彻底醒了。先有革命的理论,后有革命的实践呀。自己现在跟刘立新最主要的差距,除了历练之外,就是理论了!“历练”这玩意不能速成,但理论可以囫囵吞枣呀。呵呵,捷径就摆在眼前,要争取一切机会,向他多请教。必要的时候,就算他忙,也得骚扰得他忙里偷闲,管他烦不烦。
既然想多学,首先就得有个好态度。不是有句当今时髦的话,叫‘态度决定一切吗’?刘立新讲得过瘾,拿起杯子喝水,还不等放下,就被杨明峰接了过去,一溜小跑到暖壶边给他续满了端回来。其实,杯子里水还多着呢,谁叫人家是“高水平”呢?
杨明峰粘粘乎乎又在刘立新身边坐下,眨巴着眼睛,讨好地问他:“老哥,你看我今天在情报中心,有没有出什么纰漏?”
刘立新好脾气,刚拿起来的铅笔被迫又撂下了,笑咪咪看着他,“挺好。”
“我一路上想,如果资料中心的主任,知道咱们昨天没有去物资采购部,岂不是要穿帮了?”杨明峰有些担心地说。
“应该说问题不大。”刘立新想了想,爽快地说,“我昨天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只是提到当天有事情,改第二天了,并没有说具体是什么有事情。”刘立新今天心情不错,不慌不忙耐心地给他解释,“在电话里,又不是多熟悉的人,干嘛要把事情说得那么清楚?没有必要嘛,要是碰上点意外,反而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呃,杨明峰明白,这又是他那个“说了没用,就不要说”的理论的衍生品。“那物资部和情报中心两个领导碰到了一起,谈论起来,是不是也有点麻烦?毕竟咱们还没跟物资部谈过呢。”杨明峰还是心有疑虑。为工作损失了个人信誉,还是有点得不偿失呀。
刘立新手抚着前额想了想,把那本《综合计划》推到杨明峰眼前,“你看啊,我正在做局部调整呢。把物资部的额度只是象征性地减少一点,当面谈的时候,暗示他们不要往外说就是了。”
“那情报中心的呢?这样费用总额岂不是要变?还得要再报批呀。”想到先要跟处长解释,后要跟张总解释,还得附个书面说明材料,杨明峰就有点嫌麻烦了。
“小杨呀,咱们的工作不光是按照领导的意图,把钱变成几个数字那么简单。”刘立新笑了笑,沉稳的声音说,“宏观调控才是综合计划的根本。像情报中心这样的单位,领导当老好人,除了糊弄手下那帮女人之外,就是要钱。其实要钱也是为了糊弄好那帮女人,还把矛盾都要推到上面。我敢说,即使明年给他增加了费用,雇了临时工,那个主任还得颠颠地跑到楼上晒图。”刘立新用手指划着他刚刚涂改的地方,“我刚才,把采购部少降下来的那一块,加给情报中心了,总盘子不变。这样做,就是要把矛盾再捅给资料中心主任,逼着他明年非踏踏实实改善管理不可。”刘立新气哼哼地说,“我就不信了,一个一把手,连干扰正常工作秩序的一个下属都治不了!”
“那样,那样岂不就把主任给得罪了嘛?”杨明峰睁大眼睛叫了起来。
“咱坐机关,得罪人是难免的事。”刘立新若有所思,悠悠地说,“对某些人,就是要给他点颜色,否则他们拿你总不当回事,还怎么树立管理权威!关键是要行得正,做得端,一切从工作出发,让谁也不能在明面上说出什么来。”他说着突然“嘿嘿”地大声笑起来,声音嘶嘶地说,“你恐怕要有个思想准备,干咱们这一摊‘综合计划’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恨呢。今后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