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秀-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什么呀?”杨明峰见她眉开眼笑的样子,拿不准她到底是中奖了,还是要说那件事,只能笑嘻嘻地望着她,请朱师傅自己说。
“嗨,就是让你帮我干活呀!以后‘分析报告’那一块就归你了。”朱师傅美滋滋地,跟中奖也差不了多少,“我老婆子再过两年就要回家了,巴不得事儿越少越好,你们年轻人今后多干点。”
“呵呵,是,是。处长已经跟我谈过了,让我给您打杂,向你多学着点。”杨明峰含笑忙站起来,恭敬地说。
第十一章 皇帝的新装(5)
刘立新看见他们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各得其所,也跑过来凑趣道:“朱师傅,我看呐,以后你把你们家老朱伺候好了,比什么都强。”原来朱师傅家两口子都姓“朱”,还都在“远宏”底下当差。男老朱还是个有职无权的质量总监呢。
“他呀,整天不着调,老是跟那帮子鱼友混在一起,也没什么混头,都快成卖鱼的啦。”朱师傅每当提到自己家的老头子,总是一副不屑的样子,撇了撇嘴说,“那天我们家水管子坏了,他给咱们维修公司打了好几个电话,水工都不来。后来碰到张红卫,就跟他提这事。你猜张红卫说啥?他说,嗨,那还不好办呀,让你们家朱会欣打个电话不就得了。”
“呵呵,就是,这么屁大点的小事,还麻烦人家朱大领导?”刘立新坏笑着向朱会欣挤眉弄眼地说,“领导一般只管大事。咱们产品出厂,没有你们家朱总签字可不行。修水管这种小事情,你这个专职秘书随便过问一下不就得了。”
朱会欣给刘立新几句话逗得有些自鸣得意起来,半真半假地呵呵笑骂道:“哼,达文彬这个兔崽子,哪天我还得跟他好好说道说道。我们也不想当官,干脆让我们提前退休回家,多享两年清福算了。”
朱会欣今天可能高兴的有些过头了,嬉笑怒骂,矛头直接对准的竟是达文彬!听得杨明峰凝固了脸上的笑纹,蜷着舌头,一句也不敢跟风。他真没想到,这位在自己印象里修炼得已是“望断天涯路”的朱师傅,原来竟是个一直隐藏在“灯火阑珊处”的大侠。反过来又替她担心,在只有他们三个人在的场合,是断不会把那几句话传到第四个人耳朵里去的。可要是老太太哪天又高兴了,再对着其他人口无遮拦,那结果可就难说了。不过听她这说法,朱会欣两口子和达文彬之间,似乎还有着他所不知道的一层恩怨纠葛在里面呐。
刘立新倒是无所谓的样子,嘻嘻地笑了几声,摇晃着肩膀对杨明峰说:“小杨,看见了吗,没准达总把你钦点到咱们经济处,就是为自己着想,要少挨朱师傅骂的。”
钦点?钦点就是大领导点名指派!指派谁去哪儿就得去哪儿,指派谁干啥就得干啥!杨明峰脑子“轰”了一声,手脚冰凉,完全彻底地懵了!这荣誉也太崇高了吧,差点没把自己的小身子骨给压碎了。幸好达总钦点自己到得是经济处,要是钦点自己去当保安,也许小命就危险了。
“怎么,你还不知道?”刘立新看笑话似的,又补充了一句。语气上虽是质疑,可这家伙幸灾乐祸的样子,傻子也能分辨出来,他这是明知故问!杨明峰的腿不觉就有些发软,不由自主倒在椅子上,双眉紧皱,微微摇了摇头。
“嗨,小杨,也没什么呀。你看咱们经济处不是挺不错的吗?处长和刘立新对你多好。”朱师傅新收了杨明峰这个高徒,也开始关心起他了。
刘立新两根手指捏了个圆圈,捅到杨明峰面前:“嘿嘿,最起码往后修水管子方便。”说着还向他顽皮地挤了挤眼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修水管子还确实是方便!杨明峰给他一逗,不觉脸上就现出几分苦笑。岂止是刘立新早就明晰自己这个不速之客的来历,朱会欣肯定也全知道。他们不仅知道是达文彬毁了未来的一位技术专家,而且很可能还通过某种方式,兜过自己其它方面的老底。正是因为早已查明,杨明峰跟达文彬本人并无瓜葛,所以今天朱师傅才敢公然当着自己的面,叱责那个“兔崽子”。
联想到孟凡群迫不及待要铲除异己,人事处张干事莫名其妙的过分热情,还有那天在欢迎宴会上,徐总暗地撺掇自己给达文彬敬酒……杨明峰心乱如麻。没病不死人,原来这里面确是有着必然的原因啊。皇帝的新装,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没穿衣服,可就他本人不知道,还满大街臭美呢!
杨明峰想到这些,此前刚刚萌生起来的那点自鸣得意,一下便消了大半!看来这人呐,越是在得意的时候,越是要加倍小心了,应该及时检查一下,是否在某些方面出了疏漏。
今天,在杨明峰“手帐”上写的是:小聪明与大聪明 真傻与装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二章 造反有理(1)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按照预先约好了的,杨明峰屁颠屁颠跟在刘立新后面,从楼下大厅直接溜出后门,开上他那辆富康车,向“情报资料中心”赶过去。
刘立新打了个哈欠,“我让你给处里打个电话,说一声,你打了吗?”他说着猛然打了两把方向盘,车身一扭,躲过一个后架上驮着报纸搭子,斜超过他们的助动车。
“呃,我在大堂里碰见小谢了,让她给处里告知一声。”杨明峰赶忙抓紧了车门上的拉手。
“呵呵,你还是给办公室打个电话吧,”刘立新再不敢分神,眼珠子努努着,佝偻着身子直视前方,可口气还是那种慢悠悠的,“她每天事情多着呢,恐怕没上电梯就给忘了。”杨明峰立刻掏出手机,给办公室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是郝震。嘿,没想到还真不错,“泄密”百忙之中,还真说了。
情报资料中心其实并不是很远,跟总部大厦只隔着几条大街。驶过几盏红绿灯,拐进一条单行线,钻进巷子口没多远就到了。车子开进锈迹斑斑的铁栅栏大门,望着茫然空寂的院子,孤零零立着的一栋六层红砖大楼,头一次来的杨明峰不由自主连声啧啧赞叹:“闹中取静,这儿的环境真是太好了。”
刘立新把车歪歪斜斜扎在一棵浑身挂满毛绒绒霜晶的老松树旁边,推门下车。他忙不迭地跺着鞋上沾着的薄薄一层白霜,举目四下洒摸了一圈,指着满院子的玉树琼花,向杨明峰感概道:“我每次来,都感觉像是时光倒流。你看,这破自行车棚,连冬青树都死绝了的花坛,还有那儿……”。
杨明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向那栋老旧破败的办公楼顶部看过去。仔细瞄了好一会,才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在楼顶水泥砌成的灰色挡墙上,红油漆涂抹覆盖的一大片黯淡斑驳区域已剥落了大半,隐隐露出底层原来刷上的硕大红色白框标语:“革命的道理,千条万条只有一条……”再后面的就散漫不清了。
天哪,世间竟然还有这么精辟的理论?杨明峰是个好学上进的好孩子,眼睛一亮,继而便是很惋惜地对刘立新说:“可惜呀,后面最关键的地方却看不见了。”
“嗨,*的时候,满大街都是这个,下面的那句是‘造反有理’。”刘立新一边往前走,一边不以为然地说。
杨明峰大惊失色,实在没想到,公然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个煽动“起义”的动员令。不过略微品味一下,确实有点意思,哲理性也蛮强:那年头的“革命”不就是“造反”嘛。他嬉笑着盯住刘立新问:“这是哪位高人说的?绝对经典!”
“呵呵,还不是伟大领袖说的,别人谁敢来这个,除非不想活了。”刘立新说着,一下停下脚步,斜眼瞅着杨明峰打趣地说,“你这小脑袋里想得都是些什么呀?我是让你观察他们管理上的漏洞,没想到你却对那些离经叛道的玩意感兴趣。”
两个人嘻嘻哈哈进楼,直接蹬台阶上到二层。楼道里静悄悄的,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油墨味道,两旁办公室老式的框架木门都关着,因此楼道昏暗,偶尔有几个女人在各屋间进进出出的,才从门缝中透进一抹亮光。停在挂着“主任”牌子一间办公室门前,刘立新理直气壮,“咚咚咚”使劲敲了三下门,看看没人应声,就更加用力,“咚咚咚”又来了第二通。“吱纽”一声,门应声而开,不过开的不是主任的门,而是正对面的另一扇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二章 造反有理(2)
从门缝里闪出一位穿着黑色羊绒衫的高个子少妇,眨巴着眼睛,平静随和的声音问:“请问,你们要找谁哪位?”
刘立新转过身,上下打量了她几眼,见不认识,便以一种公事公办的口吻说:“我们是集团经济处的,跟你们主任约好了的,他在不在?”
“呃,他在四楼呢,你们稍等一下,我这就找他下来。”少妇礼貌地向他们点了点头,转身“咣当”一声重重拉上门,扭着细腰不紧不慢地穿过深邃的走廊上楼去了。
还没过三分钟,主任就连跑带颠地从上面的楼梯口拐了出来。他老远就大声嚷嚷着冲他们打招呼:“哎呀,刘立新,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说着来到近前,点到为止与他们握了握手,稀里哗啦手忙脚乱地从裤兜里往外掏钥匙。
杨明峰站在主任和刘立新身后,闻到主任身上带着一股明显刺鼻的臭味,好像是夏季公共厕所里蒸发出的精华气息,不过口味更要浓郁纯正些。刘立新显然也闻见了,拍了拍正在开门的主任,呵呵地笑道:“怎么?又亲自上阵,伺候你手下那帮姑奶奶呢。”
“哎呀,没办法呀,”主任开了门,一边伸手把他们往屋子里让,一边愁眉苦脸地说,“活忙啊,干不过来呀。”
二人落座,刘立新接过主任递过来的一杯水,瞧着他那张白皙消瘦的长脸,半开玩笑似的揶揄他说:“那也不能总帮着她们晒图哇。弄得每次见到你,身上都是一股子是氨水味。”
“大家都忙,我这里又是女同志多,晒图累,我帮着多干点。”主任呲着一口整齐的牙齿,谦虚地笑道,似乎认为还挺光荣。
见这个任劳任怨的“护花公仆”一脸的理所当然,杨明峰不觉就想起楼上那条的标语,在心里暗暗哂笑,伟大领袖真是伟大,留下的全是真理。谁能想到,时至今日,竟然还有一帮女将,在他老人家“造反有理”的光辉思想指引下,继续实践着呢。
刘立新也是明白“好良言难劝屈死的鬼”这个道理,嘿嘿地干笑了两声,似乎是很同情地说:“是呀,你这里壮劳力少,大家都是知道的。”
“所以嘛,我在明年的经费报告里就申请,再给我增加点费用,雇两个临时工。”坐在他们对面的主任挺狡猾,抓住刘立新的同情心,就把他往自己划的道上引。
“这可有点难办呐,今天我跟小杨来,就是要跟你谈这个问题的。”刘立新嘬了嘬腮帮子,斟酌着说,“你是知道的,集团领导的意见,明年咱们主办的两个专业期刊之中,至少要砍掉一个,按理说经费也要相应减少……”
刘立新还没说完,主任就急忙打断他:“可是,我那两个刊物是一套人马呀,人工费总是不变的吧。再说,省的那几张纸,又能有几个钱?你们减经费,我明确表示不同意。”
“哎,你不能这样说啊。”刘立新想了想,口气开始变得逐渐强硬起来,“你一个刊物一年要花25万,两本刊物50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