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星灿 >

第163章

星灿-第163章

小说: 星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场上,当一方不计伤亡的突进时,除非有地形的帮助防守,否则很难阻止对方冲进来,斯帝尔将军现在面临的就是这种状况,尽管调集部队拼命堵截,最终在凌坷的部队两次转向之后,还是让联邦队完成分割,随即又一次远程定点覆盖攻击,恩斯特军随后还击,几个回合之后,凌坷的十二团已经损失过半数量,而恩斯特军也损失了超过四千架的数量。

    看到凌坷少校这个设想可行,恩喻指挥官终于下了决心,给全军团下达命令,采用凌坷的突击策略,向恩斯特军阵地突击,风鸣丘地带联邦军的正面战线有将近近万米的宽度,有十五个团放到正面战场,在‘变幻阵’的支援下,先是远程覆盖造成敌方烟尘盲区,然后部队向盲区突击,完成分割后,远程火力再次打击。
第三十章 强攻之后是圈套
    十五个团大部分都完成了战术意图,而斯帝尔将军终于惊醒,他可能上了联邦的圈套,因为在联邦全军突击之后,将军突然发现,凭借自己直属部队的数量,根本不够完成十几个区域的还击,如果命令部队按编制自行还击,又达不到覆盖密度和精度,可是联邦又是怎么做到相互配合的?

    恩斯特军的战场指挥系统,在下层是采用神经网络系统,每名战士的神经网络相互独立,与联邦的超速控制系统相比,它不需要营养液来超速指挥,神经网络的战斗力,需要每个战士花费大量的时间培养调整,同样的神经网络模块,在不同的战士手中,最终会体现截然不同的战斗风格,这样就避免了战术同质化带来的致命弱点。

    可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恩斯特军团的战场指挥系统,无法像联邦军那样,实时精确分配小区域火力,因为军团指挥系统的命令,一样最后要通过下层的神经网络来实现,每个恩斯特战士对自己的远程战斗机械,所定义的使用规则都不相同,就算上层下达了命令,也会因为神经网络的差异,造成延时和火力偏差。

    从恩斯特军发明神经网络指挥系统之后,就知道这个系统存在这样的弱点,科技人员尝试各种方法,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在模拟系统中,这个缺点并不明显,毕竟没有毫无缺陷的指挥系统,伦斯联邦的超速指挥系统,一样有战斗时间过长后,战斗力下降的问题。

    神经网络在宏观部队指挥上,并不比联邦逊色,无论是上千台或者数万架战斗机械的协同作战,神经网络一样可以做到,恩斯特军械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要做到数万架战斗机械,精确到每台的直接指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以往同联邦的战例可以看到,联邦的战斗机械同样没有这种能力,所以这种改进的设想被认为是天方夜谭,热络几年后就无人再去理会。

    今天在风鸣丘的战场,斯帝尔将军有幸看到联邦军第一次使用这种战术,在数百个不规则区域中,均匀分配远程火力,并且是在数秒内完成指挥。斯帝尔将军喉咙一阵发苦,难道联邦军的技术优势已经这么明显了,联邦军在这里有数量上的优势,战斗机械一般也比恩斯特军现役领先一两代,现在,又看到指挥指挥存在差距,这场战斗还怎么打?

    东路恩斯特军是这次进击无尽沙漠的主力,现在第一梯队的兵力是六十万左右,后面还有更多部队,本来斯帝尔将军信心满满,认为即使不能全歼联邦登陆部队,至少也能摧毁联邦的星门设施,现在么,斯帝尔将军已经感觉到前路艰难,有点像飞蛾扑火的节奏。

    在恩斯特军被震惊的这几分钟内,联邦部队完成了两次穿插,三次分区覆盖射击,尽管恩斯特战士依然在勇敢地战斗,仍不能扳平战略上的优势,三次射击造成恩斯特军八千多架战斗机械损毁,联邦军方面因为强行突击,损失在三千架左右。

    八千架恩斯特战斗机械,对于兵力十五万的十七军团,根本谈不到伤筋动骨,可是这种破天荒的战术,令恩斯特军士气大降,斯帝尔将军下令收缩防线,收拢被分割的部队,同时把这个最新的情报发给东路军总指挥部,希望指挥部能找到对抗的方法。

    强行突击战术并不是无敌的战术,尤其对于战斗机械为主体的军团更是如此,分割敌人对于人类战士或许还有作用,对于不知恐惧的智能战斗机器,则是毫无意义。

    恩斯特十七军团在阵前留下一部分战斗机械,同联邦军缠斗,其余部队收缩防线,后撤一段距离,组成坚固的防御队列,让联邦军难以再次突击。

    恩斯特军后撤组成严密防守阵型,联邦军趁机消灭了敌人留下的阻击部队,这段后撤的距离,让联邦军终于能够进入预先准备的远程发射阵地,在近战单位的掩护下,数万架‘毒舌’进入掩体,开始对敌军进行饱和攻击。

    恩喻指挥官对全军团下令:“弟兄们,恩斯特人已经怕了,现在缩成一团,让我们再给他好好上一课,全力进攻,把这帮恩斯特土鳖们废掉。”

    现在双方的部队都笼罩在尘雾之中,联邦的远程单位,依靠三维地形图定位,再根据前锋部队的反馈,计算出敌军大致的区域,以最强的火力输出,向恩斯特军攻击。

    ‘变幻阵’系统不能预知每个敌军的精确位置,但是能够知道己方作战单位的坐标,向前数百米,那肯定是敌人的部队。

    如果不出处在这种特殊的地形下,联邦军这种饱和攻击,必然会浪费大部分弹药,得不偿失,而敌方的远程单位也会趁机还击,令联邦的远程阵地遭受损失。

    而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恩斯特军刚刚被突破分割,无奈之下只好收拢部队,排出紧密的防守阵型,如果在平原地带,视野良好,恩斯特军可以使用单兵防御武器,拦截一部分微型导弹,同时自己的远程部队也会给对方同样沉重的打击,但在这对面都难以看清敌人的情况下,这种还击只能算盲射,能否击中只能祈祷运气。

    双方的主力都淹没在尘雾之中,联邦的近战单位是分散队形,远程单位有掩体保护,这两点都对联邦军有利。

    斯帝尔在进入风鸣丘之后,就知道在中央部分,有一批联邦预设的掩体工事,不过在急速进军中,恩斯特锋线已经越过这一地带,那些掩体自然就变成了摆设。

    可是当斯帝尔下令后撤收缩防线时,已经无力阻止联邦军夺回掩体阵地,他不敢分兵让部队散开,那样联邦军队又会采用分区精确射击的战术。
第三十一章 谁是侵略者
    现在斯帝尔指挥官寄希望后面的二十一军团,希望自己的部队能够坚持到他们到达那一刻,联邦军在每个层面都有一些优势,但都不是决定性的比例,联邦的战斗机械要先进一些,远程战斗机械的阵地有掩体,近战单位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这些优势加在一起,令联邦与恩斯特军的战损比超过一比二,也就是说,每击毁一台联邦的战斗机械,恩斯特就需要两台以上的单位做陪葬。

    战斗持续了几十分钟,联邦军这次的战斗完全不同以往,根本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向前进攻,一道防线被冲破,恩斯特军又马上组织起第二道防线,斯帝尔将军知道,这个时候一旦被联邦军突破防线,很可能就是全军崩溃的下场。

    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中,联邦军连续攻破十三道防线,恩斯特军却又组织起第十四道防线,恩斯特军损失的战斗机械已经超过七万架,近战单位几乎消耗殆尽,联邦军也损失了将近四万架单位,军团的远程弹药消耗过半,不少‘毒舌’因为发射器过热而退出战斗。

    斯帝尔将军心中抑郁悲愤,以往战役中,联邦只要伤亡超过百分之十五,就会尝试脱离战场,或者改变战术,今天这场战斗,对面的联邦军团完全是一副不死不休的态势,到底谁他妈才是侵略者,在毕达斯星的土地上,联邦部队为什么打起来比本土军队还要拼命。

    无尽沙漠东侧联邦登陆基地,琼纳斯中校站在巨大星门地基上,指挥着工程部队把星门组建装上运输舰,工程部队对这种反复的工作最为厌烦,自从毕达斯登陆作战开始,工程部队一直是最为忙碌的部队,很多人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都得不到休息时间。

    最初的计划是建立两百米深度的金属底层,然后安装星门,谁知道金属构件刚刚开始安装,上面又传来命令,说为了预防恩斯特人的偷袭,在金属底层下面,还要再多挖一百米,浇筑快干水泥。

    工程部队再次把金属构件拉走,开动挖掘机械,沙漠地质在进行地基挖掘时候,为了防止四周沙粒滑落中央,还需要在四周加装护板,这多加的一百米深度,等于又把工作量增加了三分之一。

    比起其他一线部队,工程人员虽然辛苦,但是不用战斗前线,基本上没有生命危险,年薪也不低,也算个不错的选择,多数工程人员任劳任怨,人要知足才能常乐,比起面对恩斯特军的枪口,整天摆弄各种构装组件,也就显得不那么单调了。

    几个小时前,军需部的琼纳斯长官亲临地面基地,口头通知大家安装计划再次变更,这次是把星门构件运回刺刀要塞,大家听后一片哗然,这上百件的巨型星门构件,当初可是大家拼了老命,才在最快时间内卸到地面上,现在又要装回去,一时间噪杂的抗议声淹没了琼纳斯。

    工程部的人常常自嘲是属驴的命,这个小型星门成百个巨型组件,每个构件重量数吨到数十吨,琼纳斯长官要求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装载,这你妹是要准备把驴都累死吗?

    琼纳斯长官使出浑身解数,有承诺了一笔加班补贴,才安抚下大家的情绪,装载工作开始不就,就听到远方传来隐隐的爆炸声,这声音是最好的注脚,工程人员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节奏,万一恩斯特军打过来,没装完构件,他们这批工程部队肯定会留下,跟星门组件共存亡。

    在刺刀要塞的指挥部中,代表团的成员刚刚获悉,海希尔指挥官下令地面部队撤回星门组件,这让桑托斯首席感到一股怒火,海希尔有权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事先连一点招呼都没有,这分明是不把代表团放在眼里。

    施罗奇博士除了能从要塞指挥部获取战场情报以外,还能从联邦军团的技术官那里及时得到第一手的情报,倒不是施罗奇博士不相信指挥部的报告,而是博士所关注的重点,与指挥部不尽相同。

    对于风鸣丘正在进行的战役,博士需要的是‘变幻阵’系统的战场表现,至于战场胜负并不关心,当施博士看到第三军团采取分区精确射击的战术时,心里乐开了花,没有‘变幻阵’系统的支持,这种高速精确分配火力的战术,在以往是难以实现的,这种战术分明就代表了‘变幻阵’系统强大的战斗力。

    紧接着博士看到恩斯特军收缩阵形,限制了‘变幻阵’系统特性的发挥,但是三军团采取不计伤亡的强攻战术,一样战果显著,摧枯拉朽般地把恩斯特军消灭一半兵力,如果不是‘变幻阵’系统减少了操控战士,联邦军敢这样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