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情缘:宫女珣玉-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晋,请您帮我。”如嫣的心意不变。
唉,舒舒觉罗氏要是知道我让十四向皇帝请婚,把如嫣嫁到蒙古去,只怕是要恨死我了吧。
“好吧。”我应允如嫣。“既然你心意已决,这个坏人就由我来做了。”
 ;。。。 ; ; “福晋,您帮帮我,我不想嫁,我不能嫁。”如嫣哀求。“您救救我……”
“你有跟你额娘说你不想嫁吗?”我问。
“我说了,可是额娘说女儿家的婚事听从父母之命,由不得我不答应。”
“如嫣啊。”我轻叹一口气,希望如嫣不愿嫁的原因不是我猜的那样。“能告诉福晋,你为什么不想嫁,也不能嫁吗?”
如嫣抹了抹眼泪,看着我的眼神像是下了万死的决心。“我不爱康亲王府的世子,我爱的是僧衮扎卜,如果不能嫁给我爱的人,我宁愿去死。”
僧衮扎卜?我凝眉深思。
啊,我想起来了,是蒙古喀喇沁贝子僧衮扎卜,去年秋天他随他的父汗一起来北京觐见皇帝,皇帝为此还特地在宫中设宴款待。
我瞧着如嫣,忽然觉得头痛起来,不要告诉我,就是这短短十几二十天的相处,这两个小儿女就已经爱到私定终身,生死相许的地步了。
“如嫣。”我柔声唤道,“你额娘要你嫁给康亲王世子,你心里一定很怨她,但福晋要说的是,子女婚事向来听凭父母之命,康亲王世子门第显贵,你额娘已经尽了全力为你找了一门最好的婚事。”
“福晋……”如嫣欲言,却被我以食指抵住唇瓣。
我说道:“你的姑姑们贵为公主,但她们多远嫁蒙古,而且她们大部分人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皇女是人中之凤,金枝玉叶,却也逃不开成为满蒙联姻的政治工具远嫁大漠的命运,而皇孙女之中,绝大部分走得仍是被指婚到蒙古的老路。
舒舒觉罗氏急着为如嫣定下与康亲王府的婚事是母亲护犊的私心,试问有哪个母亲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嫁到遥遥大漠吃苦受罪呢?
 ;。。。 ; ; 待闲杂人等全部退下,我抽出腰间的丝绢一边替如嫣擦拭眼泪,一边柔声说道:“怎么会无路可走呢?你有你额娘,还有福晋我,如果有什么事儿是我也解决不了的,你还有你阿玛呀。”
“我……我……”如嫣抽噎着。
“不急,慢慢说。”如嫣一张漂亮的脸蛋哭得梨花带雨,看得我好心疼。
“大姐不要哭,有什么委屈跟额娘说,额娘会为你做主的。”如意也跟着安慰道。
如嫣用手抹了抹眼睛,抽泣着说道:“去年皇玛法给大哥指了婚,额娘跟我说,大哥的婚事定了,而我的年纪也不小了,接下来就该轮到我出嫁了……刚才额娘叫我去她房里,对我说,她看中了康亲王家的世子,而康亲王也有意与咱们皇子府结亲,额娘说等阿玛回来,她就让阿玛……让阿玛去皇玛法那儿……请旨……请旨为我指婚!”如嫣双眼红肿,伤心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弘春是十四皇子府的大阿哥,到了成婚的年纪,去年年中皇帝将瓜尔佳氏家的女儿指给了弘春做嫡福晋。本来弘春的婚期定在今年,却由于皇太后去世,将大婚之日延至了明年五月。
如嫣是十四的长女,女大出嫁是人之常情,舒舒觉罗氏替女儿安排婚嫁也是做母亲的责任。这满人的府邸世家结亲强调门第,康亲王府与十四皇子府门户相当,如果双方都有意愿结成亲家,相信皇帝也会乐成其见。我觉得舒舒觉罗替如嫣找的夫家没什么问题呀……
我拍拍如嫣的肩,安抚道:“你额娘也是为你好,女儿家不可能陪在阿玛额娘身边一辈子,总是要出嫁的啊。”如嫣哭成这样,大概是知道自己即将离开父母,嫁为人妻,一时间接受不了吧。
“福晋……”如嫣泪眼迷蒙地看着我。“我不能嫁给康亲王的世子,我不能嫁啊……”
这个时代,婚姻是奉父母之命,由媒妁之言缔结的。皇室子孙的婚事更是只能经由皇帝指婚,不得私自聘嫁。如嫣对舒舒觉罗氏安排的婚事反应如此激烈,看样子不仅仅是不舍离家那么简单,莫非……
 ;。。。 ; ; 等皇太后入土为安,北京城已进入炎炎夏季。
皇太后生前待我不薄,对我而言是位慈祥和蔼的长者。皇太后性格宽和善良,对权力没有什么**,即使她曾用一碗鸡汤流掉了晓答应肚子里的孩子,那也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与皇室的颜面。我想正是她这份一心一意为皇帝着想的心,才会使得皇帝对这位没有血缘的嫡母眷顾有加,孝顺百倍。
皇太后病逝,策旺阿拉布坦进犯**,翰林院检讨朱天保因上疏复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而被皇帝下令诛杀,朝廷中人心惶惶。而十四则是更加忙碌了。
这天傍晚,高安回来捎信说十四出了宫直接去了郊外的兵营,要到明天才能回府,我带着如意在后院喂好了兔子回到房里,等弘明和弘暟从书房下课回来一起用膳。
唉,时间真是把无情的刀,当初如嫣领着弘暟照顾大白和小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后院里的那一窝兔子已经是大白和小灰的重孙重孙女了。
“额娘,您为什么叹气?”如意坐到我身边,关心地问。
“额娘只是想到自个儿老了,有些感叹罢了。”岁月不饶人啊。
“额娘不老。”如意一笑。“如意还没有长大,所以额娘也没有老。”
我笑着捏了捏如意翘挺的鼻尖。“哟,嘴巴抹了蜜啦,那么甜。”
如意笑眯眯的,搂住我的手臂还没来得及开口,门口的竹帘突然一掀,一抹淡紫色的身影猛地冲进屋内,“噗通”一声跪在我面前。
“福晋,求您救救我!”
如嫣泪流满面,一个劲儿地朝我磕头,这着实吓了我一大跳。“这是做什么,有话起来好好说。如意,帮我一起把你姐姐扶起来。”
“福晋……我……我没有路可以走了……”如嫣哭得更厉害了,她紧紧抓住我的胳膊,就像是溺水的人抓住浮木一般。“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门外的丫鬟不时探头朝里张望,我扬声道:“都下去吧,这儿没你们的事儿了。”
 ;。。。 ; ;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仁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于宁寿宫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七岁。
皇太后为皇帝嫡母,一生无子无女,与皇帝相伴六十余年,母子感情亲睦。皇太后病逝,皇帝悲痛万分,拊膺哀哭,即行割辫以表孝思。
十二月十七,皇太后梓宫发引,送至朝阳门外殡宫。皇帝亲至宁寿宫祭酒,举哀哭泣,在皇子搀扶下,立于西阶相送。
十二月二十七,皇太后大祭。皇帝率诸皇子于梓宫前行三跪九叩大礼,跪哭不止。
皇太后离世,皇帝久病不愈,这让康熙五十七年的新年少了些许喜气。偏偏屋漏又逢连夜雨,皇太后尚未下葬,**又传来战事。
康熙五十七年二月,藏王拉藏汗遣使来京乞师。
蒙古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不满足于对边疆的骚扰,遣大台吉策零敦多布领精兵六千人,绕戈壁,翻雪山,昼伏夜行,用了九个多月的时间抵达藏界,由腾格里突入,直取拉萨,包围了布达拉宫。
藏使奉拉藏汗之命突破重围,跋涉千里,向清廷求援,然而策零敦多布领兵侵掠拉萨已经是去年七月的事情了。
**与四川、云南、青海三省接壤,******势必威胁到三省的安定,皇帝对此不可能坐视不理。皇帝令西安将军总督额伦特,领兵往援,又命侍卫色愣前往青海,宣谕青海厄鲁特蒙古备兵参战。
同月,翰林院检讨朱天保上疏,呈请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皇帝大怒,命诛之。
康熙五十七年三月,皇帝为仁宪皇太后上谥,谥号孝惠仁宪端懿纯德顺天翊圣章皇后。四月,孝惠章皇后葬于孝东陵。
 ;。。。 ; ; “唷,五弟和十四弟的福晋站在雪里当雪人呐。”一道低沉的男嗓突然插了进来,打破了我与五阿哥之间沉默。
我转身,看到的是三阿哥胤祉斯文俊雅的脸。
“三哥。”五阿哥出声道。
三阿哥撑着伞,望着我与五阿哥,脸上的表情要笑不笑的。别怪我有偏见,不知为什么,我对这位才学出众,骑射技艺也很高强的三皇子就是没好感。
“珣玉请诚亲王爷安。”我屈膝行礼。
三阿哥薄唇一勾,笑道:“五弟,你可给评评理,十四弟的福晋唤你一声五哥,却称我一声王爷,太厚此薄彼了不是。”
这三阿哥没事找碴是不是?
“珣玉请三哥安。”好,既然他有意见,我从善如流。
“三哥,您也是进宫见皇阿玛的吗?”五阿哥问道。
“我奉旨在蒙养斋设馆修书,宫里来人说皇阿玛召见,我便从畅春园赶回来了。”三阿哥的目光在我与五阿哥之间暧昧打转,那欲笑不笑的表情真是讨人厌。
“三哥和五哥奉旨进宫面圣,珣玉就在此别过了。”
我微一福身,也不管三阿哥和五阿哥什么反应,转身就走。
感觉身后的视线仍然紧紧盯着我,我一抬脚,故意转了一个弯,往另一条道上走。紫禁城的宫道四通八达,绕个圈,一样能到宁寿宫。
雪越下越大,越飘越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四周静寂无声,没有人迹,漫天的雪花遮住了前方的视线。
宁寿宫近在咫尺,猛然间,一阵恸哭声犹如山洪暴发,从宫墙内乍然迸出,听得人心惊肉跳。
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我小跑了起来,在宁寿宫门外与一个慌张跑出来的人影险些撞在了一起。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儿了?”那人我认得,是皇太后宫里的太监小柱子。
“皇太后她……她……”小柱子全身颤抖如筛糠。
“皇太后她怎么了?”快说啊。
“皇太后她……”小柱子身子一软,大哭了出来。“皇太后崩了!”
 ;。。。 ; ; 十四拉下我的手,无所谓地一笑。“待会儿要见皇阿玛,今儿恐怕又回不去了,明儿我一定回去一趟。”
“好。”我微笑。“我在家做好吃的等你,给你补一补。”
“十四爷,皇上宣各位爷进去了。”魏珠走过来,轻声催促道。
十四拉拢我的大氅,对我说道:“快点回家,别冻着了,明儿等我回来。”
我点头,握了下他的手。“你也别耽搁了,快去见皇阿玛吧。”
与十四辞别,我打着伞走在白雪茫茫的宫道上。想起皇太后这些日子也病着,我既然已经进了宫,于情于理都应该去她那里请安问候,便调转方向往宁寿宫走去。
宁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