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巫山传 >

第14章

巫山传-第14章

小说: 巫山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巫峡到瞿塘峡,水道艰难曲折,三天过去,尚未出得瞿塘峡。傍晚时分,泊船黛溪时,钱汝珍接到消息,因为川江帮从中插了一手,姬瑶花没能赶在朱逢春出现之前带走小鱼。峨眉派态度不明,朱逢春也没能赶走姬瑶花,僵持之际,小鱼被中途插手的上升峰弟子伏日升带走了。钱汝珍很是幸灾乐祸地将这个消息转告了姬瑶光。
  姬瑶光只似笑非笑地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虽然没能抓住小鱼,但是将上升峰弟子引了出来,也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了。
  他又看了钱汝珍一眼,“钱夫子,你总有一天要来求我们的,所以还是不要太得意为好。”
  钱汝珍心里咯噔了一下。姬瑶光这话大有深意,似乎不只是与峨眉派武功泄露之事有关,倒让他有些心虚,不敢追问下去了。
  夜色方起,已是春雷轰鸣,风紧雨急。姬瑶光双手抱膝蜷缩在长榻上,紧闭着眼睛,脸孔微微抽搐着。每到雷雨之际,他都不得不忍受腿部关节的剧痛。
  钱汝珍在榻旁坐下,拍拍他的手臂,问道:“你要不要紧?”
  姬瑶光勉强睁一眼,低声说道:“没关系,过半个时辰,自然会好起来。”再暴烈的电闪雷鸣,往往也只能持续半个时辰。
  他又闭上了眼睛,不再理会身边的人。
  钱汝珍悄然站起身,退到一边。
  凤凰冷眼看着姬瑶光竭力忍痛的模样,在雷雨频频的峡江,他一定是每天都要忍受这样的痛苦;即使腰间佩着那双刺眼的血玉环,也难以真正缓解。想到此处,凤凰心中突然生出一阵不忍。同时又想到,这样贵重的血玉环,小温一直没有索回,姬瑶光也这么大摇大摆地佩在腰间……联想到朱逢春的猜测,小温的心思看起来似乎真的是很蹊跷、很成问题啊……
  凤凰的心思转来转去,觉得这半个时辰怎么过得如此漫长?
  雷声慢慢消失,姬瑶光终于舒展开身子,疲惫不堪地靠在长枕上,烛光摇曳,照着他额头上涔涔的汗水。凤凰和钱汝珍都不自觉地长吁了一口气,仿佛刚刚才渡过难关的是自己一般。
  姬瑶光休息一会儿,精神略好一些,转过目光打量着他们,察觉到凤凰在不知不觉间已消弭了原本对自己的敌意,立刻伸出手来说道:“凤姑娘,我想喝点水,还有,我饿了。”
  凤凰刚刚平息下去的怒气又升了上来。这个得寸进尺的小子!
  钱汝珍一笑,招来船夫,吩咐下去。不多一会儿,一杯清水和一截竹筒饭已经送了上来,下饭小菜是一小碟熏鱼。姬瑶光慢慢地享用完毕,不觉又过了半个时辰。
  他心满意足地抱着长枕靠在船舱上,笑吟吟地向耐心守在一旁的凤凰和钱汝珍说道:“两位这一路上辛苦了。凤姑娘,我真没想到你居然有这么好的耐心啊,忍到现在都不问我峨眉派的事情。”
  凤凰冷着脸孔,对这句评价不置可否。
  她预见到自己只怕还要同这小子在一起消磨很长时间,要想不被他气死,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他的一切恶言恶行,都在脑中自动过滤——视若不见,听而不闻。
  钱汝珍给凤凰递上一杯茶,自己也端了一杯,摆出了要好好长谈一番的架势,这才说道:“姬兄,我总觉得,你们早在凤凰来巫山之前,就已经知道她是飞凤峰弟子了。”
  既然姬瑶光的态度大为缓和,他自是应该好好配合,理清一些他们急于知道的疑问——这几天来,凤凰的确忍得很辛苦,若是再不问个清楚,说不定她下一刻便会暴走。

五、万人如海一身藏(2)
姬瑶光给他一个赞许的眼神,“猜得不算错。我们很熟悉飞凤峰选弟子的标准,因此去招惹小温侯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猜想,如果小温侯不是飞凤峰弟子,他的红颜知己凤姑娘,只怕十有*就是我们要找的人。果然没有猜错。”说到此处,姬瑶光转了转眼珠,才接着说下去,“钱夫子是不是觉得‘红颜知己’这四个字听起来很刺耳?”
  钱汝珍心中又咯噔了一下。姬瑶光这个鬼灵精的小子,只怕已经看出了什么端倪。但是他没有显出慌乱,只哦了一声,不动声色地看着姬瑶光,等着他的下文。
  姬瑶光注视他良久,说道:“钱夫子,你其实本非池中之物,居然能够这样坦然地面对着一个能看透你心思的人。我猜不出你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寄身于川江帮,不过我希望你不是我们的敌人。”停一停,他又道,“小温侯若生为女儿,便又是一个凤姑娘;凤姑娘若生为男儿,便又是一个小温侯。”
  钱汝珍心中不觉释然。他明白姬瑶光的意思,无论小温侯与凤凰如何亲密,他们如此酷似,早已决定了他们只能是手足,而非爱侣。
  姬瑶光的眼光是如此敏锐,仿佛能够看到每个人的心,看透他们的命运。
  凤凰听着他们猜谜一般的对话,只觉头疼,皱皱眉打断了他们一来一往的对答,“不要绕圈子了!我想问的是,你们究竟有没有偷学峨眉派的刺穴术和其他武功?又是怎么学到的?”
  姬瑶光很干脆地回答:“瑶花只学了刺穴术和探花手的一点皮毛,用来唬人还可以,当真动手可不行。至于是怎么学到的嘛,很简单,枯茶师太请我们学的。”
  钱汝珍大笑起来,“很有可能。”
  据说枯茶师太的性子和凤凰很像,多半被姬瑶光绕来绕去,绕得太过生气,一时迷糊,就上了当。
  姬瑶光见凤凰脸色不善,自觉地解释道:“峨眉派与佛家渊源颇深,有几代掌门曾同数位吐蕃密宗大师,还有精擅瑜伽术的天竺高僧切磋武学,交换心得,因此门中历代相传的一些典籍,除了文字晦涩艰深之外,许多地方都是用吐蕃文、天竺文甚至是天竺古梵文写成,多年以来一直无法解读。而其中奥妙,只凭历代掌门口耳相传,未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刺穴术便是其中之一。一年前,枯茶师太终于忍耐不住,将其中一本抄出来分别找人译读,其中几页送到了合州的西川草堂,我正好在那儿,有幸拜读了一番。”
  普天之下,识得吐蕃文、天竺文与古梵文的人,少之又少;而这极少的人中,能够像姬瑶光一样又懂得武学的,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凤凰不由得怔在那儿。如此说来,以姬瑶光的悟性,岂不是可以解读峨眉派的所有典籍?这可是枯茶师太多少年来的心愿啊!
  钱汝珍忽然道:“等等,为什么枯茶师太会在一年前忍耐不住?她已经忍了这么多年了,也不至于差这一年吧?”
  姬瑶光眯眼一笑,“我只不过叫人放了一个小小的风声出去,说峨眉派的许多武功都已经失传了,只留下个名声唬人而已。话又说回来,的确是有不少峨眉武功,世人只闻其名却不见其庐山真面目啊。枯茶师太那性子你们也知道,怎么肯落下这个话柄?当然要让世人见识见识了。”
  钱汝珍只好长叹一声。这个局,早在一年前,甚至更早些时候便已布好,只等着那些被算计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跳进来。。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五、万人如海一身藏(3)
他能够打乱姬瑶花的完美计划,让小鱼意外逃脱,说起来还真是有几分侥幸了。
  出了瞿塘峡,水道开阔平缓了不少,船行速度大大加快。到*时,正是近午最繁忙的时候。
  *是川东最大的码头。举目所见,江面上密密麻麻排满了船只,空气中弥漫着桐油、猪鬃和各色药材的气味;另有大大小小的粮船,沿江而下,蔚为壮观。
  船停靠在川江帮专用的码头。
  凤凰下船时,码头上的喧哗立刻像疾风吹过草原一般,一波波地自近而远地消失。走在一旁的钱汝珍,不免暗自感叹,凤凰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众人注目的焦点,仿佛一团火焰,照亮了碧涛滚滚的川江。
  川江帮派了一乘竹凉轿来接钱汝珍,却被姬瑶光理所当然地坐了上去,眯着眼享受着江面吹来的清风。待到一行人在分舵大院门前停下时,他已经睡得迷迷糊糊了。
  凤凰紧抿着嘴,看着姬瑶光被安置在钱汝珍的房中。钱汝珍正待为凤凰安排住处,门外一阵喧闹,几名帮众神色古怪地看看凤凰,退了出去。钱汝珍的脸色也是微微一变,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门外一个少女的声音远远地传了过来,“钱夫子,你瞒得我们好苦啊!”
  清脆得如云雀一般的声音,随之出现了一个活泼得如云雀一般的少女。
  钱汝珍一脸无奈地向凤凰说道:“这是帮主的小姐, 我们都叫她银雀儿。凤姑娘也可以这么叫她。这小丫头有时候说话没心没肺的,凤姑娘不必同她一般见识。”
  连跑带跳闯进来的银雀儿,身材纤小,五官纤秀,小鸟儿一般飞扑到钱汝珍身边,又笑又叫地嚷着一定要他解释清楚,为什么他居然会有一身好水性,居然能同龙女在水中交战多时。
  钱汝珍的尴尬,凤凰都看在眼里。她微微一笑,别开头去。但是一根刺却横在心中,梗得她脸上的微笑不自觉地僵硬起来。
  凤凰的视线恰巧触到了倚在榻上的姬瑶光那对某件事情了然于心一般的微妙眼神,她的眉头不自禁地又皱了起来。姬瑶光的眼神,让她感觉更不舒服。
  突如其来地,凤凰决定带着姬瑶光先行去峨眉。她不想在川江帮中等着姬瑶花找上门来。
  钱汝珍对她的这个决定很是意外。
  姬瑶光在一旁只是别有用心地偷笑,慢悠悠地享用着刚送来的午餐。
  钱汝珍只一转念,便慨然答道:“既然凤姑娘要去峨眉,我当然该奉陪到底,只是帮中还有一些事务要处理。这样吧,今天先休息半天,明天一早,我们就起程。”
  银雀儿一听这话,气道:“才刚回来又要走!”
  钱汝珍只当没有听见她的抱怨。
  姬瑶光看着凤凰不自禁地微微弯起的嘴角,低下头又偷笑起来。
  饭后钱汝珍匆匆离去,银雀儿嘟着嘴坐在后院中喂池中的金鱼。姬瑶光招来四名帮众陪他去逛逛*城,又回过头向凤凰道:“凤姑娘,你去不去?”
  凤凰没有闲逛市集的兴趣,但是她又不能让姬瑶光离开自己的视线。谁知道这四名帮众能不能看得住这个跟他姐姐一样诡计多端的小子?
  虽然一路行人纷纷让道,凤凰仍然觉得街道拥挤得令人难受,更令人难受的是种种可疑的气味,混杂着川江之中蒸腾上来的水汽,虽在暮春时节,已经有了闷热之感。
  姬瑶光若有意若无意地向一名帮众问道:“你们钱夫子是去处理什么紧急帮务了?”
  那帮众不无自豪地一挺胸,“川东粮商十二家和下江粮商二十家,前些日子联手向我们压低运费,钱夫子去跟他们评理吃讲茶去了!那些奸商,怎么辩得过我们钱夫子?早算死他们这一回又要付茶资啦!”
  吃讲茶原是川中旧俗。凡有争端,又不想打官司的,往往由双方共同邀集几位德高望重的乡绅,选一家茶馆,各摆理由,听凭公断,输者付茶水之资。此种场面,往往是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口沫横飞,煞是壮观。因而每逢此时,总有不少好事之徒,围观评点,乐此不疲,更添盛况。
  不知不觉间,凤凰已经跟着他们走到了那家茶馆。
  茶馆内外,人头攒动,嗡嗡议论之声不绝于耳,但是钱汝珍的声音仍然听得清清楚楚,他正在大谈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