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驭江山:和亲王妃-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文敬放下手里的茶盏,语气未有改变,继续道,“朕这么说,是因为朕与你兄妹一场,在朕的心里,朕的皇妹都永远那么美丽高贵。如果不是造化弄人,朕倒希望朕的皇妹倾云公主永远不知忧愁、快快乐乐地过下去……”
想起那些前尘往事,我突地一阵不舒服,加上脸上的刺痛让我有了些许的恼意,我打断他,“皇兄,休提以前。那些前尘往事,早已随着沈贵妃和倾云公主尽归尘土……如今的臣妹,乃是大梁的长公主,沈卿卿,不是什么倾云公主。”
我起身,来到窗前,深吸了一口院里的混着泥土芬芳的花香,平静了一下,这才回眸。
梁文敬眼底幽深,语气淡淡,“朕别的不问你,只问你一句,楚如兰是怎么死的?”
我的心一下从高处直直坠落,几乎可以听到自己的胸腔传来的怦怦的急跳声。我从来没有想过梁文敬会问地如此直白,想必梁文敬亦知道他先前话里的铺垫没有任何意义,便直截了当地问了出来。
扶着长窗的手微微抖,后背亦是一阵冷热不均,霎时沁出了一层密密的汗。
我望着窗外,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漠然道,“兰贵妃的死太医都已下定论——产后不郁才——”
“住口!”身后的梁文敬低声喝斥道。
我愕然转身,梁文敬凛冽的脸庞已是怒意隐现,微眯的眸子里无丝毫暖意。
梁文敬已从桌前起身,欺身近前,冷漠道,“你可知晓楚如兰给朕的信里写了什么?——她求朕将她生下的孩儿交与长公主抚养,朕依了她——若不是她早有此打算,怎会做出如此的安排?”
我一愣,这才明白了梁文敬的意思。当日兰贵妃临死前确实曾留下一封书信给梁文敬。梁文敬看后亦是唏嘘不已。自己当时还佩服楚如兰居然一封信能打动梁文敬。
却万万没有想到,还有这一层意思。
是了,楚如兰产下孩子之后不久病殁,若不是她早已蓄意,又怎会有如此的准备?楚如兰千算万算,唯独漏下了这至关重要的一节……
一股凉气顿时由脚底升起,渐渐弥漫至全身,我闭闭眼,再睁开的时候,看着梁文敬的眼睛,一字一句定定道,“皇兄说的不错,兰贵妃,是饮毒自尽的……”
“饮毒自尽?!”梁文敬瞬间眉毛拧了起来,似乎并没有听明白,半是惊讶半是疑惑道,“不是你……?”
我亦是一怔,“什么?”
“此事当真与你无关?”梁文敬眉毛一挑,淡淡道。
我这才明白过来,看了梁文敬半晌,不禁怒极反笑,越笑越想笑,最后竟笑得直不起腰。
梁文敬看着我,眼眸掠过一丝淡淡的忧虑,终于走过来伸手意欲扶我。
我好容易止住笑,一挥广袖,拂开他伸来的手,冷笑道,“皇兄,这一切,都是皇后郭莹秋告诉皇兄的吧。说臣妹不能诞育子嗣,说臣妹为了抚养兰贵妃的孩子,所以,臣妹狠心毒死了刚产子的楚如兰,好将其孩子收到棠梨宫,如此,才不至于在皇兄那失宠是不是?!”
梁文敬浓眉微挑,漆黑的眼底掠过一丝讶然。
梁文敬的沉默更印证了我的话,霎时,我的心里如同被飓风刮过,仅存的一线希望瞬间灰飞烟灭,片刻之间什么也不剩,徒留一片空落落。
一时心似被狠狠剜了一刀,疼地我不得不弯腰捂住胸口。
再抬头的时候,眼睛瞬间有瞬间的朦胧,我极力压抑住不让自己声音有一丝的颤抖,“皇兄,臣妹在你眼里,真就……那么不堪吗?”
梁文敬眼里闪过一丝不忍,微别过头,声音依然淡漠,“即使朕并未将皇后的话放在心上,长公主是否亦该跟朕交待一下,兰贵妃母凭子贵,为何还要自尽身亡?难道跟着朕亦委屈了她不成?还是她另有心思?”
……。
梁文敬的话不亚于晴天霹雳,直震得我七魂去了六魂。我饶是再镇定,亦在这番话面前慌了手脚。
笼在广袖里的手心汗腻腻,心跳如擂鼓,后背亦是湿冷一片,我不敢去看梁文敬的眼睛,唯有咬牙站在一旁。
垂眸间,一抹明黄映入眼前,梁文敬走了过来。
他的双手抚上我的肩头,轻轻一按,我吓了一跳。
抬眸对上他漆黑若深潭般的眸子,我才知道,自己确实低估了这位手握大梁天下的九五之尊。
………【疯后 3】………
权衡之下,我到底是向梁文敬说了实话,唯独隐瞒了启仲的身世。
梁文敬的脸色阴晴不定。我讲述的过程中,他负手站在窗前,背对我,自始至终都没有动一下。
良久,我望着梁文敬的背影低低道,“皇兄,楚如兰在入宫前就已与康靖王青梅竹马,互定终身。这归根究源,还是在太后不知情错点鸳鸯谱。康靖王深明大义,对皇兄敬重有加,断不会做出有悖伦理的事情。只是楚如兰,一心在康靖王身上,虽是入宫,却觉对不起康靖王,虽有皇兄的宠爱,一直郁郁寡欢。虽是臣妹劝过,但楚如兰知晓皇兄已将其妹妹楚心兰指婚给康靖王,便就想不开……到底是对皇兄有情,怀了皇兄的骨肉……臣妹想,若不是启仲,兰贵妃早已是想不开……。”
说这话的时候,我字斟句酌,心底暗里有隐存的希望,兰贵妃已去,一切虽是揭开,但是说起来顶多是太后错谱鸳鸯,让世间多了一对苦命断肠人;兰贵妃身为女子,忠贞不二;不能与心爱的人相守,便独赴黄泉路……这些梁文敬虽是孤傲,亦无非一时难受一些,何况这始作俑者是当朝太后,梁文敬的母后。梁文敬再如何,亦不能去怪罪自己的母后。何况若是梁文敬聪明,回忆一下当年他与兰贵妃在那样的情境下相识,未必不会体会到这里面有太后的“聪明”之处。
只有启仲的身世是个难以解释的问题,启仲不是梁文敬的孩子,这点若是被梁文敬知道……我不敢想下去,冷汗涔涔之下,便不再说下去。
梁文敬就那样站在那里,窗外的风吹过他的龙袍,绣有飞龙的广袖飒飒而动。
良久,梁文敬终于有了动静,他微侧眸,声音低沉暗哑,“为何现在才告诉朕?”
我一愣,“皇兄……兰贵妃如此,臣妹心里亦是难过。若是兰贵妃心里念念想的是别人,臣妹断不能容。可是,造化弄人,那个人是皇兄的胞弟,臣妹的皇兄康靖王。臣妹知晓皇兄与康靖王手足情深,若是因为此事让皇兄对康靖王起了猜忌之意,于国于家都不是什么好事……臣妹万不敢做这千古罪人……”
“哦……”梁文敬答应一声,便又沉默了下来。
我站在他的身后,心底惴惴不安。
良久,梁文敬转过身,漆黑的眼底带着难以言表的痛楚,“是朕糊涂了……”
我愕然惊住,怔怔望着梁文敬,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梁文敬拉住我的手,仔细看了我一会儿,这才叹息道,“卿卿,朕这些年,一直都被蒙在鼓里。若不是你今天与朕说了实话,朕说不定就会以为是朕的胞弟与自己争女人……”
我悚然大惊,双目圆睁,骇然道,“皇兄,这……这怎么可能?!”
梁文敬眉峰微皱,脸上不辨喜怒,淡扫我一眼道,“当日康靖王回宫,在御花园里,你虽然替他们圆了过去,但是,这个,朕知道,皇后并不是空穴来风。”
我张口结舌,“皇兄,其实,当日并不是,并不是皇兄想的那样……”
“那到底是怎样?长公主可否说给朕听听?”
我情知瞒不过梁文敬。又不得不佩服梁文敬话语里的环环相扣。这也才知道,梁文敬恐怕早已是想问我,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已。这次皇后突然一疯,他自然是前后联系了一下,知道我逃脱不了干系。
我定定神,暗里深吸一口气,“皇兄,方才臣妹对于楚如兰之于康靖王的感情,已是说得清楚;但是,皇兄万万要相信康靖王。”
“哦?”梁文敬眉峰一挑。
我来到桌前,伸手端起茶壶,倒了一杯茶,双手捧给梁文敬,“皇兄,说了半天,是臣妹没有完全交待清楚;这个自然怪臣妹。”
梁文敬接过茶盏,眼睛并没离开我的脸庞。
梁文敬惯常不苟言笑,不怒自威,尤其是他薄唇微抿,双眸盯住你的时候,那种压迫的气势足以让人冷汗湿衣。
我与他虽是相处时间不短,按说已习惯了他的目光,但是今日不同往日。以往塞外的我和他,只是普通的男女,地位自是平等;如今,他是大梁的天子,手握天下,自己即便有着长公主的身份,但是,唯有自己知道,自己在他面前,不过是一个与其他嫔妃并无两样的女人而已,至多是比其他嫔妃受宠一些而已。
“皇兄,康靖王回宫在御花园的见面,的确是楚如兰恳求臣妹成全的。”我望着梁文敬的双眼,定定道,“在后宫所有的嫔妃里,楚如兰的精明是隐藏地最深的。昔日臣妹进宫,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臣妹这个宫外的不明来历的‘长公主’,多少人又在猜忌臣妹是先皇义女的可能性有多大。就连皇后,不也说臣妹是‘来历不明的野丫头’吗?可见臣妹入宫,让多少人不快——皇兄对臣妹的恩宠有多深,想必那些人对臣妹的仇恨就有多深吧。”
说到这里,一阵酸楚涌上喉头,我背过身去,挺挺背部,继续道,“唯有楚如兰,聪慧如斯,知道皇兄对臣妹是真心喜爱。所以,楚如兰相较自己的处境,更是酸楚地无以复加。所以,她来求臣妹成全她见一面康靖王的时候,臣妹以己推人,便答应了。”
我回转身,梁文敬眸子微眯,微微点头。
“臣妹当时与她有言在先。既已是宫中嫔妃,入宫后又蒙皇兄恩宠,这已是此生不复改变的事实。臣妹帮她,只是帮她了了此项心愿,以后安心呆在宫内,安心做她的兰贵妃。从此与康靖王相忘于江湖……”
“而康靖王,自始至终并不知情。哪怕回宫在御花园遇见兰贵妃的时候,康靖王亦是吃惊。恰好此时皇后赶到,想必皇后已是上心已久,康靖王难堪之至。臣妹却是在康靖王那里听到了挥剑斩情丝。康靖王的决绝,令兰贵妃心灰意冷,想必多年的等待转眼成空,这才想到了死……”
梁文敬听完,眼眸深深,久久没有言语。
窗外知了声声,棠梨宫内虽是冰块包围,却亦还是感到炎炎夏日的闷热。
喜儿等人一直在内室外候着。
我听到喜儿怯怯的声音,“公主,天气闷热,要不要来一些冰镇杨梅?”
梁文敬这才回过神,淡淡道,“端进来吧。”
喜儿这才低头端着一个托盘进来,放下后,将浸在玉瓶里的个个红得紫的杨梅用小勺捞在两个玉碗里,然后小心觑了我一眼,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红透的杨梅经过冰一透,光看着就叫人胃口大开。此时,我却是半点胃口全无。刚才的一席话虽是真实,但梁文敬到底听进去多少,自己未尝得知。兰贵妃已死,若是如梁文敬所言,他若真要因此疑心康靖王,那实在是康靖王的冤屈。
梁文敬在桌前坐下,伸手捻了一颗杨梅,放进嘴里,品了一下,淡淡道,“此杨梅味道不错,长公主想必亦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