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巴记-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呢?
但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悬棺肯定主要是大洪水之后留下的产物,很难想象在远古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时代,一个普通人死后人们会花多大的人力物力搭建高架或利用其它繁重的手段将棺材置于高高的岩缝中。
其实古时发生的一些事,原本是十分简单的,只不过事过境迁,沧海桑田,人们不知道当时的实际情况罢了。现在的人们所处的社会太复杂,人际关系也复杂,自然便把古时原本十分简单的事复杂化了,甚至不惜引经据典或通过实验来加以论证。最怕别人说自己的想法太简单,解释太肤浅。
如此说来,现代人究竟算是聪明还是愚蠢呢?
或者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在公元前6世纪到2世纪之间,广大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处于一个地质活跃期,加之雨水又特别多,因而造成了很多地区的洪水暴涨和溶洞垮塌,而广大的古巴越地区与水亲近,琢木为棺十分盛行,将之纳于岩穴则不占田土,水退后高悬在上不易偷盗,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这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悬棺葬总是发生在有水体流经的峡谷地区。
这些壁画和文字,还向我们传递了一种事实:古代的白虎之巴曾经是一个十分强大而好战的部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白虎之巴可以说代表了整个巴国,尽管其它部落并没被完全降服。
同时白虎之巴还可以称之为一个“游战部落”,它的早期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征战、扩张、迁徙、掠夺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白虎之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疆域,也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机器,所以说那时的巴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巴国,而只能称为巴族或白虎部落。
自有了尹干之后,才开始农耕定居生活,正式设立国都,建立完整的国家制度,也才算是真正的国家。但好景不长,刚刚立国不久,接连遇到两场浩劫。一夜之间,由一个强大的边远小国变成一个人见人欺的小部落,若非隐入绝谷之中,早就灭绝殆尽了,而绝谷中的白虎之巴却以巴国正统自居,不是说没有缘由的。
<;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微信公众号!)
 ;。。。 ; ; 第二十七章蔓子之殇
特别有意思的是,文字讲到“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乃是指巴人善战,以奇怪的歌舞方式吓阻殷人,使得一部分殷兵阵前倒戈,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立了大功,所以武王将自己的最疼爱的女儿嫁给巴王,极其笼络他。可见巴很早以来便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头脑中突然浮现一个人名。
“祭司大人,请问您知道巴蔓子将军吗?”
“巴蔓子、巴蔓子,祭司又一次合上双目,似在回想搜索……”
“怎么大人不知道巴蔓子将军吗?”见他这种神态,我不仅有点失望。
“怎会不知道?巴国由盛到衰正是从他身上开始的。”祭司脸色苍白,语气沉重。
“祭司大人可否将这巴蔓子的事讲与在下听听?”我小心翼翼的问,生怕引起祭司的不安,因为祭司好像对这个人并没有好感。
“既然到了这里,我索性把巴国过去发生的一些事讲给你听听,了解我巴人命运的多舛,更要珍惜如今和平安乐的可贵。”祭司一语双关的话,似在暗示我。
“那正是我衷心祈愿的。”我躬身敬礼,诚惶诚恐。
“唉,历代巴王的确立,都是极其艰难的选择,尤其是巴王有两个以上儿子的时候……”祭司用手理了理纱帽,沉思片刻。
“到第四十二代巴王登天的时候,却有三个儿子争位。祭司一派主张按惯例立大王子为新王,长老贵胄们则主张立二王子,而以巴蔓子为首的将领们则主张立三王子,各据其理,互不相让。”祭司再一次停顿,寻找合适的表达。
这个时候我是绝不敢发出一点声息,怕打断了他的思路。
“在祭司的坚持下,立大王子为新王,但长老贵胄们不服,竟然引秦军入巴,赶走大王子,杀死了祭司,拥立二王子为新王;巴蔓子更是以勤王为名,以三城之约为代价,借来楚军助战,赶走秦军,杀死二王子,拥立三王子为新王。”祭司的语气低沉,而我的心亦愈来愈沉重。中国历代皇位之争,何尝不是兄弟相煎父子相残呢,“玄武门之变”不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吗。
祭司不理会我的沉思,自顾讲下去:“本来只是巴国的内务,却被那些不明大义的人引来外敌加入,更以献帛裂土为代价,开了引狼入室的先河。”祭司脸现愤懑与无奈。
这样看来,史书中讲到这个情节的时候,只说是“平乱”,却不知是何“乱”?原来是为了争夺王位的内部斗争,最后以巴蔓子为首的实力派赢得了胜利,他们所拥戴的三王子做了第四十三代巴王。
“更糟糕的是,那巴蔓子即以三城为饵,事后又不履行承诺,惹那楚国怀恨,多次派人讨要,留下祸根。”祭司在讲到履行承诺几个字的时候,特别加重了语气,眼睛紧紧地盯住我。
奇怪,就我所知,现代人在讲到巴蔓子的时候,都以其“背诺守忠”为佳话,忠州、重庆都有巴蔓子墓,而湖北恩施也建有巴蔓子庙。立为万世楷模,忠州地名即由此而来,没想到在祭司看来,却是巴国的罪人。
“巴国既生内乱,四姓亦不愿再受约束,纷纷自拥新王,抢土夺地,巴国从此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祭司目光迷乱,眼角挂泪,我不仅为祭司对巴国的忠诚心存敬意。
“而北方的秦国、西方的蜀国、东方的楚国早已对巴国的土地盐泉垂涎,纷纷挑起战事,掠我土地盐泉。数十年间,大小近百战,巴国四分五裂,元气大伤。”
“特别是楚国,以讨要三城为由,大肆兴兵讨伐,不仅要去了三城,还侵占了我下江几乎全部疆土,加上秦国和蜀国的侵吞,我巴国疆土仅剩十之一、二。”祭司讲到这里,连声叹气,两行热泪从眼角流出,倍感沧桑。
“那王后所说聘楚国人楚尹干为丞相祭司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却不理会祭司的伤感,继续刨根问底,想要在这一夜之间揭开许多千年之谜。
祭司闻言,沉默不语,示意我在一石鼓上坐下,盯住我的眼睛,良久,语重心长的问道:
“你真的愿意帮我规劝罕宝回心转意,娶公主为妻吗?”
“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回答得坚定而铿锵。
“那就好,罕宝是我唯一的儿子,他年少不懂事,又被那丽雅蛊惑,我真担心……”祭司欲言又止。
“我已将王后的阴谋和丽雅的真实身份告诉罕宝,他亦答应我娶公主为妻,继承丞相祭司之位。”我十分肯定的告诉他。
“皮君,你难道真的对权利不敢兴趣吗?”祭司仍不放心,目光审视着我,似想要透视我的内心。
“权力也许是个好东西,但它对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那么皮君对权力的感受是什么呢?”祭司露出疑惑的神色。
“在我看来,权力意味着杀戮、虚伪、羁绊和背信弃义。”我用了一连串的贬义词来形容它,可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可是有时候权力也意味着安全、支配、自由和一言九鼎。”祭司也给我来了个对仗句。
“可我天性是喜欢自由的人,不喜欢管人也不喜欢别人管我。”我继续表明态度。
“有时候没有权力就连支配自由的权力也没有。”祭司针锋相对。
“也许你说得有道理,可是祭司愿意回答我最后一个问题吗?”我仍不死心。
“什么问题?”
“就是关于楚国聘楚尹干为丞相祭司的事。”
<;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
 ;。。。 ; ; ps:看《寻巴记》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第二十六章太庙的壁画
我见到罕宝已是两天之后,他的眼睛有些红肿,像是没睡好觉。罕宝提议到温泉去,纳莫和扎格提着四罐土酒和一些烤羊肉随后而行,一路无话。
我俩脱光衣服进入到温泉的大池中,没有**的丽雅,我比上次放松了许多,纳莫和扎格并没有下池,只是在池边上饮酒,并将带来的羊肉分切开,放在我们面前的石板上。
在温暖的泉水中饮酒吃肉,真是难得的好享受,要是没有这些复杂的宫廷斗争该有多好。
“我刚和父亲去母亲的灵位祭拜过了,父亲把你讲给他的情况告诉了我。”罕宝首先打破了沉默,怪不得他的眼睛红肿,原来是祭拜母亲去了,可能还被父亲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我很抱歉,这件事确实非常棘手,我只有求助于你父亲,希望你能明白眼前的处境。”
“感谢你对我这么好,但你这样做不是在帮我,而是……”罕宝没将话说完,但是我明白他心中的痛苦。
“我也知道你是真心希望我能娶依嘎公主为妻,继承你父亲丞相祭司的职位,可这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首先是你与丽雅是否能够安全出谷,其次是你出谷后并不一定由我继承丞相祭司之位,结果可能会使谷中发生内乱,使白虎之巴经历又一场浩劫。”我将与王后以及四个洞主的谈话全部告诉了罕宝。
“可是我仍然很矛盾。”
“你是怕辜负了丽雅和我,这你放心,依嘎虽然漂亮,但我在谷外已经有了心上人。至于丽雅,我己与你父亲说好,待你娶公主为妻继位后,再把她接回来,祭司将说服巴王特许你有两个妻子。”关于前一点,我讲的是实话,此时我十分想念小唐,而后面一点,我撒了谎,但我想这井非不现实。
“如今的情形,看来只好这样,可是我好想了解谷外的世界,你能告诉我真实的情况吗?现在是不是还是周天子的天下,诸侯国之间是否还经常打仗,外面的人都穿像你一样奇怪的衣服吗?”
面对罕宝的提问,我犹豫再三,决定将谷外那个真实的世界讲给他听。
我告诉他,谷外早己不是周天子的天下,诸侯国也己灭亡了两千多年,以后又经历了秦、汉、魏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等十几个朝代,现在的国家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而谷中的巴国只是一个没被发现的极小极小的角落。
我还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已是科学的时代,可以制造各种难以想象的工业产品。人们可以日行万里,可以坐在家中观看发生在几千几万里之外的事情。
最后我告诉他自己是怎样意外地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