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勋贵-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了东正楼,朱由崧回到了自家院里,已经是下午四时,不等一个时辰就得吃晚饭也就不再去向姚氏和邹氏请安了。
叫了侍女温倩给阮标那家伙送去了三千两银子,如今私房钱只剩下了一万九千两,朱由崧拿出这笔银钱心里着实肉痛了一把,那眼眉皱得紧紧,看得温倩温丽双胞胎姐妹俩一个劲的侧目。
书房内,朱由崧喝了杯茶狠狠的压下了这股郁气,从书架上抽出了一本韩非子心道:“读书养气,郁气自消嗯,法家到是要研究一下。”
“韩非子谓: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德后不可以止乱”
意思就是说,君主要用律法加固严厉的刑法,让违法者害怕不敢乱来,讲究德行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自律。
朱由崧半靠在躺椅上,不由得暗自点头,韩非子不愧是集法家之大成者,其思想深度上早已明了人性的本质,在这一点上与战国时期的儒家所昌导的仁以治世,不与争斗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
也难怪战国时期,各国都不鸟孔子,这家伙让大家收兵,马放南山,这怎么可能在当时社会中,那可是乱世,战国七雄谁都想大一统华夏,没人这么傻。
不过当时法家的重农抑商观点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历史发展趋势,而儒家在经过汉时董仲舒的思想转变,在重农抑商上也终究选择了与法家一致的观点,这就造成了封建中央集权理论体系上与当下历史发展的资本萌芽转变形成了一个致命缺陷。
朱由崧合上书本,闭目暗暗思考:“封建制度与资本制度最大的区别在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变化上,所引伸的时代需求。那么本质上就算是提升皇权与资本运营体系相互间并不是矛盾的。”
如此想着,朱由崧豁然睁开了双眼,眸内闪过一道亮光:“如若是提升建立运营皇权资本体系与官商资本,这种制度也就脱离了封建时代转向资本的桎梏。”
“本质上还是利益的分配,皇权有自身的资本,那么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
朱由崧越想,心思越是明朗:任何社会制度其意义在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时代的需求
一切变革都是历史的发展,发展是物质财富的体现,这何尝不是一种唯物论思想呢由此朱由崧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人宋应星。
天工开物的作者,他为自己的著作冠以“天工开物”之名,就是唯物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
“天”即自然界;“工”指人的技巧;“开”是开发利用之意,“物”亦物质财富。他的唯物论与社会发展是同一种思想,其本质上一样的,皆是时代的需求。
在宋应星看来,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人身为万物之灵,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开发利用自然,创造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在天工开物的序中,宋应星开宗明义地说:“天授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了”。
这种强调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正是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宋应星这种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他认为“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说明土壤的性质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异,物种及其性状随水土的不同而有所区分。
无怪乎达尔文把天工开物中的有关论述作为他论证物种变异、进化的重要依据。
变革制度,何尝不是一种进化
在另一部著作谈天中,宋应星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得更加明白,他说以今日之日为昨日之日,无异于刻舟求剑。
这种想法与后世所说的“时代需求”是何等的相似历史的发展,制度也应随需求而转变。不能固执自以为依历史表象而行事。
宋应星在这里强调的在于“变”,是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社会制度当然也不例外
有了这道理论,朱由崧感到身心一松,仿佛这一刻压在内心深处的某种阴影一下消散了不少。
“小丽,你说人活在这世上追求的是什么”朱由崧拿起毛笔看向了站于一侧的双胞胎妹妹,只见其头也不敢抬的挽着袖子小心翼翼研磨墨水。
眼下她早已没了以往的那种灵动,目光瞥向朱由崧不禁的躲闪,再次瞥了两眼,发现自家少爷好像并没那种凶残的样子,嚅嚅地开口道:“少爷,世上之人何其多,小婢又怎可知道”
“呃”
朱由崧愣了愣,道:“那你追求的是什么”
“我么”
温丽眼里露出了迷茫,接着低下了头,小声道:“小婢只想过好日子。”
“过好日子”
现在不是好日子么王府没亏待她吧朱由崧想放声大笑,突然他的面色变得僵硬,张了张嘴却怎么也笑不不出来。
过好日子是啊,多么朴素的想法,世人也皆在追求。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不整倒后金,不扶起民族,自己经后又何尝有好日子过心有所感,朱由崧提笔了行墨一行字生于纸下:
“民以食为天,商以物利天下过好日子”
就在朱由崧展开建立自家的思想体系,着写立言时,洛阳府衙南大街一处别院里。
内院一幢名为潜心学的书房,入了门只见四周墙壁排满了书架,一案几放置在离窗两米外,侧面案桌正对于门,一位八字胡的中年身着雁翎官服正坐于靠椅上。
此人的面前立着一位身着儒服的青年,生得一派俊朗,但此刻这青年却是低垂着头,面对中年人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你胆子不小,居然敢带头去福王府上闹事,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叔父吗”
中年人脸上布满怒容,凌厉的双眼射向青年人,恨铁不成钢道:“你父母死得早,从小托孤叔父好生照顾,几十年来你有什么愿望,叔父都满足你,章清啊章清,可你现在看看,你到底干了些什么,啊你回答我”
“叔父”
章清哭丧着脸,嚅动嘴唇道:“福王府要提高商税,以我们家的产业定然会损失一大笔,况且学官祭酒”
“呵,学官祭酒”
中年人怒极而笑,起身甩手一个巴掌扇了过去。
“啪”
一声脆响,章清错愕的抬起头,呆呆的看着以往对自已和言悦色的叔父,满脸不可置信,“叔父”
“别叫我叔父,我当不起”
中年人怒气不止,大声吼道:“那老东西是什么货色,你不知道吗你脑子里到底长些什么,啊”
“他窜对你,你就去了他身靠晋党,私下与东林党又不清不楚,我没和你讲过这方面吗”
“叔父,可我们不也是和晋商”
“你知道个屁”
不等章清说完,中年人怒气勃发,手中的指头狠狠的指向他,怒斥道:“福王是谁那是当今圣上最喜爱的儿子,他连皇位都想给福王,你们这般闹有用吗”
“你府学中的那老东西会不知道吗”
中年人气得脸色发青,大声吼道:“被人当了出头鸟都不自知,你还有脸面说这些,你以为叔父这个知府同知很稳当吗”
“京察要不了三个月就要来了,府衙姓李的那主簿处处在算计着怎么搬倒你叔父,还有知府钱大伟处处看我不顺眼,你当我们章氏一族在这洛阳真的很稳健吗”
“要不是我们章氏只有你这一个读书种子,你以为叔父会不竭余力、相方设法的帮你取得举人身份哪怕是一个捐生”
“叔父,我”章清一脸的惭愧,嚅嚅的叫了声。
“哼,你还知道我是你叔父,为什么这么大的事你都不告诉我一声”
中年人恨其不争,越想越气,啪,一声脆响,拿起案几上一个杯子狠狠的摔在地上,怒吼道:“别以为你做事,别人不知道。”
“新安县的一家子五口被毒死,只剩下一个寡妇活着,这事你不要说不是你干的”
“叔父,这”章清一脸的惊恐,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中年人,身躯禁不住微微颤栗。
“你想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吧”
中年人一脸的冷笑,道:“要女人,何处没有你偏偏喜欢人妇,你到是让叔父怎么说你才好”
“天底下,你见过哪个成大事者会把心思放在女人身上,啊当年乡试,要不是本官作为考官,你以为凭你那几分功底能考上茂才吗那个被你毒死的李绅比你强一百倍”
“当年,要不是本官帮你将他卷了掩了换成你的,你以为能成为乡试第一你还不自清”
中年人犹自怒气难消,再次大声吼道:“本官现在就告诉你,午时已经有人去新安县查探去了,想想你的茂才是怎么得来的吧,这事要不是那女人帮你偷了李绅的注名,我也没办法将他的卷子掩成你的。”
章清此时已经失了神智,忙不知所措,道:“叔父,这孩儿该怎么办”
“哼,怎么办”
中年人冷冷一笑,随手将案几上一个小瓷瓶递到他面前,开口道:“拿去”
“鹤顶红”看着手中用红木堵塞的小瓷瓶,章清抬头看向中年人瞪大着双眼,面色禁不住发白。
“最迟明天午后三时,一定要让那寡妇死于牢狱里,别怪叔父没提醒你,姓李的主薄现在已经去查了,你好自为之,要是你叔父我倒了,这家看怎么办”
 ;。。。 ; ;
第63章 案发
在通往新安县的驰道上,一行五六人骑马护着中间一辆二轮马车快速飞驰,干燥的天气,地上扬起一路的灰尘。
王建义坐在铺垫上眼中露出强烈的激动之意,这一幕若是被熟悉的人看到,定会错愣。因为这种表情在他人的记忆里,从未如此明显的出现在王建义的脸上。
在别人的目中,王建义是脸不露声色,三角眼永远是闪动的,他那看似沉寂的脸往往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难以接近。
可此时的王建义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勃动,自家少爷终究是要迈出那一步了。别人可能以为少爷只是为了那些财富,不过他却不是这么想的,临行前,他再一次从自家少爷的眼里看到了那久违的野心,还有一丝兴奋。
跟随在王世子身边这一年多来,他是什么样的人,王建义已经摸得差不多了。如今终于到了要筹建那渴望已久的利益团体,章氏家族只是其中跨出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掌控整个洛阳,一想到这里,他的心跳就忍不住躁动。
昨天他已经派人去查探伏牛山,细作回报发现章氏和范家经营的矿厂偷偷制作大量的弓箭刀兵,这可是国朝明令禁止的,此乃违禁,甚至可以升至意图谋反的高度。
这一次事关重大,这是整倒章氏家族的重要一环。身为王府锦衣卫安全局局长,王建义不允许有丝毫错漏,虽然少爷并没明说什么,但他内心早已明了,此事可能与晋商有关,因此他一定要亲身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