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血战中华-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时感到不安的三名中队长,紧急命令各部调转枪头,赶忙杀回自家的大本营。
那知道才跑到半道上,又遇到新一团事先就布置好的伏兵,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大厮杀。
而这一次的新一团,明显是以歼灭敌寇为目标,用手上的每一颗子弹去消灭一个敌人,绝不给这群鬼子留一点活路。
于是这样,三支鬼子中队根本就无法组织起像样的反击,谁冒头谁必定死的惨烈,同时,也彻底击碎了他们跟随冈本保之大佐一同逃离的想法。
分而围之,围而歼之,这正是将兵法精髓展现的淋漓尽致,巧妙之极,很明显鬼子是不可能明白这个道理的。
而获得胜利的新一团将士们,无一不兴高采烈,每经历一场战斗,都能给他们带来胜利的喜悦和杀敌的痛快,就算面对再困难的局面,他们的团长都能带领他们战胜敌人。
在将士们的心中,何晓峰的形象无疑是高大威猛,智勇双全,是战场上的无敌的战神将军。
可军中传言后来被何晓峰听闻后,便立即下令,“不要过分的夸大事实言论,我们是人不是神。每一场战斗都是建立在牺牲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胜利,都是来之不易的胜利,我们不仅要坚守我们胜利的果实,还要认清现在对敌的局势,这一切不是掐指一算就能轻易获胜的。所有参战的将士都是功不可没,要不是你们的浴血奋战,我何晓峰在厉害,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杀尽来犯之敌。”
这样的言谈,在**系统当中是很少听到的,能够将成功与士兵挂上关系的军官少之又少。但何晓峰却敢这样说,这样做。
为何何晓峰会这样呢?因为,在他的心中,士兵与将领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士兵需要用生命去战斗,将领则需耗尽心思去指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巨大胜利。
但如果情况调转过来,所有的士兵们过分依赖主官,而忘记其价值所在,就算是必胜的战斗也会因为这种微小的变故而失败,战争不是一个人的事,这就是群力合一的道理。
邓光龙是第一个接到战报的将军。他现在都有些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何晓峰递上来的消息,已经让他产生了免疫心态。有何晓峰在的地方,绝对会有胜利,就算没有,也绝对不会让鬼子好过,这是邓光龙对何晓峰的简单诠释。
战果一层层上报,最终放在李宗仁的办公案头上。
“不愧是人才啊。要是我手底下多几个这样能征善战,会领兵打仗的军官。还担心什么小日本?”李宗仁这几天没有睡好,眼睛透着血丝。因为负责北大门的第3集团军传来不太好的消息,于学忠率部奋力抵抗日军进攻,但面对敌人飞机大炮轮番攻势下,伤亡掺重,士气都非常低落,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北大门势必失守,到时候,第五战区就将面临来自南、北、东三个方向的敌寇进攻压力。
徐参谋长这几日也同样没睡好,之前,他刚与参谋部的一众同僚商议着此事,但却没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是啊,钧座,之前投奔您的军阀及地方势力,都只不过是威风凄凄的人物,上不得这种大台面,能不扯后腿就已经是不错的了。”
“唉!那帮子草包,只知道借助我的名义,扩大自己势力,真遇上日寇,都他娘怂了。要枪要钱的时候,可从来没遗漏过。”李宗仁揉了揉太阳穴,焦虑的心情让他头脑发胀。
“要不,调派何晓峰的新一团去巩固防线。”徐参谋长说了一句昧良心的话。
“你是不是糊涂了,让一个团去换防一个集团军,这要是传出去,我哪里还有脸见人。”李宗仁摇头否定徐参谋长不成型的想法。
“那可如何是好。”徐参谋长也是迫于无奈,现在这情况,只要是根没断的稻草,他都愿意抓一抓,试一试。
“现在,不能轻易调兵换防,这会导致敌人乘虚而入的,还有,第31军刘士毅和第11集团军李品仙有消息了吗?”李宗仁当然知道兵家大忌,现在这节骨眼上,绝对不能出一点纰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据悉,刘士毅及李品仙所部,从海州进驻津浦路南段徐州、明光一带,作纵深配备,据险防守。面对日寇指挥官烟俊六统率八个师团,刘士毅等血战逾月,双方打成平手,后来日寇加派增援,他采取了避实就虚,以退为进的战术,在明光设了一个‘空城计’,将部队连夜西撤,迂回于淮河两岸。待日军扑入明光空城后,即率部突然在敌军的左侧背出现,向东出击,将敌军截成数段,进而围歼孤立之敌。现在,他们正与日寇作战部队在津浦路还在进行着拉锯战,情况比北大门要好上许多。”徐参谋长如数家珍般将各战线情况说的清清楚楚。
“嗯,我就知道刘士毅这个武秀才不会让我失望的。”李宗仁听完后,心情略好了一些,毕竟情况还不至于太糟糕。
“可拉锯战持续太久,对我军不利,从伤亡比例上看,我们远远高出日军许多,这是个问题。”徐参谋长评估了下手中掌握的数据,给出这样一个结论。
“那就和鬼子正面干一仗,”李宗仁多年军旅生涯,也有几分犟脾气,走到地图前,打量了一会儿,然后伸出巴掌,重重的拍在标注‘台儿庄’的地方,“这里将会是徐州之战前夕的前沿阵地,命令各部放开了打,我要让小鬼子在这里付出沉重的代价。”
“是,钧座,我立即组织参谋部拟定作战计划。”徐参谋长领会了李宗仁意图,看来,钧座是打算放手一搏了。
于是,从徐州指挥部向处在第五战区的所有部队,发出无数道命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诱敌、截断、围歼,并明确了台儿庄的作战意图,同时,李宗仁还将第五战区长官部后撤出徐州,迁至老河口,看这架势李宗仁是做好了进行持久作战的准备。
伴随李宗仁的这项命令,第五战区的战斗也逐渐从被动防守,转为白热化的对峙局面,本来坚守各地的部队,也都积极活动起来,以交叉补缺,互补救援,交替掩护的方式发挥着最大战力。(未完待续)
第149章 老蒋发飙 命其反击
日本大本营收到来自‘兰’机关长和知鹰二中将,发出的一则振奋人心好消息,这则消息内容称,“致使大日本帝国高级将领玉碎的凶手鬼狐,已经被伏诛,并附上他的人头。”
见到这则消息,大本营的大佬们怎么耐得住寂寞,首相立即召开内务省会议,商榷下一步该如何进行。
“实在是太好了,总算可以放下心思,全力以赴进行对华作战了。”大本营其中的一名大佬,此刻舒展开的笑容比哭还要难看十倍,真不知道其父母是如何将其养大。
“嗯,只要扫清这些障碍,帝国的精锐武士一定可以不日拿下支那,建议大东亚共荣圈指日可待。”另一名长着猪腰子脸的内阁成员,腆着脸说道。
“不仅如此,还要把这消息上报给天皇陛下,并通报全国,同时进行大肆宣传,把之前低迷的士气重新鼓舞起来,这样才能让士兵们更加用心竭力去作战。”另一名大佬的前身应该是搞宣传的,从头到尾三句不离本行,他的建议自始自终都是围绕攻心的策略,看来他们除了武力上要征服中国,他们还想在心理精神上彻底征服中国。
于是,在众位大佬的推动下,各路宣传媒介,通宵达旦的印刷报刊。
次日一大清晨,在东京的大街小巷,就传阅着关于鬼狐已死的各类期刊报纸,有些名气的刊物报社,几乎用正版面大字标题刊登这则消息。
同时,以上海为日寇占领的华东据点,开始向其他省份进行无线电不间断广播。还特意用中文播放消息内容,当然播放内容肯定是美化自家行为,丑陋他人作为,泼脏水的事情小鬼子可是天生就会干,算得上本性基因的传承。
就在这则新闻。不间断报道的第三天,在武昌的蒋公馆里。
蒋委员长正怒不可歇的对着手下得力亲信军统局的戴笠叫嚣着,“雨农,你说这则消息,到底是怎么回事?”
作为知情人的蒋中正,当然知道鬼狐就是何晓峰。但他却绝不会相信小日本能有什么能耐干掉何晓峰,一名能够解决掉无数日军高级将领的军官,可不是纸糊的摆设,没点能耐,蒋中正还会那么器重吗?
很显然。蒋中正自然认为是小鬼子故布迷阵,以假乱真,用以打击全国上下正火热抗战的气势劲,这可不能让小鬼子轻易得逞,于是,蒋中正都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叫回戴笠,质问这位军统局的一号人物。
实际上。蒋中正还暗自打算让中统的陈果夫、陈立夫负责肃清潜伏在民间的日寇特工,因为军统现在行事都比较高调,不太适宜做这些事情。
戴笠一进到蒋中正的房间。就听到广播里播出的最后一段话,心里早就跟明镜似的,知道蒋校长会问什么话,心中早就打好了腹稿,只待蒋校长发问,“校长。消息一定是日寇伪造的,不可轻信。现在,日寇安排在各省的卧底人数呈上升趋势。卑职真打算向您汇报此消息。”
“不用汇报了,我要的是结果。现在前线抗日都打的不可开交,作为后方保障部门,你们的情报工作要是做不到位,后果会相当严重。”蒋中正严肃的表情,丝毫没有一点点好讲话的样子。
“卑职起初是打算放长线钓大鱼的……”戴笠还在争取解释下,可蒋校长明显不想听这些,挥手就打断他的话。
“别在我这里谈这些,军统局在你手里边也不是一天二天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难道还要我教你一遍不成?”蒋中正确实很生气,倒不是真为军统局,而是,军统局竟然明知敌人会用这么卑劣的手段,却不能事先预防。
“这是卑职失职,请校长责罚。”戴笠也是聪明人,不可强为的事情绝对不硬着头皮去做解释。
“唉!如果你军统搞不定,我就让中统出面解决残局。”这明显是蒋委员长要戴笠立军令状的节奏。
戴笠哪敢说不,现在的气氛说错一个字都可能万劫不复。
“卑职一定办好这些事,定不让校长失望。”戴笠只好顺从蒋中正的意图,先把包票开出去。
“你说说,有什么好建议来处理解决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蒋中正听到戴笠的话,心里稍微宽慰了一些,语气也相对亲切一些。
“据卑职目前了解的情况,何晓峰还在一线负责指挥新一团对敌作战,根本就不可能被日本人杀掉,另外,知道鬼狐是谁的,也只有校长和卑职,所以,我估摸着的敌人肯定是随便杀个人充当鬼狐替身。只要我们能拆穿鬼子阴谋论,就能够击碎敌人别有用心的目的。”戴笠不愧为多年从事情报工作的老手,一眼就看穿本质。
“具体说说看,你打算怎么做。”蒋中正饶有兴趣的看着戴笠。
“首先,我们得将敌人的注意力转移开,不能让他们老是顶着这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