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王爷公主妃 >

第2章

重生王爷公主妃-第2章

小说: 重生王爷公主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美人侧靠于炕榻之上。白瓷般的肌肤有些微福,一双单凤眼,眸光流动,眼角上挑,眼睑有着些许浮肿。一袭桃红色绣蝶戏芍药的烟萝纱衣将高高隆起的小腹凸显出来,玉手轻抚其上,一只纤白皓腕上三五只累金丝镶红宝石的镯子,随着抚动叮当作响。

    “奴婢回禀迎嫔娘娘,今儿个皇后娘娘诊……出了喜脉,皇上自御书房去了坤泰宫便……便未曾离开……”榻前跪着的小宫人小心翼翼的回说,微颤的语音越来越小。

    “哼!”榻上的美孕妇迎嫔娇哼一声,抬手间榻几上掐金丝的青玉茶盏便落于地上,摔了个粉粉碎。

    回话的小宫人更是一惊。

    “你去,让小澄子去回说……”迎嫔水眸转了转,又道:“……便说我身子不适,见红了。”

    “这……娘娘,这……”小宫人犹豫。

    “这什么这,快去!”美人立目。

    坤泰宫内。

    顺启帝小憩了一会儿,顿觉精神爽朗许多,与瑾皇后方用罢膳,命人摆了棋盘,正待对弈。

    就见吉安来禀:“皇上,刚迎喜斋的小澄子来回说,迎嫔娘娘身子不大好,见了红了……”

    “传太医便罢了,回我作甚?”顺启帝拧眉,这迎嫔自打有孕进了嫔位越发的浑闹起来。

    “太医说,迎嫔娘娘皆因忧思过重,心情郁郁从而才……还望皇上您……”

    “哼!有何可忧思的?”未待吉安将话讲完,顺启帝手中黑子重重落于棋盘之上,面色微沉。

    “这……”吉安暗自抹汗,心中叨念,迎嫔娘娘啊,这皇上今日心情方好些,您怎么就来添乱呢,哎,可怜我这听差的奴才。

    “皇上,还是去看上一看吧。”一旁的瑾皇后抬首凝眸,将白玉柔荑落于顺启帝手背,轻轻拍抚。

    “瑾儿……”顺启帝将瑾皇后锁于眸中,似有若无的笑,仿若微风自他的心上抚过,无奈轻叹一声,道:“罢了,吉安,摆驾吧。”

    待步出东暖阁却又回头,嘱咐道:“瑾儿,朕去去便回,你若累了就再去软榻歪上会子。”

    瑾皇后难得露出俏皮一笑,道:“臣妾省得,您便快些去吧。”

    顺启帝嘴角微微上挑,深深望了她一眼,未再多言,抿薄唇,走了出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2。各人心思
    迎喜斋。

    顺启帝的步辇未至门口,便有那探风的小太监急匆匆跑去回禀。

    待顺启帝下了辇,步入宫门,早已候着的一众宫人纷纷下拜叩头,山呼:“皇上金安。”

    顺启帝只闷哼一声,便挥袍袖将手背于身后,阴沉着脸走了进去。

    吉安轻叹口气,小声道:“都起来吧。”便急走几步跟了上去。

    步入迎喜斋寝宫,一股浓郁香气袭面而来,令顺启帝想起了八个月前的荒唐,面色又黑上了几分。

    按制每月初一、十五,皇帝本应宿在皇后宫中。本还是迎女史的迎嫔,负责记录皇后与众宫妃的起居,那一日初一前来御书房呈送物品,便是就着这一香气,令顺启帝头脑晕沉沉间与其成就了一翻荒唐。

    待醒来夜已入三更,顺启帝急忙披衣起身,奔坤泰宫而去。当见到柔和光晕中投在东暖阁窗棂上那道倩影,依如每夜等待他来时一般无二,不知为何而慌乱的心陡然平静了下来。

    顺启帝轻推门,挑帘笼,步入其内。瑾皇后见顺启帝进来,忙将手中书册放于案上,福身施礼,遣退宫人,亲自服侍顺启帝洗簌宽衣,温柔小意,无一不尽心周到。更是令顺启帝宽心不少。

    只当书案上《孙子兵法》四个刚劲楷体进入眼帘时,顺启帝流畅的动作猛然一滞,眼瞳略缩了缩,薄唇张合,道:“瑾儿……,皇后……”

    “皇上,夜深了,歇息吧,明日还要早朝。”……

    翌日,瑾皇后懿旨,进迎女史为迎承娴,迁居迎喜斋中,并责成抄写《金刚经》三遍。

    而瑾皇后则于坤泰宫中读《孙子兵法》数日。

    两月后,迎承娴有喜。瑾皇后颁懿旨,进迎承娴为迎嫔,仍居于迎喜斋中,责成宫人、太医好生侍奉。

    而瑾皇后则于坤泰宫中读《孙子兵法》数十日。

    自打那日荒唐后,迎嫔便再未见过顺启帝。进升嫔位之日,是顺启帝自打她搬入迎喜斋后第一次步入其内。

    今日是顺启帝第五次步入迎喜斋,而每每来时,皆因被迎嫔烦不胜烦,免强而入。

    内室床榻上,美孕妇迎嫔面色惨白唇无血色,身子微欠将起不起,眸中噙泪似落不落。神态做作,看得顺启帝眉头又是一皱,心中厌恶又加一分,只眸光扫过她明显凸起的小腹时,心中微叹口气,罢了,毕竟其内怀的是自己的子嗣。

    “免礼了,躺着吧。”顺启帝坐到宫人搭来的软椅之上。

    “皇上……”迎嫔微欠了欠身,唇未启,泪先垂。

    顺启帝拧眉,推掉宫人奉上来的香茗,道:“迎嫔当知,孕育龙子乃是大任,莫要想些有得没得。”口气稍顿,又道:“朕国事烦忙,迎嫔理当体恤?好了,朕也来过了,你便安心养着吧。”

    说罢,便站将起来,道:“摆驾,御书房。”

    “是……”吉安躬身应道。偷眼观瞧,心道:迎嫔娘娘啊,这珍珠粉可不是这般用的,寻常人皆能看出端倪,何况皇上龙目啊。

    坤泰宫内。

    “娘娘,这是皇上特特吩咐御膳房去了腥膻,送来的羊奶,嘱咐一定要趁热喝了才好。”璎珞姑姑捧了一只羊脂白玉雕莲瓣的碗盏送到近前,又道:“您乃后宫之主,理当与皇上同去探望迎嫔娘娘的。”

    “我去作甚?与她添堵不成?”瑾皇后接过玉碗嗅了嗅,纵了下挺俏的珑鼻,将碗推置一旁,道:“但凡这天下女子哪个不想有孕之时夫君能常伴身边,只我们的夫君却是皇上……”

    话未说尽便轻叹口气,又道:“我又何必去与她为难,又难为自己呢。”

    “娘娘,这迎嫔娘娘她要说也是您外祖家的旁支一脉,进得宫来多蒙您看顾,却不……”

    “璎珞!”未待其讲完,瑾皇后便沉声吓道。

    “娘娘恕罪。”璎珞见瑾皇后面色不予,自知言过,慌忙跪下。

    “罢了,你,我是晓得的。”瑾皇后玉手微抬了抬,示意她起来,又道:“只你乃是我身边之人,你之意思便是我之意思,你可省得?”这深宫高墙之内,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她虽贵为皇后可言行间也要慎之又慎。

    “奴婢知错了。”璎珞连忙应道,心中也自省,她这张嘴啊,怎么总也改不了呢。

    但听瑾皇后又娓娓道之:“高墙官宦之家,内院之中勾心、争宠可见一斑,更何况这深宫里,只我乃一国之母,这后宫安稳为吾之责。那嫉妒、要宠之事,我不能也不屑为之……只这心啊,却不甚如我所想……”说罢,凄凄然一笑,似寒冬中一枝孤梅。

    “娘娘……”璎珞欲言又止,就听得——

    “噢?是哪个不让朕的皇后如意了?”珠帘一挑,顺启帝步了进来。

    “奴婢拜见皇上,皇上金安。”璎珞福身行礼。

    “嗯,下去吧。”

    璎珞再次福了一福,躬身退出。

    “臣妾见过皇上……”

    未待瑾皇后行礼,顺启帝已然走上前来,大掌扶住她的小臂。

    “瑾儿如今有了身子,莫要再行这虚礼。”说罢,攥着她的小手,坐于炕榻之上,但见榻几上的羊奶分毫未动,便以手背触了触碗壁后,执起碗盏送于瑾皇后唇边。“有孕之人喝这个最好,快些趁热喝了吧。”

    “还是臣妾自己来罢。”瑾皇后接过玉碗,皱眉抿了两口敷衍了事。

    顺启帝见她喝的勉强,也执起碗来浅尝一口,便皱眉道:“不是命御膳房去掉这腥膻了吗,怎还如此大的味道。”

    “皇上,羊奶本就如此味道,怎可尽去?”说罢嫣然一笑,似春夏间盛放的牡丹,看得顺启帝心中一动,伸手将她揽在怀中。

    方才进来前,顺启帝将室内对话听得清清楚楚——“……这后宫安稳为吾之责。那嫉妒、要宠之事,我不能也不屑为之……”有如此贤明的皇后他本应欣喜,却为何心忽的一揪。

    “那么,瑾儿又因何不如心中所想了?”宽厚的大掌轻抚上瑾皇后的心口处。

    “皇上……”瑾皇后语带娇嗔,面颊飞霞,欲拍掉胸前大手。

    迎喜斋内。

    “回迎嫔娘娘,皇上只在御书房内待了一柱香的工夫,便又去了坤泰宫……”小宫人颤颤巍巍禀告。

    “哼!”迎嫔听罢,美目一立。忽的站将起来,将红木嵌玉石圆桌上的杯盘尽数扫于地上。却也动了胎气,“啊”的一声痛呼护住小腹。

    “娘娘,娘娘……”两个管事姑姑赶紧近前来搀扶,并急道:“……见红了,快去回皇后娘娘,传了太医进来。”

    承安宫中。

    “禀齐妃娘娘,自皇后有喜,连日来皇上下朝后处理了政务,便一直待在了坤泰宫中。而迎嫔娘娘身子一直不适,多有见红,怕是……”

    “下去吧。”未待宫人禀完,齐妃便挥了挥手,令其退下了。眼神略带落寞,三十多岁的年纪,却也是美人一个。只这美人却将迟暮,花开得再美若无怜惜之人也必将枯萎老去。

    齐妃微闭了闭目,似顿悟了般,原本纠结的脸上一片释然。想她处处与皇后争,这争来争去,却只争得了皇上的厌恶。待看皇后从头至尾皆如局外人一般微笑、静观,想必在她眼中自己便同那跳梁小丑一般吧。如今,只看着迎嫔,就像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罢了,罢了,都放下吧,她只要守着大皇子,安生过她的日子便罢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3。龙死凤生
    这一日,御书房中。

    顺启帝下得朝来,正埋首龙书案前,就闻吉安回禀,太子回京在御书房外正待召见。

    “宣。”顺启帝未抬头,只淡淡吐出一字,紧抿的唇角却微向上一挑。

    “儿臣隆佑叩见父皇。”轻微悉索的脚步声后,一位十一、二岁的翩翩少年跪于龙书案阶下。

    “平身吧。”画下最后一笔朱批,将雕盘龙的玉管紫毫放于和田玉糖沁笔架之上,顺启帝抬头,平静的目光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关爱道:“前儿个才传来的信,不是还要三两日方可抵京吗?怎的今日就到了。”

    “那日接了父皇的传召,儿臣便辞过皇祖母,连夜动身了。”太子李隆佑挺身站立一侧,一双熠熠生辉的凤目像极了瑾皇后,“皇祖母只留了五皇弟陪在身边,命儿臣莫要耽搁,这祭天祈雨乃是大事。儿臣想着应尽早回来准备才是,故一路未敢多憩,策马加鞭赶了回来。”

    “嗯。”顺启帝望着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