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87章

汉明大黄袍-第87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都督,久仰久仰。”孙毅大大咧咧地抱拳一礼。只有李郁欢,躬身一礼,恭恭敬敬地道:“小侄李郁欢,见过郑都督。”



  “好,好。都甚好。来来来,快请,屋里坐。”其实,杨帆这个爵爷也好,郑芝龙这个都督也罢,一个没封地,一个没兵权,都是虚名罢了。而郑芝龙手下众多,多得整个大明朝,都没有一个总兵,手下有这么多人,没有一个总兵比郑芝龙有钱。富可敌国,说郑芝龙富可敌国完全不夸张。



  几人就坐,寒暄几句之后,郑芝龙并未看出杨帆脸上有什么急色,暗道这个时候还打肿脸充胖子吗,便试探着问道:“听说爵爷此番奉旨出使吕宋?”



  “是的。这令旗一事,还请郑都督通融通融。”



  “哈哈,朝廷的船,在下哪敢收钱。不过爵爷,您这回可得吃闭门羹了。那吕宋国早就被西洋人霸占了。就您这么几十艘船,也是有那十五艘宝船带上火炮的,西洋人绝对不会让你登岸移民的。”



  一旁陪坐的两人一惊,被西洋人霸占了?这可如何是好。这次前来,主要就是为了安置了三万名难民,最好还能够凑足粮仓,载回去赈灾,结果被西洋人霸占了吕宋,那过去不等于送死吗?



  “所以杨爵爷,还是早点做打算的好。”



  杨帆抬起头,两只手搭在膝盖上,问:“那该如何是好?这总不能将这三万人再拉回去吧?”郑芝龙笑道:“郑某人都是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您看如何?”



  杨帆冷笑一声,暗道果然狐狸尾巴露出来了,不过还是故作不知地道:“郑都督请说,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杨爵爷可知道这海对边一衣带水,有个不小的岛,名叫台湾?”



  “自然知道,郑都督的意思,是让在下把这三万人安置到台湾岛上?”杨帆顺着郑芝龙的话往下说。看样子,这郑芝龙是准备在台湾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了。狡兔三窟,现在朝廷是无暇顾及这边的郑芝龙,只得诏安。但以后的事情谁有说得好呢?万一这边情势不对,退守台湾,便是老郑家最后的策略。



  海盗出生的郑芝龙对于忧患意识十分强烈。然而这要退守台湾岛,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人口问题。你要在台湾发家立业,得有人啊,没人吃什么?更别提起兵了。所以移民过去变得极为重要,这漂洋过海的,谁愿意背井离乡,去那岛上过活,所以不管郑芝龙怎么说服百姓,是一人赏三钱也好,三人给一头牛也罢,拢共过去的也就这么几千人。



  所以杨帆手上这三万人变得极为重要。最关键的是他没有后顾之忧啊,看到杨帆顺着竿子爬了上来,便道:“爵爷果然机智过人,您意下如何?”他满以为,这种帮杨帆解决了一大难题的注意,一定会让杨帆满口答应,不过还是打错了算盘。



  杨帆摇摇头,道:“郑都督,您有所不知啊。”



  郑芝龙眉头一挑,脸色有些难看道:“怎么?杨爵爷有什么难处?”



  “这台湾岛上边听说还有西洋人?”



  郑芝龙听明白了,道:“是有西洋人在上边。不过都是些商人。怎么,这和移民有什么关系吗?”杨帆道:“您看,这台湾岛拢共就这么大点地方,还是山地居多,难以种粮。圣上要的是一处不仅能够自给自足,最好还是一处能够作为粮仓的大地方。”



  郑芝龙的脸色立马就变了,这小皇帝野心倒是不小,不但要让这三万难民活下去,竟然还要运粮回去。当即打消了让他们移民台湾的念头。这些人不是他能掌控的,那边绝不能让他移民到台湾岛上,不然不就是引狼入室。



  “啊哈,爵爷不是说带来了好酒吗?来人,拿上来。”郑芝龙岔开话题,不再谈这移民台湾岛的事情。“我来尝一尝爵爷带来的好酒。”



  郑芝龙看到从木盒中取出的透明瓶子,顿时眼睛一亮,这……这特么也太奢侈了吧,竟然那水晶当酒瓶子。“爵爷可是够奢侈的,这酒瓶子就得好几两银子,看来这酒也是琼浆玉露啊。”郑芝龙刚要那碗倒酒,便被杨帆阻止了。



  “都督,这酒可不能用碗喝,等用着小杯子。”杨帆一个木盒中共有四瓶酒,同时配上了两个玻璃杯,看上去富丽堂皇,格外精美。郑芝龙道:“为何不能用碗?这小杯子太小了。”郑芝龙拿起杯子,闻了闻,似乎被这酒香一怔,一口气灌入了嘴中。



  “啧,哈。好酒!痛快!”郑芝龙又斟满酒,“这才是酒,痛快。”



  杨帆看着连喝三杯的郑芝龙,道:“都督果然好酒量。”



  “爵爷,这是什么酒?”



  “英雄泪。”杨帆道,“都督认为如何?在下正愁有这么一批酒,没地方买呢。”杨帆感觉到自己若是散着卖,得卖到什么时候,干脆卖给土豪郑芝龙来钱来得快些。毕竟如今每天二百石白米的消耗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这酒爵爷还有多少?我郑某人都要了。”



  “哦?都督真是豪气。在下正愁南下无银钱,若是真没法子,这人,只好安置到台湾岛上了。”郑芝龙眼皮一跳,合着这酒自己是非买不可了。谁叫自己嘴贱,要帮着人家移民到台湾岛呢。他尴尬地笑了笑,道:“爵爷这酒,你看我花五十两买一套如何?”



  郑芝龙估摸着这么昂贵的水晶琉璃,加上这好酒,撑死了也只有三十两银子,自己花个五十两,大不了就是多收几条船的事情。



  杨帆站起来,笑道:“那这一千套英雄泪可指望都督您了。”



  “一千……套……”郑芝龙脸难看到了极点,这你娘的不是出使吕宋吗,带这么多酒干什么?五万两啊,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不过为了赶紧把这扫把星赶走,郑芝龙也只能忍痛买了。



  脸皮一抽一抽,道:“爵爷放心,这一千套郑某人包了。这么好的酒,这么好的酒瓶,划算……”个屁。几人有的没的聊了几句,最后杨帆告辞离去。杨帆也心满意足地拿到了郑家的令旗,不然这每船三千两银子可不是他负担得起的。再说,对于岁入千万计的郑芝龙来说,这五万两银子也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送走了杨帆,郑芝龙一人坐在位子上喝着酒。“老爷,您看这事情……”



  “钱不是问题,赶紧让这人离开,至于在海上出什么事情,这就不是我们考虑的了。还有台湾岛上的那些洋人怎么样了?”



  一边那个穿长衫的老头捋须回道:“还是不肯走。如今占在南边岛上,我们带过去的移民,也只能到北边。”



  郑芝龙道:“时机还不成熟,不能操之过急。李魁奇、钟斌如今没了,这刘香变成了我一心头大患,还是早点的灭掉为好。”



  “老爷说的不错。如今老爷是朝廷的人,那便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等朝廷批文下来,刘香一伙自然不是老爷您的对手。”



  郑芝龙又喝了一口酒,呢喃道:“酒是好酒,就是有点贵了……”
第146章 吊炸天的胖子
  翌日,杨帆便带着孙毅、李郁欢两人进了泉州的一处馆子,来安慰一下吃了一个月稀粥的肚子。孙毅更是将酒楼中所有好吃的点了个便,如同当初在松江府一样,敞开了肚子好好吃上一顿。



  他喝不惯英雄泪那种这么烈的味道,还是喜欢那种清水一般的薄酒,喝起来也不怕醉。南方人做菜,和北方人不同。南方人嗜甜,泉州这边还好,当初在松江府,那家伙,红烧肉都得放糖的,吃得孙毅、李郁欢感觉自己舌头出了毛病一样,咋这么甜呢。



  菜一叠叠、一碗碗地端上来。汤包、烧鸭、卤鸭掌,孙毅反正是把新鲜玩意都点了个便,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钱。杨帆也不和孙毅计较这么几两银子,道:“你点了这么多,吃得完吗?”他开始心疼起还在船上吃米粥的孙元化了。



  一个脑力劳动者,一整个月了,就吃了点鱼,喝了点粥,可想而知,对于美食的渴望。不过还是乖乖地躲在船里,免得被人认出来。忽然隔窗的街上发生一阵骚动,追逐声此起彼伏。



  “快,逮住那死胖子。敢骗我家老爷的银子,抓他去见官。”



  “喂,丁家的,你们去街那头堵住他,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跑了!追!”



  ……



  声音刚过去不久,雅间边上的一处窗子便窜进来一个头上罩着箩筐的胖子。肥裤腿踮在窗沿上,背对着杨帆几人,朝外边弄堂里张望着,看看有没有人发现自己,感觉没了动静之后,将手中的箩筐扔在一边,长舒一口气,“吓死小爷了。”



  他转过身来,看见杨帆三人正盯着他,尴尬地笑了笑,“那个啥,啊哈。几位吃着喝着,喝着吃着哈。”他那肥圆的身子移动起来,就像是一个在滚动的球,杨帆不动声色道:“你是欠了人家多少钱呐,挨家挨户都追着你打?”



  趴在窗户纸上,偷偷看着屋外动静的胖子喃喃道:“没多少银子,也就个十来万两银子,这些财主小气得呦,啧啧。”胖子双手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转过身来,道:“听您儿个口音,不想是南方人?打北边来的?”



  对于这样一个灰头土脸的自来熟胖子,孙毅放下手中的酱肘子,道:“请您出去。”土胖子擦了擦手,道:“别介啊,您三位点这么多菜,能吃得完吗?往祖上倒三代,那咱也是从北边迁过来的,几位给点饭菜,救济救济一下小弟?”胖子咽了咽口水。



  杨帆笑道:“你能骗来人家十来万两银子,就吃不起一顿饭?”杨帆看出这胖子那已经被一圈肥肉裹住的脖子动了动,似乎在咽口水。胖子眼珠子一动,道:“啥呀,那算骗吗?那叫投资。胖子伸手去抓酱鸭腿,被孙毅一掌拍了回去。”有些丧气地摸了摸手,“小哥力气倒是挺大的。”



  “哦?你说说看,怎么个投资法?”



  “那,事情是这样的。我呢,原先跟着我爹,在马六甲那边做着生意,后来有一次得最了西洋人,那边也没有帮手,结果我爹死了,就剩我溜回来了。那边还有一处金矿。我就琢磨着回去挖了。哪知道在酒楼管不住自己的嘴,一下子给说了出来,结果好了,这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甭管是沾亲带故,还是一口咬定是我爹世交的,非要说资助我一起开发那个金矿。那我也不能白要人家钱不是,就当是共同开发那个金矿,赚了钱,算大家赚的,要是亏了钱……”



  那胖子喝了口酒,听得投入地孙毅不但没说啥,还一个劲地催促道后边呢。



  “好家伙,我这话一处,东一家一千两,西一家五千两的,硬是活生生地给凑到了十来万两。那咱也不能空头白话,便写了字据,算是合伙投资了。我就带着那十万多两银子回了马六甲,结果这次回来过个年,丁家的老爷子被阎王爷带去喝茶了。那个不中用的儿子败光了家产,还欠了一屁股债,就拿着字据来找我要钱来了。我这身边没带金,没带银的,哪来的钱给他,就说没钱。



  好嘛,这龟孙子就到处嚷嚷说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