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走过青春的纯白 >

第21章

走过青春的纯白-第21章

小说: 走过青春的纯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眼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马上脑筋急转,睁着眼睛,编着瞎话,以无比沉痛的心情为她讲述了我的一段感人肺腑、催“狗”泪下的“真实”经历:我养过一只母狗,这母狗也曾经艳光四射,惹得一众公狗纷纷献媚。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这母狗和一只体健貌美的公狗激情澎湃,共赴爱河。可惜,后来母狗在分娩后坐月子时着了凉,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每日只能拖着残腿在这个“狗世上”空留余恨,苟延残喘。我对这只残废的母狗不离不弃,耗尽心血地照顾它,并坚持每日喂它姜汤红糖,期待它有朝一日可以重拾旧梦,恢复健步如飞的盛况。可惜天不遂“狗”愿,母狗最后魂归极乐,而我对它可谓居功至伟,仁至义尽。

    淼淼听了我的故事后大为感动,尤其对我那精心熬制的姜汤红糖驱寒送暖配方大加赞赏,直言我温柔体贴,是个懂女人的好男人。

    我心说,就算我真的照顾了一只母狗,也不至于就懂女人了吧,赶忙向她辩解说:“我是人,它是兽,能有什么男女之情?”

    谁知淼淼一本正经地说:“这才叫真爱。”

    淼淼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我每次和她聊天的时光都很短暂,因为她在天上的时间要多于在地上,而她会利用一切休息时间来做从事普通工作的人可能已经厌烦了的逛街、购物等事情,享受普通人的快乐。后来,我常常笑言她就像私下凡间的仙女,一切在常人眼里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情,对她来说似乎都是奢望。而她的工作,则被大众顶礼膜拜,高高捧起,奉为神职。

    我自己的工作在从昆明出差回到集团后也进入到了快速运转的模式。新项目第一次研讨会后,秦部长加快了项目推进的进度。形势很明显,花总在玩赛马的游戏,目前不偏向于秦部长和谭总的任何一面。对此,我和林栋也讨论过,我们一致认为,秦部长虽然贵为花总一手提携起来的亲信,但刚刚受挫,元气大伤,一味的贪功冒进恐怕有失严谨,暂时被花总雪藏的可能性极大;而谭总自大股东单位空降北京分公司,不是花总自己的人,面上虽然称兄道弟,骨子里恐怕各怀心思,花总不可能不留一手。

    但二人显然又各有千秋:秦部长在公司多年,深知花总的行事风格和公司的运作规律,不会偏离花总制定的发展方向;北京分公司的谭总则在铁路运营方面经验十足,对部委的政策及人事运作的把握也更熟练。

    这就造成了花总目前两面都不倚重,却又两面都有所图的局面。但结果是明显的,一山不容二虎,早晚有出结果的一天,总有一方会以成绩来凸显自己的实力。

    秦部长显然是势在必得。他首先带着我,连加几天班,将出差时的调研资料重新整理了一番,并对每一个数据和指标都重新进行了测算和核定,补充完善了前期的论证资料。同时,林栋开始着手联系和整理除了既定的昆明朝日集团以外潜在的其他国内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力求在货源上有更多的保证和合作机会。最让我们为难的是,我们三个人都不是传统的技术人员出身,也没有更多在铁路实际操作的经验,在技术设计这个环节上,我们这一方显然存在着天然的短板。

    秦部长当机立断,通过花总批准,急招曾经在他手下引进、如今在北京分公司任职的年轻技术骨干王永强来公司总部协助项目组。这人事调动越过了谭总而直接由总部机关任命,也算花总给了秦部长一个不大不小的支持。

    王永强三十多岁,刚刚结完婚,小伙子曾在国内某著名的海港港口车间呆了五年,并考取了国际认可的行业技术证书,可谓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他甫一加盟项目组,就被委以重任,要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确定技术方案,并准备好技术招标的相关准备工作。而我,由于资历尚浅,但文笔尚可,没有领受固定的工作,却被秦部长领着做政府政策公关的文字水磨功夫,又同时给林栋和王永强两面打下手,整天像个陀螺一样在不大的办公室内转来转去,倒也忙得不亦乐乎。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二十二章 高峰仰止
    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的央企做事,政策是压倒一切的决定性因素。在国有垄断行业的圈子里,负责政策制定和审核的政府部门是天,市场经济是海。在海里溺水了,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刻会有政府援手相助。可是,天塌下来,那就只有等死的份儿。

    在外部的民营企业看来,国有企业的身份是相当诱人的,那意味着政策的保护和价格的垄断,与政府部门有着天然便利的沟通渠道和话语专权;而在国有企业看来,政策固然具有保护的色彩,但同时也意味着被其束缚了更多的手脚,所有的决策都要以政策准许为前提,进行层层的审批。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低下的效率哪怕只有片刻的延迟,也会将稍纵即逝的机会拱手送出。相比较而言,民营企业尽管在诸多领域被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远远地隔在圈子之外而不能擅越雷池一步,但凭借着自身灵活多变的机制和对市场环境的快速反应,往往会抢占先机,抢占市场。

    这是大象和蚂蚁共舞的时代,谁找到了适合自己特点的舞步,谁就会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轻歌曼舞,风光无限。

    一个月后,王永强凭借着对产品设计的熟稔和兢兢业业的钻研,与各路产品生产厂家经过几轮的反复研究和讨论后,硬是拿出了成熟的产品设计方案。其实这种产品的方案在国外已经是应用了十几年的成熟技术,本不用这么精益求精,但秦部长在这个问题上毫不含糊。他深知北京分公司的谭总所说的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硬是领着王永强,通过和铁路系统内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们不断地交流,在既有产品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力求百分之百的安全可靠。

    林栋也没有闲着,他被秦部长派到西南区域进行广泛的企业调研和洽谈业务去了。

    这些市场和技术方面的资料每日像雪片一样地滚滚而来,苦了我在办公室勉力支撑,将这些资料一一分门别类,汇总整理,形成阶段性的成果。

    为了能在政策支持上争取主动,秦部长带领我二次进京拜访部委的各个领导。进京前,秦部长亲自对各个汇报材料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校对和斟酌,苛刻程度简直令我噤若寒蝉。通常,我按照他的意思撰写的一篇文稿被他在纸上改得面目全非,豆大的小字密密麻麻爬满了文档,晃得我双眼眩晕,几欲呕吐。也是从那一刻起,我的文笔功夫着实硬朗了起来,往往是一篇例行公事的上行文也能被我耍得风起云涌,好似排山倒海般地一气呵成,气势雷霆。

    也许,我天生就应该是吃文字这碗饭的,尽管我一直在抗拒捧起这份饭碗。用淼淼后来的话来评价我,天生就是个当“秘”的材料。

    这是我第一次进到神秘而古老的部委机关。老远就看见门前停满了全国各地牌照的面包车。后来我才知道,这叫地方承包责任制,即每个地方政府派人常年在部委门口守候,专门拦截所属管辖范围内的上访人员。由于近年社会舆论的压力,他们也不敢对上访人员有任何的过分行为。往往只是软磨硬泡地阻止上访人员进部里闹事。通常的情况是,他们既不打骂,也不拘留,反而是客客气气地将上访人员请上车,送上面包、香肠、矿泉水,随后耐心地倾听上访者的心声,聊聊家常,温言劝解一番,排解一下上访人焦躁而愤懑的情绪。最后将上访人暂时地送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么把这份工作慢慢地一直做下去。

    到达部委大楼的门口,秦部长和我在狭小的传达室里排号领单。我终于领教了“宰相门前七品官”的风范。几平米的一个传达室,所有来部里办事的单位代表和个人,拥挤地站在闷热的小屋里,出示介绍信和身份证,由传达室人员根据来人要联系的部里工作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通过内线与大院里的部委联系。随后,办事人要填写进入证明,上面清楚地标明了进入和出门的时间,并要经由与之会面的部委工作人员签字确认。

    时值盛夏,狭小的传达室好似蒸笼一样闷热缺氧,众多等待人员汗如雨下,焦躁难耐,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和各种体味,加上不同人口中的异味,让人窒息。传达室工作人员则坐在另一个与传达室相连、却相对宽敞的**房间内,从窗外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安装了空调、风扇以及饮水机。两个相连的房间被中间的铁栏杆隔开,形成了泾渭分明、体验不同的天堂和地狱。

    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妇女拿着联络电话眉笑颜开,用标准的普通话在和熟人唠着家长里短。满屋子的人面有怒色却也无可奈何,我心想既然秦部长这样企业的高层都在这里排队,不知道在这个房间内的人群里还有多少在地方或者企业位高权重、叱咤风云的人物,正忍气吞声地和我此等小人物“享受”着一样的“待遇”。

    正所谓“不到北京,不知道官有多小”,林栋曾经给我说过一个段子:一个地方的副省级官员进京办事,事前疏忽大意,没有给准备拜见的领导打好招呼,在国家机关的门口被门卫拦住,死活不放行。官员心说我堂堂一个地方大员,却被一个小小的门卫拦住,传出去还怎么在官场上混。遂拿出证件亮明身份,满以为门卫就此可以放行。谁知,这门卫满不在乎地说了句“我父亲是老红军,享受正部级待遇”,生生将该官员理直气壮地拦在了门外。

    北京,官员阶级林立,多如牛毛,诚如网上笑言:“北京的处长比处女还多。”

    中年妇女打了十多分钟的电话,才意兴阑珊地拾起了本职工作。每个等待的人顿时情绪亢奋,如沐春风,由于疲劳和麻木而僵硬的身体瞬间恢复了活力。那一刻,这个浓妆艳抹、体态臃肿的女人成了这个屋子里所有男人心中的女神。在等待了十几分钟以后,我们终于来到了窗前。我按照中年妇女的要求,报上了拜访领导的姓名和内部电话,中年妇女如面团一般的手指灵活地敲动着电话号码键盘,少顷,她一脸麻木地回复我:“没人接”,并示意我闪开,让位个下一个人。

    我眼见后面人员如潮,再重新排队来过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不禁有些焦急地说:“麻烦您再给拨一下,可能,可能这位领导恰好不在。”其实我特别想说:“他妈的谁还不能有个尿急便秘的,你丫怎么就不能有点儿耐心啊?”

    胖女人看了看一脸油汗的我,忽然大发善心地笑了笑,说:“行,我再给您拨一次。”

    我满脸堆笑地应着,本就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头像拨浪鼓一样地左摇右摆,就差安个尾巴装哈巴狗了。

    一阵漫长的等待后,胖女人忽然换了副柔和的声线,充满磁性,连带着甜了两个加号的腔调,满面春风地说:“领导,我是前门传达室的。有个志化集团的秦阔海要找您,您看是否和您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