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青春的纯白-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且阴晴不定,往往二者轮番登场,常令气象学家汗颜。
我在世博园和民族村两个地方走马观花,流连忘返:在世博园的韶山园里,与伟大领袖**……的蜡像合影留念;在游客的众目睽睽下,傻乎乎地一个人进场和傣族小姑娘跳竹条舞;在民族村,穿着各种民族服装,令我兴奋不已。每到一处民族特色驻地前,我就想穿一件其民族特色的服装。后来,我猛然醒悟,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花掉的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只得作罢。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文化;在傣族村,我吃了一碗菠萝饭,要了一杯米酒。坦白说,这两个要得都挺失败。米酒虽然闻着香甜滑腻,入口却甜中带苦;至于菠萝饭,就是一个空心的菠萝里盛着香甜的紫米饭和菠萝肉,无甚特色。待我想要一碗大理的扒耳肉面,却被告知卖光了,只得留下些许遗憾。
而最令我难忘、也因此注定我而后一段刻骨铭心的情缘,则发生在了傣族村里。我在傣族风情园工作人员极力的怂恿下,花钱参加了傣族的风情婚礼仪式。
仪式开始时,我和一位同样是来观光的汉族姑娘各自穿戴上了傣族的传统服装,对主婚人齐头而跪。主婚人念了一通贺词后,我们按照指示,各自在桌上揪下一团糯米饭,蘸上米酒、芭蕉等物品摆在桌前。我见对面的这位姑娘浓眉大眼,肤白唇红,个子高挑,心说,要是真的结婚该有多好,老子这辈子能娶到个这么美艳的姑娘,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只见那姑娘倒也不扭捏,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不停地看着我,让我一阵心虚。那主婚人将一条长长的白线缠在我们俩的肩背后,将两端搭在了桌子之上,寓意自此以后两人的心永远被拴在了一起。随后,他再拿了两缕白线,分别缠在两人的手腕上,寓意百年好合,无灾无难。
整个婚礼过程新鲜有趣,讲究颇多。可惜我心猿意马,被对面那个姑娘完全摄去了心神,有点儿魂不守舍。
婚礼结束后,我本想着去和那姑娘搭讪几句,却见那姑娘和另外几个同行的女伴说笑着离去,心里便有了怯意,自我安慰道,旅途中的好感不靠谱,不认识也罢。但终归是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
秦部长要陪伴大股东公司的领导回京继续汇报该项目的进展,我和林栋便订了直飞回咸城的机票。在登上飞机的那一刻,我便觉得机舱里的那个空姐有些眼熟,看了几眼不禁内心怦然一动,这不就是那个在傣族村遇到的女孩吗?原来她是个空姐。
我内心波澜壮阔地翻腾起来,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在耳边回响:找个机会认识她,找个机会认识她。我抓心挠肝地环顾四周,只见一众旅客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林栋更是上了飞机就开始呼呼大睡。
我心虚地按了下呼叫按钮,那空姐职业而迅速地赶了过来。我冲着她笑了笑,说:“那个,这趟航班有午餐吗?”
那美丽的空姐大眼睛弯成了两道明月,两泓秋水却从明月中流出,清澈透明,看得我如痴如醉。她带着甜甜的嗓音,操着标准的普通话,职业地解释道:“先生,本次航班的运行时间很短,而且已经过了午餐时间。因此,我们不提供午餐。”
我大着胆子问道:“你是不是昨天去了民族村?”
那空姐凝视了我一下,忽然张大了嘴巴,随后掩口笑着说:“啊,你是那个参加婚礼的小伙子。”
我本想着趁热打铁地把她电话要来,偷眼一瞧,周围的几个中年男人饶有兴趣地看着我们,心里顿时没了底气,讪讪地说:“是啊,真巧啊。”
空姐微笑而得体地问道:“先生,还有什么别的需要吗”
我脸颊滚烫,有点口吃地说:“没,没了。”
看着空姐飘然离开,我忽然心痒难耐,心里面喊着:“完了,完了。李沛文,你还是个男人吗?你今天不抓住这个机会,早晚会后悔一辈子的。”
可是,我却实在找不到和她说话的理由和借口。
过了一会儿,我去洗手间回来,看到那个空姐在对着最前排的一个老外比划着,双方看起来交流很生涩,有点儿词不达意。
我站定了看着他们,那个空姐回头看见我,眼神带着求助地问道:“先生,您能帮我个忙吗?”
我心花怒放,暗忖,别说帮一个忙,就是帮一百个一千个也愿意啊,但仍诈装正经地点了点头。
空姐说:“这位外国的乘客坐在了不属于他的位子上。我们英语都不是很好,和他解释了半天也没有说服他离开。按照规定,我们的服务都是与收入挂钩的,如果我们没有阻止乘客的不合理行为,或者受到乘客投诉,会受处罚的。您是否可以帮忙用英语解释一下?”空姐一双大眼睛闪烁不定,那里面有哀求,有恐慌,有真诚,有信任,任何一个男人纵有再多的冷若冰霜,也注定会融化在这一汪温泉里。
我自信地笑了,说:“没问题。”
英语,那是老子的强项啊!
我见面前这个老外体态肥胖、形态猥琐,半眯着眼睛,双腿舒展地坐在那里,肥胖的肚子鼓起了半座小山,像一袋臃肿的马铃薯。
我用英语和他解释了飞机上按规定不能乱坐座位的规定,老外则用英语大声抗议,说自己有严重的哮喘病,他原先的座位空间太小,令他呼吸困难。我按照空姐的指示详细地做了解释后,他尽管嘴里面嘟嘟囔囔地不乐意,却竟然奇迹般顺从地起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那一刻,我一面暗赞外国友人的素质高,只要把规则讲明了,一切都可以通融;一面深感人要是走好运,洋鬼子都挡不住。
我和空姐回到了机舱后面的过道里,她满脸春风地对我道谢,我心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赶紧趁机和她要联系方式。空姐给我留了她的扣扣号码,原来她叫淼淼。
至此,我们终于算是有缘结识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二十章 明争暗斗
从昆明调研回来后,秦部长领着我和林栋开始着手准备西南化肥运输项目前期的可行性论证。一方面,我们对化肥行业的市场进行分析,搜集行业数据及发展政策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我们对新的运输工具产品的运输作业条件以及技术可行性方案等进行调研和分析,重点是从国内外既有的生产单位获取技术制造方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对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和研讨;最终决定这个产品成败的依然是盈利模式。只有盈利模式被证明是可实现的,才有可能对公司未来的产品投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作为项目评估体系成熟的上市公司,诸如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均有硬性规定,是必须确保完成的,项目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也是集团内部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的必要手段。
那是我最吃力的一段时间,因为我对投资学等经济知识一窍不通,什么都要学习。但也正是那段艰辛的岁月,成就了我快速学习、快速充电、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职业素质,成为我日后职场生涯中屡屡披荆斩棘的基础。
这天,花总召集新运输产品前期工作的两大主要负责单位——北京分公司和总部投资部就新项目的研发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从职能分工来说,投资部是公司所有大小项目前期投资论证的深度介入部门,北京分公司作为公司海运和铁路货运代理业务的主要板块公司,负责产品的运营。两者泾渭分明,分工明确,但实际却颇有历史渊源。
秦部长回总部之前一直是北京分公司的老总,之前他带着集团也即花总锐意革新的理念在北京分公司大刀阔斧地进行业务改革,却因为触犯了既有利益格局,被分公司的顽固势力百般阻挠,极力掣肘,最后改革失败,灰头土脸地孤身一人返回总部。
从曾经公司万众瞩目的青年翘楚到如今公司备受冷落的落魄人士,秦部长想要东山再起的雄心可想而知。而如今继任的分公司老总谭国林并非是花总的嫡系,而是大股东公司下派到我们集团的“外人”,其在铁路货运这个行业内浸淫多年,心高气傲却又深谙货运江湖的把戏。所以,也是雄心勃勃地要在新官上任初期就烧几把旺火,亮下自己的招牌。
我听林栋说过多次,早在本次会议之前,秦部长和谭国林已经在暗暗地掰手腕,都想着能够深度介入前期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各自领人做调研,出方案,一副势如水火、摆开阵势打擂的态度。因为在我们集团身处的这个垄断行业里,谁掌握了这个产品的核心信息,尤其是技术和市场资源,谁就在这个市场上占有了主导权。
我和林栋接触了一段时间后,觉得他是个很爽直的人。虽然未必什么秘密都会告诉我,但只要是无关大碍的事情,只要我有问,他基本上做到必答,而且答得干脆直接,毫不遮掩。
我问他:“我们部门和北京分公司这么较劲,花总到底偏向于哪方?”
林栋想了想,道:“我揣摩着花总的意思是,鉴于目前形势暂不明朗,秦部长和谭总双方各有千秋,所以干脆袖手旁观,让手下两位大将你来我往杀得乐乎,在竞争中找寻最佳的技术和运营方案。”
我心说,花总这老头儿一大把年纪了,居然还喜欢看武戏,两方打得这么热火朝天,他倒是怡然自得。可是,这两方重复性的工作,要消耗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啊!
我将思绪收回,看着花总瘦小枯干的身形和干瘪粗糙的脸,心说,这明明是个养鸡的农民形象,却偏偏是个玩鹰的狠辣高手,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只见花总抽了口云烟,缓缓地吐出一个标准的烟圈,徐徐道:“几年前,我们被大股东单位收购,进入了海运和铁路货运代理的市场。别人都认为我们是门外汉,没有经验也没有行业背景,只能固守既有业务,裹足不前。几年来,我们谨小慎微,没有新产品投入市场,也没有盲目地扩大投资规模。我本人并不是个抱残守缺的人,如果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政策优势,看到市场机会近在眼前却有钱不挣,那是笨蛋,是傻子,”花总深吸口气,像个古老的皇帝一样,以平和却不失威严的口吻说:“我们缺的是机会。前期也有各种渠道的人给公司推荐了很多项目,但我都没有轻易地做决策。为什么?我们不仅仅是一家垄断型国有企业,更是一家上市公司,我们要挣钱,要在股票市场上有良好的业绩表现。这个项目,你们研究了不少时间了,都谈谈吧!”
秦部长先发言,他带着深厚的感情,声音略有些沙哑地说道:“自完成了新业务的收购,进入海运和铁路货运领域这几年的时间里,集团公司按照做大做强的目标,通过有效的运作,在既有业务的资产规模和业务量均有了显著增长;同时,在业务的定位及市场开拓方面,尤其是新产品开发方面,我们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大业务结构的调整。经过前期的调研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