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离乱青春 >

第6章

离乱青春-第6章

小说: 离乱青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煜妓担骸澳愫茫怯盟ㄋ⒁幌拢拍芙映隹矗愕乃ɑ姑患せ钅匕伞!蔽宜担骸霸趺醇せ睢!备鸷煜妓担骸拔颐茄C吭滤团30壶开水,男生15壶开水。水卡每月初需要到开水处充一次值,也就说你现在的水卡里面还没有充值呢,明天上班后到开水管理处刷一次卡就能用了。”我有些失望,葛红霞看到眼里,微笑着说:“我的水卡里有水票呢,反正我也用不完,我帮你刷一次就行了。”我说:“谢谢你了。”



  葛红霞用水卡在水龙头上面的刷卡处轻轻的一划,在拧开阀门,水就从水龙头里面自己流了出来。葛红霞说:“不要客气。”接满了开水,转过身来,看葛红霞已经走出十米开外了。水房门口找到父母,沿着南去的过道,又来到宿舍楼下。母亲掏钱给我买了一架台灯,又给我挑了一把能多次充电的蓝色的小手电。宿舍楼下,母亲说:“你自己上宿舍去吧,我们就不去了。”我说:“天色还早,你们这么早干啥去呀。”



  父亲说:“我和你母亲都没上过全日制大学,今天送你上学来,我们俩才有机会第二次进大学的校门。没事我俩在校园里溜达一圈,然后就溜达回宾馆,反正也不算远。时间还早,我们随便走走。”母亲说:“没事就在宿舍呆着,别到处乱逛去。”我说:“知道了。”我望着父亲和母亲说:“你俩怎么还不走啊。”母亲说:“我们目送你上楼,我们就走。”我说:“你们不先走,我可先走了。”一手拎着暖壶,另一手抱着台灯,提着手电转身朝宿舍楼里走去。



  到宿舍楼门口,我看到父亲和母亲,还站在原地注视着我。此刻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心也湿润了。我挥了挥手说:“回去了早点睡,你们走吧。”母亲说:“你上楼吧,我们也走了。”看着父亲和母亲俩人并肩的朝东边走了,我转身上楼了。



  二十多年来,我从来都是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今天这次分别,对于父母来说,我知道他们是万分的舍不得。一边走我一边胡思乱想想着以后的生活,此刻我的心里乱极了,从未有过的迷茫笼罩着我的内心。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从今天开始一切都有从新开始,人生需要好好的规划规划。想起未来,好像很遥远的事情呢,现在我的事情是尽快熟悉周围环境,跟室友们搞好关系。看样子我们宿舍的几位室友大多是中原省人,就我一个外省人。从一楼到五楼,想着想着就走上了六楼的台阶,走到一半才发现已经走过了。看没人看到,悄悄的拎着暖壶,抱着台灯从五楼半的楼梯上走了下来。



  推开宿舍的房门,看到沈哲、小邸和陈阵三人都已经回到了宿舍。沈哲说:“再续,你回来了。”我说:“回来了。”沈哲说:“你父母呢。”我说:“他们回宾馆去了。”我把暖水瓶放到衣橱旁边的地面上,把台灯和手电放到写字的桌子上。这时候沈哲说:“怎么没让他们在上来坐坐呢。”我说:“他们忙了一天有些累了,想早点回去洗澡休息休息。”沈哲说:“你父亲和母亲对你真好。”我说:“我怎么没感觉呢。”其实通过今天跟父母分别的这一瞬间,我已经感觉到了父爱和母爱的伟大,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看我心情有些沉重,沈哲说:“再续是不是想父母了。”我说:“没有。”沈哲说:“没有就好。再续,咱们宿舍最后一名同学如今也到了。”这时候我才注意到,靠门后面的床铺上也有了行李了,行李还没打开。一位身高中等,不胖不瘦的小伙子正站在床铺下面整理着衣服和物品。我说:“他叫什么名字啊。”不等沈哲说话,靠门的男生已经转过身来,对我笑着说:“我叫姜竹,中原丘商人。”我说:“我叫杨再续,辽西燕南人。”姜竹是一位长得很白净帅气的小伙子,让女人一看就有七分喜欢,三分爱的那样的男生。姜竹说:“以后咱们大家就都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请大家多关照啊。”



  沈哲不愧为大哥,他说:“咱们几人要互相关照,等蒋大军回来后,咱们几个排排生辰年月,看看谁的年龄大,谁的年龄小,称呼起来好方便。”小邸、陈阵、姜竹和我都说:“非常有必要,坚决拥护这些提议。”
离乱青春之大中原11
  小邸在聊**,陈阵在看言情小说,姜竹在收拾衣物,就我和沈哲没有事情。我走到北侧的阳台上向北眺望,北边的天空被另一排高楼挡住了视线,仅有西侧能看到中医药大学的生活区。沈哲说:“时间还早,再续咱们俩到外面散步去吧。”我说:“好啊。”沈哲说:“你们三位有谁跟我们一起溜达溜达去的吗。”姜竹说:“等一等我跟你们去。”



  我从阳台上走进宿舍,宿舍里比阳台上要闷热好多呢。为了不让蚊子进来,阳台上的门是要关闭的,宿舍的门也是随手关上的。除了我和陈阵买了蚊棚,其他四位同学的蚊棚还没有预备呢,所以沈哲、小邸和姜竹强烈要求随手关南北两边的门。我拿起茶杯,喝了两口白开水。沈哲说:“姜竹,你弄好了没。”姜竹说:“弄好了,我洗洗手咱们就走。”沈哲说:“你真麻烦,跟个大闺女上轿似的。”沈哲说:“走了,再续。”我说:“快点姜竹。”



  姜竹到水房洗完了手,我们三人从五楼走下来,来到十一号宿舍楼下。看看太阳西陲,此时已经有晚上七点多钟的样子了。夕阳西下,晚霞像火一样的红。楼下卖日用品的学长们已经开始收拾地摊上的物品,准备收工了。我们三人来到宿舍楼东侧的校内马路上,看到晚饭后三三两两的同学在散步。沈哲说:“你看到没,散步的同性一起走的,大多数是新生。俩俩一对散步的,大多数是学长们。”姜竹说:“你观察的怎么那么仔细呢。”



  站在宿舍楼东侧的马路向南看,十二号女生宿舍楼的南侧就是要一片苗圃,里面种着各种花草和树木的,但是都是些低矮品种的树木。苗圃的南侧就是学校的围墙,围墙上有两扇铁栅栏大门,大门是紧锁着的。围墙之外是一条通往融冰城的一条双向八车道的快速路,紧邻快速路的是被高架起来的动车线,不时的有过往的东侧呼啸而过。



  学校的正门据说开在东南角,因为我们是从北门报到的,所以还没有到过学校的南门口。我说:“还没问你们呢,你们俩是不是也是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沈哲说:“我是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你呢,姜竹。”姜竹说:“我也是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还有同宿舍不是学同一专业的吗。”沈哲说:“听人说有,有个别专业女生多,整个班就三五个男生,这样的班级里的男生就跟其他专业的或是其它班的学生住混合宿舍。”我说:“这我还头一次听说,不知道咱们专业是女生多还是男生多呢。”姜竹说:“据招生简章上说,咱们专业男女比例是4哲说:“也就是十人里面有六名女生,四名男生。”我说:“弱智吧,这谁还不会算。”



  沈哲一本正经的说:“工程学院和华水大学那边个别院系的土木工程专业,全班都是男生。”姜竹说:“太性单调了吧。”



  三人沿着林荫道向东北方向边走边聊,走到岔路口,姜竹说:“咱们往哪个方向走。”我说:“咱们到广播电视新闻学院那边转转,顺便找找明天下午见面会的咱们班的教室。”他俩都说:是我们谁也不知道广播电视新闻学院怎么走,看到对面走来了一对看似情侣的学长,我走过过去说:“打扰一下,请问去广播电视新闻学院怎么走。”



  那位男学长说:“操场东侧那片校区就是广播电视新闻学院。”我说:“好,谢谢你们了。”两位学长,挎着胳膊朝东北方向的湖边走去。姜竹说:“那位女学长漂亮吗。”我说:“漂亮,你就后悔去吧。”沈哲说:“你俩真爱闹。”我说:“不说不笑不热闹吗。”三人嘻嘻哈哈的朝刚才学长指引的方向朝广播电视新闻学院方向走过去。



  十五分钟,我们走到了广播电视新闻学院西侧楼下,见到广播电视新闻学院有五座教学楼构成。由北向南依次是1、2、3号教学楼,东西两侧是4、5号教学楼。跟学长一打听才知道,5号楼为广播电视新闻学院教师办公楼,其他几号教学楼,就是按照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分成的四个年级的教学楼。最西侧这座楼就是教师办公楼,最北侧没有动静的教学楼就是新生教学楼。看新生教学楼还是大门紧闭,我们三人悻悻的离开了,教学楼往东南学校大门方向走过去。
离乱青春之大中原12
  太阳落山了,夜色笼罩着整个校区。华灯初放,给校园增添几分朦胧和柔美。夜色来临,微风轻拂,吹走了白天的暑气。广播电视新闻学校南侧的马路对面是一个足球场,两队小伙子们踢得劲头正浓。球场边上围着几个看热闹的姑娘,摇旗呐喊。球场的边上竖着几块禁止机动车驶入的红色警戒牌。



  我、沈哲和姜竹三人沿着校内的马路向东,然后向南绕过足球场,再向南走100多米,就来到了中原传媒大学南门。站在校内遥望南门,看到南门两侧都建有两间警卫室,两道电动门从警卫室前面暗墙里伸出来,交汇在中间,将六十多米的大门口封闭起来。警卫室和暗墙之间有一米多宽的行人过道,设有红白相间的警示栏杆,提醒过往行人出示有效证件通过,或是履行来客登记制度进入校园。西侧警卫室的灯亮着,有两位保安坐在警卫室内值班。



  学校大门口内一百五十米内,道路很宽。东西两侧绿化带之间的硬化地面足有一百米的样子,马路两侧种植着冬青树,长得郁郁葱葱。冬青树的里侧是两行碗口粗的白果树。道路东侧的白果树之外就是学校东侧的围墙了,西侧白果树里面是一片牡丹园,里面种植的是各种品种的牡丹花。在距离大门口北侧校内的道路中央,横着摆放着一块巨大的红色大理石。大理石长约十五米、高约一米五、宽约一米多的样子。大理石的南侧雕刻着中原传媒大学六个红色的大字,旁边有题字人的名字,亦被染成红色,显得异常醒目。巨大的大理石下面,摆放着数百盆鲜花,鲜花被白色的小栅栏围城一圈,虽然不工整,亦显得干净利索。



  进门的路在大理石雕刻后面分成两股,一股茬向东北,另一股就是我们来时的路。在牡丹园和足球场之间,有一条三十米宽马路,中间设有隔离带,双向四车道,两边有人行道。人行道旁边是冬青树绿化带,冬青树绿化带里侧也是两排白果树。在球场四个入口处,都有红色的警示牌,提示着禁止机动车驶入。



  三人在大理石碑刻下面的花坛边勾留了一会,沈哲说:“再续、姜竹,时间不早了,咱们往回走吧。”我说:竹说:“走吧。”三人沿牡丹花园北侧的路往西走,绕过足球场向北走去。



  回去的路上,沈哲说:“再续,你感觉咱们大学如何呀。”我说:“饶了这一圈,加上白天的印象,感觉咱们大学的不但风景优美,而去学校的风气还可以,同学们都很友爱互助的。”沈哲说:“姜竹,你说呢。”姜竹说:“我来得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