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银色猎手 >

第185章

银色猎手-第185章

小说: 银色猎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人家也付出心血“教育”了自己一番,让他见识了什么叫雪球倍增大法。最后只得道:“不瞒四位,我去年也做过,只是休息了好一阵子。今天想来买点东西,结果热闹成这样无从下手就卡在这儿了。四位的毅力和热情很让我感动……”

最先那女的狐疑道:“你原先做过?”四人开始一脸警戒地看着他,以为他是别的别有用心的团队来他们这刺探情报,或者更可恶,想扮猪吃老虎把他们和平演变到他的团队里去。

林欢不知道他们分析得那么错综复杂,又流于表面地解释一通,不成。看来没个证据人家是不放他走了。在事态还没扩大到吸引一帮人来看热闹前,他终于想出办法。“要不你们说该怎么办?”

四人立即语塞,那名领路人和气地道:“你加入X美团队吧,这是事关一生的大事,确实需要好好考虑。但一生能有几回搏?所以我建议你还是别犹豫了。”

晕,又绕回来!校园运动会里的套话也出现了,他们该词穷了。正在此时他遇到了救星。店长从仓库里艰难地腾出身子,看到林欢大神莅临本店,整个蔫掉的人瞬间发出光彩,缩地成寸霎时贴近了五人。

林欢连忙申请支援,向靓丽高挑的店长求救,立即把事情经过反映了。结果当然是安然脱身,店长只把他们凑成一小圈低声说了两句,那四人在惊疑之中渐行渐远。今天来的打算是让店长知会所有其它分店长,从明天开始他要开始清每天库存,顺便来看看是否会有库存。店长让他相信组织的生产能力,不会断货。目的达成他就闪了,这里的混乱状况实在堪忧,要混进几个业务能力低下找不到素材的记者来这闲逛,搞不好他会上镜。

黄昏像打在碗里的鸡蛋被筷子搅匀倒进油锅里,酡红的红日融入了白白的云层,天上天下一片金黄。

以常理来说,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等他去做,但是他就喜欢这样,谁管得着?对海外的事务的处理态度就和他对旅游秉持的看法一致——当必须接受陌生事物的程度超过了一个量,失去了与资讯或道听途说两相印证的乐趣时,就成了种负担。还有个奇怪到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原因——什么事都顺顺利利的,撒手不管也照样顺利,甚至希望出点麻烦好让自己有机会去解决。而且这件小事会逐渐酝酿成大事。

他安步当车从淮海东路走到淮海中路,再穿东湖路、富民路进常德路,重体会一回这城市的辽阔和喧嚣中的平静。这世界很小,具体而微后又很大。鳞次栉比的街道建筑格局转为简约,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家。家里没人……还没开始猜测现在都快八点她们会去哪儿时手机叮咚一声,是条短信,林晨说今晚要举行个欢送会送别法国友人,小丫头和她在一块儿。林欢一想到那种空泛体面的派对宴会就觉得她们非常辛苦,翻着冰箱里的东西边盘算着该做点什么来吃。

接下来又是姑妈打来的电话,说她和姑父今晚要在上海过夜,问他吃饭没?正好没人管饭,从过年后到现在也没去走访,林欢便说还没吃,也问他们吃了没?林喜说没呢,他们住在小木桥路和零陵路交汇处往里走的一家中青旅馆。林欢说知道那两条路,半小时左右就能摸到。

开车接到他们两人后开到肇嘉浜路的避风塘填饱肚子。八点过后这里依旧人潮汹涌,其实才刚开始。上海的店面生意真好做,每家都像不要钱还倒贴钱似的,引得人全往里冲。人的实际收入光以工资衡量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公仆和漂亮的女人。想到公仆不免要想到王小杰他老爸,现在不知道被规到哪去了?

林欢正惬意着怀念着他们一家,他们一家(其实只剩流亡海外洗钱的小王一人)和韩劲锋同样在“怀念”林欢一家三口。叶风由于他父亲的缘故决定退出第二轮计划,但精神上依旧100%支持。第二轮计划简言之就是破釜沉舟破罐子破摔,他们需要等机会。

匆匆吃完饭,然后到林喜夫妇两人下榻的旅馆聊聊,交换一下近况。林欢提议姑父去学开车,否则坐车来回跑起来挺累又不方便。以姑妈一家目前的收入情况来看,买辆车没什么问题,要么就是将自己这台车的牌照换了,直接给姑父开。公司那辆骚包迈巴赫成自己独占了,要那么多车纯属浪费。

回到家她们也刚回来不久,随即告诉他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消息——这次要换她们出国了。奇异互动在法国的合资公司开幕在即,名义上和实际上林晨都不可能缺席;夏霁霏将随海外投资部陪同出行,并作为林晨的私人高级翻译。听起来似乎冠冕堂皇无可挽回,林欢还是问了句:“能不能留下一个给我?怎么每次都撇下我一人?”

“上次可是你撇下我们两人,一报还一报。”

林欢正要开口反击,忽然发现居然是林晨说的,语气不由得一软,“没商量么?”林晨向来和风细雨不摧残他,他也好声好气。

“要么你跟我们去也可以呀。”

林欢摇头,“这段时间不能走,我要在这蹲点。本长老和老狐狸联手打造一个惊天行动,它所造成的影响,不久后远在欧洲的你们都能感受得到。对了,你们要走多久?什么时候出发?”

她笑答道:“最多一个礼拜。后天上午。”

“啊,这么快?那还感受不到……”今天特别奇怪,小丫头怎么那么安静?侧眼看她有所期待地看着自己,想起今天未竟的事业,禁不住食指大动。他两步跨到她身前,看着她的眼光邪恶而下流,还没出言挑逗就挨了他一下。“别表错情了,我是在想放你一个人在家能不能安心?要不要把你一起托运了?”

他垂头丧气离开,洗澡去。但到了夜里他们俩还是顺利合体。

“轻一点,别把林晨吵醒。”她耳语道。

“知道知道,我想把灯开了,什么都看不见……”

“有什么好看的,和白天一样。”

“白天也没看到实质性内容,不行,我找个手电筒去。”正准备到达最后一步被她一把抓住,他痛呼一声忙掩住嘴,“死丫头,这地方怎么能乱抓!”

“嘻嘻,这里合手,别找手电筒了!你到底还来不来呀?”

“唉,也罢,真没质量……”

“你说什么?”

“没……”在黑灯瞎火的环境下要把雨衣穿上要求有高度熟练技巧,这点没把他难倒,穿上后仍旧坚挺,“我来喽。”

“快来快来!”

“咦,怎么这么紧?是不是地方错了?”马上听她轻哼一声就知道没错。就算一把菜刀两个月不经常磨也会钝,更何况……

“嗯……”她全情投入还没十秒,突然一阵空虚然后又一阵陌生的剧痛,“错了错了!你莽撞什么!此路不通!”

“知道知道,倒车了,你别嚷嚷,我都快紧张死了。”

“难道我不是吗?堂堂正正的合法夫妻弄得像是冒大不韪在幽会,我们到隔壁吧?”

他又顺利回到预定地点,开始努力钻探。无时无刻不在抬杠的两人终于住嘴,不对,是把嘴贴到一起。

“吵了半天现在不吵了更睡不着。”林晨忽然幽幽地开口。

一句话把两人吓一大跳,僵住不动,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她是在说梦话。

“我也要参加。”

……过了足有十秒,林欢伸手抹把虚汗,“这下可好,光明正大3P,可以开灯了。”

“不开!”“不开!”

三人抹黑瞎忙一晚。

林欢送她们到机场,一路细雨霏霏。这场雨下了一早上,是今年第一场真正的春雨。一路上的行道树早过了抽芽吐绿的时间——即使在寒冬时节,这城市里的树也不是光秃秃的。三人心里都同时竭力搜索合适的形容来描绘这场日后记忆中的缠绵景色,最后还是放弃。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失去了意义,每个人又要上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各奔前程。

离办票还有四五十分钟,车在停车场停下,林欢道:“聚少离多,这次结束以后我觉得该来玩我们的游戏。这世界的通行规则分明就是场陷阱,玩下去非耗死不可。”两天来他也是前所未有的忙碌。

夏霁霏漫不经心玩着手指,喃喃道:“我想辞职在家天天睡饱吃吃饱睡,过猪一样的生活。”

林晨叹道:“我想提早退休。”

……巨大的机体加速起飞斜斜冲向铅灰色的天空。车停在机场外的路边,林欢在车内看眼手表核对起飞时间,她们乘坐的大概就是那架。把手伸出车窗外挥了挥,然后将车缓缓开走。

 第166章 【老虎不在山】(中)

她们离去后的下午他有点寥落,物理距离的拉开让心情产生了化学上的变化。这种现象很难解释得清:两位家长移尊海外正是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刻,问题是她们在时他一直就是百分之百自由的,她们走后除非自己去杀人放火,否则没什么区别。

他缺乏一个终极目标,同时缺乏引导他继续下去的媒介。他很容易迷惑。他的行动反应不出个人主张。摇摆不定、善变,甚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点茫然。他没有把欲望善加处理成力量;没有依循着欲望去做最想做的事,在他替自己的平凡铺平了道路之后,又因异能的存在,在这层道路上铺了一层明灿灿的不知名材料。他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很矛盾,这点他也知道,但不想改变。

不改变就永远浑浑噩噩,勉为其难把这长远计划贯彻到底吧,这次不能像郑州那样,去了两回就甩手一扔。想到郑州就想起老曾老李两人,心里浮起愧疚:是他把那两人诓到郑州去的。高硬度金属这块的利润三人继续共享,把原属于自己个人的利益分出三分之二当作投资也算对得住他们。郑州开发的行业属于传统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太专业太细,自己去插一脚实属画蛇添足。那里更需要的是几个好的总经理,而不是自己这样的三脚猫。

曾陶然和李洛两人在那头干劲十足,忙得根本没空闲去猜度林欢的感受。新区项目在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增强经济增长竞争力,和累计政绩经验值等方面的领头作用,已刷新了河南以往其它引资项目的记录;加上有最高层和省市政府的保驾护航,吃拿卡要的现象目前尚未发生。两人在一把年纪重新体会一把再创业的激动,亲密无间的合作使一把年纪之后的友谊地久天长成为可能。这年头,有个一生一世的朋友已非常难得。他们对林幻的感激远多于微不足道的埋怨。

眼前诸多日新月异的建筑,在午后的阳光下近乎融解地流淌着道道霞光烈焰。他神游到不知名的远处。自己从小到大学了16年中文,竟无法将这些轮番上阵纷纭杂陈的场面过程用几句话来表述总结。他在年年的作文比赛都得奖,因为从不偏题,或者该说从不背离出题者的意志——或者说是阴谋。他能轻易地从一件生活物品——比如一只单脚破袜子——经过有组织有预谋的描写,最后上升到被需要的高度,因为他能猜到出这篇作文题目自以为是的傻X想要的是哪种声音。

中国的语文教育简直就是场玩笑——拿死人的文章开玩笑;作者本人死而复生都想不到当年靠码字糊口的东西,在后世会被提升到非同一般的境界。也因为他们都死了,所以死无对证。这点和《读者》的做法有一定类似,经常摘海外名死人的文章刊登,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大量原本需要付给国内活人的稿费。议论文无需议论,因为只有一份标准答案;但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题,学生们又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